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第015章 公非辅,乃摄也(十五)内阁扩

大明元辅 第015章 公非辅,乃摄也(十五)内阁扩

簡繁轉換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1 11:42:5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刘?的麒麟袍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他大步跨过门槛时,一般初春的寒风随之带入内阁议事堂中。堂内的地龙烧得正旺,但与会众大臣的面色仍如窗外积雪般凝重。

“诸位同僚,”高务实见刘挺进来,顺势将一副《西域舆图》推至案中,“刘司令昨夜呈来西征方略,今日这内阁扩大会议首先就来议一议此事,请诸位先听刘司令对安西局势做一简单介绍,然后便可各抒己见。”

刘挺虽然已经贵为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堂堂正一品大员,但毕竟大明如今以文御武的整体格局并无太大变化,他仍然不得不一一参见诸位大臣??包括中极殿大学士高务实、文华殿大学士于慎行、武英殿大学士宋应昌、东阁

大学士萧良有,以及“内阁扩大会议”这个“扩大”所特指的兵部尚书王庭撰。

见过诸位大臣之后,刘挺又作了个四方揖,这才将昨日与高务实说过一次的安西局势大致介绍了一番,然后转入正题,朗声道:“因此,末将与李如梅权且议定三策。第一策,奇袭塔什干。此城囤积有大量粮草,至少占布日

哈图所有存粮的三成,而城中守军虽然号称三万,可至少有两万都是去年布日哈图击败哈萨克之后收编的降卒,可使反间计动摇军心。”

于慎行皱眉道:“兵凶战危,岂是轻易之事。似这般大举出动,若布日哈图早有防备,这奇袭焉能成功?届时一旦奇袭不顺,双方僵持城下,难道就不担心布日哈图主力来救塔什干,对我造成内外夹击么?”

“于阁老的担心自是有理,不过阁老请看,”刘挺的手指在《西域舆图》上指点着方位,“布日哈图所在的布哈拉城在这儿,如果他要出兵救援塔什干,需要先往东走四百余里抵达撒马尔罕,再从撒马尔罕向东北方向前进五百

余里才能抵达塔什干,全程约有千里之遥。即便他在收到消息之后立刻亲率察哈尔骑兵主力奔袭救援,至少也需要七日以上。”

刘?又指了指七河地区,道:“而我军奇袭塔什干,应该考虑以博硕克图的七河部为主力,先从七河地区悄悄沿沙漠(莫因库姆沙漠)抵近至塔拉斯河附近,等到约定时间则忽然翻越卡拉套山??山下就是塔什干!”

于慎行问道:“此山是否险峻,是否方便翻越?若是方便翻越,那塔什干城中难道就不曾派兵巡查此山之北的那个什么河?”

刘?正要回答,王庭摆忽然接话道:“于阁老,此事学生略知一二,可向阁老解释。”

于慎行这才想起王庭摆这位兵部尚书也是刚从安西回朝,于是微笑道:“有劳大司马。”

王庭撰清了清嗓子,道:“这些地方的情形,学生在安西时都已派人详细打探,并与京华商队的人一一印证过。这卡拉套山不过百余丈高(注意这不是海拔高度,而是与周边平地的相对高度),应是天山余脉,不难翻越,但因

它之故,沙漠不能南扩。

换言之,于塔什干而言,翻过此山便是沙漠,虽有塔拉斯河沿岸狭长绿洲,但也没有太大的放牧价值,因此自从博硕克图占据七河且大肆出击,布日哈图统领的察哈尔残余势力便止步塔什干,并不曾翻越此山。

与此同时,由于去年额尔德木图与博硕克图二人奉命领军西征哈萨克,一路向西打去了数千里之外的里海,也就不曾将势力南扩到卡拉套山以南。双方于是形成了以卡拉套山为界的默契局面。”

于慎行这下听明白了,微微颔首,又问道:“如此说来,若由博硕克图南下奇袭,确实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只是......博硕克图所部以轻骑为主,据悉颇缺火器,即便奇袭达成,真能一举夺下塔什干么?”

