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第015章 公非辅,乃摄也(十八)进军乌

大明元辅 第015章 公非辅,乃摄也(十八)进军乌

簡繁轉換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7 11:52:0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泰昌元年,即公元1604年,八月中旬。经过约半年时间的整编与火器训练,归化骑兵第一军顺利经过兵部检阅,由钦差宣读圣旨,正式批准成军。

九月初七,当西伯利亚的秋风裹挟着拇指大小的雪粒掠过托木河,归化骑兵第一军副总制兼第二镇统制额尔德木图勒住战马,望着对岸那座初具雏形的木质堡垒??托木斯克。

他身后的归化骑兵第一军第二镇,现在分为十二列骑兵方阵,每列八百人,手持五尺长的万历三式燧发骑枪,枪托上的青铜兽首在暮色中泛着冷光。

“小王爷,罗刹人的堡垒看来比传闻中要更坚固一些。”副统制阿密达将望远镜递给额尔德木图,镜筒里可见一些俄军正将圆木钉入冻土,哥萨克们腰间的火绳枪和弯刀则在寒风中晃动。

忽然,堡垒西侧传来一阵骚乱,数百名冻土地带的鞑靼牧民赶着驯鹿向河边逃窜,后面跟着数十余骑俄军。

额尔德木图眯起眼睛,注意到牧民们的毡房被火舌吞噬,猜测可能是俄军在强迫周边地区的牧民聚居于托木斯克新城之中,因此与一些坚持传统的牧民起了冲突。他深吸一口气,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焦糊味和血腥味。

“准备接敌!”他抽出马刀,刀锋在夕阳下划出一道弧线。三千前锋骑兵催动蒙古马冲下河岸,马蹄踏碎薄冰,冰水飞溅中,前排骑兵突然勒马转身,大队伍拉成一道斜线,骑兵们从马镫上站起,八百支燧发枪同时向一侧抬

起。

“砰!”第一排枪响如雷,俄军坐骑被铅弹掀翻,七八名骑手摔进冰水中。未等哥萨克们反应过来,第二排骑兵已完成装填,又是一轮齐射,再次将十来个倒霉蛋击中,摔落马下不知死活。俄军阵线大乱,剩余骑手立刻掉转

马头逃回堡垒。

“追!”额尔德木图一夹马腹,亲卫营紧随其后。归化骑兵如黑色潮水般漫过托木河,前排骑兵在冲锋中连续击发,枪膛冒出的硝烟在河面凝结成了雾。突然,一股劲风飞速擦过额尔德木图的耳际,他扭头望去,只见堡垒箭楼

上一名俄军火绳枪手正在重新装填。

“阿密达,带百骑绕后!”额尔德木图大喝一声,纵马向左迂回。阿密达会意,率百骑转向堡垒东侧。额尔德木图搭箭上弦,瞄准箭楼,箭矢破空而出,正中那名火绳枪手咽喉。这名刚才差点立下大功的俄军,就这样直挺挺地

从箭楼上倒了下来,摔在深深的雪地里,连尸体都看不见。

混乱之中,俄军堡垒的箭楼突然起火,竟是先前逃窜的鞑靼牧民趁乱点燃了草料堆,草料又引燃了堆放在附近准备用来建城的圆木。额尔德木图趁机率军突入堡垒,马刀劈翻两名俄军士兵。他的坐骑突然人立而起,前蹄踢碎

一名哥萨克的胸骨。

“投降吧,罗刹人!”额尔德木图也不管对方是否能听懂,操着蒙古语大喝,刀锋抵住一名俄军军官的咽喉。那军官颤抖着扔下武器,眼中满是恐惧。

是日,托木斯克三座俄军堡垒之中的第一座堡垒易主,此处俄军见机得快,当发觉明军兵力远胜于己,又已经趁乱攻入堡垒内部之后,十分果断地弃守西逃,去了另一个堡垒之中。额尔德木图因为还有要事,加上天色已晚,

不得已下令暂时不予追击,先抓紧巩固此处堡垒再说。

额尔德木图觉得,这鬼地方委实太冷了,就算师相在战前特意给他所部准备了充足的御寒衣物,但如果睡在野外,那也着实不是人过的日子。所以他决定今晚在堡垒外分两班轮岗,堡垒内部则轮流睡觉。

正当额尔德木图的骑兵攻入托木斯克第一座堡垒时,七河总兵博硕克图的传令兵也正纵马向北狂奔。马镫上的青铜铃铛裹着厚毡,在雪地上拖出蜿蜒的轨迹。

“济农得朝廷军令,说高太师已命小王爷再次西征,此刻正赶往罗刹人新建的托木斯克城,我七河部奉命协助,故济农急命伊勒都齐台吉立刻亲率本部,星夜驰援而来!”

