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大明和倭国是有贸易往来的,当然,海禁政策下,两国之间的贸易都是走的官方,叫朝贡贸易,亦被称为勘合贸易。
因为日本来明贸易,需要手持勘合符。
只有拿着勘合符上岸,大明才认他们是正当贸易,否则,一切视为走私。
倭寇横行,不仅是抢大明的百姓和钱财,也侵扰倭国沿海百姓。
他们带回来的商品侵犯了一些人的权益。
毕竟,没有他们,去勘合贸易的家族,带回来的商品价值可以翻好几番。
所以倭寇在倭国,在中层以上的利益团体是一半一半,而在中层往下,百姓亦深恶痛绝。
中层以下的百姓没有得到倭寇从大明得来的利益,反而因倭寇横行,浪人增多,沿海一带时不时的发生械斗。
这些武士打架砸坏东西不赔,伤及普通百姓也无罪,自然也没有赔偿,百姓们不恨他们才怪。
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大明走私过来的商人和海匪。
因为他们会花钱雇佣他们干活。
所以看到旗帜上挂着海盗标记的大船靠近,妇孺们就先往远处跑,留下几个手脚灵活的青年。
船还没靠岸,岸上的青年已经快速略过潘筠的衣着丶头发和脸。
一眼扫过,兴奋的跳起来,大声道:「是汉人,是汉人!」
跑远了的人立刻呼啦啦又跑回来,拿着刀剑的家臣立即领着一群浪人冲上来,一边扒拉开这些贱民,一边目光炯炯地盯着渐渐靠近的大船看。
远远地,潘筠的目光与为首的家臣对上。
潘筠轻轻勾起嘴角,冲他点了点头,见他眼神越发明亮之后便移开,看向海岸另一侧,那边,正有一群提着刀剑的人往这跑,就在靠近港口时,斜刺里冲出来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将他们拦住了。
潘筠嘴角上扬得更明显了,「这地方可是我特意选的,正好避开了菊池家和大内家的势力范围。」
薛韶:「那这是谁家的势力范围?」
「听倭寇招供,这里叫高知县,是四国之一,别看地方小,这里面盘踞的家族却不少,有叫本山丶安艺丶长宗我部丶中村和一条的,还没完呢,他们互相争地盘,要好时很好,要不好能把脑袋打出屎来。」
屈乐一脸嫌弃:「就一个县至于吗?不就相当于县里的土豪士绅争地争利吗?我们一个县的土豪士绅都没这麽多。」
潘筠乐呵呵:「他们势力多不好吗?这水越混,我们才能摸到鱼呀。」
船靠岸。
为首的家臣不等船停稳就率先跳上船,潘筠眉头一皱,阿信立即刷的一下抽出刀来,馀光瞥见潘筠没有阻止的意思,他立即根据自己的心意朝冲上来的人大刀劈去。
家臣立即抬刀阻挡,俩人瞬间过了几招,三四下后阿信将家臣逼到船的边沿,对方只要稍一挪动就掉下去。
潘筠这才叫停,扫了那家臣一眼,不语。
阿信喝问:「你是何人,为何不经允许便私自登船?」
家臣听到他纯正的汉语,连忙用汉语回答:「贵人丶恕罪丶我,本山多信,求见贵主人。」
潘筠嫌他汉话说得磕巴,直接问道:「你们国内不是习用汉字,学汉语吗?找一个识字的来与我说话,你们家主人总识字吧?」
本山多信脸色涨红,虽然是家臣,但不识字,汉语也是跟随家主,听得多了才会一些。
见潘筠站在人群正中前方,所有人都落后她半步站着,便知道她是为首的人。
虽然是女子,但本山多信不敢小看她。
她能带这些人渡海来到这里,本身就是个不简单的。
本山多信目光扫过她身后全是带刀剑的浪人,直觉她和之前走私过来的大明商人不一样,气质也不同,不敢硬攀交情,连忙道:「稍等,我这就去请家主人。」
他们家家主叫本山游隼,本来他不想亲自来的,一条走私过来的海盗船而已,让他几个儿子去就行了。
但不知道为什麽,当他即将出口时,心脏一跳,直觉让他亲自去看一看。
