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第014章 剧变(十)离别

大明元辅 第014章 剧变(十)离别

簡繁轉換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2:56: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郑贵妃泪流满面,朱翊钧却不耽搁,转身在侍卫的护送下快步朝着玄武门而去。好在宫里虽然乱成一团,但天子仪仗按例还留在此处,到底不必让龙体堪忧的皇帝步行前往。

郑国泰和李文进看着皇帝的龙辇远去,心中越想越是忐忑不安,但又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只能在原地焦急地等待着。二人有心抱怨郑贵妃就这样拉着皇帝出来,导致他们投鼠忌器畏首畏尾,可又觉得现在郑贵妃已经是他们最后的指望,万一惹恼了她,那局势只会更糟,最终只好把已经到了嘴边的怨言又憋了回去。

不多时,玄武门外的禁卫军便听到城门楼内忽然响起绞盘拉动之声,那是千斤闸开启的声音。果不其然,随后两扇大门咯吱咯吱地缓缓打开,身着明黄常服的皇帝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步出皇宫。

宫门外,高务实率领麻贵、李如梅、张万邦与大批禁卫军整齐列队,见到皇帝现身,三军将士纷纷单膝跪地,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声音震天动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几日京城的阴霾都驱散殆尽。

朱翊钧扫视着眼前的军队,眼中满是欣慰与感慨。当年高务实改革京营,说不仅能为朝廷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中枢禁军,还能让这支禁军确保忠诚。无论如何,至少从这次事件中的表现来看,高务实没有夸大其词。

皇帝缓步上前,提高音量,大声说道:“众将士!此次京城突发变故,多亏了你们忠心护主,奋勇勤王。禁卫军、蓟镇军皆是我大明忠勇之师,朕心甚慰!”

皇帝的声音虽然显得有些虚弱,但在尽力大喊之下,仍在寒风中清晰地传至每一个士兵的耳中。将士们听了,心中满是自豪,胸膛也挺得更直了。

“靖国公!”皇帝看向高务实,目光中带着几分赞许,但却没有立刻说下去。显然,他要等高务实的反应。

“臣在。”高务实上前一步,微微躬身,道:“恕臣甲胄在身,不便全礼,死罪。”

朱翊钧忽然一怔,这才打量了他一番,然后颔首感慨道:“日新,你领兵征讨不臣,为朕安南定北、平西征东,但朕却从没见过你全副甲胄的模样,却不想初见之时,竟是在这玄武门外……”

高务实叹了口气,答道:“世事无常,实非凡人能料。好在列祖列宗庇佑,皇上安然无恙……其实这甲胄重得很,臣又病体方愈,如今也正好卸了。”

皇帝哂然一笑,摇头道:“由得你去。不过,朕先说点别的。”

“请皇上吩咐。”

“朕命你为此番所有参与勤王的军队额外赏发一年饷银,以犒劳他们的辛苦与忠诚。这笔赏银,朕意是内帑出一半,太仓出一半……你是地官,你可有异议?”

“臣无异议。”此乃题中应有之义。毕竟这么大一支强军杵在眼前,你来个有功不赏,莫不是打算把禁卫军逼成魏府牙军?不仅要赏,还得第一时间表态。

“那好,另外就是有功将领的升赏,内阁也要早日拟定,不可懈怠。”

高务实躬身领命:“臣遵旨,陛下圣明,将士们必感恩戴德,愈发效忠于陛下。”

两位成熟的政治家做完了该做的事。

随后,皇帝微微皱眉,看了看四周,轻声对高务实说道:“务实,朕有要事与你密谈。”

不熟悉的人直呼其名算是侮辱,但以他们君臣的情谊,则只代表一件事:皇帝要说的话颇为私人,直呼其名反而是故意展示这种亲密。

高务实会意,与皇帝一同走进旁边的偏殿,同时眼神示意麻贵等人安抚军心。麻贵他们都是将门出身的老军头,欠身表示领命。

偏殿内,熏香轻袅,火炉散温。皇帝坐下后,长舒一口气,缓缓说道:“务实,此次事变,里里外外发生了诸多意外,但不论如何,朕希望能避免牵连贵妃母子。

郑国泰和李文进这二人,趁朕昏迷不能视事,强迫贵妃参与此事,妄图借此控制内外两朝,贵妃和常洵不过是他们的傀儡和工具罢了。朕希望你能看在朕的面上……只诛首恶,余者不论。”

高务实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郑国泰和李文进意图谋反,罪大恶极,作为主犯惩处他们,臣并无异议。