“这便需要安集延方向的我军配合了。”刘?转向王庭撰,给了一个感激的眼神,回头对于慎行道:“我大明汉军主力之中可分出一支步炮兵,从安集延出发,向西北翻越库拉马山,以此处峡谷中穿过,与七河骑兵同时抵达。

若奇袭顺利,他们便留在塔什干暂且负责守城,若奇袭出现意外,便以火力优势强行破城。”

于慎行有了方才的经验,这次便只问道:“此山想必也是能翻越穿行的了?”

不料刘?却道:“此山虽有峡谷,但因为靠近费尔干纳盆地这个雪原绿洲,所以地形比较奇特,山上是不化之积雪,峡谷却是林木茂密、溪流纵横,因此步炮好过,骑兵反倒颇难??这也是为何元辅此前认为我军可以固守安

集延的缘故之一。”

这倒是刘?想多了,高务实前世也没去过这地方,他只知道费尔干纳盆地三面被雪山包围,只有西面一处小口子算是通道,所以认为肯定好守。至于西北方向居然还有山间峡谷作为通道,他其实并不知情。

不过也算是运气好,这山间峡谷听起来不适合骑兵行进,现在反倒是被刘?一番话给他圆了场。

于慎行虽然人如其名,确实很讲究“慎行”,但他到底并不知兵,听到刘?解释到这个地步,也觉得差不多了,于是没有继续质疑。

反倒是宋应昌听了这个计划有些不安起来,问道:“虽然行军路线无碍,但既然是林深溪多之峡谷,想必就算只走步炮,也颇有不便,再加上还要赶时间,那么粮草如何保障?”

他只问了明军汉军这一路的粮草问题,倒不是不在意博硕克图死活,而是......蒙古人行军嘛,这问题几乎不存在。他们只要能拿下塔什干,分配战利品就好了,途中哪有蒙古人会饿死的道理??自然带着羊群。

这事难不倒刘?,他先解释了京华商队在沿途储存有粮草一事,又转向萧良有:“另外,陕西、高原两地去年年末已经奉元辅之钧令,征集了八万石麦子,两万石青稞,现已运抵哈密,不日便可运往安西,虽然途中必有损

耗,但也能留下三成......

至于今年,若安西诸地能广用京华轮轴翻车引水灌溉,今夏至少可增粮二十万石,考虑到拿下塔什干与撒马尔罕之后必有一定缴获,足以确保安西本年不会出现严重粮荒。”

萧良有知道刘?为何看他,但他还真有难处,只能蹙眉沉吟道:“从哈密到安西快速运粮,恐需征调十万头骆驼,此事颇不好办,至于在安西推广京华轮轴翻车,工匠调集也是难题......”

高务实忽然插话:“楚王府隐田案正在查证当中,我料其中必然大有猫腻,查完至少能收缴......咳,总之,少说也能从此案中支应出二百万两,足够支撑安西大战半年。”

他转向萧良有,道:“我料此战多半是速战速决,不太可能打成拉锯战,故二百万两必有余裕。这剩下的银子,就给工部用来调集工匠、运送粮草吧。”

虽然没给了明确数值,但萧良有知道高务实既然开了口,这件事也就没法反对了,只好道:“元辅既如此决断,良有必尽力而行。”

“元辅,还有一事不得不提早打算。”王庭突然道:“此前大军西征,因为路途艰险,所携火炮其实有限,只是好在安西旧地雄城无几,布日哈图当时无心固守,是以这一问题不曾暴露。

然而根据细作回报,塔什干城池之坚固就与肃州类似,而撒马尔罕、布哈拉两城更是河中坚城,几不下于西安、宁夏。布哈拉并非此战必夺之地,那也就罢了,可这撒马尔罕......下官担心我军火炮不足以快速克城。”

