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诸天从心录 > 第八百九十一章 秦国一统

诸天从心录 第八百九十一章 秦国一统

簡繁轉換
作者:知余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21 09:37:10 来源:源1

“不对啊……道家……”牧尘那四个先天道纹送出去了才突然反应过来,这事不是这么办的,道家怎么说也是老子创立的,他想要对道家动手怎么着也得问一问老子的意见不是。

哪怕不是老子,问一问老君也是可以的啊。牧尘眨了眨眼睛,心里沟通太乙本质,昆仑山上道场中,庆尘在庆玄淡然的目光中缓缓起身,拿着三根以念力所化的线香插在了三清面前的香炉中。

“师尊在上,弟子有事请乞。”庆尘躬身而立站在老君像前,线香之上念力化为青烟向上升腾,仿佛去往了冥冥之中那不可知之地,实际上就是去了洪荒本源世界天庭离恨天的兜率宫。

兜率宫中,老君正在烧火炼丹,八卦炉中兜率紫火安静的燃烧,隐隐看去,仿佛有一方方大千世界在八卦炉中演化,成、住、坏、空,破灭之时一缕纪元之力落入丹炉中化作一缕药气沉入八卦炉底。

老君也不着急,不念诀不掐印,甚至连两个烧火的童子都不在,只是一副淡然的模样看着丹炉。

看着看着就听着耳边传来牧尘的声音,老君是什么人物?那可是成道者的混元化身,洪荒本源世界天庭的宰相之一,某些时刻,在天庭的权限比玉皇大帝还高,一念间便知洪荒本源世界及其附属世界的过去、现在、未来。

牧尘这消息一来,老君心念都不用动就得到了牧尘最近做了什么事,如今找他是个什么事。

对于牧尘的反应颇为无语,几个道家外门弟子罢了,牧尘也算得上是道家的长辈,自然也有处置权,这种事还问他做什么?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点是,对于这种事,老君不在意。

只要不是他的嫡传弟子,亲传弟子们打起来就行,其他的事顺其自然就好。实际上就是他弟子们打起来,老君说不准也会顺其自然,不会插手。清静无为,不外如是。

于是,老君嘴唇微动,昆仑山道场,三清殿中,牧尘耳边传来了老君的声音:“随你。”

“是,弟子谢过师尊。”牧尘有些惊讶于老君的态度,到最后又是躬身一拜。

老君没有再回复,庆尘也再次坐回在蒲团之上,然后开口问道:“阿玄啊,我感觉等秦国统一之后,我就该离开那方世界了,可惜的是仙秦气运仍未吸足,这可如何是好?”

庆玄沉思了一会儿:“那就给你再换一个世界便是,你还差多少气运?”庆尘伸手一点,一朵铅花在他面前出现,四颗灵丹之中三颗已经圆满,之后第四颗灵丹差了一点点名称实体。

“不多啊,这样,等着你那方世界大秦一统之后,我给你换个世界,换个秦末汉初的世界,你去北边盖几年长城,等着长城圆满了,你这颗灵丹也就差不多圆满了。

至于其他的,等长城建成之后,你也可以直接寻汉主刘邦,助他建国称霸,让他封你为公侯,便能得几分神汉气运。

神汉之主乃是河神本尊云汉天尊的化身,你得了大汉爵位,我到时候与河神说一声就行了,反正他都答应助你成道了。”

“是。”庆尘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有劳玄弟了。”庆玄摆了摆手:“咱俩啥关系,你是我兄长,又是我师弟,不帮你还能帮谁?

