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第290章 封禅(三十)封禅,晋爵!

大明元辅 第290章 封禅(三十)封禅,晋爵!

簡繁轉換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0 21:57:12 来源:源1

随着朱翊钧的圣驾缓缓离开曲阜,沿着官道向泰安进发,整个队伍的气氛逐渐变得肃穆起来。泰安作为封禅大典的举办地,自古以来便是帝王祭祀天地、祈求国泰民安的圣地。

皇帝此次南巡,封禅大典无疑是重中之重,其意义重大,不仅象征着皇权天授,国祚绵长,更象征着大明在万历天子的治下国泰民安,威加四海。

随着圣驾抵达泰安,整个泰安城都沉浸在一种庄重而又期待的气氛之中。泰安作为封禅之圣地,自古以来便承载着帝王与天地沟通的神圣使命。朱翊钧的此次封禅,不仅是对天地的敬仪,更是对国家、对万民未来的一种祈愿。

自抵达泰安后,朱翊钧便开始了为期三天的斋戒。在这三天里,他将远离朝政,不问世事,专心致志地进行内心的净化和精神的准备――说人话就是要开始斋戒了。

皇帝的斋戒地点选在了泰安行宫的一处幽静庭院,这里环境清幽,远离尘嚣,非常适合皇帝进行斋戒。

至于这座泰安行宫是怎么来的……自然是去年临时兴建的。不过必须强调,因为高务实的坚持,这座行宫不由国库出资,反而是皇帝自掏内帑,直接下令由京华基建“接单”所营造。

由于没有花国家的钱,官员们也没找到机会表现,只有几个不太长眼的**品小官试探着用“滋扰百姓”为由劝谏了一下,结果被高务实安排人骂了回去――营建工程能拉动当地就业,给许多闲暇丁壮带来了额外收益,且行宫选址偏僻,并不影响当地百姓生产生活,何来“滋扰”一说?这一来,各种杂音也就消失了。

说回大典。斋戒期间,皇帝的饮食由专门的御厨负责,食物以清淡为主,不沾荤腥,不饮酒,以示对天地的尊敬。

同时,皇帝还需进行沐浴更衣,穿戴特制的斋戒服饰,这些服饰皆以素雅为主,不饰金银,不绣龙凤,以表达皇帝对天地的谦卑。朱翊钧直接就穿了祭孔时准备的澜衫一套,待在行宫偏院看书。

与此同时,高务实作为内阁首辅,则带领群臣开始了对封禅大典各项仪式的最后准备。他们首先要确保的是封禅的礼仪程序无误,这包括了祭祀的顺序、祭品的准备、祭祀时所用的音乐和舞蹈等。

这都不难,毕竟早在圣驾南下之前就已经确定好了,如今主要是做最后检查。高务实再次亲自查阅了历代封禅的记录,与礼部官员反复商讨,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古礼,以体现对天地的至高敬意。他特别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表示说这是封禅大典能否成功的关键。

祭品的准备尤为关键,按照古制,封禅所用的祭品包括了三牲、五谷、酒醴等,每一样都必须精挑细选,以示对天地的尊重。高务实特别指派了方从哲亲自负责此事,确保祭品的质量和数量。

在音乐和舞蹈方面,高务实同样不敢怠慢。南下之前,礼部就已经在南北两京有司选拔了最优秀的乐师和舞者,进行了长时间的排练,以确保在封禅大典上能够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音乐要庄严神圣,舞蹈要庄重典雅,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舞步都要体现出对天地的敬意。好

在大明在礼乐方面一直比较重视,相关人才储备足够丰富,高务实检查过后认为没有问题。

除了礼仪的准备,高务实还特别关注了封禅台的修建和维护。封禅台是封禅大典的核心地点,皇帝将在此祭天,祈求国泰民安。因此,封禅台的修建必须坚固而庄重,体现出天家的威严。高务实带着一干官员亲自视察了封禅台的修建情况,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严格的检查。

在高务实的带领下,群臣各司其职,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事到如今,谁都知道,封禅大典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皇帝的威望,更关系到他们自身。哦,当然也关系到朝廷的安定和百姓的福祉。因此,每一个人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随着封禅大典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整个泰安城的气氛也越发庄重起来。连寻常百姓也纷纷自发地参与到大典的准备工作中,他们在衙门的安排下清扫街道,装饰房屋,以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皇帝和朝廷的敬意。

