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裡墩茶山那邊,有歷九少的出手,茶樹苗已經運送到了,都已經栽種下去了,今年清明前後,應該就能少量采摘了。
茶山那邊的,有七裡墩的人互相監督者,有裡正和各家族長,還有王家幾兄弟看著,雖然有些小問題,倒是還算順利。
至於王永珠和宋重錦在大黑山買下的那茶山,去年就已經少量采摘了部分茶葉,山頂的一批品質極佳。
其余的那些也都是上品,歷九少那邊也已經派了製茶的大師專門去負責那一片山頭了。
這個情況,宋重錦是知道的,歷九少來跟他們專門說過此事。
說大黑山王永珠的茶山產出的茶葉不比鷹子溝的那邊遜色。
以後會將大黑山這邊的茶葉也作為雲霧茶一起。
至於紅利,已經單獨分出來,這次都交予了王永珠了。
至於七裡墩的茶樹,先前兩年已經有嫩芽,也已經讓製茶的大師看過了,品質也還不錯,雖然不算上品,也能算中品。
若能大量出產,利潤也不會少。
還有荊縣那邊杜老太醫那邊,已經陸續在荊縣附近買下了不少田地作為花田,每年四季都是鮮花盛開,美不勝收。
有長青書院的學子,踏青訪友或者郊外遊玩,見此美景,都要吟詩作賦一番。
其中有幾篇佳作,倒是流傳了出去,一時荊縣如今倒是書院和四季花田齊名,不少人慕名而來,讚歎不已。
不少當地人,也都將自家的荒地旱地開墾出來,也種上各色鮮花,賣與杜老太醫那邊,一時荊縣倒是人人種花,人人愛好,如今荊縣居然有花城之說了。
還有一些零碎的事情交代完,吳中寶又從懷中取出幾封信來。
他走之前,自然會通知七裡墩王家兄弟。
王家兄弟這幾年,雖然每年會有王永珠給他們送的年禮,還有書信,可到底幾年沒見,心中也著實想念。
知道吳中寶要去赤城,也就忙托人寫信,將家裡的情況一一都告知了,也是讓王永珠他們放心的意思。
那七裡墩的裡正聽說吳中寶要去赤城縣,也忙寫了一封信,托付給了吳中寶。
到了荊縣,自然還要拜見杜老太醫。
杜老太醫倒是乾脆,先是丟過一堆醫書,讓吳中寶帶給王永珠,還有幾箱子什麽胭脂水粉和各色玩意藥丸之類的。
最後也手書了一封,讓吳中寶帶了過來。
這加起來,就三四封厚厚的信件,此刻全拿了出來,他也算交差了。
宋重錦見了這些信,還有擺在旁邊的七八個箱籠,拱拱手:“辛苦吳兄了!你一路辛苦,先回去休息幾日,等緩過來了,我還有好多事情要托付給你呢!”
吳中寶這千裡投奔而來,雖然知道宋重錦不會虧待他,好不好的,都會給他安排個位置。
可他卻並不想坐享其成,混混度日。
尤其是見到宋重錦如今官威甚重,和以往大不一樣了,再加上一路行來,他也頗為留心,打聽了一些。
知道宋重錦這幾年那可不一般,先是讓赤城縣的官吏歸服,後來又將馬場清洗了一遍,如今這赤城縣和馬場,唯宋重錦之命從事。
再加上宋重錦每年因為轉運軍糧,雇傭附近的百姓,
百姓們每年閑時都能掙錢補貼家用。 又減免了他們的賦稅,極為體恤百姓,人人提起宋重錦來,那都是豎起大拇指來,誇一個宋青天。
昔日的同窗兄弟,如今地位天差地別,吳中寶雖然心中有些酸澀,可他並不是一個小心眼的人。
一邊為宋重錦而驕傲自豪,到底是自己的兄弟!
另外一邊,他也想做出點成績出來,不求光宗耀祖,只求能夠讓老娘和媳婦還有將來的孩子,能安穩度日。
若能混出一點名堂來,每年告祭祖宗和死去的父親的時候,也能給他們一點安慰。
因此聽宋重錦這麽說,頓時一喜。
他家中巨變這些年,已經不是往日的那個吳中寶了,隻衝著宋重錦拱拱手,這份恩情,他記在心裡,別的話就不用多說了。
等吳中寶告辭出去,自然有人將他引回院子裡去。
宋重錦今日也無甚事,也就乾脆的揣起信件,讓人將吳中寶帶來的箱籠,都抬到後院去。
張婆子和王永珠正還在說沈氏的事情,見宋重錦就回來了,還帶了這麽多東西。
一聽說是杜老太醫送的,還有一箱子是王家兄弟送的,上面都貼好了標簽,擺放在了張婆子的屋裡。
這些東西倒是不著急打開看,先拆開了王家兄弟托人寫的信。
厚厚的一封,估摸有十好幾張紙。
信中,先是說了兩件大喜事,一件是金鬥成親了。
年前滿二十七個月,王家上下就出了孝,熱熱鬧鬧的辦了一場,以後就婚娶無礙了。
全家大姑娘等了三年,都快成老姑娘了。
一出孝,金鬥就讓人上門去,先就已經下定了,如今只需要下聘禮,商定好日子,就能抬進門了。
當初本就說好了,全家姑娘出嫁,和全家不相乾。
那日也就全家姑娘的親爹露了一面,全家其他人倒是想巴結,可當初江家的遭遇還歷歷在目,誰敢攀附上來?
因此,迎親那日倒是順順利利的。
全家姑娘做繡活攢了三年,倒是攢了一份在鄉下還算過得去的嫁妝,再加上寄住那家將王家送來的聘禮,也不敢吞,都給全家姑娘添進去了,就很有面子了。
大房裡,將東廂房收拾了出來,給小兩口住。成親那日,一來王家如今地位不一樣了,手頭又有錢,好歹是王家長孫的婚事,附近的人都很給面子,來了不少人。
流水席辦了一日, 雖然比不上王永珠他們在家那等闊氣,也很能看得過去了。
人人都羨慕這全家姑娘有福氣,這是掉進了福窩窩,將來那日子比蜜還要甜呢。
林氏倒是透露出第二日,想喝一杯媳婦茶,被王永富斷然拒絕了,直接跟金鬥說,若是敢讓林氏進門,他們小兩口就直接出去跟林氏過去,別回王家了。
林氏聽了,哪裡還敢要求,如今她跟幾個兒子都離了心,在那村口窩棚裡住著,還是金鬥後來勉強請人給她略微修整了,也能住人了。
她已經沒地方去了,也不敢去,只能指望金鬥和金罐,因此倒也不敢再胡攪蠻纏,怕王永富將兩個兒子都趕出王家,那她就真沒指望了。
也就老實了。
後來金鬥倒是帶著全氏去見了林氏一面,也就送了一雙鞋,也就罷了。
大房有了全氏進門操持,一家子衣服鞋襪都有全氏張羅,家裡上下打掃得乾淨,勞累一天回家,熱飯熱菜就在桌上了。
不僅金鬥極為喜歡全氏,就是王永富對這個大兒媳婦也是很滿意的。
過了年,就將家裡的事務一並交給了全氏。
全氏上孝敬公爹,對金罐這個小叔子也是關懷備至,對三房和四房也是恭恭敬敬的,一家子人倒是都對她交口稱讚。
看到這裡,王永珠和張婆子都松了一口氣,當初就看全氏不錯,這娶進門了,若一直這樣,大房也算有福氣,將來日子也不會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