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织明 > 第一百二十三章:锦州危矣

织明 第一百二十三章:锦州危矣

簡繁轉換
作者:蜗牛非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2 08:58:06 来源:源1

总督行辕正殿内,兵宪张斗开口说道:“杏山粮道有左总兵领军驻守五道岭上,更有总兵孟道协守杏山堡城,而长岭山上还有张总兵麾下一营精锐驻扎,大体无虑,就算鞑贼奇袭,至少也可凭山险坚营固守待援。”

他抬手轻拂着胡须,又道:“高桥位居杏、塔之间,周遭多平川,且临近高桥河,适合大军驻扎。”

张斗说到这里便不再继续说下去,只是拿眼望向上首的蓟辽总督洪承畴,只见他面沉如水,不显一丝喜怒之色。

按察副使姚恭这时开口说道:“高桥所在,正是杏塔粮道之要冲,其北临大兴堡,西连塔山堡,东接杏山堡,确为紧要之处。

何况高桥驻军本就不多,今若委派一员大将坐镇于此,既可监视北面女儿河方向动静,又可守护杏塔间的粮道,更能兼顾两处堡城防务。”

洪承畴轻拂着三绺须髯,道:“如忠忱将军所言,今虏贼大军齐聚锦州,战事非一时可决胜负,确需防备虏贼用奸出奇,而粮道之安全,关乎军心士气,更是不容半点疏忽。

今遣一员大将驻守高桥,可统领塔山诸处守军,防护笔架山囤粮安全,确有其必要。诸位将军,何人愿往,为我王师大军守护粮道命脉?”

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第一个站出来,朗声道:“禀洪督,末将愿往高桥,为大军守护粮道。”

马科也是双目闪动,他先向左右看了眼,上前一步,抱拳道:“禀督臣,末将也愿前往高桥,为大军看护粮道安全。”

此时,唐通看了看吴三桂,又看了眼马科,也急忙越众而出,大声道:“禀督臣,末将也愿前往高桥驻防,守护粮道。”

见众人踊跃请命,洪承畴感到很高兴,但这几人都是他心目中的合格人选,然却非合适人选。

在洪承畴看来,在目前的情势之下,就如张诚分析的那般,虏酋洪太到来之后,辽东战事确实复杂许多,对于粮道不得不防。

而回师驻防高桥守御粮道虽有必要,但这人选也极为关键,必须要能熟悉宁锦一带地形,以及杏塔地方守军各将情况,如此就要求是辽镇老将才行。

只此一点,身为密云总兵的唐通就不合适了。

其实,还就属吴三桂最为合适不过,因为他乃是宁远团练总兵,又是祖大寿的外甥,对于宁、塔、杏诸处山岭地势极为清楚,更对各地守将也十分了解。

然吴三桂在辽镇诸将之中,所统兵马最众,也最为强劲,其俨然已成辽镇诸将的主心骨,此刻却又不易离开松山,恐前线兵力不足以应对虏贼。

再有剩下的马科虽未山海关总兵,但他也是洪承畴的陕军旧将,当年潼关南原之战后,因功升任的山海关总兵,随洪承畴一同出镇辽东。

毕竟不是辽东本地老将,到任时日无多,对宁远、塔山、杏山一带守军错综复杂的关系了解不深,又是威望不著,不利于坐镇高桥。

更何况,马科刚才闹了那么一出尴尬之事,

洪承畴沉吟不语,目光深邃的在诸将身上打转,片刻后,就停在了辽东总兵刘肇基的身上,久久不去。

刘肇基自然也已看出洪承畴眼中的期许之意,他本就一直担心,此番松锦之战中吴三桂立下大功,便很有可能会顶替他现在的位置。

而他虽有前时杏山城下大战鞑虏之功,不过,现在松锦之战才刚刚开始,将来如何还未可言说,谁又敢说吴三桂最后军功不会超越自己许多。

只因心中不能平静,对于外界诸将的争执都未曾在意,自然也没有想起自请镇守高桥一事。

然此刻见总督洪承畴望着自己的眼神,他忙越众而出,行礼下拜道:“禀督臣,末将愿领军驻守高桥,以生命确保杏山、塔山粮道无失!”

