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诸天从心录 > 第八百七十二章 任务完成

诸天从心录 第八百七十二章 任务完成

簡繁轉換
作者:知余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21 09:37:10 来源:源1

荀子拿着《金刚经》和《心经》给牧尘和他的仆人安排了一个住处,随后便匆匆离去了。

牧尘坐在房间的床上,感受着半个月都没感受到的床褥的松软,笑着对自家仆人说道:“你猜,现在那位荀先生在想什么?”

仆人不好搭话,只能低着头说道:“小的哪里能知道这等大人物的想法。”牧尘笑道:“我猜他一定奇怪的很,为什么我口口声声说着不急着传法却还跑来稷下学宫说是要传经授法。”

牧尘的仆人神情迷茫,他家少爷的做法有没有问题他是不知道了,但是这句话就有问题,他听都听不明白,他就是不敢,不然他得直接说一句:“少爷,你可说句人话吧。”

牧尘摇头不语,实际上他也不想传下释家经义的,但是他转世之前他弟弟给他的那两本经书不一样,为了让他理解“小”,牧玄给他的两本经书甚至都不只是牧玄自己的理解,其根本却是从枯荣禅师那里寻来的佛门经义,由佛门二圣之一无量寿佛的化身准提佛母亲自注释。

虽然给牧尘的不过是复制版,但是牧尘得了经文就要完成相应的任务,比如说传播佛教,传播佛经。

不然堂堂微尘子,怎么会跑来做释家之人?真以为牧尘闲着没事干啊?实际上让牧尘传法还有一部分意义,那就是在这里确认释家的低位,让释家确实在诸子百家的时代出现。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牧玄想要让牧尘借助此法和佛门扯上关系,得到些许佛门的传法气运,助他修成大罗金丹。可以说为了牧尘,牧玄也算是废了心思了。

“少爷,您接下来是要做什么啊?你这得罪了名家公孙世家,又让荀子说您道不同不相为谋,这要是让家里知道,你不得……”仆人有点担心,说真的怎么可能不担心呢?

这诸子百家哪一个是好惹得?就是执掌秦国的赢氏一族都不愿意招惹,生怕得罪了天下士人。相反秦国还一直在招揽士族,招揽诸子百家各种人才。

而牧尘在赢氏一族本就不怎么受待见,如今还是在禁足期间逃出来的,要是被赢氏一族的人知道牧尘得罪了人,就是秦王都得发怒。

牧尘却毫不在意,当时家宴的时候他把嫡母的弟弟打了本就应该算是大罪的,为什么被弄了一个不痛不痒的禁足?自然是他那位便宜曾祖,当今的秦王殿下知道了他的不凡。

他的修为境界又没藏着掖着,秦王身边又不是没有能人,要是这都看不出来,那秦国还玩什么统一天下?直接洗洗睡,躺平得了。

牧尘怎么说也是赢氏一族的人,是当代秦王的孙子,未来秦王的侄子,这么大的人不见了,秦国早就应该……至少是赢氏一族的宗师供奉们早就应该找来了。

就算不是那些想让他活着的,那些想让他死的,尤其是他嫡母家里的那些人就应该动作了。但是至今为止,别说追着来抓他回去的人,就是来杀得杀手都没一个,为什么?

而此时的秦王宫中,当代秦王正在批着政务,随口对着身边的人问道:“那小子到哪里了?”

“刚接到的消息,今天午时二刻,尘公子已经到了稷下学宫。”同样有些苍老的太监恭敬地回答道。

秦王拿着刻刀的手一顿:“稷下学宫?他跑到那边是去求学?他都已经大宗师了,他去求什么学啊。”

老太监低声说道:“尘公子他似乎不是去求学的,听说他是去传播自己的学说的。”

“他的学说?什么学说?寡人怎么没听过?”秦王自那次确认了牧尘修为之后就派人调查了一番,结果自然是没有什么意义,他甚至连牧尘修行的是什么功法,突破时候依靠的是什么经典都不知道。

