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吏部,是個頂好的地方,但不好進,更不能進,九爺既然是想退,這若是讓他進了吏部,不是更得被纏著攪和進去了?豈不是跟人家的想法對著乾,也就算費了心思、用了力,怕是人家心裡還不高興呢~最重要的是,爺如今也不適合摻和到吏部的任命裡去;
戶部,爺和八爺的人一半一半,不說送九爺進去沒什麽用,單說那兒時不時就告急缺錢的境況,妾就不覺得那兒是個好地方;
禮部,倒是適合九爺,四司之中,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的儀製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的祠祭清吏司和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的精膳清吏司也就罷了,但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的主客清吏司,憑九爺的語言能力和靈活的頭腦,還是玩得轉的。
可是,禮部裡面宗親太多,認真算下來還都是長輩,總不能讓長輩給晚輩騰地方吧?”莯妍撇了撇嘴,也不是說長輩不能給晚輩騰地方,關鍵是如今康熙正處於‘父老兒壯’的神經緊繃期呢~若是這位老爺子再多想,念到什麽‘物傷其類’之類的,那可就麻煩了:“至於兵部嘛,九爺的騎射爺向來是比妾這個道聽途說的清楚的;
刑部,那就更不用說了;
工部,其實按理來說是個肥差,九爺也善發明,不過,戶部的銀子的官吏的習性爺多少也是清楚的,到時候戶部再玩那出一推二五六,九爺怕是會直接打上戶部的門去。
妾是想了又想,還是覺得理藩院最為適合,尤其是典屬司,九爺懂俄語、在經商上也是著實出眾,想來進了典屬司會如魚得水的,而且,這也算是個肥差,符合九爺的···心思。”
四爺瞧著莯妍小嘴巴巴的一副自以為聰慧的得意模樣,好笑的搖頭,才剛覺得這女人聰明點了,這又犯蠢,連點到即止這四個字都不懂。
“爺知道了。”
莯妍聽了四爺的反應喜色一頓,猛地轉過腦袋,把一雙桃花眼瞪得溜圓地看著四爺,眸中滿是不滿:“就···這樣?”
四爺瞅著莯妍一副‘沒被表揚很不滿’的小模樣,心中暗笑,臉上卻半點不漏,隻發出了一個帶著點疑問的鼻音:“恩?”
“哦。”莯妍滿臉不滿地猛地轉回腦袋,鼓著一張小臉,垂下了小腦袋,眼底這才顯出剛剛拚命壓製下的慌亂,急忙閉上眼慢慢平複,同時飛快地紓解起剛剛猛烈湧出的心慌感,半刻後才偷偷地松了口氣。
接下來,九爺的書房之行從三天一次,改到了兩天一次,直到半月後七爺、八爺、十四爺三人作為第二批人被康熙傳喚趕往塞外才算結束。
莯妍極滿意地笑了,九爺對八爺這躲閃不及的態度,如今京中怕是只要不傻的都看出來了,最令她開心的是,九爺在八爺剛離京就立刻不再來莊子上,表現出來的可不只是對於八爺的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同時也讓京中甚至遠在邊塞的康熙知道,九爺這段日子之所以待在四爺這兒,只是把四爺當作擋箭牌而已,當真是半點情分都沒有的,要不怎麽會連個面子工程都不跟四爺做呢?八爺一走了,九爺這就立馬不來了。
可是莯妍卻清楚,這才是九爺跟四爺處出來些許情分了,朝野上下都清楚,四爺如今的人設可是一門心思只聽皇上的孤臣保皇黨,最需要避免的就是‘結黨’‘營私’,而且,只有這兩兄弟如今表現出關系有多麽不好,在四爺向康熙為九爺討差事兒時,才能體現出四爺有多麽大公無私。
而到時候,九爺接了四爺的情,按照九爺的性子,兩人自然地加深交往,無論是康熙還是他人都說不出什麽不對,到時候兩人的關系如何保證不讓他人尤其是康熙產生‘結黨’的懷疑,四爺會做好的。
莯妍細細地上好藥,然後叫人把自己做好的菜端上來,簡單的六菜一湯,四人吃得都挺香的。
等到奶嬤嬤抱著弘皓和嘎魯玳回屋睡午覺,莯妍立馬擺了擺手,叫伺候的都退下了。
“爺,十三爺那邊···”
“這個,你不能提。”四爺臉色一暗,他本來以為,重來一次,他能避免十三這次劫,沒想到···
“那妾去十三爺府中坐坐可方便?”
“你要去小十三府裡?”
“爺之前未能歸家,妾這顆心就一直七上八下地吊著,就這樣妾還是親眼見到過爺的呢~將心比心,妾擔心十三福晉瞧見眾位爺都各回各府了,十三爺卻還遲遲沒有消息,十三福晉怕是要亂了。
還有內務府那邊,那些都是出了名的捧高踩低,之前爺沒回來,妾也不知道十三爺那邊到底是出了什麽事兒,是否牽扯···妾也不知道如今好不好去十三福晉那兒瞧瞧,擔心若是去了會給爺牽來麻煩,而且爺當時還···妾這腦袋就不怎麽清楚,恐真牽扯進···事兒裡,別的不說,弘昌和兩個小格格也是要顧得啊, 妾記得石佳氏的肚子似乎八個多月了,這即將就要分娩了,也不知道人啊物啊的內務府都備齊了沒有···爺怎麽這麽看我?”
四爺一把把莯妍摟緊了懷中:“辛苦你了。”
他知道,莯妍與十三福晉一貫沒有什麽交情,那些嫡福晉向來自恃身份不與側福晉相交,而他曾經找十三叫去在宴會陪她的瓜爾佳氏似乎性子也不怎麽得莯妍的喜歡,十三如今這種境地,這個向來最怕麻煩的女人哪裡會主動往上沾,還不是···因為他。
“交往無礙的,但你人就不用去了,十三的事兒,不好與十三家的提起,送東西,幾趟下來,內務府就不敢做的太過了。”
“知道了。”
“京中太燥了,收拾收拾,帶著弘皓和嘎魯玳,去莊子上住段日子。”
“都聽爺的。”
到了莊子上,四爺要親身體會一下秋收,莯妍也就配合四爺玩起了‘男耕女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