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农业狂魔 > 第78章 轻轨、果盘的暴利

农业狂魔 第78章 轻轨、果盘的暴利

簡繁轉換
作者:好多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20 21:36:04 来源:源1

承认三元农业的轨道属于轻轨,对泰市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一是不需要市里掏钱。

二是三元农业要拿下十里营到东岳天外桥,足足两百万亩的耕地。

三是铺设完这套轨道交通,再连接西边的台前火车站,相当于给东岳景区,包括泰市,新增一套运输系统。

四是有利于泰市发展。

五是余阳是自己人。

问题是,拿废弃轨道,再加几台临近报废的电动机车,就宣称发达城市的象征:轻轨。

是不是过于离谱?

是不是有点自欺欺人?

老董没有纠结太久,因为他确实想要。

并且他知道余阳为什么要把轨道类别,改为轻轨。

因为一旦改为轻轨,乡大院那些堆积如山的废弃钢轨,整体价值直线上升。

之前找县农支行办理的2000万贷款,也就有了抵押物。

可惜东岳景区占用了泰市绝大多数预算。

东山农大与东山水利、东山林业合并,也需要资金扩建校区。

加上官企改革,各方面都需要钱。

仅有两个县城,又全靠央企撑起gdp的泰市,远远比不上寿光所在的潍城,压根没多少财政收入,更拿不出多少拨款。

老董怅然一叹,跟随余阳登上载客用的电动轨道车。

犹如三四十年代怀旧电影中的轨道公交,如今已经大变样。

外壳圆润,整体呈白色,两侧涂了蓝色底漆,并喷写了‘和谐’俩字。

看上去,确实比地铁上档次。

或许不知内情的人,真的会认为这是泰市轻轨,属于新型交通。

老董心中稍安。

但走进车厢,整个人瞬间不淡定了。

只见门口堆积着众多小马扎,车厢内则空荡荡一片。

而身旁的余阳,十分自然的拿起一个马扎,打开后,按照地上的编号,坐在了靠窗的位置。

“领导,制作座椅需要时间,也需要费用,现在非常时期,将就一下啦!”

老董深吸一口气,同样拿起马扎,坐在另一侧靠窗位置,“你这样搞,让我怎么把它列入轻轨?”

“相信您可以搞定。”

“……”

稍许。

在泰市交通学院副校长的操作下,和谐号启动,速度远超当前列车,呼吸间就已经出了砖窑区域,驶入十里营乡大院。

然后在平东湖岸边,来了个u字型拐弯,再次回到砖窑,沿着尚未修好的竖轴,一路向北。

但也只跑了三十多秒,速度就开始下降,直到停在无砟轨道项目施工现场。

余阳下了车,从项目经理手中接下安全帽,递给老董一顶。

“年底之前,我们会完成竖轴轨道的铺设,到时候不仅贯穿整個厂区,还会让十里营连接佛陀庙。等到年后开春,我们会完成横轴轨道铺设,犹如之前所说,穿过高速桥洞子,通往韩垓乡。”

老董一边听,一边拿着望远镜,遥望远方。

3万亩耕地,确实很大。

去掉水渠、道路,足足可以建造3500座塑料大棚。

相比寿光,这些只是零头,但三元农业刚起步,短短一个多月就搞出这些,加上大豆种子项目,未来成长高度肯定会超越寿光。

“小余,等你们公司拿下韩垓乡、佛陀庙的40万亩耕地,势必要采用机械化种植,到时候二十多万人口,怎么安排?”

“泰市四五百万人口,也没见饿死谁。”

“确实。”

“当然,该安排的肯定要安排,除了在泰市销售蔬菜、种子,人们还要走出去,到外地开店,方便后续销售农副产品,甚至形成全国连锁。”

“一定要吸取老型官企尾大不掉的教训。”

“晓得!”

交谈着,俩人参观了几座塑料大棚,又参观了几座阳光房。

三元农业招兵买马之后,能人辈出。

就像支火炕,有人提出了地暖。

也就是烧大锅炉,给塑料大棚盘管。

该项目得到塑料大棚种植项目负责人赵前的认可,于是余老六开始采购大锅炉。

等到建成,或许明年十里营就能用上暖气。

俩人参观完大棚区。

刚打算前往余家村休息,讨论一下菜篮子工程。

老董秘书忽然接到电话,沟通几句之后。

“领导,东山大院负责交通的杨总管来了,正在高速上发飙呢。”

“这个老孙,是真打算跟我过不去?”

老董拿起望远镜,眺望正在修建十字路口的高速。

余阳趁机拦了辆农用四轮,“领导,要不要过去瞧瞧?”

“走!”

等来到高速上下坡。

高速上停着七八辆泰市路政的轿车,四五辆东山府交通机构的轿车,还有两辆东山高速管理机构的大巴车。

一部分交通警察维护现场秩序,另有一部分围着十里营乡长、副乡长、交通站站长。

人群中,一个身穿干部服的中老年男子,正在大声呵斥。

“杨哥,啥时候来的?”