甚至于在牧尘离开之后,还派人多次查找了牧尘的居所,在什么也没找到之后,还特意去请了机关大师公输家传人公输仇去寻找是否有什么密室,机关之类的,结果仍然是毫无所获。

所以,牧尘是怎么离开府邸,怎么修成大宗师的没人知道,就连他也一知半解,不过一听说传播学说,秦王还是瞪大了眼睛。

说不准他这个孙子就是依靠这学说成就的大宗师也说不准,如今诸子百家中一家能有一个大宗师就是大家了,当世三大显学儒家,墨家,道家中也才一两个。

一门能够培养出大宗师的学问,绝对是可以称得上未来的大家学派了,若是这学问好理解,能够蛊……收……得人心,那就是未来的显学。

他赳赳老秦兵强马壮,六国联合尚且不能奈何他们,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如今他们秦国的高官们,大秦学宫中的那些先生们没有几个是老秦人。

他们老秦也没有出过什么大家学派,如果能出一个差不多的,符合他们心意的,自家人的学派,支持推广一下也未尝不可。

老太监低着头:“大王,那边只得了一点消息,说尘公子的学派名为释家禅宗,讲求什么四谛五蕴,缘起缘没以及诸行无常、无我无相。

具体是什么,还没等尘公子说完,就被公孙于打断了,后来尘公子和公孙于对骂了一阵,把公孙于骂到不敢回话才被稷下学宫祭酒荀子阻止了。

在之后,尘公子和荀子两个人单聊起来,只有尘公子那个仆人跟着,尘公子和荀子都是大宗师,咱们的人没敢太靠近……”

“这样啊。”秦王点头:“不过要是想要加入稷下学宫也不容易,至于公孙家……寡人记得前段日子寡人还让人邀请过公孙家主来咱们秦国任职吧。”

“是的,大王。还是您让相帮大人亲自去请的呢。”老太监低声说道。秦王点头:“罢了,寡人记得新学说想要入稷下学宫还有宣讲一关,且看他讲什么吧。”

第二天,荀子办事还是很速度的,堪称雷厉风行。前天上午牧尘说完传下释家,下午荀子就直接去了齐王宫,面见齐王,说了这是。看书喇

果不其然,释家入稷下学宫的事遭到了名家的大力阻拦,当然不只是公孙于的事,这只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已,重点还是因为名家感觉到了威胁。

名家以“名”为号,自然不只是开口辩论名实的学派,这只不过是他们彰显自己学识,思想的方法手段而已。其真正的本质就在“名”字上,命名并解析才是名家真正的思想,甚至于为某种存在定下概念都是他们掌控的规矩,说白了,名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为了帮助人族认识、了解乃至于利用世界上的一切资源。

不过这种功能也只有洪荒本源世界火云宫中的名家学派才能做出来,就是和仙秦一同超脱的那些名家诸子也要差了一点。

毕竟仙秦囊括的只有秦国一统之后的那段岁月中的先贤,而实际上名家几乎包含了整个人族文明史的大半先贤,就连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都会被名家算成自己人,至于这两位认不认……

怎么可能不认呢?毕竟名家真正供奉的祖师爷正是包括人皇燧人氏在内的人族三祖,也是最开始为人物带来文明的文明之祖。

火焰带来了光明,驱逐了黑暗和野兽,是最初的文明,衣服带来了羞耻感,也带来了最初的秩序,而房屋,是人族发展的起点,文明的起点。

所以虽然在诸子百家中,名家并非是显学,但是在火云宫中的地位却也是举足轻重的。

而反应在仙秦超脱后留下来的投影世界的衍生世界之中,名家虽然没有火云宫中的名家强盛,但是凭借着能够辩论名实的一张嘴,名家却是成为了当前时代之中各国不可缺少的外相。

荀子虽然任职稷下学宫的祭酒,但是如今稷下学宫没落,齐国并不是特别的看中稷下学宫。而荀子虽然能够独断稷下学宫诸事,但是祭酒毕竟不是能够插手朝政走向的官职,荀子虽然有一身的学问,却也着实难以对齐国朝政产生多大的影响。

