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距離關羽和張飛搜尋之地不到三裡的河邊上,有一個小村莊。
一個妙齡少女正在河邊清洗著衣物。在少女的雙手下,一件件衣物被她快速清洗完畢。
突然間,少女眼角的余光看到了有什麽東西向她飄過來。
仔細一看,頓時把她給嚇壞了,居然是一個人。
“啊!”少女發出了巨大的尖叫。
在另外一邊,劉玉帶著大軍緩緩地在官道上行進。
這一次的出征,收獲很大。劉備劉玄德掉入懸崖,生死不知,不過益州的戰事總算是有了一個結果。
在劉玉的心中,劉備是死定了。
那麽益州接下來的戰事就可以宣告結束了。劉玉把自己回軍的消息派人傳給了成都。
成都方面,陳宮他們隨時都在關注著劉玉的情況,得知劉玉回軍成都,幾個老臣懸著的心就放下了。
陳宮、沮授等文臣都不知道多擔心劉玉發生點萬一。好在大漢的列祖列宗庇佑,劉玉安然無恙。
陳宮、沮授帶領成都城所有的文武及其軍民百姓出城迎接劉玉。
在等待了半天的時間,陳宮他們終於等到了劉玉的回歸。
“奏樂!”沮授急忙讓樂隊奏起了天子專屬的凱旋樂。
劉玉看著陳宮和沮授帶著那麽多人前來迎接,心裡暗自做了準備。畢竟之前劉玉算是用強,才能夠出戰的。都不知道這兩個老家夥鬧起來,會不會發生些什麽。
之前就要死要活了,現在在眾目睽睽之下再來那麽一出,劉玉的老臉就丟盡了。
“臣等恭迎陛下凱旋而歸!”陳宮和沮授帶領所有臣子跪在路邊給劉玉行禮。
劉玉平靜地讓他們平身,內心卻是做好了準備。
可陳宮和沮授完全沒有要為難劉玉的意思,只是宣讀了一篇由陳宮起稿的稱讚劉玉的賦,字裡行內也沒有隱晦或者諷刺劉玉的意思,全然就是歌功頌德,稱讚劉玉為不世出的明君,什麽漂亮的用詞都用上了。
劉玉大為驚奇,這和陳宮、沮授以往的行為不一樣啊。
要知道陳宮和沮授之前是有前科的,不僅僅會冷嘲熱諷,還會不停地勸諫。劉玉每一次都會做好相應的準備,有時候更是要抓住他們的把柄才使得他們不敢造次。
做皇帝做成劉玉這樣,算是奇葩了。
但陳宮和沮授這是一點意見都沒有,劉玉反倒是緊張了起來。如同聚集了巨大的力氣,準備狠狠地打一拳,誰知道最後打在棉花上,那種使不上勁的感覺,劉玉很是無奈。
轉念一想,這不正是劉玉想要的麽?陳宮和沮授沒有給劉玉添亂不就更加讓劉玉舒心麽?
戰事到了現在這個地步,陳宮和沮授怎麽可能會在益州給劉玉添加麻煩。要想困住劉玉,總要等劉玉回到洛陽再說啊。
現在益州的戰事快結束了,就剩下江東了。陳宮和沮授可是萬分擔心劉玉會直接東向往荊州而去。那麽陳宮和沮授就要哭了。目前最為關鍵的就是把劉玉給哄回洛陽去。
只要劉玉回到了洛陽,那事情就好辦了。
劉玉一時半會還沒有想到陳宮和沮授的險惡用心。
歡迎劉玉的軍民百姓、文臣武將,不斷地歡呼著,他們都知道劉玉的凱旋歸來,意味著益州以後就是朝廷的領地,從此以後就不會有其他的戰事了。
朝廷的強大是有目共睹的,比起劉備、劉璋,甚至是劉焉都要強得多。益州有朝廷大軍駐扎,百姓的生活絕對是安穩的。
有著強大的朝廷王師,平定整個益州只是時間問題了。
陳宮和沮授的臉色十分的柔和,眉眼之間有著討好之色。劉玉看到這個,就放心多了。他之前可擔心陳宮和沮授兩個人會胡攪蠻纏啊。
一切都十分順利的進行著。
而用了一點點的時間,劉玉終於進入了成都城的州牧府。
這是劉玉第一次進入益州的州牧府,上次劉玉臨時改變計劃,所以就沒有進入州牧府中。
劉玉看了一眼堪比皇宮規模的益州州牧府,不由得感慨道:“有野心的諸侯,無不將自己的住所弄得那麽奢華。與其把人力物力用在住所上,還不如用在百姓身上,你們說是不是啊?”