“如今临时调运火炮,时间上已然来不及了。”高务实蹙眉想了想,沉吟道:“不过,京华兵工厂已改良火药制法,新式炮用火药威力更大,只是要相应减少装药以免炸膛。本阁部会让京华飞鸽传书将制法与用法送去西域,并

让当地京华家丁协助李如梅尽快改进现有火药。”

于慎行纳问道:“方才只谈了塔什干如何奇袭夺取,似乎还未谈及撒马尔罕……………”

这话确实有些外行,有过战争经验的高务实、宋应昌和王庭撰其实一看地图就知道撒马尔罕只能强攻,因此他们都没发问。至于萧良有,他又不关心军务,只是按照自己负责工部事务的心态,当有相关运输,建设问题时才会

参与,因此也没打算发问。于是便只有于慎行觉得事情还没讨论完了。

高务实朝刘?摆了摆手,示意刘?把昨日曾与自己说过的那一套战术详细说来??大抵就是步炮围困撒马尔罕强攻,而博硕克图所部七河骑兵在配合明军夺取塔什干后,与李如梅所部万余辽东骑兵立刻南下布哈拉,摆出要与

布日哈图决战的姿态,逼布日哈图固守布哈拉城,断绝撒马尔罕外援。

这下,于慎行又有些听不明白,问道:“老夫听闻鄂尔多斯部当初内部实力均衡,博硕克图本部也就两万骑兵,即便切尽黄台吉诸子余部都愿意奉命而战,其阖部上下最多也就五万骑兵,还几乎都是轻骑。

现如今就算加上李如梅那一万辽东铁骑,算是轻重俱备,可毕竟也就六万骑兵。布日哈图所部在我军西征一役中几乎不曾损失多少本部人马,后续夺取布哈拉、希瓦,以及击败哈萨克汗国之后,又收降了大批河中骑兵,现在

想来怎么也不止六万之众了。

再有就是,此前不是有消息说他还找到了外援,获得了一些火器支援么?这般说来,他的实力反倒比昔日更盛......既如此,为何司令还笃定他不敢与李如梅、博硕克图野战决胜,偏要死守布哈拉城呢?”

“于阁老此问可谓切中肯綮,”刘?抱拳一礼,目光炯然,“不过,布日哈图如今虽号称控弦十余万,却并非铁板一块。其麾下除察哈尔本部精锐外,多为布哈拉、希瓦降卒及哈萨克残部。这些部族素来互相倾轧,布日哈图如

今以威压统合,实则貌合神离。

如今残元各部兵力,大致上是察哈尔本部六万骑,布哈拉、希瓦、哈萨克各自残部两万左右,即本部与降兵对半分。

方才末将已经提到过,塔什干守军之中有约两万哈萨克降兵和一万察哈尔本部骑兵。而布哈拉的两万降兵则被布日哈图调往撒马尔罕,该城另有察哈尔本部两万????此是因为撒马尔罕直面我安集延大军威胁之故,是以驻军较

多。

如此来说,布哈拉城中,便最多只有察哈尔本部三万与希瓦降兵两万。察哈尔本部三万获得部分火器,实力大致应与博硕克图七河部五万骑兵相仿,而我军李如梅部一万辽东具装火枪骑兵之战力则远胜希瓦人那两万残兵。

故若我军以雷霆之势直奔布哈拉,布日哈图必不敢轻举妄动??”

他手指重重叩在舆图上:“阁老您想,布日哈图占据布哈拉本就是鸠占鹊巢,他若出城野战,难道敢不留本部精锐镇守城中?可察哈尔本部最多只有三万在此,该留下多少人守城呢?假使其留下一万本部守城,那么能带出城

外与我决战的便只剩四万??察哈尔本部与希瓦降兵各占一半。

以布日哈图之多疑,他能相信这些希瓦降兵不会趁机反叛,或者临阵倒戈么?末将曾被元辅再三告知,说布日哈图精熟我汉人兵书战史,那想必他定然知道高仙芝怛罗斯之败缘起何故......他就不怕这些希瓦降兵也来一出葛逻

禄部旧事?

