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學校,三年小學,三年中學,趙瀚不打算設立大學。這裡的畢業生,不管從哪個省來的,都必須參加金陵府會考。考得上就去讀大學,考不上要麽回家,要麽自費到大學讀書。
至於海外留學生,看似得到優待,其實沒啥卵用。
留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畢業考試:
第一種是特殊試卷,考過了就能拿畢業證,然後滾回自己國家裝逼。
第二種是普通試卷,需要跟中國學生一起卷。考試合格的,不但可以拿大學畢業證,還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特招的少數民族學生,待遇同樣如此。
不管是外國留學生,還是少數民族學生。他們學習漢語就很困難了,還要惡補中小學知識,還得跟大學生一起競爭,能過關斬將的絕對屬於天才級別。
這些年來,幾百個特殊考生裡面,只有三人拿到普通畢業證,科舉通過的僅一個朝鮮學子。
像那兩個英國少年,如果自費入讀金陵大學,大概就是混個特殊畢業證滾蛋。拿不到普通畢業證,連參加科舉的資格也沒,中國民間也不承認這種學歷。
“唉,明天終於要放假了!”
章昉抱著物理教科書,趴在課桌上看著外面的落日。
太子趙匡桓的三個小學室友,居然隻被淘汰了一個。
而且被淘汰的,是學習最努力、性格最沉穩、經常勸諫太子的何謙吉……進入中學之後,各省的前幾名考生(小學畢業考),全都被招到皇城學校讀書,學習競爭那叫一個激烈。隻憑刻苦努力,根本無法彌補天賦差距。
做事圓滑且社交能力極強的劉國禎,也沒見他有多刻苦,偏偏就是能跟上進度,每次考試都在被淘汰的邊緣。
而性格頑劣的章昉,自從闖禍被校長開導之後,竟然真的改過自新,第二個學期就名列前茅。
當然,各省的神童來了,章昉就不再那麽冒尖,排名只能在中遊起伏。
“安靜一下,安靜一下!”
班長顏光猷拍打著講桌大喊:“今後每旬休息兩日,老師們會留旬末作業。各科的作業內容,我抄寫在黑板上,不完成是要挨戒尺打板子的。”
“唉!”
教室裡一片哀嚎。
顏光猷是山東曲阜人,複聖顏回的後代。
無論孔家還是孟家,又或者是顏家,這些儒家聖賢的後代,現在都老老實實到朝廷讀書。而且由於家學淵源,還請高人來補課,經常冒出成績優異的子孫。
顏光猷是山東小學統考第二名,弟弟顏光敏是山東小學統考第三名,兄弟倆先後被招進皇城中學讀書,已經在曲阜傳為一樁佳話。不過嘛,也就他們兩個姓顏的厲害,姓孔姓孟的都還沒有出現超級尖子生。
趙匡桓這位太子爺,看著班長抄寫旬末作業,沒來由感到一陣心累。
其他同學,只要完成作業便可,剩下的時間都可以休息玩耍。而他放假之後,還得跟著老師學習政治,甚至要熟悉朝廷的重大政務。
趙匡桓朝前排一位女生瞟去,少女的名字叫祝君莫。
出自《詩經》:顯允君子,莫不令德。
一聽名字就知道,祝君莫肯定不是底層家庭出身。但也算不上達官顯貴,其父只是縣中學的老師,喪妻之後不再續弦,獨自拉扯一兒一女,還把兒女都培養成神童。
即便被招進皇城中學讀書,祝君莫的考試成績,也基本不會跌出年級前三,這讓一眾男生感到羞愧不已。
而趙匡桓的初戀喬婺華,在小學時名列前茅,到了中學就只能徘徊在中等水平。
咱們的太子爺,有些移情別戀的征兆。
他反覆比較兩個女生,覺得各有各的好,似乎難以分出勝負。但祝君莫的學習成績太牛了,這給她加分不少,因此趙匡桓漸漸偏向此女。
少年心事,便是這樣,很難定下來,總把春心萌動當成愛情。
記下作業內容,趙匡桓返回自己宿舍。
依舊是四人住一間,但室友每年都要更換。
最新的三位太子室友,一個叫馬訓,湖北商賈子弟。一個叫王克複,河南士紳子弟。一個叫吳衝,廣西農家子。
吳衝最不受待見,性格太較真了,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跟室友們爭得面紅耳赤。但這小子是真的刻苦,自律性極強,每天不是在學習,就是在為學習做準備。
這不,才剛剛放學,吳衝就在寫作業了。
趙匡桓正在收拾東西,打算明天一大早回家。
王克複坐在床沿上,興致勃勃地說:“你們看報紙了嗎?去年各省的政績考核,我們河南楊布政使排第一,這可是陛下欽點考評的。在楊布政使的治理下,河南糧食豐收、六畜興旺。每年移民所需的耕牛,河南一省便貢獻了五分之一!”