见到刘肇基出列请命,洪承畴才展露出些许笑容,他说道:“好,几位将军敢于任事,本督心中甚慰。

然锦城孽奴重重,亟不能解,往时诸君俱矢报效,今正其会,更需诸位坐守松山,以备与奴力战。

然粮道之安全,亦是大军命脉,不容有失,必遣一员大将前往镇守,松山城下十数万将士方能安心。”

洪承畴目光始终停在刘肇基身上,这时对他说道:“辽东刘总兵素来骁勇善战,今即率本部兵马前往高桥驻守,统筹调度塔山守军,务要确保塔山粮道不失,笔架山存粮无虑。”

刘肇基再次抱歉行礼,道:“是。请督臣放心,末将以性命担保,决不使一个鞑贼越过高桥。”

洪承畴点了点头,待他们几人转身回到座位后,才又开言说道:“今奴兵大聚,松锦间战事之艰难,干系辽东安危,望诸君能各守营垒,悉力死战。”

他又道:“今朝松锦之地与奴之战非浪战,必正而出之以奇,然后可以守其战。守,非徒言空守,必守之而兼战,然后可以成其守。”

他道:“当然,奴酋也非泛泛之辈,我师的意图,他等定然看得出来。其不耐久持,必出奇而求制胜,各将切不可掉以轻心,以致为奴所乘。

既是奴贼攻势猛烈,亦当坚守营垒驻地,以待援兵,万勿轻退,使多年拼搏之威名,丧于此间。”

近期应对虏贼的方略既定,塔山粮道也已遣人守护,洪承畴与诸官众将又议了些具体细节。

洪承畴更是对张若麒、左光先、刘肇基等镇守粮道官将,亲自授以方略,此战不得轻敌,也不得大意,务要处处小心,多设哨探,时刻注意周边情势。

张若麒等几人都是恭敬受教,尤其左光先与刘肇基更胸脯拍得震山响,言如不能守护粮道万全,愿意提头来见督臣。

洪承畴欣慰的点了点头,对于性格高傲的他来说,张若麒等人此刻的态度,让他很是受用。

军议结束后,诸官众将纷纷告辞,离开总督行辕而去。

山海关总兵马科的脸上笑容瞬时一收,他那一张油脸上,阴森得似乎要滴出水来。

吴三桂在临离去时,却被洪承畴叫住,他看着吴三桂郑重问道:“长伯,此战非常重要,你明白吗?”

吴三桂神态恭谨,面露感激之情说道:“督臣,末将明白的。”

洪承畴点头,他看着吴三桂恭谨离去的背影,不由再次想起方才大殿内发生之事,在心下叹息:“唉,有张诚这样的人物在,对我大明来说,也不知是祸是福啊!”

张诚领着麾下参将郭英贤与游击张广达回到自家大营后,沉吟良久,才缓缓说道:“看来,以后要多注意些那个马科,别被他给咱使了绊子,或是中了他的阴招。”

郭英贤坐在一张大椅上,怒气未消的说道:“他马科是个什么东西,也敢在小帅爷跟前夹枪带棒的说话,要不是在总督行辕,看我不打掉他两颗牙。”

张广达也是点头不已,对此深以为然,不过在张诚跟前,却不敢放肆说话。

…………

大明崇祯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辽东锦州,已时。

锦州城位于小凌河的北岸,明洪武二十四年时,指挥使曹凤对元永乐旧县城进行了一番改造,当时的锦州城周长只有五里,里土外砖。

而后,在明成化十二年,都指挥使王锴又扩展城墙,时周长已达六里有余,城墙四角又砌有四台。

明弘治十七年时,锦州城参将胡忠再次扩建锦州城池,修建后的锦州城是有若盘子一般的圆形,故而锦州城又被称为盘城。

时锦州城墙周长七里五百余步,城外又有护城河,城墙高近十米,在南面的城墙外,还有一小段城墙,在城的四面,还建二层重楼式的城楼,同时锦州东、西、北三面,皆设有关厢小城。

弘治年间锦州城的城防完善后,一直到崇祯末年,大体布局基本未变,不过,由于历年明清之间的大战,锦州一直处于前沿,多次经历战火洗礼,城墙屡毁屡修,己经充满战火的硝烟轨迹。

