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正月初五,恰好趕上二十四節氣裡的頭一個——立春。昨日藍怡從花家村回來後,宇兒便非常積極地在院子裡撿雞毛,特別是家裡那三隻漂亮的雄山雞掉落的雞毛,然後神神秘秘地在溫室內挖了個洞,將雞毛放在裡邊。今日一早他就蹲在洞邊等著,藍怡在溫室內除草,隻當他有發現了什麽好玩的遊戲。
“沒有風,雞毛怎麽會飄起來?”
宇兒托著小下巴,嘟囔道:“奶奶說的,立春這天,挖個洞把雞毛放進去,它們就能飄起來。”
……藍怡無語的看著洞裡一大把雞毛都很安生地呆著。就算立春天氣回暖,但怎麽也到不了飄雞毛的程度吧。
“改再問問奶奶,就知道了。”
此時,劉氏推開大嫂家虛掩的大門,抱著二妞妞走進來,她到溫室邊輕喊:“大嫂,在裡邊不?”
藍怡將草扔進簍子裡:“在呢,別進來了,裡邊熱,我們這就出去。”
說罷,她給兩個孩子穿上外襖,戴好帽子,自己也穿戴好才拿著草簍子走出來。
宇兒和寶寶喊過“三嬸”後,自動地抬起小草簍去給毛驢和山羊添青草。
“大嫂,這幾個畜生跟著你也是享福了,大冷天的還能見著青兒。”劉氏轉念想到公公買回來的那頭天天被梳毛的小牛犢,“這年頭畜生都金貴著呢。”
“二妞,這是怎麽了?”藍怡瞧見二妞臉上掛著淚珠,埋怨道,“三弟妹,大過年的,幹嘛惹孩子掉淚珠子呢。”
二妞妞撇撇嘴又要哭,藍怡趕緊將她抱過來:“乖哦,伯母這裡有好吃的,咱們進屋吃去。”
劉氏有些無可奈何:“婆婆的幾個娘侄過來拜年帶著大大小小一堆兒娃子,湊在一起還不是搶東西打架。”
二嬸李氏的娘家離北溝村不遠,今日有不少人過來拜年,劉氏過去幫著做飯。二妞妞年紀雖小,但也是個掐尖要強的,她看上的東西就是她的,不許別人碰。這來了一大幫孩子自然是要搶的,一來二去的這丫頭就來脾氣了,李氏瞧著她哭得心疼,才讓劉氏帶著她出來轉轉。
藍怡將二妞妞放在炕上,宇兒跑進來說到:“娘,我帶著弟弟去看蹴鞠了?”
正月初五,也叫破五,這日之後年節的諸多禁忌皆可破,男人和孩子們又開始去曬賣場打狗洞踢蹴鞠,喊得沸沸揚揚的,藍怡院子裡也能聽到喊聲。
“去吧,看好弟弟,待會兒就回來。”
“好!”宇兒和寶寶異口同聲地應下,然後手拉著手走了。
劉氏瞧著兩個小家夥,羨慕地說:“大嫂,真是各自的命啊。你瞧瞧你這倆孩子,個頂個的聽話乖巧,多省心。”
藍怡笑笑,本想謙虛幾句卻說不出來,本來嘛,自家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弟妹,在家不?”院子裡又傳來喊聲,藍怡趕緊出堂屋一瞧,竟是八婆二嫂領著三四個村裡的媳婦過來了。
破五之後婦人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開始串門子。藍怡雖很少出去,但是她去年賺了賺了銀子,家裡的活物也養的好,村裡人都想過來取取經,問問她今年有什麽好打算,也好跟著沾沾光。
藍怡不是個小氣的,她知道只有村裡的人家都把日子過好了,自己的環境才會更好。既然來人,她就擺出瓜果茶水招待,大家問的問題,
能說的她都會說。 一年之計在於春,眾人都開始早早盤算著今年要做些什麽。
很多婦人開始商量著今年開春抓豬仔,像藍怡家一樣加麥糠米糠剁碎的蔬菜葉子熬豬食,畢竟這雖費功夫,但是也能讓豬多長肉,還不多花銀子;開春筍芽破土後去挖春筍醃製酸筍;甚至有腦子靈活的問起秋天都哪些野果子能值錢,也好提前到山裡挖幾棵樹出來種在自家院子裡。藍怡倒覺得這移栽幾棵樹苗回來是好主意,她盤算著也去弄幾棵山椒、栗子、核桃等的樹苗回來,或種在院子裡或栽種在山坡邊上,倒是侯也能滿園果香。
