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秦功 > 第一百七十二章:晕倒的杨宪,百姓得知消息

秦功 第一百七十二章:晕倒的杨宪,百姓得知消息

簡繁轉換
作者:下雨我带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0 21:57: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大人,月氏与匈奴十五万大军,已经南下!”

方才秦卒说的话,让杨宪犹如老年痴呆一般,呆呆的瞪着眼睛。

怎么可能!

月氏与匈奴,怎么可能会派遣十五万大军南下!

脑海里,不断重复着怀疑。

然而当看着面前的秦卒,杨宪却又不得不相信,阴山隘口的都尉与秦卒,绝不敢拿这件事开玩笑。

到匈奴与月氏,足足十五万人马!这个足以劫掠整个上郡的数量。

想到这里。

“快去请胡将军!快去请胡将军!”

回过神的杨宪,慌忙的起身,然而不知是身体的颤抖,还是年纪老迈,在第一次起身的时候,杨宪直接瘫坐下去,随后手脚并用,方才站起身子。

“快去请胡将军!”

顾不得穿鞋子,杨宪一边急急忙忙的小跑,一边慌张的喊道。

此前一直觉得正堂太小的杨宪,第一次觉得正堂是如此的大,以至于要跑那么多步,都到不了门外。

正堂外。

门外的府邸下人,听到杨宪的喊叫声,方才进屋。

“大人!”

下人话语方才响起,就看到杨宪焦急的喊道。

“快去请胡进将军,快!”

下人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想言行稳重的郡守杨宪,这般慌张,如同嘶吼一般,连忙点点头。

房门外。

杨宪看着下人领命朝着府邸外跑去的背影,随后看着眼前这个空荡荡的院子。

这时候,杨宪脑海里,蓦然浮现曾经那个站在院子中的少年。

当初少年先是书信,后又亲自赶赴榆中城,告知他匈奴与月氏,很可能会率领大军南下,突袭高奴。

结果他却把少年晾在院子两个多时辰,更出言嘲笑那少年的命,能值几个钱。

“完了!”

杨宪羞愧得闭上眼睛,心里那叫一个悔恨,待再次睁开后,眼神之中再无往日神采,给人感觉苍老一分。

十五万匈奴月氏大军,南下突袭上郡。

一想到眼下上郡岌岌可危,一想到日后其他官员知道,会如何看他,王上知道,又会如何看到,甚至上郡所有百姓,又会如何看他。

一个个念头浮现脑海,在想象到日后要面对的嘲笑、指责、甚至是后人的漫骂,王上的失望.......

“大人!”

“大人!!”

伴随着年迈的杨宪,摇摇欲坠,感觉天旋地转,气喘不过来,耳边不断响起下人的惊呼。

在昏迷前的,杨宪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

如今前程、名声不保!

“大人!”

“快扶大人去休息!快去叫医师。”

府邸内,在一声声惊呼声中,一名名下人,抬着老迈的杨宪,去往卧房。

半个时辰之后。

郡守府邸内。

胡进、李平燕二人站在正堂之中,正堂下站着榆中城城守、十七名校尉、五名都尉,以及榆中城内的其他官员。

“胡将军,眼下榆中城,城内城外皆是榆中、高奴两地无数百姓,吾等必须想个决策保住榆中,万不可让匈奴与月氏劫掠百姓!”

李平燕看完竹简后,对着胡进说道。

此刻李平燕的脸上,也写满不安,十五万匈奴与月氏的大军,这数量别说一郡,就是一国都有危险。

李平燕看着手里的竹简,想到高奴城城守白衍昔日就在眼前说过,匈奴与月氏会南下,想到之前的书信都尚在府中,这一刻别说杨宪,就是他李平燕都后悔无比。

当初若是相信那少年,该有多好。

“李平燕惭愧!”

李平燕收起竹简后,摇头叹息。

然而李平燕也明白,再是后悔,眼下说什么都于事无补。

眼下最值得庆幸的是,昔日那白衍回过高奴后,不顾后果,私自下令迁徙高奴百姓来榆中,并且率领铁骑大军留在高奴死战。

若非如此。

李平燕都无法想象在看到这份竹简的时候,已经酿成多严重的后果。

“将军,卑职认为,匈奴与月氏的数量,以我军将士死守隘口,根本抵挡不住,眼下求援之余,当务之急,是迁徙所有百姓继续南下。”

一名身穿秦甲,佩着秦剑的都尉上前,对着胡进拱手说道。

话音落下。

又有一名都尉站出来。

“将军,卑职认为裘岢将军的话没错,眼下我们上郡士卒数量,不过三万余,若是匈奴集合攻一两处隘口,死守无碍,然匈奴月氏一但分兵,我军无法抵挡。”

正堂内。

两名都尉的话,得到其他不少校尉的赞同。

不过也有反对之人。

“将军,在高奴的铁骑大军,已经抵挡月氏、匈奴两三日,卑职担忧撤离很可能已经来不及,应当把百姓全部迁入城内,传递消息给其他城邑的同时,死守待援。”

一名年纪三十多的都尉,站出来说道。

这番话让不少校尉都陷入沉默,若是调集其他隘口的守军回防榆中死守,这不难,甚至死守一两月都绰绰有余。

但上郡其他地方的百姓,可就没有那么好的下场,这也是所有校尉都沉默的原因。

“将军,匈奴与月氏,恐怖之处皆是游牧部落,战马数量不可估计,卑职也认为死守榆中,方才是上策!”