他素来相信自己的直觉,于是本山游隼就来了。
长宗我部的家臣一听说本山游隼亲自去了港口,当即回去请他们的家主。
于是长宗我部茂也赶了过来。
两个中年男子踩着木屐呱嗒呱嗒赶到港口的时候,潘筠他们已经在船上和港口上的人大眼瞪小眼快一个时辰了。
不过他们一点也不无聊。
港口上的人把他们当戏子一样的观看,他们也把港口上的人当猴子一般观赏。
双方就彼此的肤色丶发型丶衣服饰品,甚至鞋袜和语言都分析了八百遍,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倭国沿海的百姓怎麽看着比我们大明沿海的还穷?」
潘筠:「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他们是小国,我们是天朝上国。」
胡景:「但我们海禁啊。」
屈乐:「路看着也不好,坑坑洼洼,全是泥坑,港口也小,潘筠,你不是说你挑了一个相对较大的海港停留吗?你是不是找错地方了?这怎麽看着比一个小破渔村的野港还要差?」
「我没停错,要是停错了,请向后转到船舱,把里面的俘虏拉出来鞭尸。」
屈乐撇撇嘴,嫌弃道:「真是又破又小。」
潘筠:「就是这又破又小的地方出去的人扰得我大明沿海不得安宁。」
胡景:「你这话有些怨气啊,也不能全怪我们,只有千里捉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我们海岸线又长,自然防不住。」
潘筠:「唐代名将程咬金有一句名言。」
胡景很感兴趣:「是什麽?」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胡景狠狠点头:「此话有理,不愧是名将!」
薛韶一头雾水,有些怀疑自己,虚心的请教:「潘筠,这话是哪本古籍上提到的?」
潘筠面不改色道:「忘了,但你就说这话有没有理吧?」
薛韶迟疑着点头:「是没有错,但我们大明和倭国隔着一片海,远渡来攻,我们是疲惫应战,而且还可能水土不服……」
潘筠啧的一声,「谁说来明的了,明的不行来暗的。」
妙真兴奋不已:「比如现在这样的?」
潘筠微微颔首。
薛韶摸着下巴沉思:「倒是一个办法……」
屈乐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悄悄挪动脚步离他们远了一点。
真是可怕,一个道士,一个官,竟然想出以匪治匪的方法,比他们这些混江湖的还野。
趁着人还没来,他们还兴致勃勃的讨论了一下这个方法的可行性,正说得起劲,就见远处两伙人在快速靠近。
为首的两个中年男子宽袖大袍,头顶仅有的那点头发梳向后方,在阳光下显得油光水滑的。
脚上拖着高高的木屐,跨哒跨哒往他们这里跑的时候身姿矫捷,身形灵活,一点也不像是穿着高木屐的样子。
潘筠不由的扫了眼他们的小短腿,觉得他们的下盘很稳。
不过……
「他们好像有点穷啊,」显然,王璁和他一样发现了华点:「他们竟然是跑着来的,不是坐车,也不是坐轿子,难道连一辆驴车都没有吗?」
潘筠轻咳一声,压低声音道:「人到了,人家听得懂汉语,你们少议论人。」
王璁老实的闭上嘴巴。
本山游隼最先一步到达,站在船下向潘筠行礼:「可是大明来的贵客?在下本山游隼,请贵客下船让我略尽地主之谊。」
长宗我部茂也赶了过来,同样行礼,请潘筠下船一叙。
潘筠这才带着王璁和薛韶下船。
屈乐也要跟上,被胡景一把薅住。
屈乐不服,压低声音道:「阿信都能去,我为什麽不能?」
胡景低声道:「他是海匪出身,能说黑话,还懂倭语,去了有用,你懂什麽?」
屈乐张了张嘴,愤愤道:「等我学会说倭语……」
妙和兴奋的道:「我们这一路上学了不少了,我教你呀。」