當然,也有人問起如何建造溫室,藍怡隻按著現在的溫室樣子講了一些注意事項,但是也強調了這溫室不好管理等,讓大夥仔細盤算,但是村裡動心思的不在少數。
很快,便到了上元佳節,這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日。古人很看重月亮的陰晴圓缺變化,認為這是吉凶有關。上元佳節的主要活動是賞觀燈和趕廟會。
縣城裡的燈市劉氏和八婆二嫂等人談論過幾次,說是燃燈千盞,花燈種類繁多,還有猜燈謎的活動。且這燈市是從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三天晚上,今天是正月十五,乃是正日子,村裡人多去城裡看花燈了。
藍怡沒打算去,兩個孩子還小,去了怕照顧不來。而且燈市上人多,肯定會有壞人,《紅樓夢》裡甄士隱的女兒不就是三歲那年的元宵被仆人跑著去看花燈才被拐子拐走,被人賣來賣去最後給薛蟠那惡霸當了小妾、一生淒苦麽。
藍怡一家沒去,但是村裡人去看花燈逛廟會的還是很多的,回來後小孩們都拿著新買的玩具和花燈四處炫耀,大福和牛蛋幾個也來到藍依家,跟宇兒嘰嘰喳喳的說起燈市上的熱鬧,宇兒羨慕得緊,他從來沒去趕過廟會,更別提看花燈了。
但是他也知道廟會人多,娘親帶著他們兩個沒法去,便忍者不說。藍怡瞧著他羨慕又懂事的眼神有些心疼,便想著不如帶他去瞧瞧,至於寶寶,則可以暫托給李氏照料。
李氏是個虔誠的,正月十四時便騎著毛驢到縣城邊的廟裡給佛祖燒香,廟會她是沒興致逛的,因為廟會人多擁擠吵鬧,李氏上了年紀,自然不想去湊這個熱鬧。
“去吧。早該帶孩子們出去看看,今兒你三弟兩口子也去,你就跟著他們一塊,來回也好有個照應,不急著回來,孩子們有我呢。”李氏滿口答應,今日林喜夫妻帶著兩個孩子回了娘家,所以她這裡還是有空看孩子的。
寶寶不哭不鬧的,他現在也快兩歲了,娘親和哥哥和他商量好了,今天下午他們出去縣城裡,明年他大了也一定帶著他去。
劉氏來的時候,穿著一身新衣服,頭上貼著金紙剪成的花勝,這金紙或花布剪成的各種花盛自初七人日之後村裡的婦人們便都戴在了頭上,直到今日還帶著。藍怡瞧著倒比重陽節眾人簪菊花時要順眼不少。
林遠夫妻跟李氏和藍怡打過招呼,林遠去套牛車,劉氏則將二妞妞交給李氏帶著。
李氏叮囑道:“送子娘娘那裡,你們要多燒幾柱香。”
劉氏羞澀地點頭,她也希望第二胎能懷個兒子。藍怡這才知道這對夫妻今日是專門去給送子娘娘燒香的,難怪不帶著二妞妞一起。
寺廟在縣城北邊,林遠駕著牛車第一站便是去往廟裡燒香。藍怡瞧著寺廟四周各處的街道都是賣東西的小攤販和來逛街燒香的人。說是廟會,其實也就和平日的集日差不多,只是賣香燭的多些,很多人都買些去廟裡祈福許願。
“大嫂,這些給你。”林遠擠進去,帶著四包香出來,遞給藍怡一包。
藍怡搖頭,她沒什麽想燒的,只是過來湊個熱鬧。
“大嫂,我們倆得給佛祖菩薩燒香,沒一個時辰燒不完的,你和宇兒怎麽辦?”劉氏知道大嫂不想去燒香,便直接問道。
“咱們分開逛吧,我帶著宇兒四處看看,咱們酉時末在牛車那裡碰頭,一起回去就成。”
王林遠見宇兒拉著大嫂的手東張西望的樣子,便點頭:“大嫂,這裡人多,你抓好宇兒,莫走丟了。不如咱們一起逛吧?”
