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443章

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443章

簡繁轉換
作者:郁雨竹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21 22:00:27 来源:源1

第443章

三清山很大,且山高林密,别说锦衣卫只有两人,就是冲进去两万人,也找不出一个王费隐来。

所以两个锦衣卫被气到了,不得不憋着一口气离开。

但在离开之前还是和村民们调查了一下潘筠和三清观的人。

村民们对潘筠知道的更少,只知道:「是观里师父出门带回来的,说是修炼极有天赋。」

村民们道:「也的确很有天赋,才来,就被山神收做徒弟,还做了山神庙的庙祝呢。」

锦衣卫们对前一点认真倾听,对后一点嗤之以鼻,不过对潘筠,他们也算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她来三清观时间不长,后来被送到龙虎山学宫去学艺,只过年才会回山。

她相面算卦极准,心地善良,不仅经常帮助乡亲们,也经常帮助城里的乞丐,就现在,她还资助着城里一群小乞丐上学吃饭呢。

去找明仁的锦衣卫也有了收获,且还很大。

明仁是看过潘筠身契的人,且记性极好,此时还能记住她的来处。

当年将身契拿去户房消奴籍,落户入籍的师爷也记得,见他应付走两个锦衣卫,师爷忍不住道:「大人,那身契上分明标明了潘筠原籍,您为何只点到开封祥符县?」

明仁只是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转身回公廨。

师爷见了心中了悟,看来大人也怀疑潘筠的身份来历有问题,话只说了一半,也算是帮三清观和王璁了。

锦衣卫们汇合,又一路查到了开封府,没查到潘筠的父母家人,倒是查到了周王府。

锦衣卫们:……

谁懂他们此刻的心情啊,出门前想着查一个小道士而已,能有多难?

结果竟然查到宗亲头上,这是要命啊。

周王府很低调,现任周王因为被圈禁过,更是低调。

锦衣卫一上门,他亲自出面接待,毕恭毕敬的把人请到大堂说话,完全把锦衣卫当做天使对待。

四个锦衣卫在县令们那里都没感受过这份敬意,对周王的感官很好。

所以回到京城,将查到的信息报上去后,四个锦衣卫还在皇帝面前一致夸了周王朱子瑾。

「周王啊,」皇帝顿了顿后问道:「他可出孝了?」

王振给他倒茶,笑道:「年前就出孝了,过年的时候还上书请安了呢。」

王振在脑海里快速搜刮一遍,含笑道:「听闻周王在学习医术呢,和之前几位周王一样,在医药上极有天赋,而其世子天赋还在他之上,过年的时候周王府送的年礼中就有不少药材是周王父子亲自炮制的。」

皇帝很满意,颔首道:「今年的春茶你记得分出一盒来,给周王府送去。」

王振笑着应下。

送礼当然不可能只送一盒茶叶,到时候一些绸缎之类的东西也可以送一些。

只要不是特别大的事,一般这种礼单都是王振处理的。

谈完周王,话题重新回到潘筠身上,皇帝问几人,「所以你们没查到潘筠的来历?」

四个锦衣卫羞愧的低头,「是,只知道她是在开封一带被三清观的两个道长赎身,后带回三清山,得见三清山神被收为徒弟。」

皇帝皱眉,很是不悦。

一旁的王振慢慢的磨墨,见皇帝不高兴了,就轻声问道:「陛下,这潘筠是何人?北镇抚司查不到,不如交给南镇抚司去查。」

皇帝垂眸遮掩住眼中的神色,道:「她是个小道士,有神异之能,所以朕好奇让人去查一下。」

皇帝状似不在意的道:「既然查不到就算了。」

他让四个锦衣卫退下。

王振也笑了笑,不再提及这事,但背过人,王振立刻去找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让他找人去查一查潘筠。

「皇帝当时去我的宅院时,身边跟着一个小道姑,应该就是她,陛下手上的符应该也是她给的,」王振面沉如水,「曹吉祥那阉祸不肯说出黄符的作用,只能从外面查起,把人拿住,一定要问出来那黄符的用处。」

