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飛、簡雍、孫乾、糜竺、糜芳、趙雲等早些年就跟著劉備打天下的臣子們也是感慨萬千,有些感情脆弱的也跟著劉備一起哭了出來;就算是馬超、諸葛亮這些來的較晚的也紅了眼圈,是啊,這些年實在是太難了。
“幸得陛下英武、大漢歷代先祖在天之靈庇佑,如今我等已經光複長安、洛陽,天下十分已有半數歸我,平曹滅吳、一統天下只在旦夕之間,來,諸位滿飲此杯,為陛下賀、為大漢賀!”諸葛亮舉起了酒杯,帶著通紅的眼圈一飲而盡。
時至今日,昔日在隆中所言馬上就要成為現實了,諸葛亮的終生抱負也將得以實現,自己為蜀漢所做的一切注定將名留青史,他現在也是激動不已。
“為大漢賀!”劉備等人一起舉起了酒杯,滿飲之後又道,“待將來天下一統,朕要重修雲台,諸位也可留影其上,受萬世敬仰!”
劉備也開始許諾好處了,諸位只要繼續好好乾,等將來你們也會像昔日光武皇帝手下的馮異、岑彭等人一樣贏得身前富貴、身後榮華。
群臣聞言大喜過望,他們跟隨劉備奔波流離數十年,除了心中的一腔熱血之外,為得不就是這個麽?今日得到了劉備的承諾,他們自然高興。
一夜痛飲之後,群臣多半醉酒,直到第三天劉備才重新召集群臣,來到破敗的長安宮殿之中開始商議接下來的安排。
諸葛亮和沈隆想的一樣,“如今曹魏新敗,然仍佔據黃河天險,我等尚要恢復長安、洛陽、許都等地昔日的繁華,還要打造船隻渡河,一時之間恐怕無力北上;反觀荊州水軍已成,此前大敗孫吳,東吳水軍尚未緩過氣來,不如乘此機會順江而下,直破建鄴,掃平江東六郡八十一縣,為日後再次北伐剪除干擾。”
“然也,此前北伐,若非孫權從中作梗,料想長安、洛陽不至於拖到那麽久方才被破;孫權反覆無常,魏強助漢,漢強助魏,若是來日再次北伐,孫權定會再犯荊州,既如此不如先下手為強,趁著曹魏尚未恢復元氣,一舉蕩平東吳!”沈隆附和道。
關羽、馬良等荊州文武皆以為然,關羽甚至還主動請戰,要求率領荊州步卒攻略長沙、江夏、柴桑等地,余者徐庶、孟建、石韜也多有附和。
劉備也是如此考慮,只是尚有顧慮,“諸位愛卿所言皆是正理,然先前孫權遣諸葛瑾為使求和,朕已和孫權重訂舊約,約好兩家交好,不再交戰,如今東吳尚無異動,就要揮軍南下,似有背信棄義之嫌。”
“陛下毋庸多慮,此事易也!”諸葛亮輕搖羽扇道,“孫權者,陛下冊封之吳王也,乃是我大漢的臣子,如今大漢朝廷重歸長安舊都,乃普天同慶之大喜事,天下群臣理當前來長安道賀,陛下可廣發聖旨,邀請各地重臣前來長安。”
“那孫權若是答應,等他來了之後便加官進爵厚待之,許他一世榮華,將其留在長安;若不答應,便是心懷異志抗旨不尊,如此起兵討伐也是理所當然!”這樣的話不管孫權來或者不來,大義名分都在朝廷這邊。
“丞相此計大妙!”眾人一起讚道,是啊,孫權之前可是接受了劉備的冊封的,雖然他實際上是獨立的割據勢力,但在名義上還是大漢的吳王,有這層關系在,就不用擔心大義名分的問題,朝廷始終佔理。
於是劉備命學士秦宓書寫聖旨一封,帶去建鄴宣讀,秦宓出了長安,出子午谷而至丹水,自此沿江而下,一路到了建鄴。
如今蜀漢新得長安、洛陽等地,威望正隆,聽說蜀漢使者到來,孫權不敢馬虎,連忙派張溫等人出城迎接,秦宓到了建鄴城中,更不和孫權敘舊,直接拿出聖旨抑揚頓挫地念了起來,孫權等人聽著聽著臉色就變白了。
要我去長安?這去了還能回得來麽?他倒是知道劉備一向仁厚,定然不會害了自己的性命, 可在長安當一個富貴閑人,那有在建鄴當東吳之主來得痛快?
“吳王還不接旨?”念完聖旨之後,見孫權許久不見回應,秦宓冷哼一聲催促道。
“學士一路辛苦,還請暫且下去歇息,吾主近來身子有些不適,等稍微好轉再回復不遲。”諸葛瑾連忙將秦宓應付過去。
秦宓也知道孫權定然不會輕易接旨,而諸葛瑾又是諸葛亮的哥哥,所以就給了他這個面子,跟著諸葛瑾回了驛館。
諸葛瑾把秦宓安頓好之後匆匆趕了回來,眼見陸遜、張溫、丁奉、徐盛等東吳重臣皆愁眉不展,這封聖旨讓他們陷入了兩難之地。
他們誰都能看出來,孫權要是去了長安,那肯定是回不來了,而沒了孫權,東吳不過是一盤散沙而已,蜀漢可輕松逐個擊破,可要是不去,那蜀漢就有了大舉進兵的名義,東吳依舊擋不住。
“昔日蜀漢使者到來之時,吾就說過主公不當受吳王之位,若是當日依我之言,又何至於落到今日這般地步。”張溫又開始諷刺了。
“若無吳王的頭銜,蜀漢恐怕早就進兵了!”諸葛瑾反駁道,沒了這個頭銜,那蜀漢和東吳就是正兒八經的敵對關系了。
見張溫和諸葛瑾吵起來,孫權又感到一陣兒頭疼,然後丁奉又加入戰團,“主公勿用多慮,若是蜀軍趕來,末將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丁將軍,你可能抵得過於禁的艨艟巨艦?”張溫一句話就讓丁奉啞口無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