屈乐不想让她教,她都是刚学的,说的未必标准,别最后把他给学劈叉了。
本山游隼和他的家臣一样,一眼认出潘筠是首,同样不敢小瞧了她,甚至要更郑重两分。
小小年纪就能带一条船渡海来到日本,不是自身能力强,就是家族能力强,不管是哪一方面,本山游隼都不想得罪。
本山游隼又介绍了一遍自己,笑吟吟的请潘筠去本山家做客,并表示本山家族欢迎一切从大明过来的商队,不管是官方的,还是私人的。
潘筠知道这话是打探,也不藏着掖着,直接道:「贫道潘筠,法号三竹,这条船是我们从海匪手上抢来的。」
本山游隼脸色一僵,目光快速略过潘筠身后的王璁三人。
着重在薛韶身上停了停。
薛韶身上的读书人气质太浓了,他和潘筠一样,身上有种让本山游隼喜欢到不高兴的气质,让他有种心悸之感。
瞥见他眼中的惊疑,潘筠笑了笑道:「我们是混江湖的,本山君是日本人,可能不懂我们大明,在大明,习武是很费钱的,而我们要没钱了。
所以我们江湖极大门派联合出手剿了个海匪窝,但剿匪得到的金银只是一时的,不是长久之计,我们想和他们一样做一门长久的生意,可以世世代代的供养门派,所以大明武林盟派我们来打前站,也是想和日本这边像本山君一样的士绅土豪联系起来……」
本山游隼一下就听明白了。
大明一个叫武林盟的组织黑吃黑打了几窝海匪,还想要接过海匪的生意。
本山游隼眼睛大亮,立即点头应下:「能够为潘道长引路是我等的荣幸!」
海匪生意他早想干了,但他插不上手。
因为本山家没有大船,小船只能在附近打打闹闹。
但有什麽意思?
打劫高知县的百姓,百姓那麽穷,榨也榨不出几两油来,不值得他打劫;
打劫那些海匪,他打不过。
所以他就只能跟其他几个家族争抢港口的地盘,从登岸的海寇手里抢买他们货物,转手赚一笔钱。
潘筠他们既然也是新开张,说不定他们可以合作一波,蹭一下他们的船,说不定能一飞冲天,追赶大内家也不一定。
本山游隼乐起来,就要和潘筠套近乎,但一直被拦在外面,只来得及报一句家门的长宗我部茂终于带着人推开了本山家的人冲了进来:「还有我!潘道长,长宗我部家的势力并不弱于本山家,你们想把抢来的货物销出去,只靠本山家一家是不行的,我们可以三家合作!」
本山游隼就要反驳,长宗我部茂突然靠近他压低声音道:「看他们的船这麽大,你吃得下吗?」
本山游隼就把话咽了回去,默认长宗我部站在了他身边。
薛韶看了心中挑眉,潘筠算得还真准,这个港口选得很好。
潘筠嘴角微翘,很高兴的和他们交了朋友,这才让人把船板放下,把船上的人放下来。
本山游隼兴奋的盯着大船,问潘筠:「潘道长,不知道你们这次带来了什麽货物?」
「那可不少,我不觉得你们两家能完全吃下,所以不打算完全在这里出货,」见俩人脸色微变,潘筠就笑道:「不过好东西一定让你们先选,我第一次渡海的港口,第一个认识的日本朋友,你们自然是有优惠在的。」
本山游隼和长宗我部茂脸色微霁,连忙问道:「不知道潘道长带了什麽货物来?」
潘筠漫不经心的道:「那可多了,有铜钱丶生丝丶绸缎丶瓷器和书本,还有……」
她冲俩人眨眨眼,意味深长的道:「人。」
俩人一懵,疑惑的发问:「人?」
「对啊,人,」潘筠笑道:「不过这人我可不会轻易出手,还要看两位合不合他们的眼缘。」
本山游隼疑惑的问道:「是奴隶吗?买奴隶还需要合奴隶的眼缘?」
潘筠笑了笑,没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冲船上的人拍了拍掌,命道:「妙真,妙和,抬两筐绸缎下来让本山君和长宗我部君挑选,当做我送他们的见面礼。」
妙真妙和应下,转身去库房抬绸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