馬訓好奇道:“河南為啥有那麽多耕牛?”
王克複笑道:“報紙上寫得明白,楊布政使根據河南實情,因地製宜改變了農業方式。每年夏糧收麥子,每年秋糧收玉米,一年兩收,都是高產谷物。而且,麥子和玉米的秸稈,只要提前一些時日收割,在不影響谷物產量的同時,還能做青儲料用來養牛養羊。”
馬訓不屑道:“這有什麽好吹噓的?玉米杆拿來養牛,鄉下孩童都知道。”
王克複沒好氣道:“青儲料你懂不懂?玉米杆不做處理,水分很快就幹了,冬天不能拿來喂養牲畜,就算喂了也不怎麽頂事。楊布政使在做知府的時候,就從《王禎農書》得知青儲料的製作。他經過多方試驗,還跟勸農司的官員寫信交流,最終才研究出麥稈和玉米杆的青儲料製作方法。”
“楊布政使輔政河南之後,親自走訪十多個縣,引導農民輪種麥子和玉米。又召集河南全省的知府、知州、知縣,給他們下發勸農司編寫的材料。全省的地方官,又跟大同銀行聯系,貸款購買牛羊崽子借給農民。”
“你知道這些推廣有多難嗎?河南大旱的時候,許多農民還不起貸款,大同銀行和財部,可是上疏彈劾了楊布政。楊布政是河南右布政使,上頭還有個左布政使。報紙上雖然沒寫,但肯定左布政使也跟楊布政鬧了。幸好有陛下出面安撫,楊布政堅持做了好幾年,這才有現在的成效!”
“這些都是刊在報紙上的,就憑楊布政在河南的政績,今後肯定入閣為相!”
一直在寫作業的吳衝,突然來一句:“楊布政是好官。”
王克複牛逼轟轟的說:“再是好官,也得有用武之地。別的省都不行,還得看俺們河南。河南有廣袤肥沃的平原,前一任布政使和工部都水司,又把全省的水利河道搞好了,這才能種出那麽多的糧食,這才有那麽多麥稈和玉米杆喂養牲畜。”
趙匡桓覺得自己是太子,有必要記住這個好官,問道:“楊布政使叫什麽?”
王克複回答:“報紙上說,楊布政使叫楊安,湖南人。以前只是個書童,大同軍收復湖南時,楊布政報名做了吏員,幫著宣教團組建農會和分田。後來一路升遷極快,每任官職皆政績斐然,被陛下破格任命為河南右布政使。”
馬訓頓時大笑:“哈哈,原來是我們湖廣人。”
王克複糾正說:“是湖南,不是湖廣!”
馬訓說道:“都一樣,湖南湖北,以前統稱湖廣。我是湖北的,楊布政是湖南的,按照以前的說法,都算作湖廣同鄉。”
“你就往自己臉上貼金吧!”王克複鄙視道。
趙匡桓問道:“那份報紙呢?”
王克複立即給太子爺遞過去。
趙匡桓翻到關於楊安的報道,頓時就驚了,這位楊布政好年輕啊,今年才將將31歲而已。他在湖南投身大同軍,跟著宣教團組建農會分田時,僅僅只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
馬訓也湊過來,看到楊安的簡介,同樣驚訝得目瞪口呆。
三十一歲的右布政使,且已在這個任上做了好幾年……今後的仕途發展有多恐怖?
不止幾個小屁孩被驚到,這篇報道一出,閣部重臣們也在議論,各派系都試圖向楊安拋出橄欖枝。
少年人總是容易熱血,誰還不曾有滿腔抱負?
王克複這個出身富紳之家的孩子,此刻已然把楊安視為偶像。他也想為民謀福祉,他也想被皇帝誇讚,他也想登上報紙名揚天下。至於利益和算計,反而是少年人最不看重的。
這是初心,就看能堅持多久。
王克複正準備立下一番誓言, 正在寫作業的吳衝又說:“當官就該如楊布政,今後我若做官,必為‘楊布政第二’!”
此言一出,王克複鬱悶得不行,他的台詞被室友搶了啊。
能在皇城中學讀書的外省學生,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神童。還沒長大的神童,脾氣各異,馬訓就頗為自傲,他冷嘲熱諷道:“就你還楊布政第二?別說讓你管一省,就算讓你管咱們班,怕是都沒幾個人能服氣。”
吳衝欲言又止,終究沒再說話。他出身貧寒,雖然聰明異常,卻從小只知道讀書,不知道怎麽跟人打交道。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也沒有教過他怎麽為人處世。
皇城學校,就是個小社會,什麽出身、什麽身份、什麽性格的都有。
太子在這種環境長大,肯定比藏在深宮要好得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