在这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中,高务实的身影始终忙碌而坚定。此时的他,作为内阁首辅,不仅是皇帝最重要的臂助,更是国家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支柱,当真称得上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他的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无疑会深刻地影响着大典的每一个细节,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未来。

随着斋戒的圆满结束,封禅大典的正式仪式在泰安的封、禅台隆重举行――“封”指祭天,“禅”指祭地,二者不在一处,非是一事。

封禅大典的清晨,泰安城内外一片肃静。皇帝朱翊钧在行宫中完成最后的沐浴更衣,身着特制的祭天礼服,头戴帝冕,手持玉圭,准备前往封禅台。文武百官也身着朝服,按照品级排列,随皇帝一同前往。

随着晨曦初露,皇帝在高务实的陪同下,缓缓登上祭天台。祭天台高耸入云,四周装饰着各种各样象征天地、社稷的图案和铭文。皇帝站在祭天台的中央,面对着东方,象征着对天的敬仰和祈求。

祭天仪式开始,礼部尚书于慎行作为司仪,首先宣读祭天的祭文。祭文中表达了皇帝对天的敬意,祈求天赐福瑞,保佑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祭文宣读完毕后,皇帝亲自献上祭品,包括三牲、五谷、酒醴等。这些祭品由专人负责摆放在祭坛上,象征着皇帝对天的敬意和感恩。

随着祭品的献上,乐官们开始奏起庄严的祭祀音乐,舞者们跳起了祭祀舞蹈。音乐和舞蹈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旨在表达对天的崇敬和祈求。

在乐舞告祭的同时,皇帝朱翊钧手持玉圭,面向天空,三跪九叩,以最虔诚的姿态祈求天意。文武百官也跟随皇帝一同跪拜,整个祭天台上下充满了庄重和神圣的气氛。

祭天仪式结束后,朱翊钧在高务实的引导下,转场至山下的祭地坛。祭地坛位于祭天台南侧的山脚下,象征着对大地的敬仪。

在祭地坛前,礼部尚书于慎行再次宣读祭地的祭文。祭地文中表达了皇帝对地的敬意,祈求地赐丰饶,保佑大明五谷丰登,人民安康。

祭地仪式中,皇帝同样献上了祭品,包括五谷、酒醴等,以示对大地厚土的敬意与感恩。

乐官们再次奏起祭祀音乐,舞者们跳起了祭地舞蹈。音乐和舞蹈同样经过精心编排,但与祭天时并不一样。当然,主旨变化不大,都是在表达对大地的崇敬和祈求。

在乐舞告祭的同时,皇帝朱翊钧手持玉圭,面向大地,三跪九叩,以最虔诚的姿态祈求地意。文武百官也跟随皇帝一同跪拜,整个祭地坛上下同样充满了庄重和神圣的气氛。

随着祭天祭地仪式的圆满完成,封禅大典的第二部分正式结束。皇帝朱翊钧在高务实的陪同下,缓缓步出泰山范围,文武百官紧随其后,同往泰安行宫。

“封”与“禅”,至此全部结束,但随行官员皆知,真正重要的事情现在才是真要来了――赏赐群臣。

果不其然,皇帝与百官、藩国使节等一行抵达泰安行宫之后并未宣布解散,而是在行宫正殿举行了一场如同大朝一般的朝会。朝会上首先对今日的封禅仪式进行了肯定,无外乎是夸夸天气,指点祥瑞之类。

在这些题中应有之义一般的套路结束之后,朱翊钧忽然从御座上起身,道:“朕御极三十有二年矣,赖祖宗庇佑,众卿协力,至有今日四海拜服,天下归心之势。今封禅顺利,当奖赏群臣,以为天下之谢!――陈矩,宣诏。”

一听这话,群臣立刻在高务实的带领下跪领圣旨,而陈矩则打开一卷圣旨,朗声宣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帝王之治,非一己之智,实赖群臣之辅。朕承祖宗之丕业,夙夜孜孜,惟恐弗克负荷。赖尔文武群臣,同心协力,弼成郅治。今国家承平,海宇宁谧,皆尔等戮力从公,恪尽厥职之所致也。

朕观诸卿,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抚绥四夷,宣威沙漠;或安内攘外,绥靖边疆;或理财裕国,阜安黎元。凡此种种,皆朕所亲见亲闻,深铭于心。

