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秦功 > 第六百四十章:封君武烈,北疆之将,布诏天

秦功 第六百四十章:封君武烈,北疆之将,布诏天

簡繁轉換
作者:下雨我带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0 21:57: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白衍回到咸阳,由于是与嬴政同乘,故而当来到咸阳城后,只能听到外边喧嚷的声音,并没有看到外边的场景。

嬴政的六马座驾设有疑驾,而几乎所有马车无一例外,都是不允许打开布帘,其目的,便是防止外人得知嬴政是乘坐哪一辆马车。

不过就是在马车内,听着外边的声音,白衍都能感觉到,外边的人,一定很多很多,人山人海一般。

嬴政坐在马车居中主位,白衍则是在侧窗旁,与嬴政交谈,六马之车,空间足够大。

许久。

当马车停下之时,听着外边的宦官禀报,已经来到王宫宫门,白衍便率先走下马车,随后护送嬴政走下来。

站在嬴政身旁,看着眼前的咸阳王宫,白衍都感觉有些陌生。

数月以来的杀戮,见惯尸体与鲜血,游走在生死边缘,神情终日紧绷着,这些让白衍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方才能缓慢平复下来。

看着嬴政朝着王宫走去,白衍连忙跟上。

王宫内,无数宫卫持戈守在两旁。

空空荡荡,辽阔的场地上,白衍跟着嬴政,一路走了许久,方才来到百步阶梯,随后来到王宫大殿。

时隔数月再一次到来,看着大殿,白衍的神情不由得有些紧张,白衍也不知道为何,明明来过无数次,可就是很不习惯,很陌生。

身穿王服的嬴政,似乎也察觉到白衍的异常,看向白衍一眼,嬴政面含笑意,随后率先便走进大殿之中。

白衍见状,呼吸两下,这才带着紧张,跟着走在后面。

此刻大殿内。

秦国的文武百官,皆在大殿两旁,当看到嬴政进入大殿之后,纷纷侧头看去。

此时,文官之中,左右丞相冯去疾、王绾都在,廷尉李斯,以及其他一众秦国大臣,一个个面孔不一的看向白衍。

武将之中,尉缭、辛胜、冯劫等众多武将,也看向白衍。

再次看到白衍。

秦国朝堂内的文武百官,思绪纷纷不一,有好有坏,也有十分复杂之人。

在文官行列内,文官居后的邰敬,见到跟在嬴政身后的白衍,望过来,顿时一脸喜色,与白衍对视一眼,邰敬满是激动的给白衍一个眼神,看到白衍心领神会的模样,邰敬那叫一个兴奋,看向四周官员时,那叫一个得意,特别是看到以往勾心斗角的乐尚,那羡慕的眼神,邰敬心中那叫一个虚荣心爆棚。

想到白衍归来,日后少不得一起去酒楼厮混,邰敬脸上满是期待。

另一边。

白衍走在大殿内,自然也看到武将行列之中的白裕,见到白裕赞许的目光,白衍微微点头回礼。

来到大殿中央前方后,白衍便没有继续往前走,当看着嬴政在韩谒者的陪同下,走上台阶,随后走到王座上。

白衍与大殿内的文武百官,全都跪坐在地上,对着嬴政辑礼。

“拜见王上!”

“拜见王上!!!”

文武百官的齐声打礼道。

而回到王座上的嬴政,也跪坐在王位上,抬起双手,对着百官回礼。

礼毕后。

在嬴政的授意下,韩谒者示意早已等候在大殿最边缘的宦官上前,随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拿起一名宦官送来的布诏,朗声道。

“雁门郡尉白衍,承王命,奉令灭魏……”

文武百官全都听到韩谒者的话,听着韩谒者详细诉说着白衍所立下的功劳,全都没有意外,就连很多如蔡朝那般,与白衍不对付的秦国官员,一时间都说不出话。

白衍的确立下大功,这些都是事实,他们虽然恨不得白衍成为罪人,但不代表他们敢睁眼说瞎话。

不过听着韩谒者的朗述,一个个人的脸色不怎么好看便是,特别是蔡朝。

白衍在处理掠卖一事时,直接把蔡朝的救命恩人庄滁,连同庄氏一族全部杀光,蔡朝自然是与白衍结下死仇,昔日在王宫大门,蔡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白衍目中无人,随后李信兵败,二十万大军战死,蔡朝也是当着文武百官,乃至白裕的面,把所有过错都推到白衍身上,斥责白衍不该攻打楚国,为此白裕差点与蔡朝动了手,幸好时任御史大夫的王绾阻拦。