回去加快大秦一同天下的速度,务必要促进始皇帝泰山封禅的行动,始皇帝泰山封禅之后你就可以直接离开了,到时候我自会接应你的。”

“行,那我这就去办。”庆尘拱手,咸阳秦王宫微尘殿下的密室里,牧尘回过神来,微微一笑。

已经在太乙山上等候多时的庆尘化身将手中符文一甩,四个先天道纹便化为人眼不可见的锁链直接缠绕在太乙山上,刹那间此处道家天宗宗门便被先天道纹所化的符文封锁。

肉眼看去,便是太乙山上突然升腾起一层层白雾,白雾朦胧,让人看不清方向。

天宗宗主赤松子看着突然起来的迷雾脸色一变,作为一位宗师,作为天宗掌门人,他自然是知道天宗老祖那位大宗师北冥子的动静。

如今夜还未半,太乙山上突然升腾起这么浓的雾气,如此违背天地自然规律,世间常理的情况自然会有原因。

当然,作为天宗宗师,理解了“天人之道”“参悟天机”的赤松子比起其他诸多宗师对于天地自然的感悟更多,若非天地不支持他突破大宗师,如今他也早就成了道家下一位大宗师了。

当然,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隐隐约约的他能够听见锁链的声音,铁锁和铁锁之间相互碰撞,摩擦,那种声音……

赤松子突然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正要说什么,就感觉到冥冥之中有一种意志传来了消息:“道家天宗北冥子欺师灭祖,今罚道家天宗封山五十年,道家嫡传,亲传弟子不得出山。”

赤松子手一哆嗦,不自觉的念叨道:“欺师灭祖?什么师?什么祖?”就在赤松子惊讶的时候,一个半大少女冲了进来:“师兄,你可听到了?”

“晓梦师妹,你也听见了?”赤松子有些沉默,晓梦点了点头:“听见了,那声音说我师父欺师灭祖怎么回事?我听师父说他应该是去将那牧尘送走的……牧尘竟然是我道家中人?”

赤松子沉默了一下:“不知道……不过明天找人去看一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北冥老师那里可能失败了。”

“老师他……”晓梦焦急的说道:“师兄你快想想办法……老师那里……”赤松子叹了一口气:“既然他说亲传,嫡传弟子不能出山,便打发一个外门弟子试试,让他一会儿去一趟人宗,见一见人宗的那位逍遥子,让逍遥子来一趟吧。”

“师兄……”晓梦正要说什么,赤松子摆手打断了晓梦:“天宗人宗本来……”赤松子张开嘴似乎有些惊讶,然后脸上又是一阵喜色:“这山封的好吧,师妹你先回去,为兄有所感悟要闭关修行一会儿。”

牧尘看着山中赤松子已经有所领悟,便悄然离开了。他当然不只是因为北冥子的事来找道家麻烦的,祸不及家眷这是规矩,北冥子虽然不讲究,但是不知者不罪,好歹也算是自己人,牧尘堂堂大千世界之主,老君亲传弟子,太乙金仙之尊,怎么也不会和一个没成仙的小辈一般见识。

不然中了牧尘两颗珠子,哪里还能活得下去?真以为凭了借着北冥子连天人合一玄妙都不全的大宗师能够压的下他以太乙境界参悟佛法练出的珠子?那是在想屁吃……

如今这四个字名为“欺师灭祖”,实际上重在“欺师”两个字上,而何为“欺”?就是欺瞒,欺诈的意思。

而“师”,道家绝学名为师法自然,自然即是世界,所以“欺师”的意思实际上是欺瞒世界意志的意思。而“灭祖”实际上也差不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自天地中孕育,所以人之祖自然也是这片天地。

“欺师灭祖”四个字,前者用来欺瞒世界意志,后者却是用来毁灭区域内世界禁锢的。

世界意志主意要削减世界内部的修行者,在太乙山上道家中人都有超脱之机缘。当然,以牧尘的性格自然不会也不可能以德报怨,修行超越世界意志一步也就罢了,要是等着以后数百年过去了,这些人超越了世界极限几步,世界最高容纳顶级武者,结果突然出现一位大宗师,那天道虽然不会杀人,却会将人轰出世界之外。

此方世界之外是混沌虚无,一个连仙人都不是的小修士怎么可能在混沌虚无中生存?还不是一出去就没了。

这才是真正高端的玩法,牧尘做到的只是留下一方于人突破的福地,剩下的就要看这些道家天宗之人自己能不能经得住诱惑了。

正如他们说牧尘天人境界影响了世界的发展,五十年后大宗师就如同如今的天人,他们若是能够忍得住不出山,那自然可以得道飞升,满是忍不住出去了就是一个死。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事,这些人能够得道飞升依靠的是牧尘留下的福祉,所以如此因果,他们估计得给牧尘当牛做马数百年来还了。

