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和奶都看向李佳香。爺說道:“既然韓先生有考題,就按照韓先生的意思辦。四丫,你真的答出來了?”
李佳香點了點頭:“爺,是我答出來的。”
“我不信!”李佼清臉紅脖子粗的吼道,他才是鎮上最有希望成為秀才的人選,憑什麽這個什麽書都沒讀過的妹子就能答出來?
“你說說你的答案。”爺皺著眉頭。
李佳香隨即將自己答的下聯說出來。
“這都是啥,稀奇古怪的,什麽年頭年尾的,啥……那個”大伯娘立即喊了起來,她壓根就聽不懂李佳香說的什麽。
爺和奶爺沒讀過書,都大眼瞪小眼。眾人隻好看向李佼治兄弟,這裡就他們有些學問。
當李佳香念出來的時候,二人都懵了,有些不知所措。他們雖然文墨沒自己說的那麽精通,但多少懂一些。
所以,他們完全肯定,李佳香對的極為工整。
“怎樣啊,你們倒是說話啊。”見兩個兒子紅著臉,耷拉著頭,大伯娘就急了。
“娘,四妹確實答得好。”李佼治豔羨的看向李佳香,隨即低下頭。
“啊,我不信,一定是你們請了人,不然這丫頭就三點墨的本事,怎麽會答出來。”大伯娘不甘心,一直以為最沒出息的四丫,怎麽會比自家兩個兒子還有本事。
“不管是請人也好,自己做的也罷,他們兩個沒答上來,就沒緣分。大學問的都講究緣分,老大媳婦,不要再強求了。”爺歎口氣。
“爹!”大伯娘喊道,狠狠的回頭瞪李佳香。
“還說,還不夠丟人的?趕緊找個老師,好好教教這兩個沒出息的,總眼高手低,真當自己是秀才了?”爺沒好氣的說道。
李佼治和李佼清更是無地自容,眼睛四處瞄著,哪裡有洞啊。
“小六拜到韓先生門下,也算咱們李家的福氣,你們要好好待韓先生。”爺看向徐氏。徐氏趕緊應聲。
“女兒家的,不好好學女紅,盡弄沒用的東西。”奶微微抬了抬眼皮,翻著白仁說著。
李佳香氣笑了,也不想和奶爭論,拉著娘就走。
大伯娘出了門,瞪著徐氏說道:“我就不信天下就一個韓先生了,遲早咱家兩個兒子都能成秀才。”
回到屋子,李佳香就笑。
“你笑啥?”徐氏問道。
“娘,您剛才感覺到吃葡萄酸的味道了嗎?”李佳香笑道。
徐氏恍惚,然後明白了女兒的意思,點著她的額頭笑道:“就你會說。我看你大伯娘再不會來找我們了,可以清靜了。”
“嗯。娘啊,咱們家也算獨立了,咱是不是做點啥,不然總這麽空吃也不是辦法。”李佳香說道。
“你有啥主意?”徐氏也早有這個心思,但又不知道做什麽好。
“娘,咱們就是普通的農戶,不指望做大生意。咱們還是從小處著手。比如養點雞鴨豬,到了日子,也能吃上雞蛋和肉。”李佳香將自己初步想法說了一遍。
“嗯,娘也有這個意思。正巧這些日子天氣熱了,集市上有賣雞仔和豬仔的,咱們去挑上一些回來。”徐氏說道。
鎮上集市每逢五開一次,就是初五、十五和二十五三天。正巧明日就是集市,也不用挑日子了。
“那咱先弄個雞圈和豬圈。”徐氏說道。
“成,娘趕緊動手吧。”李佳香說乾就乾。二人從山上找了一些樹枝之類的,在屋後弄了一個簡單的雞圈,又尋了石頭和樹根之類的,圍了豬圈。
李佳香沒打算修個千年豬圈,因為遲早都要搬出去,只要先混過這些日子就好。
“四弟妹,你們這是做啥?”二伯娘出來看到他們忙活,笑著問道。
“二嫂,我們想著養點畜生,往後有點吃的。”徐氏笑著回答。
二伯娘點了點頭,回到屋裡默默靜坐。
“娘,您這是怎了?”李翠花繡著針線問道。
二伯娘苦笑,說道:“我瞧你四叔她們一家算是熬到頭了,有個盼頭。”
“娘,她們有啥好的,都得自己掙,咱家啥都不用發愁,有爺奶操心呢。”李翠花笑道。
“你這個丫頭,想的太簡單了。算了,不說了,這針腳不該這樣……”
晚上李小郎也回來了,聽聞徐氏娘倆的打算,立即點頭說道:“也好,就按你們說的辦。明日兒我暫且不去了,與你們去集市上,順便把地裡的用具一起買回來。”
“香兒,咱家到底有多少錢?”徐氏不放心的問道。
從和記換來的錢,李佳香沒告訴徐氏,只是單純的不想讓徐氏感到激動,說漏了嘴。
“娘,我算算啊,嗯,咱家的錢可以起六七間屋子,買兩百斤牛肉,將近兩千斤糧食……”
“啊,這麽多?”徐氏和李小郎都嚇了一跳,從沒想過自家居然有這麽多錢。
李佳香乾脆給二人交了底。聽到銀子富裕,二人終於放下心。
“咱家有錢,就不要說出去了,以後錢就歸香兒管。”李小郎說道。他雖然是做爹的,但這些錢基本上都是女兒掙得,他連女兒的零頭都掙不回來。
徐氏也同意,反正她拿了錢都不知道怎花。
第二天,除了小六去韓先生家。李小郎一家去了鎮上。
李小郎拿著二兩碎銀子去買農具,李佳香陪著娘去尋雞仔和豬仔。
“娘,我們捉上十隻小雞仔就夠了,咱雞圈太小了。”李佳香說道。最後就捉了十隻雞仔,買了一隻足月的小豬仔。
等到快中午的時候,李小郎扛著木鍬、鋤頭等農具過來,然後一起向村子去。
“你瞧瞧,我就說四房有錢!”大伯娘看到李小郎三人回來,很嫉妒的說道。
“娘,我和大哥要去學堂了。”李佼清背起書包,對娘的話一點兒興趣都沒有。
“嗯,好好學,可不能被比下去。”大伯娘說道。
兄弟倆的臉頓時就黑了,您能不能別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
銀子換算:古代時候,大概一兩銀子等於1000——1500文,1000文等於一吊錢。一兩銀子大概可以買一石米,一石米大約當時是100斤,等於現在的70公斤。當時半斤等於八兩,解放後才統一半斤等於五兩。不同朝代不一樣,所以小妖文中大約計算一下。
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