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功名只向马上取 > 第17章 与佛有缘?

功名只向马上取 第17章 与佛有缘?

簡繁轉換
作者:是水煮大白菜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20 21:59:06 来源:源1

实际上沈云早就看出来周通的算计,先是以“二十帛即可换得怀朔名驹”的诱饵撩拨起众人贪念。

继而,又巧妙运用“马亦择人”的玄妙之说,巧妙地将那些自诩识马高手、心怀侥幸之人的赌性激发至极致。

最终,将那些混杂着众多劣马的马群,以远高于其价值的整体价格出售。

沈云甚至估计,即便自己未能挑中上等马,周通亦会与那位看似中立实则早已暗中勾结的老者,上演一出“半价售马”的戏码,继而让周围的‘相马高手’们上勾。

如此布局确实精妙,既赚了更多的钱,又赚到了名声。

可别小看了赚名声这件事情,这个时代名声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北魏实行的乃是九品中正制,这九品中正制如同一道无形的壁垒,将社会层次分明地划分为“九品无寒门”的森严格局。

高门大阀的子嗣,仿佛生来便脚踏云端,轻松攫取权势之巅的宝座。

而寒门子弟,纵使才情满腹,其奋斗之终点,往往仅是那些世家子弟起步时的微末官职,其间鸿沟难以逾越。

不过今日之世又有些不同了。

世家豪门的光芒虽未完全黯淡,却也难掩其逐渐式微之势,寒门也有了出头的机会。

比如自己前不久刚拜的老师,那位前左武卫大将军莫侯狐。

他的出身也仅仅是普通军户,却能在世家大族把持的军界硬生生地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不过自新帝登基后,莫侯狐就被罢官了。坊间传言是这位老将军不满太后垂帘听政所致,不过个中真相究竟如何,那就不是沈云一个小小的军卒能知道的。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总的来说在一个信息传播都非常闭塞的时代。

无论你是高门世家,还是寒门子弟,若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都必须要建立名声的基础上,也就是所谓的“乡论”。

没有名声,莫说做大事,就连死了也同草芥一般。

沈云摇了摇头,如今的自己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军卒,想那么远有什么用。

此时,一旁的沈瑶正悄悄的瞥向那匹黑马。

随后又将目光转向沈云,言语间带着几分不确定:“可是兄长,你看那匹黑马,它似乎...似乎有点无精打采的样子。”

沈云闻言,目光温柔地转向那匹黑马,笑容中多了几分深意。

诚然,若论及毛色光泽,此马或非上乘,但那纯粹的黑色沈云却是很喜欢。

而真正吸引他注意的,是那马儿面颊上的一道疤痕,自眼角蜿蜒而下为这马平添了几分凶戾之色。

那黑马看到沈云注视着自己,轻轻地瞥了他一眼,好似是听懂了二人之间的对话,竟不屑地撇过了头。

沈云见状,不禁驻足,指尖轻轻划过黑马身上斑驳的伤痕——有的已结成坚韧的痂,有的尚挂着未干的血珠。

他转而对身旁的沈瑶轻声说道:“可别小看了它,这是一匹真正上过战阵的军马!”

黑马也看向了沈云,那条伤疤下的眼睛黑白分明。

沈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匹马似乎是在用挑衅一样的眼神看向自己。

“我想到了!”

莫侯景的声音突兀地响起,把沈云吓了一跳。

他面带喜色,步伐轻快地踱至沈云身旁,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说道:“沈兄,你方才说与那马贩的一番话,实在是高,实在是妙!”

沈云闻言,眉宇间掠过一丝疑惑,先是看了眼一脸懵懂的沈瑶,又把目光转移到莫侯景脸上,问道:“此话怎讲?”

“沈兄方才的一席话,实则深谙佛法之精髓,难怪能得我家祖父青睐有加。”

言毕,他似又觉自己言辞间或有疏漏,连忙补充道:“阿,沈兄莫要误会,在下并没有看不起沈兄的意思,只是.......哎呀!还望沈兄勿怪!”

自己说话怎么就深谙佛法了,我怎么不清楚?

沈云被莫侯景一番莫名其妙的话搞得晕头转向,但别人夸你,你总不能骂别人不是。

所以他只能用迷茫的眼神看向莫侯景,硬着头皮问道:“敢问莫侯兄,说的是在下的哪句话?”

“沈兄此问,莫非是在考我呢?既如此,小弟便斗胆一试,若言语间有何不妥之处,还望沈兄不吝赐教!”

说完,莫侯景自顾自地说了起来:“沈兄言,洞悉其内在之精华,忘却外在之繁复,观其所应关之精妙,无视其旁骛之琐碎。”

“对,这话我说过。”

点了点头,沈云诧异的看着莫侯景,心中暗道:这小子记忆力是真的好!

莫侯景继续说道:“鉴真大师曾**‘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还说‘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小弟之前一直不懂是什么意思,今日听沈兄一番话,忽然开悟,岂不不正应了鉴真大师的那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说完,他竟然还一脸羡慕的看向沈云道:“沈兄,你与佛有缘阿!”

明明每一个字沈云都听的懂,可组成一句完整的话时,沈云懵逼了。

而且,我与佛有什么缘?

那帮佛爷都是眼睛长在脑门上的,眼里哪里能看到我这小小军户。

自二十几年前,南朝的佛光悄然北渡。一时间,北魏朝野上下,王公贵族,豪门世家纷纷都信了佛。

信佛自从成为一种潮流之后,已经到了近乎夸张的程度。

曾经有大臣上书禁佛,言道: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天下户口,几亡其半。恐方来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有。

要知道,光是一个洛京就有大小佛寺六十余所,僧徒上万!

这简直是疯狂,好在皈依佛门,也不是一般平民百姓能玩得起的。首先皈依佛门就要做到六根清净,怎么个清净法?

家里有地没有?

有!

家里有土地不是烦恼吗?必须清净掉,捐给寺里。

家里有布帛没有?

有!

布帛是烦恼的源头!必须清净掉,绢给寺里。

家里有老婆没有?

没有啊!

这个可以有。

这个真没有!

那没钱没地的怎么办?不好意思,你与佛无缘!

虽然心里吐槽,但沈云表面上还是做出欣喜的样子。无它只因莫侯景口中那位鉴真大师太牛了!

这位鉴真大师,本身非是北魏人士,而是南楚人士,余二十几年前北渡而来。

此人在当年就已经是名扬四海的高僧了。当年鉴真大师刚入洛京,就被宣武皇帝请入宮为当时还是皇后的窦太后祈福。

没想到这和尚还真有点神通,一番操作下来,窦太后病痛减轻了大半,没过多久还真就痊愈了。

翌时,鉴真和尚名声大噪,被宣武皇帝封为显圣禅师。

在后来先帝驾崩,新皇登基太后垂帘,这位大师又被加封为妙源显圣禅师。

雍王还特意出资建庙,请鉴真住持,没错就是那座招福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