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农业狂魔 > 第80章 马厩、圈地

农业狂魔 第80章 马厩、圈地

簡繁轉換
作者:好多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20 21:36:04 来源:源1

有些人其貌不扬,却是狠辣心肠。

有些人面目凶恶,却又只是表象。

犹如范涛。

大光头搭配大金链子,再穿一身时髦装,怎么看,怎么不像好人。

但这厮却格外胆小,只是被老支书拿汉阳造顶在脑门,尿完之后竟然又尿了。

“余老板,我真不是故意跑小洋楼后面小便,实在是睡醒后,睁开眼,整个一层都是光膀子的魁梧壮汉,洗漱的时候,他们还顶我。”

“什么顶不顶的,你可别乱说,人家都是有家有室的技术员,这样吧,明天你去砖窑住。”

“住砖窑?这也太磕碜了。”

“我是说砖窑产业区。”

“好、好!”

“再就是,一个大老爷们,说话硬气点,咱十里营不喜欢娘里娘气,你没看那些老姐妹,刨地装土,搬砖砌墙,都能顶半边天?”

“嗯!”

范涛虽然不是逃难,却相当于避难。

来十里营带来了全部家当,足足装了十卡车。

乡长听闻有人投资十里营,并且还是狂砸500万建商场,当场激动的流出眼泪,跑前跑后的招呼着,几乎忙成了孙子。

范涛想到余阳的交代,对这个打下手的老实汉子,丝毫不客气,喝五吆六,各种使唤。

殊不知,乡长早就进化成了十里营最凶残的那个。

“等他安稳下来,把钱全都砸在咱这,你看我怎么帮他练掉这身膘!”

这年头做生意,就没几個干净的。

范家四兄弟,病了一个,死了两个,跑出来一个,说不定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所以余阳并不在乎范涛,只在乎对方兜里的钱,闻言竖起大拇指。

随后。

余阳来到余家村北边的老2号塑料大棚。

昨天带着老董踏查厂区,他发现白天在磨坊拉磨,晚上在马厩休息的小毛驴,竟然变大了一圈,比余瘸子家的骡子,还要威猛壮实。

“马厩不是专门培育战马吗,难道还可以培育毛驴?”

余阳牵出驴子,骑上去溜达溜达。

刚开始,小毛驴四蹄轮番迈动,驴背上四平八稳,跟以往没什么区别。

但随着加速,小毛驴开始前踏后蹬,仿佛一匹高头大马,瞬间风驰电掣。

尤其上了高速,竟然还可以跟小轿车飙一飙,以至于惊得司机目瞪口呆,差点翻车。

若非寒冬腊月天,跑上三两分钟,腮帮子就被冻的受不了,余阳非得高吼一曲狼烟起,江山北望……

然后回到老2号塑料大棚,让驴待在外面,自己钻进马厩。

可惜在里面吃住了一天,不见身体有任何变强的感觉。

“都是爹妈生的,为啥驴进来变强了,我进来就不行呢?”

余阳瞅了瞅驴吃的麦秸碎末,还有水泡的各种谷壳,犹豫许久,最终否定疯狂的念头,也放弃了成为超人的机会。

旋即开始实验。

让人送来鸡鸭鹅,牛猪羊。

等待期间,又研究了研究磨坊。

升级二级村镇中心之后,磨坊可以增设风力设施、水利设施。

只是磨坊只有石磨磨粉、石磨磨豆浆、石头碾子轧辣椒面等功能,一直以来不受重视,也就没进行改造。

余阳当即让人送来建材,安排农夫打造风力磨坊。

许久。

老2号塑料大棚开了天窗,四扇木质浆叶在高空中缓慢旋转,磨坊传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再次进入其中。

里面只是多了一些传动装置,特性也只是加快了食物产出,除了空间更大,塑料大棚几乎快要容不下,其余再无变化。

余阳折腾许久,最终失望的回到马厩。

下一刻,视野中浮现出半透明提示。

[鸡,无法乘骑,无法培育。]

[鸭,无法乘骑,无法培育。]

[鹅……]

[牛,可乘骑,速度稍慢,耐力较强,培育周期1天,适应期10天,适应期可离开马厩。]

[羊,可乘骑,无培育价值。]

[猪,可乘骑,培育价值略低。]

余阳根据眼前提示,调整培育方向。

比如牛。

可以瘦身,增强速度,降低耐力。

也可以增肥,全属性降低。

“增肥……肥牛火锅吗?”