今朕特加恩赏,以示朝廷之懋赏,以励臣工之恪恭:

文武群臣,咸加俸禄一年,以示朕于卿等勤劳王事之嘉奖。

各殿阁大学士及吏部尚书、左都御史,赐紫禁城肩舆,以示朕于卿等辅弼朝政之倚重。

六部堂官及大小九卿,无赐服者赐飞鱼服一袭,有赐服者升赏斗牛、行蟒服一袭各有差,有蟒服者升赏绣金云纹有差,以示朕于卿等勤勉奉公之赏识。

六部堂官、大小九卿以下,加记考课评优一次并文勋一阶,以示朕于卿等尽职守责之鼓励。

勋贵、武臣等亦同此论,以示朕于卿等捍御边疆之功勋同赏。

朕望卿等,益加勉励,毋忘朕训。各宜砥砺名节,恪守官箴,共膺嘉命,同臻至治。

钦此。”

高务实作为首辅,自然还是带头谢恩:“谢皇上隆恩浩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起身。

按理说,赏赐完毕,大家照例吹捧过后皇帝就该宣布散朝了,然而无论是皇帝还是众官员都仿佛没有散会的意思,因为有一件事大家心照不宣。

果然,朱翊钧笑眯眯地朝高务实看来,颔首笑道:“元辅,朕数日前曾言,朕有今日,其功三分在朕,二分在群臣,余下半数在你。今恰逢盛会,岂能不为爱卿酬功?陈矩,宣诏!”

司礼监掌印大太监陈矩满脸堆笑地看着高务实,先没有去拿司礼监小太监呈上来的圣旨,而是微微躬身,轻声道:“南宁候,请领旨。”

高务实似乎犹豫了一下,仿佛不敢轻易受赏,但因为现在赏赐并不明确,又只好跪下道:“臣高务实领旨。”

陈矩这才笑眯眯地接过圣旨,打开来宣诏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盖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朕承天序,握乾符,夙夜兢兢,惟怀永图。爰有贤臣,太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南宁候高务实,秉德无私,为国宣猷,功绩彪炳,昭如日月。

自高务实入仕以来,忠勤王事,夙夜匪懈。其功绩之盛,可得而述:

南蛮诸国,素称荒服。高务实以文德绥怀,以武功慑定,遂使遐方归顺,边鄙无虞。其文治武功,为国家光,为民族福。

北疆蒙古,历代边患。高务实提师北伐,威加四夷,胡尘不惊,朔漠晏然。其谋略深远,兵法精妙,使国家边疆稳固,百姓安居乐业。

拜、杨应龙之乱,荼毒生灵。高务实或亲率王师,或运筹帷幄,遂得剪除凶逆,海内复清。其忠勇果敢,为国家除害,为百姓解忧,功在社稷,名垂青史。

朝鲜东国,为我忠藩,倭寇犯境,险遭灭国。高务实统率雄师,援朝逐倭,藩屏再固,东土宁靖。其义薄云天,解臣邦之围,长天朝之志,功勋卓著,名扬四海。而后朝鲜内附,其何不源自倾慕也?

西域故地,自唐以降,久沦异域。高务实恢弘远略,收复故地,开疆拓土,功迈前古。至此关陇永定,大漠无波,西望万里,皆我汉土。其雄才大略,功绩显赫,永载史册。

内政修明,调理天下。高务实厘革财政,国用充盈;开海通商,财货阜通;解放藩禁,黎元安业;编练禁军,干城益壮。其治国理政,为国家富强,为百姓安康,功绩昭著,民心归附。

凡此六者,皆为社稷之光,亿兆之福。高务实忠勤敏睿,实为国家栋梁,朝廷砥柱,宜加重赏!今朕特晋封高务实为靖国公,以示朝廷之懋赏,以励臣工之恪恭。

靖国公高务实,宜益懋厥猷为,毋替朕命。凡我臣僚,皆当以靖国公为楷模,戮力同心,群策群力,以期国家长治久安,庶绩咸熙。

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钦此。”

――

感谢书友“阿勒泰的老西”的10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书友20191115180024768”、“milan123”、“吟玉兔”、“脚贱的身影”、“我看见你鸟”、“klauszx”、“书友20191018172646328”的月票支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