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405章 有心植柳柳不活

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405章 有心植柳柳不活

簡繁轉換
作者:郁雨竹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21 22:00:27 来源:源1

第405章有心植柳柳不活

皇帝把文章丢回给他道:「你也上一点心,人家连文章都给你写好了,化用而已,有何难的?」

皇帝扯过一张白纸,直接提笔帮他把前半段给化了,随手递给他道:「就这麽化用,拿去吧,剩下的自己琢磨。」

郕王接过,老实拿着一篇半的文章去琢磨了。

皇帝摇了摇头,等到下午再想起这件事时就问身侧的牛玉,「郕王呢?作业写得怎麽样了?」

牛玉笑道:「郕王刚从太傅那里出来,看样子,太傅没骂他,文章应当是做的不错。」

「那是他做的吗?」皇帝摇头笑道:「化用而已,饭都喂到嘴边了,不至于还不会张嘴吃。」

皇帝扭了扭脖子,牛玉就提醒道:「陛下久坐劳累,不如出去走走,也不剩多少摺子了,晚饭前再批就是了。」

皇帝看了看左侧的摺子,也感觉心思浮动,不想再动,于是起身,「好,我们出去走走。」

牛玉正要侍奉他出门,皇帝就突然问道:「先生呢?」

牛玉拿披风的手短暂的停顿了一下,就回道:「有人密告常州府知府陈实贪赃枉法,巨额索贿,欺压百姓,王先生去南镇抚司,当是想要从都察院中接过这个案子为陛下分忧。」

皇帝:「常州府?两日前都察院上报,说常州府发生一起沉船事件,死了好几个人?」

「是,有御史弹劾,此事牵涉陈实之子,还有被索贿之人,案子正要移交大理寺,由都察院和大理寺共同追查。」

皇帝不免好奇,「这样的案子交给都察院和大理寺就是了,先生怎麽对它感兴趣?」

牛玉给皇帝披上披风,轻声道:「或许是因为杨阁老之子杨稷,听闻,南直隶的两个御史上书,便是受杨稷指使。」

皇帝闻言看了一眼牛玉,披上披风出门。

尹松正在望星楼上打坐,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灵气也浓郁,他日常即便不看星星也喜欢在此处打坐。

和他一样喜欢望星楼的是皇帝。

他自从十四岁后,就喜欢登高望远,京城里有两处高点。

一是皇宫里的望星楼,二是皇城边上的观星台。

听到身后熟悉的脚步声传来,尹松睁开了眼睛,心中叹息一声,到底还是叫他碰上了。

在对方踏上最后一阶楼梯时,尹松从地上起来,侧身回头看,一眼便低下头,弯腰行礼:「参见陛下。」

「免礼。」皇帝走到楼边,居高临下的俯视整座皇宫,舒服的呼出一口气,「还是这里舒服。」

尹松笑着微微躬身。

皇帝不由偏头看他,目光扫过地上的蒲团,问道:「尹卿,你的修为高吗?」

尹松道:「还过得去,远不及门中的小师妹。」

「咦?你是师兄,当修炼的时间更长才是,怎麽还不及你师妹?」

尹松温声解释道:「有的人是天才,十一二岁便饱览群书,有所作为;而这世上绝大多数人,十一二岁还在启蒙阶段,能考中童生便算厉害了。」

「臣正是那绝大多数人,而臣的小师妹则是那个天才。」

皇帝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自得的道:「这倒也是,大明疆域辽阔,人才地灵,自是不少少年英才。」

皇帝顺口问道:「你小师妹多大了?」

尹松道:「她是宣德九年生人。」

皇帝这下是真惊讶了,「这么小?她功夫比你还高?」

尹松笑着点头。

皇帝就喜欢天才,尤其喜欢少年天才,他顿时心毛起来,想出宫。

他身后的牛玉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想法,上前一步,小声提醒道:「陛下,二月初二快到了,礼部已经上折催开犁礼一事,内阁的诸位大人都看着呢。」

