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是儒生,對於論語早就是爛熟於心了,呂布說的這兩句正好對應他現在的境遇,被人誤會,被人誹謗,但他又為什麽要生氣,要感覺到失落呢?這樣不是君子的行為,也符合聖人教誨,做好自己何必管別人呢?
也許在教化鄉裡這上面他沒有完全成功,但終究還是教育出了一個好學生,這也算是另一種成功吧。
聖人門下有三千弟子,其中成名的只有七十二人,即使是這七十二人,孔子也不是都滿意,而真正名傳後世的更是少之又少。
自己只是學了些聖人文章的文人,能交出一個不錯的學生就算難得了,何必為這些事而傷感呢?
至於外面的那些些風言風語,聖人早就說過怎麽辦,何必放在心裡呢?只要保持好本心就好了。
大笑過後先生面帶微笑的撫著雪白的胡須,一臉滿意的看著呂布,沒想到在最後的時刻,竟然是這個曾經最不看好的學生成了材,年紀輕輕心境竟然已經超越了自己。
“呂布,你的心意為師知道了。”先生笑著說,這是他從昨天到現在第一次笑。
“學生孟浪了。”呂布深施一禮,以學生的身份教育老師,雖然是對的,但這也是有些唐突。
“無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葉障目,為師差點被世俗淺見蒙了心智,辛虧被你指了出來。”先生搖著頭,他並不在於呂布這別用心的提問。
“多謝先生原諒。”
“呂布呀,本來為師以為這些年待在九原教化鄉裡,總算是為天下蒼生做出了點貢獻,沒想到到頭來竟然是這麽個下場,好在這些年也算遇到了你這麽一個好苗子,不算虛度這許多光陰。”先生緬懷著這些年的過往,在九原這些年的往事歷歷在目。
“先生何必如此傷感,教化只在教,至於化又何必強求呢?更何況先生這麽多年的教化並不是徒勞,至少九原本地識字之人已經比其他縣要多很多了。”
在呂布心裡先生確實是偉大的,他知道先生是外地人,十幾年前兒子作為戍邊的將領到達五原,就駐扎在九原縣外,陰山腳下,兒子要常年戍邊,身為父親不放心,就搬遷到了九原,在此開設私學,教書育人。這樣一家人呂布沒辦法不尊敬。
沒想到的是,幾年前鮮卑人越境劫掠,先生的兒子戰死沙場,白發人送黑發人,本來先生應該帶著兒子回鄉安葬,可是又放不下學館裡的學生,這才一直滯留在九原。
“哈哈,不用安慰為師了,我做過什麽我很清楚。”先生笑著,他已經想通了,不會再在意這些身外之事,盡人事聽天命,他已經盡到了人事,其他的都和他無關了。
“呂布,為師明天就準備回長安去了。”先生看著夕陽對呂布說,故鄉兩字子是那麽遙遠。
“先生!”呂布料到先生已經有了歸鄉的想法,畢竟年紀這麽大了,私學也關了,總不能就這麽在異地客居著吧,無論是那位戍邊將領的屍骨,還是先生,總歸是要回鄉的,只是沒想到會這麽快?
先生抬了下手,示意呂布不要勸阻,“為師也是該回鄉去了,臨走之前能見到你這樣,為師就算滿足了,這趟北地之行也不算白來了。”
既然先生注意已定,呂布也不在說什麽勸慰的話,回鄉也許是先生日思夜想的,先生能如願也算是一件好事。
呂布起身對先生施了一禮就背上小竹箱離開了,先生有他的尊嚴,這教書的大廳就是他的世界,他會看著每一個學生放學離開。
看著呂布離開了,先生這才站起身,看著徹底空蕩蕩的大廳,像平時一樣挺著腰板,背著手走進後堂,就像是平時放學了一樣。
呂布看著已經關上門的私學,先生是個君子,根本沒想到學生裡會有人暗地裡對他下刀子,李肅為了自己家的利益,毫不猶豫的的毀了先生的心血,就像耶穌也沒想到會被自己的門徒出賣,雖然耶穌這時候已經死了一百多年了,但這東方大地上壓根不知道有這麽個人。
第二天一早,呂布就起床了,先生要回鄉了,自己應該去送送。
“布兒?你怎麽起這麽早?”黃氏推開房門,見兒子已經起床了,有些意外,天才剛剛亮,離兒子平時起床的時間還有半個時辰。
“嗯,今天先生要回鄉,我去送送。”呂布穿好衣服,正了正衣冠,準備出門。
“先生剛剛派人過來了,讓你不用去了,城門剛開的時候先生就走了,還送了兩車東西過來。”
“什麽?先生已經走了?”呂布沒想到先生會走這麽早,看來先生還是傷心了,離開的時候不希望被人看到,聖人是教誨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但誰有真能做到呢?
“先生送了什麽過來?”呂布一臉奇怪的看著母親,先生怎麽還送東西過來了。
“送了好多書過來,有兩大車呢!”
呂布拿上一個大包袱,奪門而出,直接去馬廄裡牽出赤兔,就出門了。
先生送來了兩車書,這是一個文人最寶貴的東西,古人說學富五車,能學懂五車書就算是不得了了。
車上的都是書, 先生把這一生最寶貴的財富都給了自己,這是大恩,一定要去當面道謝的。
從九原回雍長安不需要直接過大河,河套以南並州的上郡,西涼的北地都安置著南匈奴,這些人霸佔著這些地區,雖然表面上歸附東漢,但實際上已經脫離東漢的控制,整個河套西部和南部已經不能通行了。
想要去長安只能一路向東,經雲中郡、定襄郡過雁門關再向南,穿過整個雁門郡、太原郡、上黨郡,渡大河,進入中原,再取道回關中。
這一路何止三千裡(東漢一裡越四百多米),按照這時代趕路的速度,再加上道路狀況,一天最多也就走個六七十裡,遇上山路一天二十裡也是正常的,這一路少說要走兩三個月。
這時代,路上盜賊四起,一路上也不算太平,先生年紀大了,這一路勞頓恐怕不比玄奘西天取經容易。
赤兔感覺出了呂布的焦急,邁開四蹄就狂奔了起來,沒一炷香的時間就跑了十裡地。
終於看見了先生的馬車,拍了拍赤兔的馬背,赤兔發出了一聲高亢的嘶鳴,就跑到了馬車前面。
馬車邊幾名家仆聽到馬的嘶鳴聲,警覺的抽出武器,回頭看去。
隻間一匹火紅的駿馬飛奔而來,像是一團飛馳的火焰,馬背上是一個少年,家仆都是在私學裡服侍先生的,也認出了這個少年,就是先生的學生之一,也放松了下來。
一位駕車的老仆,幾名穿著甲衣騎著馬的家仆,這就是先生這三千多裡回鄉路的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