然,郑贵妃懿旨几乎无事不与,全程参与其中,而福王虽未直接行动,却也身处漩涡之中,若对他们毫无处置,臣恐朝廷实在无法向百官及天下人交代。”

皇帝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与不忍,他沉默下来,许久之后才缓缓说道:“务实,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贵妃……她对朕并无加害之意,只是一时被蒙蔽罢了,方才朕能及时赶来玄武门,避免一场危害极大的兵乱,也是贵妃强违了二贼之意这才得成。

至于常洵,他还年轻,也并未参与此事,更别说这半年来他亲侍汤药在朕身侧,朕实在不忍心看他受到牵连。”

高务实抱拳行礼,态度诚恳地说:“陛下,臣理解您此刻的心情。但国朝自有法度,若如此罪行亦不能有所惩处,不仅此刻难以服众,更是为后世遗一隐患。

依臣之见,不若先将贵妃幽禁,让她反思过错,日后朝论平息,再想办法宽宥;福王确实并无显过,但谁不知此番事变源出于他?

恕臣斗胆,冒死以告:福王在京一日,便一日会有人心怀异念。唯有早日命其归国,并削减部分封地,才能既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也给他自己留一条生路。”

皇帝沉默良久,心中满是纠结。他深知高务实所言句句在理,甚至已经是在向自己做出重大妥协了。可一想到郑贵妃和朱常洵,心中又万分不舍。只是此刻,他也明白自己别无选择。

“罢了罢了,”皇帝长叹一声,“就依你所言吧。只是希望你能念在朕的情分上,在幽禁贵妃之后,不要让外廷太过苛刻,每日里仍拿她说事,让她能安稳度过余生。

至于常洵,你既要削减他的封地,如何削减朕也懒得细问了,但河南是你的本省,望你能对他能有所关照……唉,若非他出生天家,算起来你也当得上他叫一声‘世叔’的。”

晓之以理既然不好使,那也只能动之以情。高务实感不感动没人知道,但看起来他是很感动的——

这位朱常洵的“世叔”慨然应诺:“陛下只管放宽心,但凡臣在一日,福王在洛阳就必定安享欢乐。”

这句“安享欢乐”不知是不是让朱翊钧想起了前几日欢乐过度的郢王朱常洛,张口欲言,但话到嘴边,踌躇半晌还是咽了回去,化为一声叹息。

事情平息之后的次日,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翊坤宫的地面上,却驱不散这里弥漫的哀伤与绝望。郑贵妃独自一人坐在铜镜前,眼神空洞地望着镜中的自己。她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悔恨与自责。

回想起自己为了儿子能当上太子,也为了自己能享受皇后的尊荣,竟对深爱着自己的皇帝下毒,还引发了这场几乎颠覆朝廷的政变,她的心中就如被千万根针扎着一般痛苦。如今,皇帝在如此困境下还想着保护她,而她却无以为报,只觉得自己罪无可恕。

皇帝昨日平息了事态之后并没有再来翊坤宫,据悉是回了乾清宫独处,还有传闻说皇上在送走高务实和麻贵等人的大军之后又呕了血……她现在也无从知道真假了。

至于郑国泰和李文进,彻底失去靠山的他们这一次再也无人能保,听说昨日就被砍了脑袋,首级挂到了玄武门外以儆效尤。

外廷肯定也会有大变动,沈一贯虽然参与不深,一直在等腾骧四卫拿下高务实再行出手,但张万邦既然都带兵入京了,说明钱梦皋那边肯定也出了事,如此沈一贯必定讨不了好。

李成梁呢?不知道。郑贵妃觉得他最是可笑,明明长子幼子都手握重兵,结果到头来二子都没有听从他的命令……呵,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胜旧人啊。

郑贵妃长叹一声,把思绪从这些不相干的人身上挪开,再次想到皇帝,千般无情又化为绕指柔。

“陛下,臣妾错了,是臣妾害了您……”郑贵妃喃喃自语,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她缓缓起身,走到桌前,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毒药。手,止不住地颤抖。

“常洵,娘对不起你,娘想看高务实是不是真会放过你,但娘已无颜再活下去……”郑贵妃念叨着,猛然闭上双眼,将毒药一饮而尽。

很快,郑贵妃服毒自杀的消息就传到了皇帝的寝宫。皇帝正半靠在床榻上,脸色苍白如纸,听到这个消息时,手中的药碗“啪”的一声掉落在地,摔得粉碎。溅起的药汤落在明黄常服下摆之上,绽如泣血的月季。