皇帝就按压下躁动的心,问尹松:「朕记得你是三清山三清观的人,从京城到三清山需要多久?」

尹松道:「倒是不远,骑马五日便可到,乘车七日可至,走路的话,那要看那人的脚程……」

皇帝连忙挥手,「朕知道了。」

尹松笑道:「臣观陛下今日难以定心,不如到皇城的观星台上走走,那里能看见整个内城,吹一吹风,说不得心就静了。」

皇帝也只是个少年人,正是好玩的年纪,加上他是皇帝,最听不得人说「不」,所以尹松一提,他立刻点头答应了,让牛玉一肚子的话堵在了胸间。

皇帝也觉得牛玉跟着不好,于是与他道:「让曹吉祥跟着吧,你回司礼监去,将所有摺子整理一遍。」

牛玉快速的扫了尹松一眼,无奈的应下。

他觉得今日的尹松有些奇怪,却不是很确定,因为偶尔,他的确会照顾皇帝的心情,为皇帝排忧解难。

牛玉压下心中的感觉,躬身退下。

等皇帝和尹松到楼下时,侍卫和内侍曹吉祥已经在等着了。

他们服侍皇帝上马,直接朝宫门走去。

宫门之外是皇城,内阁丶六部等衙门都在皇城之中。

皇城的大门才是民间俗称的宫门。

皇帝来这里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没人劝诫阻拦。

皇帝畅通无阻的到达皇城边上的观星台,跟着尹松一起上到台上。

一走到台上,皇帝就不由呼出一口气来,露出笑来,「这里的空气的确比望星楼上的好。」

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内城的街道丶人丶摊贩……

皇帝静静地看着,过了一会儿后指着一处问尹松,「尹卿,那是干什麽的?」

尹松望去,认真看了一会儿后道:「应该是水车。」

他解释道:「有些人家中无井,除了自己去挑,便是买水。臣看那是往海晏胡同去的,那里住的多是官员,为了面子,也不好亲自挑水,或是让家人挑水,所以没有井的,大多是买水喝。」

皇帝就好奇的问道:「尹卿家中有井吗?」

尹松:「臣幸运,租到的房子里正好有一口井。」

说完又笑道:「便是没有,臣也不怕丢面子,胡同口就有一口井,我得闲了可以去挑水,我若不得闲,便差使小师妹去,正好这段日子她在京,倒省了微臣不少麻烦。」

皇帝听了大喜,「你小师妹现在京中?」

尹松笑着颔首,「是,她来京中看我。」

皇帝立刻转身,「走,带朕去看看她,尹卿的修为就已经很厉害了,朕倒要看看比你还厉害的人什麽样。」

尹松欣然同意。

曹吉祥愣了一下,然后立刻跟上。

倒是侍卫长劝道:「陛下,我等未提前准备,您出宫,万一遇上危险……」

皇帝不在意,「又不是第一次出宫了,且也不是去外处,而是去尹卿家,你快去备马,我们快去快回,还能赶上在宫门外的羊肉汤馆里喝一碗羊汤呢。」

曹吉祥根本就不劝。

他可知道这位主,那是只能顺毛撸,但凡逆一点他的心思,他就得不高兴。

不高兴,最后折腾的还是他们这些贴身伺候的。

更何况,出宫对于大明的皇帝来说的确不是什麽大事。

哪年小皇帝不往宫外跑几趟?

当然,他也跑不远,就在城里转转。

一群人簇拥着皇帝下观星台。

从观星台出城可就近多了,往北走上三百步不到就是城门。

他们直接骑上马,但才到城门口,迎面就和坐着轿子的杨士奇撞上了。

尹松看到杨士奇的轿子,心中一叹,知道今天是出不去了。

看来今日的卦还挺准,有八成的可能,却又功亏一篑。

唉,应该更有把握一些时再开口的。

尹松在心里复盘,动作却一点不慢,跟在皇帝身后下马。

轿子里的杨士奇也下来了,对着皇帝撩起衣服就要跪下行礼。

皇帝也知道今天出不去了,心中不悦,就等着杨士奇跪下,磕了一个头才让人扶他起来。

小皇帝和颜悦色的问道:「阁老怎麽这时候进宫?」

杨士奇也和颜悦色的回答:「老臣听闻王质南下查矿工造反一事有了结果,故进宫来求见陛下。」

杨士奇当看不见皇帝一副出门的样子,道:「事关江南安全,又春耕在即,故来得急了些,陛下可看过奏章了?」

没有。

皇帝还未批阅到那份奏章。

这事的确重要。

皇帝心中念叨,怎麽江南这两年这麽多事,不是勾结倭寇走私横刀,就是倭寇藏宝图;矿工造反,现在又冒出一个常州知府索贿贪污。

这一刻,皇帝将怒气都转移到常州知府陈实身上,一边和杨士奇转身回宫,一边问道:「朕听闻此事是杨稷关照过的,阁老可知详情?」

杨士奇还真不知道,不过却露出了一个微笑,道:「臣虽不知此事,但杨稷素来急公好义,有侠义之心,或许是他听到了此不法之事,见不得人受苦,所以关照了一二。」

杨士奇道:「臣让都察院和大理寺详查,一定将此事查明。」

皇帝点头,「让南镇抚司协理。」

杨士奇微微皱眉,他不太想让锦衣卫们插手,他们一旦插手,就很难保持住公正。

有罪变成更大的罪,而无罪也有可能变成有罪。

但皇帝已经开口,他又刚把人截住,一时倒不好反对了。

尹松早默默地让到了一旁,目送他们离开。

从头到尾,杨士奇都没看见他。

尹松都不知道这算好事,还是坏事。

他叹息一声,看来小师妹还得再等一段时间才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