若是现在不还,以后成就越大,因果越大,在牧尘成就不朽,唯一太乙之后,他们以后就得卖身给牧尘还因果了。

若是他们死了,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和牧尘没有任何的关系,这就是大神通者的玩法……这也是天宗最初的主宰,北冥子之师庄子,也就是南华真人没管的原因。

不然哪怕老君不在意,这位南华真人也得来劝一劝,省的牧尘这么大开杀戒。

另一边,东皇太一就在观星台上等着那两位阴阳家大宗师的回复,可惜的是直到天明他也不曾等到任何消息。

上朝时间到了,荀子和东皇太一两人看着坐在秦王下首的牧尘脸色各异,荀子一脸果然如此的神情,而东皇太一……一脸苦涩,苍白交融在一起,反正难看到了极点。

秦王安排了一下政务,问了一句有事上奏,无事退朝,牧尘才缓缓开了口:“王上,昨晚上六位大宗师级别的强者偷袭于我,被我反杀,如今天下也就只剩下两个半大宗师了。

北冥子以后出不了手了,东皇阁下和荀子都是我大秦的人,三天后燕王和李信将军来咸阳献降,王上要多做准备。

还有,楚国那边要快点了,再派点人过去吧,争取七天之内……不三天之内打下楚国,算了,别派人了,发国书给楚国,他们要是不投降,我就亲自走一趟,祝他们一臂之力。”

整个朝堂一片安静,看着下首的牧尘不知道想说什么,能说什么,太可怕了,六位大宗师强者被杀,还有……天呐,不愧是牧子。就连一边站在百官之首的吕不韦都不开口,六个大宗师,听着都肝颤啊。

嬴政自然是不会拒绝牧尘的提议,在嬴政心里,若不是当时牧尘不愿意动手,现在七国早就统一了。

不过,既然牧尘同意了,嬴政也不含糊,直接当场写了一份国书,以传国玉玺和氏璧加盖之后直接遣人送完了秦楚交战之地,至于六位大宗师什么的,所有人都没问,牧尘都毫发无损的回来了,他们问这么多做什么?

果然,牧尘这一招果然好用,前脚收到了劝降的国书,后脚秦楚所有的战场就都被叫停了。

之前牧尘不出手他们还能挣扎一下,现在……老东皇太一陨落,楚南公陨落,楚国的底气——阴阳家三位大宗师中只剩下最后一位独苗,还去了咸阳发展。

若是牧尘走了,这一站还有得打,但是牧尘还在,他们打什么?洗洗睡了吧。

于是,自开朝会决定送国书的三天之后,明明离得更远,明明是最后出发,明明是……但是楚王竟然和燕王一起到了咸阳城。于此,九州诸国尽皆覆灭,唯剩大秦一统九州之地。

秦王宫中,燕王和楚王献图受封之后,百官齐呼恭贺嬴政一同诸国,创下不世之功。

嬴政高坐王座,对着众官员说道:“善,能一统九州全赖诸卿,今日既然已经统一天下,那便全面推行《秦礼》《新秦律》,以及测量土地,重置大秦版图。”

“王上有此功德,功高三皇,德比五帝,不如封禅于泰山,顺便巡游秦土,以示威严?”牧尘在一边建议道。

嬴政一愣,随后问到:“诸卿觉得如何?”

众人不敢有意见,只好把目光看向了唯二有底气反驳牧尘的两位大宗师,荀子和东皇太一。

然后众臣不知,这两位如今也就荀子还敢提不同意见,东皇太一如今生怕牧尘想起自己来,自然不敢反驳。

至于荀子,泰山就在齐鲁之地,那是儒家的发源地,嬴政封禅对于他们儒家是好事他们为什么要拒绝?

荀子躬身:“臣附议。”荀子,牧尘的意见达成一致,便是东皇太一有不同意见也没有了。

于是,泰山封禅的事就这么决定了下来,不过这才半年多一点就统一了九州,真的是……太扯了一点,反正嬴政本人还在恍惚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