鲁西黄牛也算一个大型品种。

在马厩培育1天,再牵出马厩,放在其它地方饲养,等适应期结束,应该就可以宰杀吃肉。

“严格来说,马厩的作用,不是养殖,而是类似减肥训练营、增肥训练营,通过某种技术,调整牛的激素,让牛在接下来的适应期,快速变瘦,或者快速增肥。”

余阳大概搞懂了马厩的原理,旋即看向自家的驴。

这厮变壮了,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因为从小开始培育,或者因为每天培育一次?

“看来要进行长期试验。”

余阳了解之后,总结了一下现有建筑。

民舍自带菜园,但产量较低,只能用于尝鲜。

哨塔可对附近区域进行警戒,类似警报器,搭配3d鸟瞰图,等于有了监控。

初级农田可用于培育农作物。

铁匠铺可以d金属制品。

船坞可以实验建材配方。

马厩可以培育大型肉牛、肉驴、肉猪,暂时还不清楚能不能培育可以乘骑的鸟,或者鱼。

余阳念及到此,将一辆自行车丢进马厩。

毕竟这玩意也可以乘骑。

可惜马厩却毫无反应。

来自泛县的范涛,为了表明投资十里营的决心,盘下了供销社门头,以及供销社后面的院子,外面的林子。

并从平东县采购大量建材,委托市二建董事长帮忙出谋划策。

同时。

农妇们帮扶的个体户们,也纷纷找信用社贷款,从家庭式生产,变成砖窑产业区生产,再在省道,或在街里购置门头商铺,进行销售。

小小十里营,忽然间就形成了商业雏形。

但又似乎变得更忙碌。

到处都在拆迁、改造、扩建……

没人闲着,全都在赚钱。

不知不觉中。

时间来到农历十一月廿八。

阳历的1月15日。

县农支行批下了三元农业1000万抵押贷款,并根据市里的指示,给了1000万信用贷款。

余阳拿到资金,第一时间找来韩垓乡和佛陀庙的乡书记、乡长、副乡长等等,商议跑马圈地。

两边早就眼馋十里营的变化,只是人多了,事就多,内部意见不统一,也就拖拖拉拉到现在。

韩垓乡还好,3万人口,大多数压到极个别,沿用十里营的承租方案,劳力负责平整大豆种植区,妇女进入蔬菜产业区,老弱病残享受大锅饭待遇。

并且十里营现在兜里也算有点钱了,加上董建投资的100万养猪资金,正在南边建造福利院和敬老院。

到时候,把老弱病残集中到一起,再设置一个轨道停靠站,双方相当于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因此,韩垓乡从明天起,借用十里营的18位村长,开始征地

但佛陀庙经济较好,人口高达15万,耕地约有30万亩,并且内部分成了三个群体。

一部分属于富户,希望保持现状,该干什么干什么。

一部分拥护寺庙产业,认为佛陀庙应该把更多资金用于扩建寺庙。

一部分属于贫农,心向十里营。

佛陀庙乡大院,肯定希望向十里营靠拢,毕竟老董都来了。

你不向老董靠拢,你就不是自己人,今后别说升迁,怕不是吃人家一顿饭的事,都能给你翻出来。

但这里面牵扯到许多执拗的信众,就比较麻烦。

并且。

“我们也想过土地置换,比如老张家的耕地,距离十里营较近,但老张家不愿加入十里营产业区,而老王家的耕地,距离距离十里营较远,却愿意加入十里营,按道理讲,双方可以交换一下耕地。”