要说在诸子百家之中,如今的荀子算得上是一方大佬,但是这是在学术界里,要是放在政事上,也就是在齐王这里,荀子的名头真的比不上作为外相的名家。

所以,名家开口阻挠了,齐王如今一心想要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对于稷下学宫也没什么太大的想法,他也不觉得一个释家加入与否能够影响诸国大局,自然更加偏向于名家这边。

然而偏向是偏向的问题,齐王可以不给稷下学宫祭酒荀卿的面子,但是却要给儒家领头人荀子,当代仅有的几位大宗师之一的荀况面子。

不为别的,主要是大宗师太强,说真的要是荀子真的生气了动了杀念,估计他坟头上的果树开花结果了,荀子还在其他国家里呼风唤雨呢。

就齐国现在的境地,估计也没谁愿意为了他和当时三大显学之一的儒家作对,更不会费人费力去找一个大宗师的麻烦。

一位大宗师真的想走,偏得让现在的齐国举全国之力才能将人拦下,拦下之后想要击杀,大宗师绝命一击发起疯来谁撑得住?就是同等级的大宗师也撑不住。

好在大宗师都是有道之人,为了践行自己的道理他们可以奉献一切甚至是生命,侠墨为了侠道可以刺王杀驾,法家为了律法可以以身试法,而儒家,哪怕荀子的道理是人性本恶,却也终究不曾反对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不反对忠君爱国。

更何况,据荀子所说,来宣传释家的那位少年人也是一个大宗师,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名家的肯定。

所以,荀子一个大宗师的面子,齐王都得给,两个大宗师的面子,齐王更得给。虽然他不给也不会出什么问题的吧……可是听着那少年骂公孙于的话怎么也不像是好相与的,最后齐王也只能给人家一个宣讲机会。

齐国可以不用,甚至于不容纳释家学说,但是这个机会得给人家。名家听着荀子最后的请求也不再阻拦了,不然他们就是真的把那位大宗师得罪死了,有句话那个少年说的对,他们老了,等着几十年后他们没了,那少年人正当年,如今就已经成了大宗师,几十年后谁知道是个什么模样?

而且,名家的人分布广,大多都在各国做要职,一天的时间名家也差不多对于少年的身份有了猜测,只是碍于暴露少年身份之后,容易出事,给齐国招来祸患,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于是,第二天的清晨,晨钟刚刚敲响,稷下学宫的最大的广场上就挤满了人,毕竟是新学说的出现还是很吸引人的。

不过这次宣讲这么匆忙,都不曾好好的布置宣传,而且本应亲至的齐王和齐国太后都没出现,齐国重臣似乎也没有一个出现的,官身只有一个荀子在,稷下学宫中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都没出现,似乎是随便出了两个人应付一下而已,所有人都差不多知道了齐王和诸子百家的态度。

然而牧尘却一点也不失落,开玩笑呢,他甚至于有点开心,毕竟他是仙道的人,给仙道的竞争对手佛门传道怎么会让他高兴呢。

看着人虽多,但是大半都是看个热闹的,牧尘很高兴。不过高兴归高兴,正事也不能不干。索性直接席地而坐,周身法力动荡与天地之力沟通,一时间在场的不少有见识的人都变了脸色。

“大宗师……”先天宗师能够内外交互,体内内力源源不绝,大宗师却能直接引动天地之力,而如今他们感受到的这种从冥冥之中感受到的威压正是大宗师的威能。

不过,底下不少道家弟子面面相觑,为什么他们从这威压之中感受到了独属于道家的清静自在?这是什么鬼?

牧尘席地而坐,连一句安静都没说,直接说起了自己的规矩:“此次宣讲,我只诵读释家经义《心经》和《金刚经》,不回答任何问题,不做任何解释。

我释家传承随心,有缘者,能从经义中领悟一二便可入释家。

而我禅宗更是只有心印一方,若是得悟自然成佛,若是不能悟,那便是与释家无缘,莫要过多纠缠。

嗯……没什么了,接下来便是《心经》,观自在菩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