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钢铁大亨 > 1954、钢铁产品开始涌向欧洲

明末钢铁大亨 1954、钢铁产品开始涌向欧洲

簡繁轉換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7 22:51: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支支队伍,招募够了流民,开始向着欧亚铁路沿线行进。

他们会在沿途的车站上火车,被转运到高昌车站。从哪里步行三百多里地,到庭州去安置。

现在庭州改名叫迪化府了。府城就是迪化城。

半个月后,米大山一家八口,跟着匠户队来到了天津西北的一处车站。

他们一千户人家,乱哄哄的聚集在车站外的空地上。

他们既有对未来的希望,也有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听说那里是漠西蒙古的地盘,只是新近被定远征服了。

这些匠户们,一路上享受了特殊的优待。

当初返程前,这一千户流民里面,有手艺的人会被单独挑出来,他们会获得两块发糕的待遇。早上还有陈大米熬的稀粥一碗。

杨凡的新领地上修筑了很多小城,作为控制广大地域的节点。

每个小城都需要手工业者。不论是木匠、石匠、瓦匠、郎中、皮匠、编筐编篓的、总之只要是生活必需品总得有人生产。

现在铁路的任务,第一要为战争服务,第二就是运输流民去西北。车皮排的爆满。看这个火爆程度,估计五年内这条铁路要收回成本了。

受到年报利好的影响,今年欧亚铁路的股票都大幅涨了起来。

现在流民转移已经是杨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了。

流民主要去三个方向。

第一是从北塘口码头出海,到海参崴港下船。去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安置。他们主要是种植水稻和高粱、玉米、甜菜。也有部分去做伐木工和矿工。矿工主要是淘金,东北的沙金很多。

第二是去漠南和漠北蒙古地区,和牧民混居,他们负责在牧业队的地域内,有农业条件的地区开垦小块土地,种植蔬菜和粮食。

第三则是,通过欧亚铁路,转运到西域去。随着杨凡不断的西征进程,他们也会分布在铁路沿线的两侧百里之内。

他们会被分配土地,建立乡镇。汉人移民将改变当地的人口构成。也起到护卫铁路沿线的重任。用汉人把他们从铁路沿线的附近隔离出去,防止当地人破坏铁路。

杨凡疯狂的四处找金矿并组织人开采。他这几年又积攒了五千吨黄金。

他开出了十比一的恐怖比价,用传送来的廉价工业白银,换取这个世界的黄金。

资本是逐利的,这么惊人的比例下,现在欧洲的黄金都在疯狂涌向大明。

杨凡的兑换比例,把大航海时代开始以来的贸易秩序完全打乱了。过去式西班牙人、荷兰人,葡萄牙人,在印度的法兰西人和英吉利人,都用整船的白银来大明和东瀛换取黄金。

当时,大明兑换比例是六到七比一。东瀛更低,只有四到五比一。西方人用七点五甚至是八比一来兑换。当时,黄金大量外流,以至于乾隆十分迷惑不解,为什么看史书,汉朝皇帝有那么多黄金,而他想弄点黄金这么困难。

现在,杨凡直接开价到十比一,这导致了黄金倒流。

欧洲已经出现了黄金荒了。

他们的金本位基本没戏了。因为黄金都疯狂涌向大明。

尤其是近两年,西方的海船开始到吕宋府交易。

吕宋府取代泉州和广州、澳门成了新的东西贸易枢纽。

随着马尼拉港的发展,成了新的海外贸易基地后,新城的工业品大量涌入吕宋府。在马尼拉做转口贸易。

杨凡从报表中发现,西方人采购最多的商品居然是铁钉。

他一查历史,大吃一惊。这小东西居然有这么大的需求和利润。

此时在西方,铁钉可以当货币直接支付。

每当有一条从大明回来的商船靠岸,就会有无数的商人涌上来抢购钉子。

铁钉会在码头上直接按箱子拍卖。根本不需要运出码头销售。

在西方历史上,铁钉是由专业的打工手工打造的。制作时,工人先将烧红的铁块加工成细长的铁杆,然后由钉工用锤子将其加工为钉子。工序十分负责,而且浪费工时。

这种人工制钉的方式,成本极高,铁钉价格居高不下。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6世纪末,纵切机在英国出现才有好转。

当时几百年里,拥有纵切机的英国,是全世界铁钉的最大生产国。

狡猾的英国人,把铁钉出口,用作贸易武器和制裁的手段。

到了近代,英国一度是世界钉子旅行的起点。

在独立战争及之后的一段时间,美国曾面临严重的钉子短缺问题。

为此,美国的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为回收钉子而焚烧房屋的记录。

英国的钉子封锁,激发了美国人的独立精神和爱国情感,他们开始投资钉子工厂,从而引发了世界钉子主产地的变化。

他们为什么对钉子这般需求旺盛呢?

因为欧洲人没有发明榫卯结构,他们的房子和各种木建筑,甚至造马车,造船,都需要海量的铁钉。

在十六到十九世纪,铁钉是硬通货,和后世的石油一样,可以在国际支付上当钱用。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钉子虽小,但作用巨大。

没有钉子,人类就无法完成轮子的发明,也因无法钉马掌而错失快速、长距离移动的能力,更无法让建筑更高、更大、更美。

对于钉子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美国韦尔斯利学院的社会经济学教授丹尼尔?E?西塞在《自1695年以来的钉子价格:洞察经济变化的窗口》一文中指出:

1810年,美国的钉子消费占当年全美GDP的0.4%,这个数值与2019年全年美国居民在电子产品及航空旅行上的花费相等。

这说明200年前,钉子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杨凡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吸血欧洲的机会。

大明有句话,叫做好铁不打钉。杨凡用金属加工的边角料做钉子,成本做到了令人发指的低价。

而且他有大量的水力和蒸汽机为动力的冲压设备,可以海量的制造钉子。规模起来后,成本极大降低。

他不仅生产铁钉,还生产钢钉。

全系列产品门类、规格和后世基本差不多。不论你是用在什么地方,都能找到合适的钉子。

去年,杨府的下面一共生产了上万吨的钉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