一名校尉站出来,拱手说道。

话音落下后,其他校尉也纷纷点头。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阴山隘口传来的消息中,已经告知消息被耽误不少时日。

按道理匈奴与月氏的大军,早就应当抵达,眼下之所以眼下榆中城无碍,甚至阴山隘口无碍,他们这些都尉、校尉都清楚,定是高奴的铁骑在血战,抵挡匈奴的大军。

一万余铁骑大军,抵挡匈奴两三日,已经让他们足够惊叹其血性。

如今一日日过去,谁都不敢保证,铁骑大军尚能抵挡多久。

万一就在下一刻,或者一个时辰后,就传来匈奴与月氏的人马,抵达阴山隘口的消息,到时候面对那些游牧部落的十五万人马,别说百姓走不了多远,就是他们撤回榆中死守的机会都没有。

正堂内。

胡进听着麾下都尉、校尉的话,额头满是汗水,目光满是犹豫。

是弃守各处隘口,保全榆中、高奴的百姓,还是冒险死守隘口,保护所有百姓全部撤离?

烛灯下,很是安静!

眼下别说胡进,就是一旁的李平燕,喉结都动了动,不敢草率开口,眼下任何一个命令,都关乎无数百姓存亡。

若是有个闪失,他与胡进,就是活过这一劫,也难辞其咎。

“传......”

正当胡进下定决心,准备下令的时候。

“大人!”

“大人醒了!”

突然间,正堂内传来侍女与下人的惊呼声。

胡进、李平燕,以及所有都尉、校尉转头望去,随后就看到一直躺在正堂内,额头敷着布巾的杨宪,已经恍恍惚惚的睁开眼。

胡进与李平燕见状,心中松口气,毕竟他们二人,一人身为郡尉,负责统领一郡兵马,另一人乃是监御史,观一郡官员秦吏过失。

在百姓去留的抉择上,身为郡守的杨宪,才是主要负责的官员。

“杨大人!”

胡进与李平燕互相对视一眼,上前看望杨宪一番。

“胡将军,李大人!”

杨宪开口呢喃,随后在下人的搀扶下缓缓起身。

看着如同大病一般,面色虚弱、惊慌的杨宪,别说胡进与李平燕。

就是正堂下方那十余名校尉、都尉,全都心里感叹。

当初白衍上书榆中,并且亲自跑来榆中求见,杨宪起初决策本无过错。

然而不该的是,杨宪先是见白衍年少,言语轻视,而后更是美酒佳肴宴请唐秉、崔广,不顾白衍奔波之疲,让其独自站在院子中,苦等两个多时辰而不见。

若是换做其他人,杨宪身为朝中老臣,一郡之守,更是年长老者,说教郡下一名年纪轻轻的城守,很正常,谁也不会说什么。

然而眼下匈奴与月氏十五万兵马南下。

此前被杨宪冷嘲热讽,并且独自站在院内的白衍,如今正在率领铁骑大军与匈奴、月氏血战。

想到这里,对比当初杨宪美酒宴友,不待见白衍的杨宪。

别说传出去百姓怎么想,朝堂怎么想,就是他们这些将领,都忍不住替白衍感到不忿。

白衍此刻率领万余战骑,与月氏、匈奴血战,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是实打实的拿命抵挡匈奴与月氏的大军。

此前着实不该受那些委屈!

更何况,听说杨宪在数日前,就向咸阳谏言白衍,书信中言辞十分犀利。

算算时日,那卷竹简眼下很可能已经抵达咸阳。

正堂内。

被下人搀扶着的杨宪,在得知事情经过,并且听到胡进给予的两个意见之后。

“传我命令,坚守榆中,等待救援!”

杨宪对着隶下的官员下令道。

听到正堂上方传来杨宪的声音,一名名校尉都尉对视一眼,对于杨宪在知道情况后,做出的决定,他们并没有觉得意外。

“胡将军,百姓的安危,便全倚仗胡将军。”

杨宪转过头,一边喘着气,一边满是愧疚的看向胡进,轻声说道。

如今的杨宪,能做的就是挽回一点是一点,虽说此举不顾城外周遭的乡里百姓,但眼下只要能挽救两城百姓,日后朝堂上,也不至于颜面尽失。

毕竟在知道事情后,身为郡守,已经第一时间做出最为恰当的选择,保全住两城百姓。

“杨大人放心!”

胡进看着杨宪,点点头。

哪怕没有杨宪开口,守城抗敌,也是他的职责。

看着秦吏得到杨宪的命令离开后,已经决定死战,没有其他顾虑的胡进,这时候方才松口气。

直到这时候,胡进望着外面已经天黑,心里担忧起白衍的安危。

.........