虽然在他的努力下,他和皇帝又回到了从前亲密的样子,但他心里知道,他们之间已有裂痕,不说他,就是皇帝,对他也时有试探,不复从前信任。

王振觉得,那天晚上让他心慌失措的黄符是关键。

所以他一定要知道那是什麽。

马顺应下,然后问,「那潘筠要上哪儿找?」

王振大怒,「我要是知道还用得着你吗?我连名字都告诉你了,你不会去查吗?」

「……可是这茫茫人海,京城人这麽多,只知道一个人的名字,怎麽可能查得出来?」

王振脸都黑透了,压抑着怒火道:「潘筠!女的!年纪不大!道士!三清山三清观人!你到礼部去查,京城有几个出身三清观的道士一目了然,连这点都要我教你吗?」

马顺反应过来,立刻拱手退下。

「等等,」王振眉头一皱道:「陛下最近好像很喜欢去观星台吹风,钦天监的四位官正轮流陪同,他们不都是道士吗?」

「那夏官正尹松好像就是江西人,他是龙虎山的,还是哪儿的?去查一查。」

马顺应下,就先去查了尹松,一查一准。

马顺自己都没想到那麽顺利,简直是想什麽来什麽啊。

他眨眨眼,问礼部的官员,「这案卷上的内容是真的?尹官正真是玉山县三清观的人?」

礼部的官员:……

他一脸严肃,差点没忍住当着马顺的面翻白眼,「当然是真的,我礼部的卷宗怎麽可能会出错?马大人,你要是质疑我们礼部造假,最好拿出证据来。」

笑话,尹松又不是死了,他们还能给人的籍贯造假吗?

马顺也反应过来,就问礼部的官员,「这尹松家中还有什麽人吗?师兄弟姐妹,徒弟,师侄之类的,有没有一个叫潘筠的?」

礼部的官员懒洋洋的道:「只知他从小失孤,由三清观观主抚养长大,名下有几个徒弟,其馀的不知。」

他道:「这些事情也不在我们礼部的职责之内,他是孤儿,收养他的是三清观观主,观主没问题就能入朝为官,这麽些年,礼部也没收到过有关他的弹劾。」

谁没事去弹劾钦天监的人啊?

钦天监那群人通常不主动找事,而他们没钱丶没权丶也没势,正常一点的人也不会去找他们的事。

那群道士,说通俗点是官,具体一点,那就是想藉助国家的力量观星丶研究,顺便还能领一份俸禄的道士丶

要是被人找事,不领这一份俸禄,不借这一份力也可以。

直接挂印跑到山里隐居起来修炼的大有人在。

那挂名钦天监监正的张真人,一年有半年时间不在京城,常常找藉口跑回龙虎山修炼,把事情丢给下面的副监和官正们做。

朝中官员都怀疑,要不是张真人身上还有一层官爵,不得不在朝廷中任职,只怕早挂印离去了。

和他一样的还有被养在皇宫深处的张某某。

是真的张某某,因为没人见过他,从皇朝建立之初,一直到迁都来北京,一直有这样一个人存在。

没人知道他的姓名,甚至没人见过他,但他一直存在。

做到锦衣卫指挥使之后,马顺才知道宫里有这麽一个人的。

他的存在就是为了防止人和妖魔鬼怪用法术伤害皇帝。

可惜,至今为止,没人见过他出手,但朝廷上层官员一直知道有这麽个人存在。

在此情况下,大家对钦天监里的那群道士多是敬而远之的态度。

不相信,但也不得罪,且尊敬。

马顺也有这种心理,查到尹松头上,他也要迟疑一下,想到王振的权势,最后还是带人去查尹宅。

这一查,就把曹业给扯出来了。

「她叫潘筠,又与王大人府上的失窃案有关,你既去查过,为何不上报?」

曹业快要冤死了,立即道:「下官上报了的,但大人让下官亲自去报给王掌印,那两日王掌印一直在陛下身边伺候,根本无暇见下官。

后来更是让人直接与下官说,不得再查失窃案,听口气,王掌印应该知道偷盗财物的贼子是谁了,下官也就不敢再查,这事情已经过去许久了。」

曹业仔细观察着马顺的表情,声音放轻了两分,「不过下官一直觉得潘筠的名字有些耳熟,却又一直想不起来,但刚才大人提到了开封,下官一下就想起来了,约是三年前,下官曾带人抄过一个潘姓官员的宅邸,他有过一个已死的女儿,也叫潘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