传令兵将虎符与令箭掷给额尔德木图军中负责镇守托木斯克南门的守将???虎符是朝廷信物,令箭是济农信物。后者望着帐外漫天风雪,皱眉道:“雪深近三尺,我部提前出动也才刚刚抵达,伊勒都齐台吉却是如何行军?”

“将军请看!”传令兵指向南方,天际浮现出点点火光。伊勒都齐的万余骑兵裹着白色毡袍,驱赶着千余头驯鹿,驯鹿背上驮着特制的桦木雪橇。雪橇底部包着京华特制的钢刃,在月光下泛着幽蓝冷光。

“此乃高太师改良的雪橇,”传令兵解下腰间的牛皮水袋,“每架雪橇可载重千斤,由十头驯鹿拖拽。”他咧嘴一笑,“这玩意还装有轴承,此物颇为精妙,滚珠周围填着鲸油,据说便是在极寒之地,仍能转动。”

此时伊勒都齐也已经抵达,他勒住驯鹿,摘下狐皮帽擦拭胡须上的冰凌。他的坐骑是头肩高六尺的西伯利亚驯鹿,鹿角上缠着红绸????这是他去年击败哈萨克人时,额尔德木图送的战利品。

“小王爷之前的信使说,托木斯克的罗刹人只有三百火绳枪手,这消息属实吗?”他问额尔德木图的副统制阿密达。

“正是,台吉。”副统制点了点头,却又解释道,“但他们的堡垒建在托木河拐弯处,易守难攻,而且也只是火绳枪兵较少,会射箭的步兵还是有不少的,另外还有数量不详的哥萨克。”

“知道了,小王爷在哪?”伊勒都齐问道。

“在堡内,正等台吉您呢......本来以为要多等几日,想不到台吉今日便到了。”

伊勒都齐摆了摆手,制止了阿密达的吹捧,抬脚就走,“先不废话了,我去和小王爷商量明日的战事。”

这一夜额尔德木图与伊勒都齐本来商议好明天两人分别攻取俄军剩下的两座堡垒,但意外的是次他们点兵战之前,探马忽然来报??罗刹人跑了。

俄军逃跑其实倒不奇怪,额尔德木图与伊勒都齐两人各带了万余骑兵,总兵力至少是俄军五倍以上,这还怎么打?

要知道,这支俄军去年就和他们有过交手,当然知道这批蒙古人不好对付??去年他们没火枪,只有极少量的火炮(高务实批准调动的少量明军炮营),俄军都是趁其不备才勉强将其击退。今天这一交手倒好,上万蒙古骑兵居

然都装备上了火枪,显然没得打了,只能先撤。

“他娘的想跑?老子寸功未立,可不能让罗刹人跑了!”伊勒都齐气得抽出弯刀劈断一根冰柱,刀刃在月光下划出银弧:“传令各部,雪橇队先行,骑兵紧随其后。”他随手一指方向,“从毕河支流绕道,避开罗刹人的斥候。”

伊勒都齐急急忙忙追出去,额尔德木图也不敢久呆,留下一千五百人分守三个堡垒,自己带着主力也赶紧追了出去......不过,他和伊勒都齐想到一块去了,追击还是分开追比较好,毕竟己方兵力大优,也不怕中什么伏击。

队伍行进到午夜,风雪突然加剧。伊勒都齐的毡袍结满冰甲,他从皮囊里掏出冻硬的马奶酒,用刀背敲下一块塞进嘴里。“当年长子西征,料想也不过如此了吧?”他对自己的副手笑道。

忽然,前方传来犬吠。二十余只西伯利亚雪橇犬拉着物资车从雪丘后转出,驭手是个满脸络腮胡的鞑靼人。“将军,前面有冰裂!”驭手用蒙古语喊道。

“鞑靼人”这个称呼,一开始就是蒙古人对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突厥语系游牧民的泛称,后来俄国人乃至西方人都接受了这种称呼,还顺便把蒙古人自己也一并算了进去......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伊勒都齐策马向前,只见鄂毕河支流的冰面裂开一道丈许宽的缝隙。“架浮桥!”他下令。士兵们迅速从雪橇上卸下折叠式浮桥组件,将特制的冰锚钉入裂缝两侧。一刻钟后,浮桥搭成,队伍继续前进。不得不说,高务实给他

