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法老搞了金字塔,認為死了埋金字塔裡就和死神溝通,到時候還能復活。掌握了金字塔的人自然是整個國家最厲害的,別人沒有自己有,就能顯示出自己的不同。
還有教堂,一造就是幾百年,耗費無數民脂民膏,也是為了壟斷和上帝的溝通全力。上帝有靈,他肯定也喜歡大房子,教堂越大肯定是越接近上帝。
佛塔,佛像等等都一個意思。還有皇帝的皇宮建造得金碧輝煌,要比城裡的所有建築都高,也是一個道理。
奇觀就是我能造,你不能造,因此我比你了不起,你得聽我的。
不過到了現代,奇觀就是旅遊景點,雖然依舊有點政治意義,但肯定沒古代那麽大了。
行星發動機肯定是這個時代的工業奇觀,深入地下五公裡,升往天空十公裡,垂直距離就有十五公裡,地面部分還要覆蓋十公裡半徑的固定盤,防止巨大推力導致引擎下陷。這樣的龐然大物所需要的技術、資金是空前的,比造太空空間站還多。
加上施工中遇到的各種難處,看得其他還沒有建設行星發動機的國家牙疼。花這麽多錢,得什麽時候才能回本啊。
不是說不好,引擎可以發電,地下可以住人,就算打核戰爭,這樣的建築也可以硬抗核彈,好處不少。但真的太貴了。
貴是客戶的問題,不是商品的問題。而且任何昂貴的科技產品,基本上都是買的時候貴,但後續使用肯定是美滋滋。這發動機是好東西,就算不推地球,預防一個核戰爭也是好的。
要是大家都建造了發動機,到時候真打核戰爭,沒有發動機的國家不是要完蛋?好像不得不造了,就算是貴也得造。要是別人有了,自己沒有,那人家可以肆無忌憚地丟核彈了。
最終美帝也不扯皮了,兩黨擔心核彈掉下來,最終同意撥款建造,就是防著另外兩個大國丟核彈。
第二和第三座行星發動機也終於開始動工,動工之後才發現真的是難。
杜蘭在工地上看著工程師的頭髮都掉光了,剩下一點頭髮也變灰白了。他們也是不斷地在嘗試新的建設手法,嘗試新的材料。
這種鋼材不但要耐低溫還要耐高溫,因為在流浪階段有一段運輸時間,除了赤道的變軌發動機運行之外,其他發動機不會滿功率運行,到時候地球徹底暴露在宇宙低溫之中,連大氣層都會徹底結冰,發動機要經受宇宙低溫的考驗。
當然啟動的時候,發動機的溫度超過一萬度,這樣的高溫,一般金屬早就已經融化了。總之這種金屬很牛掰,但很昂貴。
三體人表示高溫和低溫交替,他們熟啊。三體系統三個太陽一起出現的時候,就是地面都被點燃。但等到三個太陽一起下沉,三體星的大氣也是直接結冰變成美麗的蔚藍的雪花,美不勝收,但等到大氣全部被凍結,地面也就不能生存了。所以三體人只能脫水保命,藏在地下,或者是巨石打造的厚重金字塔裡。
不過工程師是不會放棄的,畢竟他是流浪派的,他是相信科學收集的數據的,認為太陽肯定會氦閃。最新的數據證明太陽並沒有好轉,所以流浪地球計劃必須執行下去。
至於其他的比如飛船計劃,
其實也在進行,只是按照政治現狀,行星發動機帶來的短期好處最多,特別是防禦核彈方面。其實按照歷史規律,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就可以開始打了,但一直憋著,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百分之一百防禦核彈。但如果有了行星發動機,說不定就會成為核戰爭的起點。
飛船雖然也挺好,但飛船並不能直接轉變為核戰爭的力量。
然而杜蘭知道落實計劃的前輩多麽拋頭顱灑熱血,日後在地球上發生的故事就有多諷刺。其實不管氦閃發生還是沒有發生都一樣,對人類而言都是諷刺,因為都是人類的掙扎而已。
最終就是人類遇到了問題,人類付出了代價。只是遇到的問題大不大,付出的代價慘不慘罷了。
生活在準流浪時代的人還是幸福的,因為並沒有軍管,所有的行為都是在現有的社會體質和經濟活動上進行的,利用政治競爭作為內在動力,大家建設行星發動機也並不會認為地球真的會離開,他們隻以為自己實在建設發電廠而已。
隨著行星發動機的投入,大量資金運轉起來,一個個產業鏈都能分一杯羹,經濟穩定,就業形勢一片大好。並且業內人士認為之後的發動
機成本會降低,到了整個產業鏈成熟之後,發動機完全可以模塊化生產,到時候直接挖個標準的坑洞,就能把發動機組裝起來了。
這個行業似乎是新興向榮,有錢了,就有越來越多的得利者開始資助流浪派的科學家,開始不斷鼓吹太陽沒救了的言論,希望更多人來投資發動機,以此來維持自己在建造發動機過程中的收益。
後代的人類或許不會知道流浪計劃一開始是政治訛詐,後來又成為了資本流向, 他們並不是為了挽救世界,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只是恰好走在了正確的路上,這就是幸運啊。
杜蘭看了也只能說人類運氣不算壞,其實用經濟做導向肯定比什麽高大上的拯救人類要更實際。畢竟這可是四百年,就算這代人願意拋頭顱灑熱血,那他們的孩子呢?孩子的孩子呢?
仇恨和理想都是不可能遺傳下去的,用利益做導向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了,爺爺、父親、兒子都知道有利可圖,那自然而然就會朝這個方向前進。
所在這個時候,依靠發動機為生的資本不斷宣傳滅世,不斷分配資源,對流浪計劃起了積極作用。
大家一看有錢賺,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於是第四座發動機也提上了日程。而在足足十四年的努力之後,杜蘭站在了已經完成的發動機前,和其他工友一起參觀啟動儀式。
十四年時間,抗日戰爭都勝利了,很多人都是從年輕走向了中年,身上也多了一身毛病,衰老的總工程師更是熱淚盈眶。
放入火石,其實就是一枚小型氫彈。
大家都是在很遠的地方觀禮,反正遠也沒關系,因為發動機高聳入雲,要是靠得太近反而會因為高溫而被蒸發。大家都戴上墨鏡,就好像是在觀看核彈引爆一樣。
隨著轟隆的雷鳴,一股熱浪襲來,接著一道橘色的火光衝散雲層,所有人都感覺前所未有的溫暖,這就是工業的奇觀,行星發動機,它試車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