第二日。

榆中城。

伴随着黑夜过去,天空悄然浮现一抹鱼肚白。

天色方才明亮。

在城内的街道上,早已响起熙熙攘攘的声音,毕竟露宿街头,晚上被寒风吹得瑟瑟的百姓,怎会有安稳可言。

几乎是从那晚上到早上,一些小孩的哭声,以及无数怨言声,从未停止过。

街道两旁。

是一家家店铺,因为高奴城的百姓,全都迁徙到榆中,其中连带着高奴的士族、权贵。

与百姓不同,作为有钱有权的那些士族、商贾,即使来到渝中城,虽说不一定很快就有府邸居住,但也不会愁没有住的地方。

“此前我听说那白衍年纪轻轻,就立功获爵,成为秦国五大夫,那时候我还幻想着能见一面。”

“可不是,那时候听说那白衍还是白氏子弟,我做梦都想着能被白衍看上,如今一想,当时真是蒙了心智才会那样想。”

此刻在街道旁的小楼二楼上,一些富贵家的女子聚在一起,一边望着下面街道上无数百姓,一边小声的说道。

与街道上那些百姓家的女子相比,这些从小养尊处优的女子,个个长得十分不错,白皙稚嫩。

放在外面。

每一个女子,都受着其他男子的追捧。

毕竟对于世人来说,除了天亮,便是只有天黑,除了喝酒,便是只有男女之乐,故而女的都想嫁给一个位高权重的少年,而男子谁都想能得到一个肤白貌美的女子。

故而这些聚在一起的富贵家女子,便是所有男子的梦寐以求的对象。

别说此刻街道上那些普通百姓人家的少年,在下面看着这些女子的时候,挪不开眼,就是那些有身份的权贵子弟都明白,与酒楼的女子想比,这些女子,可都是毕生难求。

“我听说一两日前,咸阳哪里的御史中丞孟大人,已经去高奴。”

一名女子望着楼下,轻声说道。

在数位女子之中,这位少女是少有几位没有开口责怪白衍的人,因为她感觉白衍的举动,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才会做出来。

然而此刻,这名少女望着街道上,一名妇人看着襁褓之中的幼儿,被风吹得犯了温病,无助的哭泣,这名少女开始有些动摇。

“屡,把这三钱,带给那妇人。”

女子叹息,从袖中取出三枚钱,交给侍女。

侍女接过钱,连忙转身离开。

“那这么说,那白衍这两日,应当就会被撤官!”

“吕茹,那你们应当过两日,就可以回高奴城了!”

其他女子听到这个消息,满是意外。

御史中丞,这可是秦国朝堂内的大臣,居然来上郡!

那么,有这位大臣去高奴,那白衍应当不过多久,就会被撤官吧!

“让开!让开!”

突然间,远处传来一些秦吏的喊叫声,这些少女纷纷探头出窗外。

随后她们就看到,突然有无数手持长戈的秦卒,一排排的从城门外走进城内。

见状。

别说楼上这些少女疑惑,就是街道上无数百姓,全都站起来,疑惑的望着这一幕。

然而就在所有人的目光下,不仅是外面突然涌入秦军,就是驻守在城内的秦卒,正在搬运箭矢之类的辎重去城楼。

这场景。

让不少人都感觉,上郡是不是又要有战事!

片刻后,在一些商贾的询问下,所有人才知道,是阴山隘口传来消息,月氏与匈奴十五万大军已经南下。

街道上。

伴随着消息传开,听到消息的所有百姓,不管男女老少,全都懵了,错愕的张着嘴,看向四周。

“什么?月氏与匈奴真的南下?”

“十五万!!!!”

一名名高奴的百姓,全都懵了,此前一直听秦吏说,匈奴与月氏没有南下。

然而突然间,一大早就听到秦吏告诉他们,匈奴与月氏不仅已经南下,其数量更是多达十五万人。

这一刻,所以高奴百姓想到那个画面,百姓背后浮现一抹冷汗。

匈奴与月氏真的南下了!!

“那我们不是冤枉白将军了?”

人群中,不知哪一个百姓,突然间说出一句。

随后所有高奴百姓,这才意识到,若非城守白衍下令让他们迁徙高奴,那眼下,他们这些百姓就要在高奴,面对十五万人的劫掠。

而面对匈奴与月氏的十五万人,别说妻女会被奸淫掳掠,就是自己的性命,估计都会枉死。

这不仅是救一人之恩,这可是连同自己在内的一家,都是白衍所救。

想到这些。

所有从高奴哪里迁徙来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幼,全都红了眼。

特别是此前那些或多或少,都埋怨过白衍的百姓,此刻羞愧之情,溢于言表,恨不得找地缝埋进去。

一名老者缓缓摇头,轻声说道。

“回去之后,吾等,当为白将军供奉香火祈福!”

(.23xstxt./book/68337/68337192/35970029.html)

.23xstxt.m.23xstx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