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也不能隨便讓人拿捏,以為我們涇陽好欺負。”李正低聲說道。
李正招手叫來徐慧說道:“帶著殺手姐姐去休息,換身衣服洗一下,不要嚇壞村民了。”
徐慧點頭說道:“明白了。”
說完走出家門,李正找到正看著新印書廠建設的王鼎。
看到李正走來,王鼎說道:“長安令,今日起得真早。”
新印書廠的建設很順利,今年夏天之前應該就可以建設完成,兩千多人在這裡忙著。
又看了一眼王鼎,這個太監滿臉憧憬的樣子,似乎很期待印書坊可以早日落成。
李正對王鼎說道:“王公公,想過以後的日子要怎麽過嗎?”
王鼎搖頭,“老奴從沒想過,也不敢有什麽奢望,老奴是陛下的家仆,只要陛下過得好,老奴怎麽樣都無所謂。”
李正惆悵著說道:“你總該為你自己想想吧。”
王鼎沉默半晌。
李正又說道:“昨晚聽殺手姐姐說,來了刺客?”
王鼎點頭,“殺了兩百多個,還有一些跑了。”
“查清楚是什麽人了嗎?”
“正在查應該不用多久就可以知道了。”
“麻煩我王公公去叫一下李義府。”
“喏。”
王鼎走到印書廠的另外一邊。
李義府正在那裡忙著安排人手。
見他走來也是一頭大汗,最近幾天李義府確實很忙,印書廠要擴建,還要調度原本的人手,幾千人的人手調動起來,也不是幾句話就可以擺平的事情。
非常考驗人的組織能力。
顯然在組織能力上,李義府還有待提高。
李義府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說道:“長安令,現在建設很順利,過些天就可以搭建房梁了。”
李正對李義府說道:“之前的雜志樣本,現在就可以刊印了。”
李義府點頭道:“明白了。”
說完李義府又看了一眼王鼎。
王鼎笑著說道:“陛下會提前知曉的。”
那些雜志的刊印可不是小事,這關系到很多的皇家外戚和權貴,若是不能和當今陛下同氣,誰敢這麽做。
李義府說道:“那在下這就去安排。”
說完李義府又風風火火地離開。
王鼎又對李正小聲說道:“執失思力和崔越都已經落入大理寺的地牢,為了防止意外,派人看守保護。”
說完王鼎有些疑慮,又說道:“長安令打算對這個執失思力有什麽安排。”
“先讓他在大理寺待著吧。”
“陛下也是這麽想的,若是現在把執失思力放出來,難免會出意外。”
頡利是以前的東突厥可汗,雖然他這個可汗名不正言不順,以前這個家夥過得好的時候他在東突厥的名望也是如日中天,連王室血脈正統的阿史那都被他趕到土地貧瘠的薛延陀過日子。
也好在阿史那是一個懂得在他弱勢的時候好好發育的人。
陰山一戰頡利戰敗,而執失思力的日子也開始在突厥更難過了。
以前也不過是在頡利手下辦事,要他做東突厥的新可汗實在是太牽強了。
至少現在的突厥需不需要可汗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世民當然不想大唐的北邊再出現一股想要挑戰中原的力量。
並且會把這股力量盡可能地削弱到無。
長安的另外一邊,幾個盧家子弟正在聽著從涇陽逃回來的殺手講述。
講述中無非是說著涇陽的人手很充足,而且涇陽那些護衛隊的人手,有非常強的調度能力。
而且涇陽護衛隊中有高手,數十個衛府官兵都打不過的昆侖奴,在一個涇陽高手面前,一個照面就打倒了昆侖。
站在這群人中就有當初從涇陽逃出來的那個殺手,現在的他負責打聽消息,打聽來的消息要送給許敬宗,第一時間交給許敬宗也可以讓涇陽有所防備。
他安靜地聽著這些人商量。
三天后的長安,崔月入獄之後,坊間對佛門的討伐聲音愈演愈烈。
甚至已經到了要砸佛門寺廟的地步。
李治和狄仁傑正在村子裡做著紙飛機的實驗,研究紙飛機的飛行原理,同樣樣式的紙飛機,能夠飛多遠與推力成正比。
剛作下結論,兩人就看到李義府帶著人架著一輛輛牛車離開村子。
李治上前說道:“你們是要去賣雜志嗎?”
李義府點頭說道:“晉王殿下這是在做實驗?”
實驗這個詞村子裡的人已經很熟悉了,最早是大牛經常會做各種實驗,已經各種記錄。
就像指南針也是大牛做實驗的時候,研究出來的。
李治看了一眼這些雜志說道:“我們能一起去賣嗎?”
李義府說道:“怎敢麻煩晉王殿下。”
狄仁傑說道:“我們閑著也是沒事乾。”
這兩個年紀相仿的孩子,一個是晉王殿下是李正的弟子,狄仁傑也是李正的弟子。
說來也不好拒絕這兩個孩子。
李義府說道:“可以跟著一起去,但是事先說好規矩。”
狄仁傑禮貌地說道:“請講。”
李義府說道:“再賣書的時候一冊書十文錢價格不能變,每人最多只能買十冊,而且不能賣給和尚。”
聽完李義府說的,李治好奇問道:“以前有這種規矩嗎?”
“只有這些書有這些規矩。”
李義府說道。
李治回頭看了一眼牛車上的雜志,數量大約有四千冊往上。
坐上了牛車,李治和大牛坐在一堆雜志中。
從涇陽到長安需要趕一個時辰左右的牛車。
李治拿起一本便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李治深吸一口氣,也明白了這些雜志為何不能賣給和尚。
狄仁傑也看完了雜志有些擔憂地看著李治,“這些上面寫著的都是真的嗎?”
李治低聲說道:“是不是真的,會有人查清楚的。”
狄仁傑點頭道:“對,一定會有人查清楚的。”
李義府聽著兩人的對話不自覺笑了笑,長安令說的,是不是真的不重要,只要朝中能查,一定會查出端倪。
重要的是查,真假已經不重要了。
讓人知道這件事,並且讓人們好奇,加上現在長安的形勢,長安令什麽都不用做就會有大把地去查真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