劉玉一句話把以前所遇到的諸侯都說了一遍,無論是董卓、袁紹、袁術、劉表,乃至於現在的劉備,他們的住所都是奢華無比的。唯有像曹操這樣的人,才會把人力物力用在正確的方向上。這也是為何曹操可以和劉玉對抗了那麽久,而其他人不行。
“陛下英明!自古以來,野心家層出不窮,唯有真命天子才能掃蕩天下。臣祝陛下旗開得勝,一統宇內,重現大漢雄偉!”陳宮笑呵呵地站出來恭維劉玉。
沮授也是說道:“臣等都以為陛下驅使而感到無上光榮,陛下雄才大略,益州才能如此快速平定!陛下之威,無人可擋!”
兩個平時不怎麽拍劉玉馬屁的軍機大臣,這一會不停地拍劉玉的馬屁,這讓劉玉有點不適應。
最喜歡拍馬屁的李貴卻是感到一股深深地危機感。要是這活給別人搶了,可是會影響到李貴的地位。可軍機大臣比他這個司隸校尉來說要大很多,而且論起資歷來,陳宮和沮授與李貴的差距並不大。
李貴陷入深深地無力感,看向了自己的老師,也就是賈詡賈文和,希望可以得到一些暗示。
賈詡不愧為一個好老師,他給李貴輕輕搖了一下頭,意思就是讓李貴稍安勿躁。
李貴是懂了賈詡的意思,但他真的擔憂啊。
“呵呵!公台和公與兩人過譽了。朕何德何能啊!來,來,咱到大廳議事!”劉玉心情很不錯,在眾人的簇擁下走進了州牧府議事大廳。
在劉玉坐下之後,眾人十分快速地按照官職高低、文武之分坐好了。
劉玉看了一下議事大廳中的滿堂俊傑,心中大為欣慰。有著這樣強大的臣子,他劉玉在這個大漢,還有誰是他的對手。
何況,還有一大堆文臣武將在外征戰,要是都集中起來,那場面就壯觀了。
劉玉好想大聲說一下:還有誰!
沒有了,現在就剩下江東的孫策還在頑抗了。
算了一下時間,江東估計這會已經和荊州打起來了。荊州有龐統在,劉玉相信不會發生什麽問題的。
“諸位愛卿,這次征戰益州,到今日,已經算是戰事稍結。公台,仲達等人可有匯報?”劉玉詢問道。
陳宮站出來說道:“回稟陛下,司馬仲達所部、高順所部、馬孟起和趙子龍等均按照陛下旨意進軍。他們紛紛傳回戰報,已經將犍為郡境內所有的城池拿下。距最近的情報,他們正在原地待命,等候下一步的計劃。”
“嗯!很好!”劉玉很滿意,如果那麽多的謀士和大將出手都搞不定一個犍為郡,簡直就是一個笑話了。
劉玉對陳宮說道:“讓在外征戰的將士們留下駐守軍隊,其余人等返回成都,朕要論功行賞!”
“陛下英明!”沮授帶領所有人高聲呼道。
劉玉想了一下,繼續說道:“如今戰事稍平,黎民百姓需要安撫。更加嚴防劉備的殘兵敗將嘯聚山林,為禍一方!而蠻人之處也要小心,說不得那些蠻人會趁著益州戰亂之際,出兵劫掠!”
身為在場武將之首的呂布高聲說道:“陛下放心!臣敢保證,任何宵小都不敢冒犯天威!”
“朕相信你們的能力,但總要制定一些方案出來,防患於未然才是正道。”劉玉不是不相信大將們的實力,還是把事情落實下去才好。
諸葛亮之前早就做好了治理的對策,現在戰事差不多結束了,他恭敬地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益州其余郡縣可傳旨而定。宵小之輩哪怕有頑抗之心,也難擋朝廷之天威。至於南蠻之流,只需派遣二名上將,屯兵於犍為郡、漢嘉郡,互為犄角,定可震懾!”
