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朋友易找,知己难求

催泪系导演 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朋友易找,知己难求

簡繁轉換
作者:天下小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21 09:25:4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肖申克的救赎》的热度随着电影的上映的时间的增加,也渐渐地开始被其他的热点所取代。

当然这部电影还会继续小规模放映,一直持续到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

迪恩影业对这部电影冲击奖项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李,有没有想过改国籍?你知道的,如果你愿意成为美利坚人,那么我们有信心为你争取最佳导演。”詹姆斯·迪恩说道。

李易却笑着摇头,开什么玩笑,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而已。

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改国籍什么的。

“好吧!当然,我们依然会为你公关最佳导演,但是你知道的......”詹姆斯·迪恩说道。新笔趣阁

对于奥斯卡李易真的没有那么的热衷,其实到了他如今的程度,拿不拿奥斯卡最佳导演,都不影响他的身份和地位。

而且他又不是没有拿过奥斯卡。

所以真没有那么的执着,当然了,公关肯定还是要做的,万一拿奖了呢?

李易肯定也不嫌多啊!

其实李易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尽管记忆里面《肖申克的救赎》错失奥斯卡,是因为那一年,神仙打架,可是实际上,《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电影,还真的不那么对奥斯卡的胃口。

奥斯卡的倾向,其实一直都和欧洲三大不太一样。

奥斯卡传统上比较偏向低智人士,对揭露老美社会黑暗面的现实主义题材往往重视不够。

当然,每年似乎都不同,关键还是要看最终的竞争对手,和公关力度。

“其实,倒是有一种类型的影片,相对于《肖申克的救赎》更容易拿奖。”汤姆斯·迪恩笑着说道。

李易当然知道是什么类型了。

说白了,这年月,老美这边,奥斯卡也讲究政治正确。

平权,关注弱势群体,等等的电影往往更受青睐,所以,李易当然知道,汤姆斯·迪恩说的是什么。

李易其实不怎么感兴趣,主要是,他骨子里对嘿人没啥好感。

“所以,这次真的没希望?”徐楠楠有些不甘心地道。

“也不能这么说吧,只能说,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当然,也有个万一不是?”李易倒是很洒脱。

“那詹姆斯说的那种类型的电影,是不是希望会大一点?”徐楠楠又问道。

李易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因为那类的电影的确更容易拿奖,但是问题在于,拿奖的大概率也不会是我这个华国导演!”

“关键是,说实话,我对这类的题材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还有就是,没有灵感,没有好故事!”

如果有金手指触发,李易倒是不介意玩一把。

《肖申克的救赎》到现在为止,票房比记忆里面的两千多万美刀的票房要高出两倍,但是也仅仅如此了,除非能在奥斯卡有所斩获,否则的话,也就这样了。

不过,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肖申克的救赎》应该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或者说没有特别强的竞争对手,所以拿奖应该是没问题,就是看能拿几個奖项了。

李易这段时间,也清闲了下来,不过,等到颁奖季,李易也得配合迪恩影业公关,比如参加那些奥斯卡前哨奖。

李易和徐楠楠搬了新家,新家位于杉矶比佛利山庄。

徐楠楠倒是和李易聊起了邻居,对方也是个富豪。

“那个人挺......我听人说那人迷恋跳伞结果出了事故,瘫痪了!”徐楠楠说道。

“老美这边的富豪,不是都爱好挺广泛的嘛?”李易不以为意地道。

事实也是如此,要说会玩,老美这边真的是全世界都最会玩的,而更会玩的是那些富豪,什么极限运动啊,之类的,真的不要太常见。

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当一个人有钱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空虚了,因为没有追求了,所以就开始疯狂作死。

而这方面老美这边的人,可以说是全球之最。

君不见那些电影里面拍的嘛,那些恐怖片什么的,都是好奇心害死人,明明只要不理会,就不会有问题,可是结果却偏偏一个个地排队去送,也是没谁了。

你以为这就是电影而已?可实际上,这同样的电影源于生活啊。

比如这边的一些年轻人,甚至会崇拜连环杀手之类的,甚至搞出来信仰崇拜,这在国内几乎是很难想象的。

“这个人不太一样,听说他每隔几天都要解雇一个陪护,在附近都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新闻了。”徐楠楠说道。

“脾气不好?”李易问道。

“可能吧,不过,毕竟瘫痪的人,打击肯定很大......”徐楠楠点头道。

“我听说以前倒是有一段时间,有个陪护和他相处的挺好的,可后来那个陪护走了,他就再也没有消停过。陪护换了一茬又一茬的。”徐楠楠继续道。

“虽然是邻居,但是距离挺远的,反正也影响不到咱们!”李易淡淡地道。

比佛利山庄这里,可是出了名的富人社区,别看是邻居,可是实际上,距离是相当远的。

“我倒是听说过,那个人以前挺随和的,可是自从瘫痪之后,就性情大变,不过,虽然经常换陪护,但是人家有钱,所以还是多的是人愿意去。”徐楠楠笑着道。

“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其他非亲非故的人。”李易对此倒是不觉得意外。

这种打击别说对方是富豪了,就是随便什么普通人,也很难接受,所以性情大变太正常不过了。

突然李易脑子里闪过一道亮光,一部电影突然浮现。

李易倒是没想到,金手指居然就这么被触发了,有意思的是,那部电影的故事,居然和这位瘫痪的富豪邻居有些相似。

同样的是富豪,同样的是迷恋跳伞结果摔了个半身不遂。

这就有意思了,李易之前说了对平权之类的电影,他其实真的没有特别感兴趣,可是没想到,居然还真的出了这么一部片子。

原版不是好莱坞电影,而是法兰西电影,不过这并不妨碍这部电影的优秀。

李易在脑海里“看”了一遍,这部叫做《触不可及》的电影,也算是记忆里那个世界的经典之作了。

关键是,这个电影,故事其实挺老套的,但是不得不说,拍出来却的确能称得上经典。

不是因为里面的嘿人和白人相处融洽,李易更喜欢的是,里面的那种,平等对待彼此的那种生活态度。

老实说,这部电影的确让李易有点儿喜欢。

因为假使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国内,情况或许就是这样:衣不解带的服侍、牺牲自我、容忍病人的一切坏毛病和坏脾气。我们字典里的感动,常常就是这样被定义的,变成一种超越人性、超脱世俗的大无畏。

可是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歧视?

