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织明 > 第三百一十七章:会师南关外

织明 第三百一十七章:会师南关外

簡繁轉換
作者:蜗牛非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2 08:58:06 来源:源1

“张帅,奴贼来势汹汹,我师怕难于抵挡啊!”

大同总兵王朴双手按在帅台的围栏上,眼中已略显惊恐之色,显然对前方的战事很为担忧不已。

张诚闻言放下千里镜,顺手就递给了王朴,对他说道:“依我观察,奴贼已是尽了全力,前方已出现豪格的镶蓝旗身影,只要能抵住鞑子这一波的攻击,后事方才可为!”

王朴其实也有一个全铜打制的千里镜,那还是张诚赠送与他的,只不过他刚才用过之后,便即收入腰间的背囊之中。

这时,他接过张诚递来的千里镜,举在眼前就观望了起来:“除了满洲镶黄旗、蒙古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外,豪格的满洲正蓝旗果也出战,现在就差阿济格的满洲镶白旗未动了。”

他看了一阵,放下千里镜递给一旁伺候的张成芳,又对张诚道:“张帅,奴贼几乎全军尽出,末将怕前线将士顶不住啊。”

“那就把中军压上去。”

张诚语气坚定地接着说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关键还是看死得值不值当,若是当了逃军,不论被奴贼追击斩杀,还是被自家主将斩杀,皆背负耻辱,徒使后人受累。

而阵前奋勇鏖战,虽战死疆场,但上可保皇恩,对得起祖宗,下亦得厚恤,也算对得住家眷,可谓马革裹尸,死得其所。”

他抬手指着前方,又道:“今奴贼满洲镶黄旗出击的鞑子,已被我宣府铁骑杀退,张广达、林芳平即刻便能挥师西向。

而西路郭老将的宣府标营,与奴贼蒙古正红旗鏖战,明显占了上风,惟有中路步军压力最大,然只要能够坚守防线,不为奴贼所乘。

则优势在我,一旦奴贼退兵,我师大可全力进击,一鼓而上,进兵破开奴贼的围锦防线!”

前方形势也确如张诚所言,宣大军悍不畏死的精神,完全超出代善的预想,在他看来南国宣大军就算是悍勇敢战,但与大清国勇士仍然不可比拟。

他初时并未想要发起总攻,然在宣大军炮火轰击之下,布阵在最前的满洲镶黄旗、蒙古正黄、正红旗,被逼迫着发起冲锋。

代善见状也是无能为力,对面明军就如疯了一般,火炮轰击不断,虽然他已派人催促,然孔有德那边只有一些小炮前来助战。

那些新铸的红衣大炮还有二十余门,但转运却极为费力,现在虽已运送到阵地,但炮位还没有准备好,估计还要小半个时辰才能打射。

其实,这一切应该归功于宣府军的夜袭,他们在撤出前丢的那些万人敌,将土城各处炸了个稀巴烂,尽是残垣断壁。

许多安放大炮的土堆崩塌,严重影响了红衣大炮的转运工作,不得不逐一清理后,才能将那些笨重的红衣大炮运送出来。

但即使是这二十余门红衣大炮开始发威,可与宣大军的火炮相比,在数量上也是处于绝对劣势,岂是仅凭这每轮二十余颗大铁疙瘩,就能改变得了的?

不过,既然已经发起了冲锋,代善也不好再命他们撤回来,只能传令击鼓,趁势发起总攻。

他甚至简单认为,宣大军这是在做最后的挣扎,他们正是无力再战,才如此不要命的疯狂发射炮子,想借火炮之威来做最后一搏。

而己方三旗大清勇士杀上去,对面的宣大明军还不瞬间崩溃,就在今日午前的战斗中,他们的畏怯便已凸显出来。

任凭己方如何攻打,对面的宣大军都是只守不攻,虽偶尔有一些骑兵在侧翼游荡,但只要己方勇士出击,他们便即望风退却。

这不是畏怯,又是什么?