藍怡搖頭,人家夫妻兩個好容易有機會一起出來逛個廟會,自己兩個大小燈泡沒必要陪著。
四人分開後,藍怡抱著宇兒擠進廟裡瞧了瞧,廟內院子足有三進,人多擁擠,每個泥菩薩面前都有善男信女磕頭燒香,許下各種各樣的願望,這般景色除了服裝不同,與現代的廟宇並沒有什麽太大差別,她也就帶著宇兒出來到了廟會之中。
宇兒拉著娘親的手,每處都瞧著好奇,他興奮地和娘親分享自己的新發現,連帶的藍怡也覺得廟會好玩起來。
二人逛到晚飯時分,便找了個小店,吃了兩碗酸菜水餃,藍怡沒有想到酸白菜已經開始這麽普遍地出現在各處了,古人的腦子當真是不慢的。
在小店裡,藍怡母子碰到了趙中選,不過今日和他在一起的不是皮侯和胖子,而是他的娘親。
趙中選的娘親與李氏差不多年紀,見著藍怡母子也是一臉喜氣。
“我家三兒過幾日要跟著商船出去跑買賣,我今日帶他來,求個平安符保平安。”老太太拉著自己的兒子,不舍又驕傲,趙中選則規矩地坐在娘親身邊,隻敢用眼神偷掃一眼對面的藍怡。
藍怡則是說了幾句恭喜的話,便帶著宇兒離開了。
趙中選這次是著花家的商船出去,藍怡真心希望他們會平安順遂,早日歸來,讓這全新期盼兒子有出息的老婦人能夠得償所願。
天色漸黑之後,燈籠都被點燃,縣城的主街道兩旁都是觀燈之人。
藍怡帶著宇兒邊走邊看,長長的龍燈被人抬著來回穿梭,望不見頭尾;一串串寫著六畜興旺,福壽綿長,招財進寶等紅色大字吉祥話的燈籠寓意美好;漂亮的花燈上繪著諸如嫦娥奔月,五子拜壽, 有鳳來儀等吉祥圖畫,滿眼喜慶……
母子倆都興致勃勃地看著,先買了能在水上放的船燈,學著大家許願後放在河水裡,看它承載著諸多願望慢慢飄走。
隨後,便是猜燈謎,看花燈了,這是上元佳節的重頭戲。藍怡記得哪個朝代的一位詩人做過一首元宵節眾人逛燈市、猜燈謎的詩:“彈壁燈貼三面題,摩肩搭背來猜謎。”
此情此景,可不是如此麽?
掛出來的燈謎大多難不住現代見慣各種刁鑽燈謎的藍怡,她自己並沒有逐個去猜,而是挑些簡單的燈謎給宇兒猜。
比如“弟兄五六個,圍著圓柱坐,大家一分手,衣服都扯破(打一蔬菜)”;“身穿小黑襖,尾巴像剪刀(打一鳥類)”;“行不得也哥哥,友人離別把它賀(打一動物)”等。
很多宇兒平時聽娘親說過,猜對了好幾個,得了幾盞小燈籠和其他小玩意,興奮的小臉通紅,直拉著娘親讓她每個燈謎都念給自己聽。
藍怡盡量帶著他在人少的地方,也只是相對人少而已。
這時,聽到有人喊,“梁秀才猜出那個無人能知的燈謎啦,咱快去看看。”
人群開始向著一個方向擠去,後邊一群人又一陣推擠,這些人似乎是故意的,竟越擠越凶起來,人群裡很快傳出叫罵聲和孩子的哭泣聲。
藍怡母子倒霉的正處在人群中,被人流擁擠著,不由自主地隨著人流向前走。她本就個子小,又將宇兒抱在懷裡,只能費力地撐住身子慢慢向著路邊擠去。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