此时,锦州城再次面临战火硝烟,放眼城墙外的东、西、北三面,更是数不清的清军步骑阵列环绕。

炮声轰隆间,众多呼啸过来的炮子,不断击打在满是硝烟痕迹的城墙上,沉重的铁球激.射,城砖轰隆隆的破碎倒塌的声音更是不时响起。

在清军的猛烈炮火的轮番轰击之下,锦州内城的城墙上,那些裹着折上巾,穿着短身罩甲的锦州守军,都是惊恐地躲避激·射而来的炮子,甚至有些人大叫大嚷,慌成一团。

锦州城上的明军炮手,也拼命开炮还击,不过可惜的是锦州城内虽然火炮众多,但红夷大炮却只有区区七门而已,佛郎机大将军炮也是不到二十门,面对清军的远程重炮,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清军将锦州外城清理出一片片空地,布设层层火炮阵地,一阵紧接一阵的轰击不断,似乎永远不会停止一般。

猛烈的炮火轰击之下,城墙上己无立足之地,那些内城守军,不得不下了城墙,到城下的藏兵洞中躲避炮子的轰击。

不知过了多久,清军的火炮才慢慢停歇下来,锦州城上的守军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紧接着,又是一阵嘹亮的号角声传来。

就见围绕在锦州城外三面的清军大阵中,呐喊声铺天盖地响起,密密麻麻的盾车随即便被一排排的推了出来。

他们层层分布,每层盾车后,都夹着一层清军的弓箭手,多层盾车与弓箭手之后,又是一大波各式小车,载着泥土麻筐,是清军用来填平沟堑之用,最后才是密集的清军步贼持盾握刀。

看城外清军人马密密麻麻,似乎无边无际,海洋一样的旌旗号带随风飘荡,在阳光下闪耀成一片五颜六色的磷光。

城上的锦州守军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很多人被惊得面无人色。

“鞑子这是疯了吗?”

锦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广济寺与存在已近六百年之久的辽塔,此塔高达十三层,又座落在山丘之上,可谓锦州中的最高点。

站在塔上,四周动静皆能一览无余,历年战事中,锦州城内的守将都居此塔之上,以此为指挥调度的忠心所在。

此时,在辽代古塔的其中一层,正站着一群顶盔披甲的大明将官,为首的是一个年过六旬大将,此人正是大明太子少傅、左总督、辽东前锋总兵、征虏前将军祖大寿。

祖大寿乃是关宁地方军将中的灵魂人物,更是辽西地方军阀世家的核心人物。

祖氏可谓满门皆官,乃辽西首屈一指的军门巨族,祖大寿的兄与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祖大春等,再包括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诸人,皆是上自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等的各级军官。

他们分驻境内的宁远、大凌河、锦州等诸城堡内,更有诸多祖家的亲将、家丁此时已是各处堡城守备、都司,在辽西这片地方,真的是权雄势大,无人可及。

便是新兴的吴氏家族,就算拥有家丁数千的吴襄、吴三桂父子,在辽西这片土地上也只能仰仗祖氏鼻息。

不过,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后,祖大寿的弟弟祖大春,儿子祖泽润、祖泽溥、祖泽洪,养子祖可法,心腹部将张存仁、李云、韩大勋、吴三凤、裴国珍等诸人皆投降后金。

自那时起,祖大寿的势力也己经大不如前,特别吴三凤还是吴三桂的兄长,裴国珍更是其姨夫。

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辽西这块地方上,祖大寿仍是大明辽西军头第一人,仍然是一言九鼎,权雄势众。

刚刚说话的正是他弟弟祖大弼,其人身形魁伟,须发张扬,手里拿着一根巨大的狼牙棒,虽已是年过半百,但作战之时仍骁勇异常。

他每临战事必定冲锋在先,呼喝呐喊,曾经以单骑斗过清军大队骑兵,也因此得了以个响亮的绰号叫“祖二疯子”。

此时,他正与兄长登临辽塔,看着蜂拥而来的清军,饶是“祖二疯子”也不由目瞪口呆,叫嚷道:“从昨个儿起,鞑贼就一**的狠攻猛打,这是……真是要攻下锦州城的架势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