“爱妃……”皇帝悲恸地呼喊,一口鲜血从他口中喷出,染红了胸前的衣衫。他不顾病体,挣扎着起身,想要去翊坤宫看郑贵妃最后一眼,却被身旁的太监们死死拦住。

皇帝双目中流下不绝的浊泪,让眼前的世界顷刻间变得模糊、陌生起来。他无力地呼喊着贵妃的名字,却知道再也无人会如往日那般笑意盈盈地回应他了。

娇颜化风去,悲思断人肠。

良久,陈矩将郑贵妃留下的遗书呈给皇帝。皇帝颤抖着双手接过,展开遗书,上面的字迹还带着未干的泪痕:“

陛下御览:

臣妾郑氏,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今大错已成,万念俱灰,唯以死谢罪,方赎滔天之孽。

自蒙圣眷,忝列后宫,椒房得宠,尽享荣华。此皆陛下之恩,臣妾本应恭谨侍奉,以报万一。不期利令智昏,私欲蔽心,为谋太子之位,为图皇后之荣,竟行悖逆之事。鸩毒陛下,私通外臣,致使天颜受损,朝堂祸乱。臣妾罪孽深重,擢发难数,虽万死不足辞其咎。

初意只为常洵计,望其荣登大宝,臣妾亦可得尊位,荫庇家族。却未料迷障渐深,终陷深渊,不可自拔。每忆及此,肝肠寸断,悔恨无穷。

今陛下虽处困境,仍念旧情,欲全臣妾与常洵。陛下之仁厚,臣妾粉身碎骨难报万一。然既罪不容诛,岂敢偷生?若因臣妾之故,累及常洵,更是虽死难安。伏望陛下怜恤父子之情,眷顾失恃之儿,莫因其母之罪,而加责罚。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妾别无所愿,唯愿陛下圣体安康,大明江山永固,国祚绵延。臣妾先行而去,倘有来世,愿与陛下别帝王之家,结寻常伉俪,相携相伴,全此生之憾。

臣妾郑氏绝笔。”

朱翊钧看完遗书,泪水决堤。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了,身体长久的病痛、毒伤未愈的折磨,再加上心爱之人的离去,让他瞬间万念俱灰,彻底丧失了生的**。他无力地靠在床榻上,眼神呆滞,口中不停地念着郑贵妃的名字……

皇帝悲至昏阙,昏而又醒,醒而复昏。如此三番,再无人色,气若游丝。

昨日才返回坤宁宫安顿好的王皇后得知消息,大惊失色,匆匆赶到乾清宫。看着皇帝这副模样,她心中悲愤交加,却又不知该当如何是好。最后还是在陈矩一边抹泪一边提醒之下,她才想起赶紧派人通知以高务实,让他领衔内阁诸位大学士赶到乾清宫来。

今日也是高务实自病后回阁视事的第一天,一大堆的事情等着处理。比如说,沈一贯就上疏请辞,给他自己扣了个对门生管教不力的罪名,表示现在已经自闭府门,“戴罪侯勘”。

高务实冷笑半晌,却不肯自己独断,派人把大小九卿全都叫来内阁商议。

又有五军都督府各大都督上疏痛斥已经成了死人的郑国泰、李文进二人,顺便在末尾提了一嘴“风闻有好事者污蔑宁远伯……”云云,一看就是收了李成梁的好处来探自己口风。高务实直接票拟了三个字:知道了。

也有那胆子大的给事中,上疏弹劾李如樟私自调动军队。却不知是得了谁的授意,来此探探高元辅对李家态度,还是有什么别的用心。

更别提腾骧四卫因为此事人心惶惶,御马监太监出缺又引起内廷不少人蠢蠢欲动……总之朝廷内外各方的目光齐聚高务实一人,都在密切关注其一言一行,希望能从哪怕一点点蛛丝马迹中找到投其所好的方法,谋求利益。

当司礼监的小黄门跑得气喘吁吁来告知高元辅立刻带着内阁辅臣前往乾清宫时,高务实还以为皇帝又改变了主意,还要力保郑贵妃母子,下意识叹了口气,心里盘算如何安抚与说服皇帝。

当得知情况并非如自己所想,反而可能是要去接受托孤,高务实也是面色惊骇,猛然站起身来,上前一把抓住小黄门胸前的衣襟:“你再说一……”

话没说完,他的手已经松开,颓然垂下。

何必再说一次呢,谁敢开这样的玩笑?

高务实怅然抬头,只见天地萧萧,寒风卷雪,文渊阁一角的树上,一片叶子都没了。

——

感谢书友“梵泽”、“书友20210301106454408318”、“云覆月雨”、“爱豆要配缝纫机”、“书友20170107012220447”的月票支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