们准备的家伙真不错,颇有先见之明。

伊勒都齐心中感谢之余,肯定想不到高务实的真实用意????只要蒙古人依赖上了明军的火器和先进后勤装备,就好比是走惯了大路的人,再回去走小路可就难了。

这就意味着,蒙古人对大明的依赖只会越来越重,今后只能老老实实与大明融为一体,成为大明骑兵的培养皿,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骑兵。

当然,与大明一体对双方都是好事,都能取长补短,可不是大明压榨他们????如今这小冰河期可不是开玩笑,不跟大明混,三天饿九顿;跟着大明混,三天管九顿。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黎明时分,前方的硝烟已清晰可见。伊勒都齐站在雪丘上,用望远镜观察敌情。“额尔德木图这小子,定是想独吞战功。”他冷哼一声,暗地里嫉妒额尔德木图运气好,居然抢先找到了俄军,只好下令道,“传令各部,雪橇队

散开,骑兵准备冲锋!”

万余骑兵在雪原上展开,白色毡袍与雪地融为一体。伊勒都齐抽出万历二式燧发骑枪??没错,七河部待遇没有顺义王部那么好,他们用的是明军淘汰下来的旧款??枪托上的“京华造”铭文在晨光中闪烁。

“为了蒙......朝廷!”他大喝一声,当先策马冲下雪丘。

托木斯克以西五十余里,是俄军东进时搭建的一处堡垒,当时是作为前进基地使用的,现在却成了后撤的必经之地。堡垒内,原本已经被委任为托木斯克俄军军政长官的加夫里拉?伊万诺维奇躲在箭楼后,颤抖着点燃火绳。

硫磺味混着雪粒子钻进鼻腔,他的哥萨克卫队仅剩两百人,而明军密密麻麻的枪声仍在墙外轰鸣。忽然,一支铅弹穿透箭楼木板,擦过他的耳畔,在身后的桦树皮地图上留下焦黑弹孔。

“督军(Boesoga)阁下,明军的火枪能在风雪中击发!”一名哥萨克少尉滚到他身边,火绳枪的药池里积着薄冰。加夫里拉望着对岸如潮水般涌来的骑兵,他们的枪托上闪烁着青铜兽首??那是京华燧发枪特有的标记。

“装填!”加夫里拉咆哮着,用匕首撬开冻住的火药罐。他的火绳枪是从波兰立陶宛联邦进口的“齐格蒙特”式,枪管上通过后期加工刻上了东正教十字架(因为波兰信仰的是天主教)。但此刻,药池里的引火药在低温下结成颗

粒,火绳也因潮湿变得难以点燃。

墙外传来明军的蒙古语呐喊:“放下武器,饶尔等不死!”加夫里拉听得懂部分简单的蒙古语,脸色自然好看不了。他透过箭孔望去,额尔德木图的亲卫营已冲到护城河前。骑兵们在冲锋中完成装填,三排齐射的火光映红了河

面。

“他们怎么做到的?”哥萨克少尉惊问道。加夫里拉面沉如水,他听说过法国人发明了一种燧发火枪,但是因为激发率很成问题,所以正规军也没有大量装备。

然而眼前明军的燧发枪不知是改进了什么,竟然不受风雪影响,反观自己一方的火绳枪虽然在东欧已经算得上先进,却仍需要持续燃烧的火绳,在西伯利亚极寒的环境中几乎无法使用。

“突围!”加夫里拉抓起佩剑,快步冲下箭楼,刚要大喝一声,突然被斜刺里冒出的一柄刺刀抵住咽喉。他此刻才发现,归化骑兵早已下马攀上木质的城墙,翻进了堡垒内部,靠着人数优势控制住了局面,无数燧发枪前端的刺

刀抵在几乎每个俄军胸前。

“放下武器,饶你不死。”阿密达喝道,枪托上的青铜狼首映出加夫里拉扭曲的面容,“听得懂吗?”

“我是沙皇陛下的军官......”加夫里拉语调奇怪的蒙古语话音未落,阿密达的枪托已经砸在他头上。鲜血顺着额角流下,混着冰雪凝结成红色冰晶。

“带走!”阿密达将俘虏交给部下,转身望向城下。

感谢书友“初次登录”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链子想旅行”的8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云覆雨”、“TC87”、“元舟”、“书友20190427223157510”、“向日葵_AC”、“doni”、“我是廖振新”的月票支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