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九百六十六章 金山夷变生血仇,藩王主军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九百六十六章 金山夷变生血仇,藩王主军

簡繁轉換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9 15:47:46 来源:源1

大明开海在稳步推进,正衙钟鼓楼的意义就是授时,以京师为起点的授时,到港海船可以校准时间,计算经度,确定自己在海上漂泊的位置。

正衙钟鼓楼建立的地方,都是以大明礼法为主要文化的羁縻地区。

这...

###风云再起,帝心难测

朱弘历的雷霆手段震动朝野。短短数日,数十名官员被革职查办,其中不乏地方大员。江南、湖广、四川等地均有牵连,一时间,百官噤若寒蝉,内阁之中更是风声鹤唳。

然而,这场风暴并未就此平息。

兵部尚书赵云飞自西南传回捷报??王廷辉已被诛杀,其党羽尽皆伏诛,安南使节亦在押解入京途中。此战虽未动用大军,却干净利落,彻底斩断了土司势力与外敌勾结的阴谋。

朱弘历阅罢奏报,神色未变,只是将密信搁于案上,沉思良久。

“陛下,西南已定,是否还需增派官员前往整顿?”张廷玉低声问道。

朱弘历缓缓点头:“西南之地,民风剽悍,历代土司割据已久,若不加以整肃,终成隐患。朕意已决,命李承业即刻赴任云贵总督,彻查当地官吏贪腐之事,并推行新政。”

张廷玉微微一怔,随即拱手应道:“臣遵旨。”

他深知,这并非单纯的任命,而是皇帝对李承业的一次真正考验。

李承业接过圣旨时,神情平静,心中却已然明了??这不仅是一场治理西南的任务,更是一场政治较量的延续。

###西南乱局,暗藏玄机

李承业抵达云南府后,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当地文武官员议事。

云南府衙内,气氛凝重。

“诸位大人,朝廷此次派遣本官前来,旨在整顿吏治,清查贪腐。凡有涉及王廷辉旧部者,务必如实上报,若有隐瞒,按律严惩!”李承业语气冷峻,目光扫过众人。

座中几位官员脸色微变,尤其是布政使陈德昌,额角渗出细汗。

此人原是王廷辉亲信,在土司政权中身居要职,王廷辉死后,他迅速向朝廷表忠,得以继续留任。如今李承业突然到访,显然是冲着他来的。

“李大人,下官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陈德昌强作镇定,躬身行礼。

李承业淡淡一笑:“忠心与否,自有证据说话。本官今日便先点你一桩旧案??三年前,你私自调拨军粮二十万石,至今仍未归还,可有此事?”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陈德昌脸色骤变,额头冷汗涔涔而下。他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

“李大人,此事……此事乃前任土司所为,下官不过是奉命行事。”

李承业冷笑一声:“奉命?那你可曾向上呈报?还是说,你早已与王廷辉暗中勾结?”

陈德昌一时语塞,再也说不出话来。

李承业起身,冷冷下令:“来人,将陈德昌暂且收押,待查明真相后再行定罪!”

几名锦衣卫立刻上前,将其押下。

此举震慑全场,众官员纷纷低头,不敢言语。

###朝堂之争,愈演愈烈

京城之中,风波再起。

朱弘历召集群臣议事,表面是商议西南局势,实则另有深意。

“西南之乱已平,但朝廷仍需稳固边疆。”朱弘历缓缓开口,“朕欲设立‘西南监察使’一职,专责监督各地政务,以防土司余党死灰复燃。”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陛下,此举恐有越权之嫌。”礼部尚书李承恩率先出列,面露忧虑,“监察使若权力过大,岂非又是一场张廷玉式的专权?”

朱弘历淡淡一笑:“李爱卿,你倒是关心得很。”

李承恩脸色微变,但仍坚持道:“臣只是忧心朝纲紊乱,若人人效仿设立新职,朝廷岂非混乱不堪?”

“混乱?”朱弘历冷笑一声,“那朕倒要问问,当年你们弹劾张廷玉专权,如今为何又要干涉朕的人事安排?”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一片寂静。

朱弘历环视群臣,缓缓道:“朕设立监察使,是为了整顿西南,而非掣肘中枢。若有人妄图阻挠,那就别怪朕不讲情面。”

李承恩咬牙沉默,终究未敢再言。

就在此时,一名太监匆匆入殿,跪地禀报:“陛下,大理寺审讯结果已出,陈德昌供认曾收受王廷辉贿赂,并私通安南使者,意图策反边军!”

此言一出,满殿震惊。

朱弘历神色不变,只是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看来,西南之乱尚未结束啊。”

###帝心如海,暗潮汹涌

夜色降临,朱弘历独坐御书房,手中握着一封密信。

信中内容令他眉头紧锁??

“陛下,西南局势复杂,土司残余势力仍在蠢蠢欲动。更有甚者,安南方面似乎已开始秘密联络其他边陲土司,意图再度掀起叛乱。请陛下早做准备。”

朱弘历缓缓合上信件,心中已有计较。

“传陆天明。”他低声吩咐。

片刻后,东厂提督陆天明悄然入殿。

“陛下有何吩咐?”

朱弘历淡淡道:“西南之事,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王廷辉虽除,但其影响力仍在,若不彻底铲除土司制度,西南永无宁日。”

陆天明沉吟片刻,低声道:“陛下之意,是要彻底废除土司制?”