残疾人,需要的是那种让伱忘记他是残疾人,把他当成正常人对待。

就如同电影里面的老白男富豪说的:“他总是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没有歧视。”

其实真正的想要做到这样,真的很难很难,哪怕是李易自己也觉得如果是自己也很难做到,忘记对方是瘫痪,是残疾人这个事实。

总体上来说,这个电影,其实和李易早前拍的那部《遗愿清单》有那么一丁点类似。

当然,这个电影之所以让李易喜欢的原因,是在于,在这部电影里,生与死都不再是拿来当噱头的泪点。在生命有限的时光里,宁愿心随我动的放肆,也不愿随时像一个垂死者一样向旁人乞求帮助,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敬意与尊重。与感动无关,虽然无时无刻令观看的人感受到温情。

在电影后半段,富翁不想再让他陪着一个病人度过余生,于是他换了另一名看护。那位始终小心翼翼,稍有问题就以“他有病”来与旁人解释的专业看护,令他的心一日日苍老,越发怀念那个陪他玩、陪他疯、甚至拿瘫子这件事开玩笑的朋友。

在这个故事里,人性的光辉闪耀,并不在于他们之间,谁为谁做出了更大的牺牲,仅仅只是在于:你给我所想要的安静与尊严,我给你所愿的认可与提携。他们的学识、身份、地位迥异,却在这一点上有着空前契合的态度:不要用你以为的善意,去让对方感激。

最初的时候,李易有些不理解,电影的名字为什么叫《触不可及》或者《无法触碰》。

但是看完之后,他觉得《触不可及》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名字。

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有一个无法被陌生人轻易触及的世界,不管是健康的人,亦或者身患重症的人。他们只有在遇到同类的那一刻,才会释放出一种夹杂着欣喜的善意。这种善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善,而是相信并且看重彼此的能量、真诚的表达自己,以及不把自认为的善强加给对方。

不要以善之名行凶,这或许是太多人都未能领悟的事。你认为她需要安抚和劝慰,而她其实只想着能不能一个人独自穿过黑夜。你以为他应该选择更好的那一个,于是百般劝阻,却不知道有些路只能自己走,有些选择或许是错的但却是心中所向。

我们很多时候,遇到某些人,可能一句不经意的话,却会让对方感动,亦或者让对方不适。

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触不可及的地带。

如《遗愿清单》里面的两个家伙,卡特和爱德华,他们也同样的都有旁人触不可及的地方,爱德华是他的家人,卡特同样的也有着自己的不愿意轻易触碰的点。

其实说白了,《触不可及》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

或者说的更确切一些,是一个关于知己的故事。

比之《遗愿清单》里面卡特和爱德华,是因为都即将面临死亡,所以才成为了彼此的好友,但是他们严格来说,真的谈不上是什么知己。

可是《触不可及》里面的两个人,却的确某种程度上称得上是知己。

他们同样的是不同世界的人,德瑞克所成长的环境非奸即盗,他的生存原则那么消极的,而菲利普所在社会圈矫揉造作,规矩繁多,他需要的是一个不理会这些世俗眼光的朋友。

就像他的台词那样:“我不需要他的同情心,德瑞克把电话递给我,因为他时常忘了我不能动,我只要他身体强壮,有手有脚,正常思考,不必在乎他的过去。”

但其实德瑞克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责任心,对于自己血缘关系不高的弟弟,他知道他有责任,对于过继自己的“妈妈”他也知道他有责任心,而对于菲利普,他同样有责任心,这就是他们互相信任的条件,复杂而又简单。

都说知己难寻,心灵契合的人,必然只有一个,而且,也只能是一个。而且,很有可能你一辈子也找不到这个人。

这句话可以说真的很对,所以才有伯牙子期的故事广为流传。

正因为人生得一知己,真的很难。

记忆里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但是影片选用了黑人作为佣人的角色,这跟事实不符,却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大众有失偏颇的普遍认知,一切设定也都显得合情合理。影片似乎也在借由此告诉世人,任何的歧视都是不应该存在的,不仅不应该存在于举手投足间,更重要的,还不应该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不得不说,这个改编,对于电影而言,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尽管李易不是那么喜欢嘿人,但是也只是相对而言。

像《触不可及》里面的这位,说实话,原版塑造的真的很好。

当然这种电影其实并不好拍,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人生来平等。这句话无论是用作信仰的宣传,还是启迪民智,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从根本上来讲,人人生来就不平等,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奇妙的是,尽管现实中有种种的不平等,但也许从人的本质上来说,或许人真的是平等的,尽管这有些虚无缥缈。怎样把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讲的真实可信,并且转化成一种良性的意识形态,就要看导演的功力了。

而无疑《触不可及》的导演把这一点完成的很好!

没有过分的刻意,相反,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