可战场情势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来进行,宣大两万余将士凭一腔血勇,生生抵住了鞑子虏骑的攻击。

非但如此,他们更是用以命换命的方式,展现了大明军人的武勇与忠义,不论骑兵还是步军,都是一般的可歌可泣。

而清军各旗将士也确为凶狠勇悍,只不过运气不好,遇到了宣府铁军,这才使得他们的一世凶名,在这一天被终结。

眼看着镶黄旗前锋溃败,而右翼恩格图的蒙古正红旗也处在了下风,惟有蒙古正黄旗阿代所部的进展还算顺利。

远远看去,他们似乎已经突入了南国步军阵内,但出人意料的是南**队并未因此而溃败。

看着苦苦支撑的南国将士,代善急命豪格率领正蓝旗与图赖的蒙古镶黄旗出击,他希望豪格与图赖的增援,能够在南**队的中间撕开一道大口子。

从而形成中间突破的仗势,直击南**队的中军,然后再回师包抄他们的两翼骑兵,如此便可使其军心丧尽。

“礼亲王,明狗已濒临崩溃,何不全师压上,迫其后退,再行追击。”武英郡王阿济格脸上的急躁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礼亲王代善却不无担忧地说道:“不可全军尽出,否则一旦明狗留了后手,可我全军尽出,又如何应对?”

阿济格闻言,一时无法应对,但心中的急切之情却不能平复,他瓮声瓮气地说道:“礼亲王,我大清勇士已然占了上风,若不一鼓作气,更待何时?”

但不论阿济格如何说,代善始终未同意他出战的请求。

…………

宣府军登封营李际遇部兵马,以及何振雄的宣府镇标左翼营将士作为新生力量,自太阳初升之时便即动身,北向支援张诚这边的主力决战。

但自从抵达战场后,却是一直结阵在张诚的中军后面,未有出战的机会,如此直到午饭后他们才开始结阵以待。

虽然午后的战事极为凶险,但张诚却一直没有调用他们这两部兵马,究其原因,无非是想将他们作为奇兵,以期给奴贼一个突然袭击。

此刻,连张诚的中军都已经做好了随时出战的准备,可李际遇同何振雄却仍未等到军令,他们二人也是焦急万分。

要知道,在自黄土岭北进增援的时候,他们可是向各营的将士们发下了豪言壮语,此番进兵北向就是充当救火队,到了就要上战场。

而且,还要奋不顾身的与奴贼决死一战,若是有人战场退缩,坏了自家的名声,就算大帅张诚想要留他这颗脑袋,各自营中的弟兄也容不下他!

在宣府军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不管宣府的将士犯了啥样的罪责,作为宣府总兵的张诚,都可以凭一言免之。

然而,这只是宣北各营军中将士们,自己心里一厢情愿认为的,或许在他们的心中,张诚就已然如同皇帝一般,至少在宣北地方已经拥有无上的权利。

仅凭张诚一家之言,便可以左右他人的生死,这在当时那可是皇帝才有的特权。

虽然,张诚在宣府地方上还未曾做过这样的事,但当地的军户百姓们已然确信,张诚拥有了这样的权利。

不管朝廷对此是何看法,至少在宣府北路地方上,各军户百姓对于张诚,已经奉之为神,仅凭张诚一人之言,既可定人以罪,也可免人之责罚。

就在李际遇与何振雄焦急之时,张诚的中军官张成芳策马奔来,亲口向他们传递了张诚军令:“传令,命登封营、左翼营即刻结阵出战,自右翼宣府镇标营骑兵后,向锦州南关方向突进。”

李际遇与何振雄苦待多时,终于盼到了出战的军令,自然喜出望外,他们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当下便率军自右侧结阵而进。

宣府军确为大明官军中的异类,别处都是巴不得让自己躲在后面,而宣府军确是恰恰相反,他们个个都巴不得让自己先行出战。

因为在宣府军中,惟有军功才是衡量一支军队存在价值的唯一标准,而宣府军的待遇放眼整个大明,就算不说是位于第一位,但至少也与京营差不了多少,在有些方面甚至更是强过京营,就更别说别处的各镇明军了。