朱弘历缓缓点头:“不错。土司制自古以来便是边疆隐患,若不改革,迟早会成为帝国的心腹大患。”

陆天明微微颔首:“臣明白。只是此事牵涉极广,若贸然行动,恐怕会引起更大动荡。”

朱弘历嘴角微扬:“所以,我们要一步步来。先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逐步瓦解他们的根基。”

他望向窗外,夜色深沉,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与此同时,西南边境,一场新的阴谋正在酝酿。

王廷辉的旧部并未完全覆灭,部分残党逃往缅甸境内,试图借助异族势力卷土重来。

而在京城,李承恩等人也并未善罢甘休。他们察觉到皇帝的步步紧逼,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反击。

“不能再等了。”刑部侍郎陈远低声道,“若让李承业彻底掌控西南,我们的计划恐怕全盘皆输。”

李承恩神色阴沉:“你说得没错。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

“可是陛下对他极为信任,若贸然弹劾,恐怕适得其反。”另一名官员皱眉道。

陈远冷笑一声:“那就让他自己犯错。”

几人相视一眼,眼中闪过一抹阴狠之色。

他们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在这片风雨飘摇的大地上,一场关乎帝国命运的博弈,正悄然展开……

###暗潮汹涌,杀机四伏

夜色沉沉,京城的街道上寂静无声,唯有巡逻的锦衣卫脚步声回荡在巷陌之间。而在内阁深处的一间密室中,几道身影悄然聚集,低声交谈。

“陛下近来手段愈发凌厉,西南之事尚未平息,又欲设监察使,分明是冲着我们来的。”礼部尚书李承恩神色阴郁,眼中透出一丝不安。

刑部侍郎陈远冷笑一声:“他这是要借整肃西南之名,行清洗朝堂之实。若再不采取行动,恐怕我们这些人迟早都要被逐个铲除。”

“可问题是,如今陛下占据主动,我们贸然出手,只会落入他的圈套。”一名年长官员低声道,“前日朝会上,陛下便已试探过我们,若非有人及时倒戈,恐怕连我们之中都有人会被牵连。”

李承恩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所以,我们必须改变策略。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明面上对抗,而是要让他自己犯错。”

众人闻言,皆露出思索之色。

“你是说……”陈远若有所思地看向他。

李承恩嘴角微扬,语气平静却透着几分阴冷:“不错。我们要让陛下亲手提拔的人陷入泥潭,让他亲手信任的臣子背叛他。如此一来,他便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布局,甚至可能被迫做出退让。”

密室内的气氛顿时凝重了几分。

“可是,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一名年轻官员皱眉问道。

李承恩轻轻一笑:“这就要看我们的手段了。”

###西南局势,风云再起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云南府,李承业正紧锣密鼓地展开整顿工作。

自陈德昌被拿下后,整个云贵官场震动不小。许多原本隐藏极深的贪腐官员纷纷露头,试图向朝廷表忠以求自保。然而,李承业并未轻信他们的言辞,而是下令彻查各地账目,同时派遣锦衣卫秘密调查土司旧部的残余势力。

“大人,卑职刚刚收到消息。”一名锦衣卫悄声禀报,“王廷辉的侄子王世杰逃往缅甸,据说已在当地联络了一些异族首领,意图卷土重来。”

李承业眉头微蹙,目光落在地图之上。

“缅甸?”他低声喃喃,随即抬头看向那名锦衣卫,“可有确切情报?”

“暂时还未掌握详细动向,但据可靠线报,他们正在暗中筹备一支私兵,并试图与安南方面取得联系。”

李承业神色渐冷。

“看来,西南的乱局远未结束。”他缓缓起身,目光坚定,“传令下去,命各路斥候加强边境巡查,务必盯死这些叛党的一举一动。”

“是!”锦衣卫立刻领命而去。

然而,就在他准备继续部署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心腹幕僚匆匆入内,脸色凝重。

“大人,京城来信。”

李承业接过密信,拆开一看,脸色骤变。

信中内容简短却意味深长??

“西南之事,切勿操之过急。京中风向未定,恐有人借题发挥。望谨慎行事。”

落款之人,正是张廷玉。

李承业沉思片刻,随即缓缓合上信件,心中已有计较。

他知道,这场较量不仅仅是边疆治理的问题,更是一场朝堂上的生死博弈。而他,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京城阴谋,步步为营

回到京城,朱弘历端坐御书房,手中握着一封来自西南的密奏。

“李承业果然不负所托,短短数日便已掌控局面。”他淡淡说道,目光深邃。

陆天明站在一旁,微微颔首:“陛下英明。不过,属下也听闻京中有传言,称李承恩等人正在暗中策划反击。”

朱弘历嘴角微扬:“他们想做什么?”

“具体尚不清楚,但据东厂探子回报,近日以来,李承恩、陈远等人频繁会面,似乎在商议什么重要之事。”

朱弘历轻轻放下手中的奏折,神色不变:“让他们继续谋划吧。朕倒要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陆天明微微一怔:“陛下不打算阻止?”

“何必阻止?”朱弘历淡然一笑,“让他们先动手,朕再顺势反制。如此一来,便可将他们彻底铲除。”

陆天明拱手应命:“属下明白了。”

就在此时,一名太监匆匆入殿,跪地禀报:“陛下,户部尚书周世昌病重,已无法理事,请求致仕。”

朱弘历闻言,眼神微闪。

周世昌……这个曾经权倾一时的老臣,如今终于撑不住了。

“准其所请。”朱弘历淡淡吩咐,“另命吏部尽快拟定接任人选。”

待太监退下后,陆天明低声道:“陛下,周世昌虽已失势,但他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若不加以防范,恐怕日后仍会成为隐患。”

朱弘历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紫禁城灯火,缓缓开口:

“无妨。朕早已布下棋子,只等时机成熟,便可一网打尽。”

夜色之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悄然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