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钢铁大亨 > 1309、女人们有活命的活计做了

明末钢铁大亨 1309、女人们有活命的活计做了

簡繁轉換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1 21:58:03 来源:源1

蓟镇的这次兵变,把顺天府地界祸害的不轻。

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就是这个道理。

兵灾比匪灾更可怕。这次变乱损失最大的就是青壮年。双方都强制拉壮丁。防止壮丁被对方弄去当兵来打自己。

叛军走一路抢一路,把百姓的粮食和值钱的东西都抢光。然后放火烧房子。让百姓没得吃,没得住,不想死于饥寒,就只能跟着他们去抢别的百姓。

这是两千年来,造反的固定套路。直到太平天国玩的也是这些套路。

只不过他们更狠,他们带有宗教性质,思想更加偏执。他们连女人也不放过。男人编入男营,女人编入女营,小孩也跟着母亲进女营。

所有能带走的财产和粮食收入天朝国库。归所有人共同所有。由他们主持分配。

严谨男女发生关系,夫妻也不可以,严厉打击这种邪恶。.

太平天国甚至因为,有的将领私自到女营,找自己的配偶过夫妻生活被举报。结果夫妻一起斩首示众,并开大会就此教育教众。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持思想纯洁的重要性。

但高级的上层,例如诸王们,可以随意到女营挑选美女服侍他们。因为他们是神在人间的化身。不受人间的约束。他们的思想不会被污染。

中下层干啥都不行,只有天王说了能干的才能干。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把人管的死死的。不许乱说话。但天王自己不用管这些了,大修天王府,妻妾数千人。吃喝用度穷奢极侈。

明末的时代,不论是叛军,还是底层造反。也是这一套玩法。就是流动到哪里,就毁灭到哪里。只有社会被摧毁了。他们才能更好的生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朝廷要的是稳定,稳定带来秩序,是他们统治的基础。朝廷平叛的目标是恢复地方的秩序。

造反的要的是混乱,社会崩溃了,他们才能从弱小走向强大。太平盛世,谁跟他们造反呢,他们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李自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终于搞得大明北方彻底崩溃之后。他只用了三个月,就从陕西、陕西直奔北直隶、攻破了京城。

所以,他们要想造反成功,第一件事就是祸害百姓,让他们走出舒适圈。

他们就像蝗虫一样。走到一个地方,就彻底破坏一个地方,把社会机构和生产完全摧毁。人是社会动物,离开了社会,单个人是很难生存的。

不能带走的不动产和财物全部烧毁。让战马吃庄稼,践踏禾苗。把田里的秧苗毁掉。因为是流动作战,不能留下庄稼资敌。牲畜赶着走,弄不走的杀掉吃肉。

当地破坏后,百姓如果不跟着他们去抢别的百姓,就只能饿死。

反正官府的赈济是非常不靠谱的。叛乱还没镇压下去,谁会有精力管这些人死活。

就是想跟着叛军走。叛军的HR还牛逼的很呢。

人家还要挑人的,身体不强壮的不要,有病的不要。总之各种不要。陷入绝望的百姓,还得求爷爷告奶奶,竞争上岗才行。

至于这些能百姓能否打仗的问题,也是有固定套路的。造反的先辈早已研究的明明白白。实行饥饿兵一营,青壮兵一营,外加老营三级选拔制度。

饥饿兵每天只给吊命的食物。武器给些农具就行。既防止他们因为烧屋抢粮的仇恨而反抗。同时也是节约粮食。毕竟饥民兵的数量是最多的。叛军也是金字塔型结构。

和官兵接战,让他们打头阵,让青壮在后面督战,逃跑的就地斩杀。青壮后面是老营,监督青壮。老营一般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就是所谓的流寇作战,没有根据地做依托。

如果打败了,这些造反的头领,会让老营带着财物和粮食先走。让青壮营断后,实在不行就抛弃饥饿兵和青壮营。只要还有老营。跑到哪里,还是可以重新复制毁灭地方社会结构这一套。很快就能聚集起几万人。

如果这里边有的人敢拼命作战,战后就升入青壮营。到了青壮营就能吃饱饭。如果在青壮营里表现好,成为精锐,杀敌甚多,就会被提拔进入老营。

到了老营这里,相当于建奴的白摆牙喇兵,有酒肉,还有抢来的妇女。所以,既要压榨饥饿兵,又要给他们上升的通道。逼迫他们玩命。

五代时有个节度使,他为了防止抓来流民、强征的城市地痞逃跑。他发明出一套战法。就是每三个甲兵,看着十个人。把他们的脖子用铁环和铁链固定死,穿成一串。战时,让甲兵用五米长的竹竿或者木棍。分别在两头和中间顶着他们,推动他们向前,强制他们和敌兵格斗。

这一通大乱下来,蓟镇二十几个县城和农村,都不同程度的遭了灭顶之灾。大批青壮男性死于兵灾。

这个年头,没有男人,一家人几乎没法生存。尤其是这几年连续干旱的情况下。

女人和孩子种不了太多地,亩产又少,不够交地租的。

所以,当京城里来人,招募妇女做纺纱工的消息传来时。好多人似乎是从绝望里看到了光明一样。从四处蜂拥着跑来。

待遇算不上好,管吃管住,工钱按照计件算。按照完成的质量和数量,分等级核算。基本就是干多少拿多少。

这已经让很多人喜出望外了。现在她们还在为吃饭发愁。

多数纱厂的老板,也同意她们带着老人和孩子进厂。毕竟这个年代孩子早工作,从小学习纺纱,技术要比外面的好。

穷人的孩子**岁就开始工作的比比皆是。这年代可不讲童工什么的。

单身的寡妇可不好找,不让她们带家属,她们是不可能扔下家人的,那等于让他们饿死。这样也招不到人。但老板也不愿意养活一大家子人。

最后,妥协了一下。把管吃改为一天三斤玉米面底薪。够不够吃就不管了。你们自己商量。如果认为能养活家人就来上工。

厂里提供空地,可以支些草棚子勉强可以住。等第一个月工钱下来了,可以去租房住。如果不想花钱,用稻草和泥土树枝搭建的窝棚勉强也能住,就是冬天很冷。

不过现在蜂窝煤便宜,咬牙买个铁炉子,也还是可以过冬的。家里的老人孩子也能找到些浆洗缝补的活计,毕竟京城的郊外离着京城近。工作机会也多些不是。

于是,在皇家毛纺厂扶持自己的供货商,开纱厂的时候开始。遭了兵灾最严重的几个县城的妇女,大批的来到郊外做纺织女工。

这些新开的纱厂,多数都设在了毛纺厂附近,他们租下小块土地。搭建临时工棚,就开始生产。这些小纱厂使用珍妮机,很快就把棉纱的产量提了上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