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农业狂魔 > 第154章 准备收获

农业狂魔 第154章 准备收获

簡繁轉換
作者:好多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20 21:36:04 来源:源1

余阳虽然不懂编程,但在另一个时空,接触的自动化工程设备多了,倒是理解什么是自动化。

无非是设定一个工作周期,比如挖掘机。

前行、弯臂、扣碗、挖土、抬臂、后退、转身、装载。

然后把这些步骤,编写成代码,录入自动化控制器,再借助网络、传动和车载控制器,实现反复式操作。

当然,这里面还需用到定位、数据交换、服务器处理、容错率、失误即停等等。

如果独自研发,以自家现在的科技水平,怕不是一二十年都搞不出自动化。

但现在有了成套的控制器,又有了一系列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图纸。

只要让双方配套,剩下的唯有制造。

因此,实验性质的‘玻璃瓶自动化生产线’,很快便在十里营玻璃厂组装成功。

首先是硅砂与原材料粉碎后混合,随后送入窑炉高温烧制,等温度接近1500摄氏度,自动化监测设备激活,令融化后的液体从窑洞中流出。

在这一刹那,自动化设备启动,一整排特质金属刃,把液体切割成五十段,并让切割后的液体进入同等数量的模具中,避免冷却时间出现误差。

下一刻,液体在模具中成型,然后被翻滚的金属板,送进另一个垂直挤压模具中,进行二次整形、降温。

接着,一长排钳具,将降温后的五十个玻璃瓶,整齐划一的送到传送带上,进行产品检测、挑出残次品、送出生产线。

描述的有些复杂,实则这些工艺,在短短2秒内就已经完成。

换算一下,一分钟可生产1500個玻璃瓶。

一小时可生产9万个。

一天可生产216万个。

这还只是一条生产线。

而一套自动化控制系统,至少可以控制100条生产线。

也就是说,只要材料足够,一天2亿个玻璃瓶,一年少说能造700亿个。

与以前相比,产能足足提高了10000倍。

毕竟以前一分钟最多生产13个。

至于造这么多玻璃瓶做什么……

前两天收破烂的还在喊,啤酒瓶三毛五一个。

700亿,再去掉不值钱的硅砂和毛料。

玻璃厂今年少说能赚200亿蓝色伟人钞。

余阳以为算错了,拿出计算机再次按一按。

没错。

就是200亿!

“怪不得收破烂的都发财了,原来都在暗中生产玻璃瓶。”

余阳干劲十足,跑回铁匠铺。

一边翻看藤真提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介绍,一边翻看工程院提供的自动化设备图纸。

哪里不懂,登陆论坛,问哪里。

许久。

在工程院的爷爷奶奶指导下,其分别配上了:金属管材生产线、塑料制品生产线、混合液体原料搅拌生产线……

如果搭配不同的模具,这些自动化生产线又能分别拓展出数十个不同的小类。

甚至可以今天使用模具,生产产品,明天更换b模具,生产b产品,后天更换c模具,生产c产品……

毕竟有些东西,市场根本没有那么大的需求。

又或者说,产能那么大,开足马力生产一个月,市场就饱和了,总不能把这么贵重和高大上的自动化生产线闲置,所以,有必要让它可以制造类似产品。

……

另一边。

当余阳忙活自动化生产线的时候。

十里营街道,也开始修建主干道。

其南起小湖镇,沿着平东湖的西岸,一路北上2500米。

然后转向西,穿过十里营中心街,约700米,再跨越385路段,穿过韩垓乡产业园,约1000米,

接着继续向西延伸5000米,抵达通往濮阳的黄河浮桥。

总长9200米,宽220米,整体采用预制混凝土模块。

前期施工,也就是挖开路基,需要1天。

回填砂石骨料需要1天。

铺砌路基渗水模块需要2天。

铺砌混凝土路面需要1天。

……

一周后。

余阳犹如闭关修炼的工科男,顶着蓬松的发型,胡子拉渣的走出乡大院旧址。

其原本打算前往理发店,但瞅到前方宽广辽阔的混泥土主干道,以及更加浓密的绿化带,一时间,恍如隔世。

“今天几几年?”

常福看看腕表,“99年7月25号。”

“人生苦短,我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呢?”

