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钢铁大亨 > 2096、全球工业攻略

明末钢铁大亨 2096、全球工业攻略

簡繁轉換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5:15 来源:源1

杨凡计划,漠西蒙古的蒙古人、南疆的民族和哈萨克人,中亚的三汗国,这些游牧民族,第一步先全部迁徙去乌拉河和伏尔加河下游平原区。

这样嘉峪关以西,直到乌拉尔之间的地区,就全空出来了。这里就没有人了。

杨凡会移民过来开发。铁路线城市发展工业,而其他地区用蒸汽卡车作为交通方式,重点发展农业,这里将用来种植棉花。

后世新-疆=棉产量惊人。

根据2023年数据,新疆-棉花产量达56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1%,而全球棉花产量约为2500万吨,这意味着新-疆-棉花产量约占全球的22%左右。

而中亚比新-疆大七倍,这里同样适合种植棉花。而且自然条件比新疆好的多。这里有阿姆河等很多大河。大西洋暖湿气流带来的降水也比新疆好太多了。

在明末的时空,纺织业是全球市场最饥饿的产业。

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没有化肥和良种,更没有化纤。所有的衣料全部来源于农田。而粮食产量低的令人落泪。全世界都在饥饿之中,能吃饱的人都是贵族。

在这个吃饭都成问题的时代,种了粮食,就不能种植桑麻棉花。

从欧洲到亚洲,再到美洲,所有民族都面临同一个两难的选择。

你们是要穿衣服,还是要填饱肚子。

就这一块地,要么种植纺织原料,要么种植粮食。

这导致,不论是麻布衣料,还是棉布衣料,或者是更贵的丝绸,全部都不便宜。穿不起衣服的大有人在。

穿衣和吃饭是人类最基本的诉求。从人类有了文明开始,就需要穿衣服来遮羞。

所以,纺织业是全球最大的市场。

只要你能输出布料,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卖方市场。这个情况直到石油工业发展起来。杜邦公司发明化纤为止。因为从这以后,衣料的材料不在单一来自农田。而是大部分来自石油。

是石油化工的发展,让人类实现了穿衣自由。

杨凡要用新疆和中亚全境来种植棉花。

这些游牧民族是不会种植棉花的,所以,只能把他们迁走以免碍事。

杨凡只能把大明两万万人口中,海量的剩余农业人口弄来种棉花。

杨凡布局很早,欧亚大铁路马上就会修到伊犁。然后进入中亚一直修到黑海的港口。

铁路沿线的重要城市,东边的发展钢铁业、煤矿开采业、机械制造业。西边的中亚到察里津的沿途城市,将发展纺织工业基地。

蒸汽机为动力的工厂,加上先进的纺织机械,再加上先进的印染技术。海量的产品,将通过铁路向东去秦皇岛,出海去东亚各国倾销。向西去塞瓦斯托波尔港,在这里装船,经过地中海去欧洲倾销。

杨凡已经提前布局了铁路和火车机车。还有蒸汽船和飞剪船。有了这些交通利器。杨凡就掌握了欧亚大陆的陆权和整个世界的海权。

工业产品将通过陆路和海路全球倾销。他要爆发产能,把钢铁和纺织品价格做到任何人都无利可图,进入这个行业只能破产。

目的就是,彻底垄断全球市场。先行者的工业一旦形成了规模,后来者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

工业发展八要素,劳动力、土地、原材料、市场、资本、能源、技术、管理。其中劳动力、土地、管理是内部要素。原材料、市场、资本、能源、技术是内外共同要素。

从目前看,杨凡这八大要素全部掌握。并且对欧洲形成了降维打击。

这些优势,足以把欧洲的工业革命,从一开始就掐死在摇篮里。

没有纺织业,他们的工业革命不可能萌芽。他们无法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

后世华夏的爆产能,能干死全球中低端制造业。这个时代同样也能。

华夏之后再无工业国。

用工业化先走一步的时间差,和规模效益带来的低价格,以及海量的产品,把欧洲的路提前堵死。

在杨凡的规划里,金山会盟之后,就立即开始移民计划。

南疆和北疆的民族以及中亚的民族,他们的生存环境太苦了。

为了他们的幸福生活,杨凡会把他们整合起来,武装起来。一路向西,重新按照蒙古人当年的西征路线。收复东欧平原。

第一步,大军先越过乌拉尔河,在黑海北岸站住脚。

第二步,以察里津城为中心,把这些新移民落户到欧亚大草原的最西端。

在杨凡的后续规划里,蒙古人和天山南北、中亚的所有游牧民族,都将迁徙到更适合他们发展的,自然条件更好的地区。那就是东欧平原。

斯拉夫人将会被赶走,就像当年匈奴人驱赶东哥特人一样。

杨凡会把沙俄灭掉,大毛、二毛、白毛统统赶进波兰。以后东斯拉夫人会居住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地域里。

乌克兰这块肥沃的黑土地,杨凡会留给自己。和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地,东北平原黑土地一起,将作为杨府的私人领地。

这些地方巨大的农业产出,将来用于调剂全球粮食市场。

至于空出来的东欧大平原。将会分配给蒙古人、天山南北的各个民族,以及中亚的哈萨克人、突厥人、粟特人、塞种人后裔。

东欧平原宜农宜物,自然条件比欧亚大草原带的东半部分,这种高寒高原草原好的太多了。也比西半部分的干旱荒漠草原好太多了。那里到处都是沙漠和荒漠。

华夏三千年来北方的威胁,就是因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为了生存,争夺华北平原。矛盾的焦点就是,这块地到底是用来放牧,还是用来种田。

长城以北牧区,这种单一气候类型,在自然灾害下,毫无抵抗力。

每隔百年,甚至几十年,就不停地对游牧民族政权进行格式化。

他们迫切的希望,有第二块不同类型气候的牧场。用来增强抵抗天灾的能力。

沙俄的故地将会分给这些民族,杨凡会把他们犬牙交错布置,以避免某一家强大起来爆发战争。

从此他们再也不用被单一气候下的自然灾害逼迫,不停地南侵。他们三千年来对一块没有白灾的牧区的诉求,将一劳永逸的实现。

也再也不用惦记华北平原,这里是更适合发展牧业的地方。

大西洋水汽充沛,东欧全是平原沃野,河流纵横,基本没有山地。

除了有点冷,没有别的问题。

可是再冷也没有蒙古高原冷。莫斯科冬季也就零下二十度。和蒙古动则零下四十多度不值一提。

沙俄的地盘上,地域也非常广阔。426万平方公里的沃野足够容纳所有的新疆和中亚、北亚的民族生活。

他们其实没有多少人口,这个时代有一千多万人打住了。

他们的所有诉求都会在这里得到满足。

铁路也会从察里津经莫斯科修到彼得堡港。工业品也可以充足的供应他们。他们的牲畜和皮毛、肉、奶制品也可以通过铁路销往内地。

杨凡泡在热水里,心里盘算着,如果这一步走通了,人类的历史就将彻底改写。欧亚大铁路工业带,串联起波罗的海的彼得堡港,黑海的塞瓦斯托波尔港、渤海的秦皇岛港。

沿途的几百座城市,将会发展出完整的工业门类。

沿途有最肥沃的土地作为粮食产区,沿线还有石油、煤炭、铁矿和各种资源。再加上从大明移民至少五千万。将永远改变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

后世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中亚五国、华夏本土和东南亚、澳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所有岛屿,将划归华夏本土范围。

在未来的蓝星帝国九州中,这里将有一个新的名字---中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