“但这里面涉及到村集体的问题,以及交换完耕地,老张家距离耕地远近的问题。”

“总的来说,佛陀庙需要时间才能整合。”

余阳拿着佛陀庙的相关信息,思索良策。

这时。

老妈的娘家人,自家大舅来了。

对方是一个家住佛陀庙东北方向的旧县乡,白天睡觉,晚上码窑,也就是给窑洞摆放砖坯的汉子。

一块跟来的还有旧县乡的乡书记、乡长。

“三元,小时候你父亲尚未转业,伱跟你妈常年住姥姥家,二姥爷可没少疼你。”旧县乡的乡书记,见面就套近乎,“那个时候,你喜欢在墙上写字,二姥爷每周都会跑学校给你找粉笔头。”

“别提了,就是因为经常在墙上写字,用铅笔和圆珠笔反而不顺手,字越写越丑。”

对方并不是自家二姥爷,更不是姥爷的堂弟之类。

只是同住一个村,按辈分应该这么称呼。

余阳邀请众人来到会议室,“领导,您这次来?”

“三元,咱这农业公司应该需要大量耕地吧?”

“巧了,我刚跟老董商量完,准备修一条十里营通往东岳景区南门的轻轨。”

“老、老董?!”乡书记吓一跳。

但瞅到泰市行政规划图上的路线,尤其涉及旧县乡的区域,瞬间双眼放光,“这么说,咱那要修铁路?”

“不是铁路,是轻轨,可以按站停,速度更快,前提是,市里修不起,也拿不到批文,这沿途的耕地,必须划给三元农业,然后把轨道搞成厂内专用,咱才能修建,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明白了,不就是把旧县乡变成三元农场嘛,我举双手同意!”

“光您同意不行,必须下面的村子也同意。”

“来之前,我们就做好了工作,2万人,10万亩地,少数服从多数,把耕地承包出去,释放劳动力。”

余阳看向一直想插话的佛陀庙众人,“虽然佛陀庙跟十里营属于兄弟乡,但现在只能手快有,手慢无了。

等韩垓乡搞完,18位村长前往旧县乡帮忙。

到时候,厂区轨道暂停竖轴延伸向佛陀苗的计划。

改为横轴延伸到平东湖,再沿着平东湖西岸,拐向东北角。”

佛陀庙乡大院的人们,怅然一叹,“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余阳摇摇头,“那不是封建迷信,那是信仰。”

蓦然。

留在东岳南门监督餐厅装修的廖鹏飞,打来电话。

“大当家的,老董被请去喝茶了。”

“你不是说,没事吗?”

“这上面的事,我哪能说得准?”

“原因?”

“当初老董提交桥洞子改造方案,拨款500万,这笔钱被董建拿去养猪。”

“董建养猪,也是官方项目,只是那小子傻,以为是自己在赚钱。”

“专项专款,如果有人较真,老董也没办法,尤其里面少了100万。”

“老董貪那么多,为啥非要揪着高速不放?”

“听聊市那边讲,是京城的某位大领导,听闻有一段高速经常翻车,导致京城的蔬菜供应不上,进而令菜价上涨,开会的时候提了句。”

“他就不会想想,都啥时候了?快腊月了啊,菜能不涨价吗!”

“人家不做饭,哪会考虑这,所以先调查了385路段,然后找到了董建承包385的卷宗,同时也看到了老董申请的桥洞子调整方案,你知道,调整后的方案,跟当前桥洞子一模一样,但500万拨款不见了。”

“这就要看,上面愿不愿意深究了。”

余阳以前希望老董快点进去,尽快吃花生米。

但自家现在的发展正处于节骨眼上,轨道、平东湖、大豆种植。

没了老董签字,似乎还真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