而在宣府军中,战场建功之后的奖赏,完全不用等待朝廷核定与拨付,只要张诚这边派人核定之后,即刻便可领取相应的奖赏。

如此一来,宣府军各营将士自然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即使是新抚的李际遇与何振雄也是不能例外。

他们得令后,可是一分一毫也不愿耽搁,立刻便率军向西北方结阵而进,追随着宣府标营郭英贤所部的脚印进军锦州南关。

…………

一个个消息传报而至,蓟辽总督洪承畴的心也一刻未宁,自打午后战事重开之后,明军的进展并不顺利。

先是山海关总兵马科,他在向北面小凌河进兵过程中,再次遭遇奴贼夹击而全军溃败,其本人更是失陷于乱军之中,不知死活。

但在王廷臣的率部力战之下,宁远军左右营胡心水与夏龙山部却成功突进至小凌河畔,却因兵力不足而无法夺下小凌河上的浮桥。

不过,即使如此也迫使清军另派出一部援军,多少也算是缓解了吴三桂那边的压力。

可即使如此,宁远军那边仍是未能突破奴贼防线,虽然其在上午时也向北推进数里之遥,更将清国睿亲王多尔衮迫至锦州西门外扎营,但却无法扩充战果。

一到午后,多尔衮指挥清军虏骑发起强烈的反攻,宁远军奋战一上午所取得的战果,几乎丧尽,又向后退却了二里有余。

午后,洪承畴所获得的唯一一个好消息,恰恰是他此前不愿派上战场的张诚报送而来。

原来,张诚在午前只守不攻,示弱于敌,却在午后发起疯狂的反击,他们先是抵住了清军的全力一击。

接着又命新调来的李际遇登封营、何振雄左翼营四千余精锐,配合老将郭英贤的标营,在右翼发起奇袭,向西北方向直攻锦州南关。

而此时,清军的满洲镶黄旗、正蓝旗,以及蒙古两黄旗与正红旗都被死死拴在了正面战场,代善虽及时派出武英郡王阿济格率镶白旗支援,却也被郭英贤的标营精骑拼死拦下。

李际遇与何振雄这一部奇兵,越过了代善的数万奴贼防线,从西侧直击锦州南关外的清军防线。

然在锦州之南,却遭到伊拜的蒙古正白旗鞑子阻击,幸好锦州城内的祖大寿一直密切关注着城外的战事。

他自昨夜起就未曾合过眼,在他看来解锦州之围,就决于这两日间的战事,若此次仍然失败,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虽然这一场战事明军未曾战败,可一旦被清军逼退回小凌河南岸,那时再想渡河可就难如登天,而锦州城内就再也无法坚持。

除了投降清国,也就剩拼死突围之一途,而突围若是有可能,恐怕祖大寿早就做此选择了!

现在,看到南面的宣大军与奴贼六旗精锐鞑子,厮杀了半日有余仍未溃败退却,除了感受到宣大将士拼死力战的勇气,更感受到他们解锦围之决心。

所以,他早早就命弟弟祖大弼,再次集结了六千余精锐战士在南门内,当他透过千里镜看到宣大军右翼出现一支奇兵,越过与代善的战场直击南关时,便立刻命祖大弼率军出击。

就在李际遇、何振雄二人率部与图赖的蒙古正白旗激战之时,祖大弼率城内的辽兵及时杀到,他们迅速突破清军布设的两道壕沟,杀了图赖一个措手不及。

在祖大弼率军夹击之下,很快便即成功突破了图赖的蒙古正白旗防线,早前一直无法逾越的清军围锦三道壕沟,终于在宣大军与锦州城内辽兵的合力攻击之下,变成了坦途。

蓟辽总督洪承畴得报后,神情异常激动!

锦州城被奴贼围困已近两年之久,朝廷调动了十位总兵近二十万大军,终于在今日得与城中守军会师一处。

解锦围有望,洪承畴如何能不激动,他拿着军报的右手都在微微颤抖,但面上神情却仍然沉稳如初,语气十分平静地说道:“快,请王公大驾前来。”

李嵩前脚才出了中军大帐,洪承畴激动的心情略有平复,才反应过来,出言说道:“还是本督亲自去见王公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