如今,看到白衍领兵攻楚,连连立下大功,蔡朝脸色,自然一片铁青,眼中满是不甘,可又拿白衍没办法。

“白衍大功,特赐君号武烈,爵至大上造,仆从五百,赏金万金,食邑再增万户……”

韩谒者在大殿上,朗读着对白衍的封赏,所有秦国的文武百官,哪怕是李斯、尉缭、王绾等人,都清楚,白衍这已经是走到王室宗亲外,秦国朝臣最高的位置。

除了爵位之外,不管是封君还是赏赐,都属于破格的封赏,要知道白衍可是也有封地的。

至于爵位。

文武百官心里都清楚,大良造之上,侯爵之下,不管是驷车庶长还是大庶长,都是统领秦国所有军事的国尉太尉担任,而大庶长再上去的侯爵,基本都是嬴氏宗亲担任。

就是有封赏给臣子的,也都是不触及兵权之人,并且,记载的没有血亲之人,也仅有两人,一人是范雎,应侯,一人是吕不韦,乃文信侯。

这也是为何白起立下赫赫战功,却终而无法封侯的原因。

为秦王将,终不得封侯,这天下世人心里,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不过对于中层将军以及下级将领而言,太过遥远,可望而不可即,故而都不怎么在意,更别说伍卒,少有像白起、王翦、白衍这般,不仅仅有能力,也有机会的人。

总之在秦国若是没有嬴氏血脉,又触及秦国兵权,还想封侯,从古至今只有魏冉一人做到。

但魏冉的身份,可是秦昭王的舅舅!

王宫大殿内。

韩谒者朗读的封赏诸多,除去赐君封爵外,还有一系列赏赐,像府邸就有三座,分别在洛阳、栎阳、新郑,还有诸多礼器,那些礼器无一例外,都是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殊象征。

终于,等韩谒者诵读王召之后,在邰敬、乐尚,以及李信、蒙恬等无数大臣羡慕的目光中。

大殿中央的白衍,便在几名宦官伺候下,卸掉爵弁,退下衣物……

这一幕,让无数文武百官看到,忍不住有些恍惚,五年前,白衍便是这般,第一次来到大殿内,获得封赏,彼时白衍那满是刀剑砍出来的甲胄下,一身尽是伤口。

五年转瞬即逝,当白衍再次在宦官的伺候下,戴上崭新的爵弁,已经成为秦国大良造,并且获得封君。

武烈君!

想起这个称呼,不少年纪大的秦国大臣,心中连连感叹,五年前的他们怎能想到,这个叫做白衍的少年,会在五年后,会让嬴政封君!

“臣,白衍,叩谢王上!”

当戴上爵弁之后,看着原先右更爵弁放在宦官端着的木盘上拿走,已经穿好秦国官服的白衍,对着大殿上的嬴政叩拜。

大良造!

短短三个字,即便是白衍,也忍不住激动,此刻辑礼的白衍,思绪忍不住回到那从小长到大的地方,忍不住想起那个从小到大,都会挡在自己面前的外祖母,想起村民嘲笑自己时,外祖母总会拿扫帚驱赶的模样。

小孩大人皆是如此,不管是在哪个村子,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是嘲笑他的村民,外祖母始终保护着他。

“我外孙,定会比你们有出息!定会有明君贤王为我外孙,封卿拜将!”

这是外祖母终与那些村民争执时,挂在嘴边,然后会被嘲笑的话。

如今带着秦国大良造的爵弁,穿着秦国官服,白衍这在一刻,心中愈发思念自己的家乡,特别是一想到外祖母的样子,白衍鼻尖发酸,双眼再也抑制不住的泛红。

白衍想回去外祖母面前,穿着这一身官服,带着爵弁,让外祖母看看。

这一次,他想带着外祖母在村子里走。

这一次,他会走在外祖母前面!