阁老或许还想问,若布日哈图留下一万希瓦降兵守城,或者将两万降兵都都留下守城,事情又该如何?末将以为不妨。

且不说即便布日哈图亲率察哈尔三万本部精锐与我六万联军骑兵正面一战,依旧是我军赢面更大。只说其一旦离城,城中降卒便必生异心。届时我军只需散布‘破城后只诛残元首恶’的流言,甚至干脆宣布只要希瓦降兵弃暗投

明,我大明便愿意帮希瓦人复国......如此一来,布哈拉城顷刻便要倒戈。这等风险,布日哈图赌不起!”

这次不等于慎行再问,一旁的宋应昌已经微微颔首,微笑道:“不错,不仅如此,且我军围城之态,重在威慑。只要布日哈图不敢出城浪战,则可让李如梅部具装骑兵列阵城下,日夜擂鼓扬尘,射箭书以邀战,再辅七河骑兵

远近奔驰,必使其疑神疑鬼。待塔什干、撒马尔罕相继告破,布日哈图便成困兽,军心自溃。”

“正是此理!”刘?从怀中掏出份密报,“末将回京之前有细作传讯,布日哈图已与波斯密约,以贡马换取波斯许其立足河中,而波斯因与奥斯曼多次大战,确实也无力北顾,因此勉强达成和平。”

他顿了顿,压低嗓音:“但昨日元辅告知末将,波斯已经收到极西之地那位什么教宗之邀,正在考虑与我大明联合,一同对付奥斯曼......这样一来,他们本该与我大明一道对付布日哈图才是,可如今波斯按兵不动,也不曾与

我安西联络,只怕是意在借我大明之手除去布日哈图,待战事明朗再出兵北伐,好趁我天兵东风坐收渔利。”

高务实闻言冷笑:“波斯人自古好算计,往往见小利而忘义,干大事而惜身。”他轻轻拍了拍面前的西域舆图,淡淡地道:“既要借我刀兵,便该拿出诚意。传令安西总督李廷机,让他派人联系波斯人,我军夺取撒马尔罕之后

会允许波斯北上铁门关,至撒马尔罕贸易,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出兵配合我军包围布哈拉。”

王庭摆沉吟道:“元辅这是要让波斯人明白,我大明不是帖木儿后裔那般任人摆布。只是,允许波斯贸易虽然也有利于安西繁荣,但也恐让波斯对河中心生觊觎......”

“这你就多虑了。”高务实摇了摇头,“只要奥斯曼尚未衰落,波斯便只能将目光投向西方,而对于我大明之安西,他们就算再如何垂涎三尺,也只能强装友好,甚至还要担心我大明对它别有所图呢。”

感谢书友“初次登录”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doni”、“o尚书令”、“云覆雨”、“罗伯特基里曼”、“书友20190605084815175”的月票支持,谢谢!

PS:看到前面有留言问蒸汽机怎么忽然就出来了,其实并不突然,前文中至少有两三次提到“蒸汽机已有原型机,但是并不经济,仍在继续研究”,而这一次出场的蒸汽机也不是用在火车上的那种,而是抽水用的,一般用于

矿区抽水??这也确实是历史上蒸汽机早期的一种重要应用方式。

另外我还看到两位书友讨论是否应该大力推广火车,呃......从蒸汽机发展的阶段来看,高务实暂时应该还看不到。我此前倒是写过另一件事不知道二位是否记得,就是从京师到开平修了一条“马拉铁路”用于运输开平的工业制

品,这其实算是为“铁路”打基础。本质上来说,高务实还是比较注重一步步来的,开挂的当然有,但往往是思维方式,而不是科技飞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