“因为你有梦想。”

“……”

一个小时后。

乡理发店的老师傅,担心大当家被感染疾病,没敢用老式片刀,而是买了一款全新的电动刮胡刀,帮余大当家刮净了脸颊。

然后又用电动刮胡刀,帮大当家设计了一款前卫的发型-卡尺。

余阳照照镜子,感觉自己又变帅了。

但今天气温高达39c,屋内有点站不住人。

“我记得阳光房产业区有几个闲置的办公室,常福,把那边的空调挪过来,给大爷装上。”

“谢谢大当家。”老师傅开心的白胡子乱颤。

“小事。”

余阳抖抖衣领上的碎发,有心再洗洗头,却担心热的感冒。

索性回到乡大院旧址,来到最后方,脱掉运动鞋,双腿一弯,跳进平东湖。

下一刻。

一大群王八,争先恐后的游了过来。

“卧槽,救命啊!”

片刻后。

平东湖出现一奇景。

一个年轻人被一大群王八,或咬着衣服,或驮着大腿,四处漂游。

前来旅游的年轻人,目瞪口呆。

年迈的本地老头老太,烧香拜佛,“王八大仙显灵了!”

……

次日。

砖窑办公区。

厂务秘书前来汇报工作。

“寿光从咱们这拿走了第一批蔬菜瓜果种子,总货款6500万,秘书组决定用这些资金,抵扣他们种出来后,供应给咱们的三元蔬菜。”

“可以。”

“此外,寿光加入贸易大厅,但数据采集比较麻烦,相关工作或许需要半年完成。”

余阳明白,寿光不属于自家地盘,城镇中心无法统计当地数据,因此只能采用人工,但这种方式根本不准确,“暂停相关工作,让寿光上报产量和库存即可。”

“好的……肥市北部和泰市西郊的100万亩大豆,由于种植较晚,7月11号方才完成收割,产出26万吨三一大豆,其中一半可以当做种子,供应给了潍城。”

“嗯。”

“7月中旬,粮食系统的福临门,收回了外资持有的股份。”

“再不收回,等豆油战争打响,它也是一份子,现在看来,福临门不准备参战了。”

“一周前,新加國丰益国际旗下的益海嘉里,完成了建厂计划,囊括东山菏市和南河的26家粮油公司,金龙鱼的年产量,达到250万吨,同时向外贸局和相关机构,申请了大豆进口额,准备购买500万吨大豆。”

“跟济水800万亩三一大豆抵消的进口量,一模一样,看来d不打算放弃这个订单。”

“应该是,国际大豆价格维持在2300元/吨。”

“我们现在有多少三一豆油库存?”

“已经封装了11万吨,另有16万吨散装,以及13万吨大豆原料。”

“13万吨,也就压榨出6万吨豆油……加起来,一共33万吨。”

“是的,8月中旬,济水大豆收获之前,咱们只有这些。”

余阳闻言,算了算种植时间,差不多已经85天,“其实济水的800万亩大豆,现在就可以收获。”

“您确定?”

“收,再不收,我怕失火。”

“那边的村长,都很负责,天天带着一大群汉子,吃住在地里。”

“钱财迷人眼,如果d给村长100万,你说他烧不烧?”

“……”

“所以,不能等到收割期,今晚就把厂内的所有人派出去,抢收大豆。”

“咱们自己收割?”

“肯定啊,当初我许诺保收,又千辛万苦的研究超大型联合收割机,目的就是为了咱们自己收,然后按照耕地面积,给济水农户结算……这些东西,全在买种子的条款里写着呢,也就是:若遇到特殊情况,三元农业可自行抢收。”

“那亩产超过450斤的呢?”

“很少,因为济水种的三一豆种,是实验田→韩垓耕地→济水耕地的‘31-1-1’,亩产量很难超过450斤,济水农户心里都有数,只是咱们宣传力度大,农户又爱面子,加上保收,以及还没收割,农户们也就把怀疑藏在了肚子里。”

余阳说完,仔细想想,拿出早就制作好的济水800万亩耕地战略图。

三推的农机,从东边入场。

拳铺的农机,从西边入场。

平东县的农机,从北边入场。

提前安排在济水三元建设集团的运输车,沿着多条省道和县道进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