大殿上。

韩谒者正把诏令交给宦官,等下朝后,由宦官交给白衍,而当看到大殿下,抬头起来的白衍,双眼泛红,眼里盛满泪光之时,韩谒者都有些怀疑自己眼花。

封君拜将,这明明开心之时,白衍怎会这般?明明方才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是灭魏、攻楚的秦国名将,为何会在大殿内,突然露出这般柔弱的模样。

韩谒者有些懵,不过很快想到昨日在灞上听到的话,瞬间明白什么,一时间,韩谒者那诧异的目光,逐渐变得柔和起来。

同样。

跪坐在王座的嬴政,也发现白衍的模样。

这如何像自己的大将军!

嬴政心中想到,可眼神的宠溺,不由得让脸上露出笑意。

看着韩谒者,嬴政随后从袖带内,取出另一块布诏,交给韩谒者。

昨晚在灞上,白衍离开后,嬴政并未立即休息,而是准备好这块布诏方才入寝,而这块布诏,嬴政一直都带在身边。

“还有?”

“还有???”

大殿下,秦国的文武百官,自然也都看到嬴政的举动,顿时纷纷露出意外的目光,看向彼此,对于此前对白衍的赏赐,所有人都已经或多或少,听到风声,封君涉及嬴氏宗亲,故而宗亲都有参与,而食邑都有秦国左右丞相挑选,故而冯去疾、王绾都有参与。

所以当看到嬴政,再次拿出一块布诏,并且看起来,明显是在灞上决定的,这瞬间让所有文武百官,全都露出诧异的神情。

就连李斯、尉缭、冯去疾、王绾等人也不例外,纷纷看向嬴政,随后望向韩谒者手里拿着的布诏。

“王令!武烈君此前身居北方,安民有道,领兵所至,匈奴无患,威慑中原,今,特赐将印,领燕云诸地秦军,守秦国北疆,安中原万民!”

韩谒者拿着布诏,大声说道。

随着韩谒者的话音在大殿内响起,所有人文武百官,全都瞳孔一缩,一脸震惊的看向嬴政。

李斯、尉缭等人亦不例外,不可置信的望向嬴政,他们都能感觉到,嬴政这是把北疆兵马,全权交由白衍调令。

这……

尉缭与李斯对视一眼,微微皱眉。

此前嬴政可从未与他们提及过。

“臣白衍,谢王上,臣定不负王恩!”

身为当事人,白衍有些意外,没想到昨日方才交出兵权,今日嬴政不仅仅把兵权再次交给他,甚至给的权利更多,看着大殿上的嬴政的眼神,白衍能感觉到嬴政目光中的信任与期许,于是对着嬴政打礼。

因为知道后世嬴政把三十万大军交给蒙恬,又把五十万秦国大军交给赵佗,故而听到嬴政的这个命令,白衍倒没有太多震撼。

不过白衍没想到的是,就在话音落下,便听到身后急促的脚步声,随后就响起其他大臣的声音。

“王上,不可!武烈君虽立下大功,然年纪过轻!”

“王上,臣谏言,武烈君尚且年轻,不足担此重任啊!!!”

……

白衍跪坐在地上,听到身后的声音,白衍没有回过头,哪怕白衍也看到一旁不远处,文官为首的冯去疾,与他对视一眼后,转头看向身后,但白衍依旧没有回头,而是静待嬴政的决定。

王宫大殿内。

若是放在当初,胡全胡老不在之际,秦国朝堂众多大臣谏言白衍,嬴政哪怕有心,也要顾忌百官的看法以及名声。

然而如今随着冯去疾担任秦国右丞相,以冯氏为首的人脉官员,几乎都听冯去疾之言。

故而当嬴政在大殿上询问百官意见之时,不管百官如何争论,不管哪位大臣反对,当冯去疾开口之际,这件事情便确定下来。

李斯、尉缭、王绾等人也是清楚,当嬴政心中已经决定,并且有右丞相的冯去疾支持,谁反对都没用,故而众人都未曾开口。

咸阳城内。

当白衍的布诏,张贴全城,并且诸多秦国官吏,离开咸阳前往其他城邑通报的时候。

整个咸阳城内人群窜动,无数人看到布诏里的内容,看到嬴政对白衍的封赏,全都大吃一惊,瞬间与身旁的人大声议论起来。

“大良造!白衍居然被封大良造了!”