“何人可當此任?”劉玉要的是人選。
諸葛亮堅定地說道:“臣以為張任、嚴顏乃是最佳人選。兩位將軍久居益州,對陛下忠心耿耿,士兵效死,多次擊退南蠻,蠻人聞二位將軍之名而喪膽!”
張松和法正真的很佩服諸葛亮,在這個時候居然舉薦張任和嚴顏,不用自己人,當真是心胸廣闊啊。
要知道諸葛亮算是半個荊州人,要是舉薦的話,應該是荊州人為主的。像張松和法正舉薦的話,就會舉薦他們自己的人。
他們當然不清楚諸葛亮的為人,只要對朝廷有利,諸葛亮就會舉薦。從目前的情況上看,張任和嚴顏是最好的人選。
眾人都認為是這樣,而他們也相信劉玉是一定會同意諸葛亮的舉薦。
“張任和嚴顏是最佳的人選。就如孔明所奏!等他們到了成都,朕要委以重任,大大的賞賜!”劉玉如同他人想的一樣同意了。
陳宮和沮授、賈詡默不作聲。三個老狐狸想的和別人不一樣。諸葛亮看似舉薦張任和嚴顏,實際上卻把張任和嚴顏給排除在了中樞之外。張任和嚴顏算是益州士人的代表,他們的能力不俗,若是被劉玉召回洛陽,肯定會在朝堂中為益州士人爭取利益,成為張松和法正的助力。諸葛亮這一手玩的漂亮,無聲無息中將益州士人在朝堂的影響力給削弱了。
諸葛亮是不是真的就是這樣陰險的人呢?
那就是真的見仁見智了。
朝堂上的爭鬥,本來就是如此的。或許到了事後,才會有人明白其中的緣故。
“洛陽、荊州方面可有其他消息?”劉玉詢問道。
沮授回答道:“陛下,洛陽和荊州的奏章,臣都已經整理完畢,只等陛下禦覽!”
有些事情,不方便在議事大廳中說出來,劉玉也明白,同時也隱隱地感覺到肯定有一些變故了。
“益州大局已定!公台、公與、文和,爾等三人帶領文武,即刻開始穩定民生,朕要益州迅速恢復過來!”還有那麽多的奏章要等著自己,劉玉也不想浪費時間了。
“臣等遵旨!”沮授等人秒懂了劉玉的意思,知道劉玉要散會了。
“諸位愛卿日夜辛勞,朕也是疲憊不堪!休息整頓一番,等其他人回歸成都之後,朕再開朝會!散朝!”劉玉做了最後的定論。
說完話之後,劉玉在李貴的服侍下,轉身向內庭而去。
“臣等恭送陛下!”眾人立刻起身恭送劉玉。
劉玉走後,陳宮和沮授、賈詡把諸葛亮、法正、張松等文臣給留下,他們把一些要緊的公務都吩咐下去,讓年輕人去辦,他們三個老家夥還要和劉玉商議其他重要的事情。至於武將們,在呂布和典韋的帶領下,都作鳥獸散了。武將們在戰場上做的都是體力活,現在最緊要的就是去休息。
當然,除了少數幾個怪物之外。
為了名正言順,陳宮和沮授、賈詡三人指定以諸葛亮為首,成都城內所有官吏都聽諸葛亮的指令辦事。
眾人沒有異議,誰都知道諸葛亮現在是劉玉最看好的新人,日後飛黃騰達是必須的。
諸葛亮對陳宮、沮授、賈詡三人很是感激,指定他為首,就是給了諸葛亮一個壯大自身勢力的機會,日後對諸葛亮來說有著萬千的好處。
饒是諸葛亮心思謹慎,也不敢貿然行動。
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陳宮等三個老狐狸給諸葛亮挖的坑啊。
“三位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和諸位同僚同心協力!”諸葛亮乾脆就不去想,認認真真地辦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了。
陳宮、沮授、賈詡一臉的讚賞,大有你辦事我放心的架勢。
交代完畢之後,陳宮、沮授、賈詡就走向了內庭,就算劉玉沒有召見他們,他們都是要去的。
接下來就是諸葛亮表演時間了。
諸葛亮也不含糊,直接和法正他們往大廳之外而去,開始辦理三位軍機大臣安排的事情。
:。: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