老董秘书挤开人群,老董带着余阳走进来。

中老年男子听到熟悉的声音,脸色稍缓,“老董,你这也太过分了吧?”

“哪?”

“你少跟我装傻充愣,私自改造高速公路,这些人全都要进去。”

“私自改造?谁说的?不会说老孙吧?”

“甭管谁说的,我就想知道,这怎么解释?”

“没什么好解释,我前段时间不是打了报告吗?上面还有你的批文呢。”

“前段时间?前段时间不是调整桥洞子吗?”

老董上前搂住中老年男子,“是啊,调整桥洞子,这不是在施工吗?你这也得找我茬?”

旋即又小声道:“老哥哥,你应该知道我去了趟京城,搞定了东山大总管都批不了的平东湖,你知道我找了谁吗?”

“谁?”

“从咱们平东县走出去的万老爷子。”

“嘶……”

“所以,别掺和这事,尤其别被人当枪使。”老董握住中老年男子的手,转过身,俯视三元农业厂区,“伱看这,多大的工程,未来还会更大,到时候老孙算啥?”

“但私自改造高速,终归不合规矩。”

“我打申请了啊,改造桥洞子,还划拨了500万资金。”

“出了事怎么办?”

“我担责,到时候,你尽管往我身上推,我全都扛下来。”

“行!”

俩人小声沟通之后。

老董回过头,招呼道:“小余,来,认识认识你杨叔叔,我跟你说,他之前在佛陀庙插过队,差点当了和尚。”

“杨叔好!”

“余三元,我吃过你家的豆苗,味道确实比南方种的好很多。”

“那感情好。”余阳示意常福,“去,装辆车豆苗、韭菜,给杨叔带回去。”

“不必了,不必了,两三筐就行,多了也吃不了。”

“回单位发发。”

“小伙子真会做事。”

片刻后。

高速上的车辆,陆陆续续驶离。

老董冷漠的看了眼泰市路政的负责人,后者满头大汗,两腿哆嗦着凑上前。

“领导,我也不知道他发什么神经,忽然就跑过来,等过了高速上的黄河大桥,我才收到高速管理机构打来的电话。”

“你要知道,吃里扒外的后果。”

“明白,我会跟高速管理机构沟通,保证下次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去吧。”

老董点支烟,目送泰市路政负责人离开,回过头来,看向余阳。

“老孙应该被我上午毙了几个人,给吓倒了,开始挑毛病,否则他会以势压人。”

“那我安排人,夜里去他家坐坐?”

“不用,事情到此应该结束了。”

“领导,毙了那几个狠人,应该不会带来麻烦吧?”

“麻烦?信不信今晚泰市新闻会报道,市大院给市武部表功?”

余阳忽然想起上次十里营剿匪,“打掉一个大型狠人团伙,保护了资产数千万的企业,我是不是应该给市武部捐点钱?”

“捐点火锅大礼包,再送面锦旗,权当宣传了。”

“您这是一箭n雕啊!”

“别那么时髦,应该说,姜还是老的辣!”

……

是夜。

老董翻看了菜篮子工程ppt。

也就是在年底之前,确保二十多种反季蔬菜,登陆泰市境内所有农贸市场,解决春节期间菜品单一的问题。

随后查看了火锅的种类ppt。

比如清汤、菌汤、骨汤、香辣、麻辣、番茄。

但目前只有菌汤。

并且蔬菜包的功效,也只有养胃、驱寒、治疗痛经。

老董思索许久,“迁几家公司过来吧,比如肉丸、鱼丸、鱼豆腐。”

“乡里已经扶持了一批个体户,还包括甜不辣、海带扣、滑丸子,足够丰富火锅配菜,并推出不同价位的大礼包。”

“也好,重点发展本地,先富带后富。”

老董接着翻看与火锅类似的半成品蔬菜ppt。

并对厨师上门服务,赞不绝口。

毕竟这也是一种解决就业问题的方式。

但看到泰市路桥的六个副总的ppt……

尤其六个人,前三后三,领着六十多名西装革履的下属,四处奔波在红白事现场,给人随礼,送果盘。

甚至跪棚、抬棺、送葬

老董当场喷出刚喝下的茶水。

“人才啊!”

“我以前怎么就不知道,他们六个副总的脑子,这么、这么灵活?”

余阳同样感叹万千,“说出来您可能不信,四个项目同时启动,他们六个反而赚的最多。”

“真假?”老董难以置信,“别开玩笑。”

“就像我们村,有个老头,家里六个闺女,没儿子,外甥外甥女又不愿改姓,导致无后,最近听闻果盘公司负责送葬,并且百年后,逢年过节按照预缴的定金,给亡者烧香烧纸,老头儿把最近积攒的豆苗钱,加上棺材本,还有院子未来收益,全都拿出来当了定金。”

老董沉默片刻,“果盘总部在哪,有没有定金上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