“嬴政封白衍为武烈君!!!”

“万金,食邑增添万户,这加上白衍的封地,怕是白衍的食邑,如今每年白衍得受到多少税收啊!”

人山人海的嘈杂声里,数不清的士人纷纷热议布诏上的内容。

六国士人全都不敢相信,嬴政对白衍的赏赐,居然如此之多,特别是白衍的食邑,恐怕如今白衍随吾侯爵之名,却已有侯爵之实。

当看到最后面,中原以北的秦国大军,皆有白衍调令,无数人纷纷吸口冷气,眼中满是惊恐不安。

嬴政这是要让白衍,坐镇中原以北!北御匈奴,南观中原!

拥挤的街道上。

一辆马车缓慢的在人群中行驶。

当马车内的吕公、吕雉等人,听到外面争论不休的声音时,全都安静下来,就连吕泽与吕释之,也露出不可置信的目光。

他们兄弟二人实在无法想象,如今方才被嬴政封为武烈君的白衍,父亲与小妹居然都见过,这怎么可能!

…………………………

下蔡。

“听说了没有,吾等秦国大军,已然攻下楚都寿春,楚王负刍已经自刎,其嫔妃皆送去咸阳!”

“如此说来,楚国岂不是已经亡国,那如今剩下的,便是齐国!”

“可不是!听说王贲将军、杨彦将军,已经上书咸阳,想要出兵攻打齐国!可惜白衍将军不在,若是白衍将军在……”

下蔡城内,随着秦军攻克城邑,此刻城头上,尚能隐约看到一些战火踪迹,城内几个秦卒手持秦剑,一边巡视城邑,一边交谈道。

而就在不远处,小舍外内,碑姬看着满脸泪水的莺氏,跪在地上哀求着,想要一同去雁门,有些无奈。

“小主,如今吾儿尚不知生死,若为奴隶,那白衍将军,定然能查出,求求小主,帮帮莺氏,莺氏日后为奴为婢,也会报答小主与白衍将军的恩情!”

莺氏跪在地上,不断给碑姬磕头,眼中的泪水,不住的往下流。

碑姬看着莺氏把额头磕破,最终还是心生不忍,搀扶莺氏。

“将军非碑姬何人,若要寻子,其中所耗之精力难以想象,碑姬不敢言将军能找人!”

碑姬叹口气,对着莺氏说道,她没想到,来到下蔡的莺氏,不仅仅没有找到良人的音讯,反而得知长子被其丈人与妻子送去入伍,前往战场,如今生死不知。

回想一路找来这里,白衍却已经回咸阳,幸好碰到白衍的亲信,得知白衍让她先去雁门等候。

不过,其实就算白衍不说,碑姬也会前往雁门。

碑姬知道父亲生前被秦国朝堂通缉,得罪过无数士族,如今楚国被灭,无数士族的女子被押去咸阳,其中不乏认识她的人。

所以碑姬得知白衍已经回咸阳,便打算去雁门等候白衍,若是白衍最终不回雁门,她再书托人带竹简去咸阳。

而莺氏。

比起其他奴婢,这莺氏,除去心里可怜她之外,也是心中记得莺氏带她找到父亲之墓。

况且莺氏做起事情,的确顺手得多,虽然年长,但模样对于普通仆从、侍女,也要好看许多,碑姬打算见白衍后,让白衍就当可怜莺氏,将莺氏留在身边,毕竟白衍身边也有其他仆从、侍女,与其让那些仆从、侍女伺候,不如让莺氏来伺候更好一些,这点碑姬一路上还是能有体会。

至于能否找到莺氏的长子,看天意即可!

“谢小主!谢小主!”

莺氏看到碑姬同意,终于松口气。

谢谢书友大大们的月票!感激每一位书友大大!!!

碑姬、莺氏的出现,最终都是指向岑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