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閒倚在憑幾上拆開信一看, 卻見信首寫的不是李元嬰對他的稱呼, 而是「承乾」二字。他眉頭一挑, 知道是李元嬰鬧了烏龍。
李二陛下從不講究什麼非禮勿視,信都送到他手上了, 當然是先看了再說。他往下一掃, 只見李元嬰把李承乾一通亂捧, 看十句才能挑出一句重點, 頓時冷哼一聲, 覺得這小子太不著調,寫的都是什麼玩意!
挑挑揀揀讀了大半, 李二陛下才從信裡知曉他們交流的是玄奘東歸之事。
玄奘西行沒有通知朝廷, 回來時卻特意向朝廷討通行文書,是因為他帶回了六百多本經書和一百來顆舍利。如此多的經書,若是沒有人相助, 光靠玄奘一人終其一生也很難全部譯完!
這事李承乾也第一時間讓人來和李二陛下備報過,說是挑揀了一批佛門弟子幫玄奘翻譯經書和撰寫《大唐西域記》。
不管是李二陛下還是李承乾,都對《大唐西域記》更感興趣, 甚至還想讓玄奘還俗替朝廷經略西域, 但是玄奘本人顯然對翻譯佛經更感興趣。
既然真經能讓僧人跋山涉水地遠行, 李承乾認為只要有足夠多的利益,很多商賈肯定也願意重走絲綢之路。所以李承乾準備讓豐泰樓那邊編寫一些關於西域的故事對外傳播,不一定要和佛家有關,只要能吸引人就成了。
大唐的疆土目前就這麼大,能長出的糧食也就那麼多, 能積累的財富也不會憑空變多,所以得鼓動一些有識之士前往西域各國交流,想要的全買回來,有用的全學回來,而他們缺少的,大唐也可以給他們送去!
哪怕不能做到李元嬰大言不慚的「敦親睦鄰」,也要把相鄰各國都變成供養大唐發展的沃土。
這樣有來有往地交互相通,大唐才能真正煥發出蓬勃生機。
這些看法是李承乾和李元嬰他們討論出來的,李承乾沒藏著掖著,都照實跟李二陛下說了一遍。
正因為挑揀出來的正經內容都是李二陛下知道的,所以李二陛下看著覺得這封信寫得一無是處,全是廢話!
李二陛下看一句就在心裡冷哼一聲,再看到李元嬰說特別想念和大侄子一起玩的日子,李二陛下更覺這小子一點都不長進,多大的人了還想著玩。
李二陛下當場寫了封訓斥信,罵得李元嬰狗血淋頭,說他連信都能裝錯,做其他事能好到哪裡去。訓斥信寫到一半,就有人來報說太子來了。
李二陛下罵人罵到一半,心情不太好,叫人把李承乾放進來。
李承乾負責在長安坐鎮,本來不該擅離,但是一看到送到自己手上那封信,李承乾就坐不住了。李元嬰給他寫的信應該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內容,可想想李元嬰平時口裡沒遮沒攔的德性,李承乾還是覺得得親自追回來才行!
為了趕著追回換錯的信,李承乾一刻都沒停歇,直奔翠微宮,一路上甚至還想了好幾個需要向李二陛下討主意的話題,準備討完主意在狀似不經意地提一句信的事。
李二陛下應該不會第一時間看李元嬰的信才是!
李承乾計畫得很完美,李二陛下也很配合,壓根不提自己已經看過信的事,好整以暇地聽著李承乾那一堆臨時找出來的正經事。
等李承乾覺得正事談得差不多了,才試探著把李元嬰裝錯信的事情和李二陛下說了。
李承乾道:「我看了開頭覺得不對,就沒有往下看了。」李承乾說的是大實話,他著實沒有偷看李元嬰這封信的理由,畢竟李二陛下有私底下把信給別人看的習慣,他根本不用偷偷看!
李二陛下仿佛這才想起信的事,氣定神閒地說:「我倒是看完了你麼叔給你寫的信。」他叫人把李元嬰那封送錯的信取出來還給李承乾。
李承乾:「……」
李承乾默不作聲地收回信。早知道李二陛下已經看過信,他就不必急匆匆地趕過來攔截了!他在心裡埋怨了李元嬰一通,這小子裝信前就不能檢查一下嗎?這下好了,李二陛下堂而皇之地把信看完了!
事已至此,李承乾也只能暗暗祈禱李元嬰沒寫什麼不該寫的東西。
兒子都過來了,李二陛下沒趕他走,留他用頓飯,順便把李元嬰那封裝錯的信看完了。李元嬰這封信同樣誇得天花亂墜,先說他借去的閻立德有多好,再說他借去的李淳風有多好,有了他們之後他的東方之珠計畫真是如虎添翼!剩下的,就是在闡述他發行票券的計畫,表示只要河南道手中有餘錢的人全拿出一貫錢來支援海港建設,海港很快就能建起來了!
李二陛下看完信,發現李元嬰又給出了個新鮮主意。
這話說得輕巧,想要做到卻不容易!真要這麼算的話,只要大唐子民每人交一貫錢,豈不是能有一兩千萬貫?至於李元嬰說的盈利,這又要建海港又要練水師的,都是往外掏錢的事兒,哪裡能盈利?
李二陛下道:「你麼叔想得太樂觀了。」
李承乾道:「興許麼叔能做到呢?」
李二陛下拍板定案:「那就讓他去做。」
他既然許了李元嬰帶李德謇和杜荷過去,就是允許李元嬰和李承乾組建水師。
這次高麗那邊服軟了,不僅退還了新羅大部分的城池,還給了誠意十足的貢品與貢幣,李二陛下想打也說不過朝中的文臣們。但是,在李二陛下心裡高麗遲早還是要打的,那淵蓋蘇文根本沒有把大唐放在眼裡,這次服軟也不過是因為他們內外交困,不想再招來大唐王師!
既然要打,水師就必須訓練好,這樣才能實現水陸兩路聯合包抄,一次性把高麗全面拿下。
李二陛下對李元嬰很放心,對李承乾也很放心,他願意放手讓他們去試試看。當然,如果他們辜負了他的信任,他也絕不會心慈手軟。
李承乾聽懂了李二陛下話裡的意思,自然又是一番表態:「麼叔他們一定不會讓父皇失望。」
李二陛下沒說什麼,父子倆一起用過飯後就打發李承乾回去。
天色還早,李二陛下繼續給李元嬰寫回信。信的後半段,李二陛下依然把李元嬰罵得狗血淋頭,說他誇誇其談,不切實際。在長安胡鬧就算了,去的河南道以為還有人會支持他嗎?
一通臭駡之後,李二陛下才發話:你要是能辦到你就辦,反正朝廷不給錢。要是被魏征他們罵了,你就自己扛著!
如此這般如此這般罵完李元嬰,李二陛下心裡才舒坦一點。只不過想到李元嬰對李承乾的那一堆誇,李二陛下還是覺得不得勁,這小子居然見人都誇,真是太沒有原則了,活脫脫的諂媚小人!
好歹也是堂堂大唐親王,他怎麼好意思這麼沒臉沒皮地誇太子?不知道的人看了,指不定得怎麼說他!
李二陛下越想越覺得有道理,當場又往信後面加了一段,嚴肅警告李元嬰不許再寫這種信給李承乾。他自己不愛惜自己的名聲就算了,別拖累李承乾也被人戳脊樑骨!
至於給他寫的,那是弟弟對哥哥的敬愛,給別人聽了只會覺得他們兄友弟恭,而不會說閒話!
簡而言之,就是不許給太子寫,但是要繼續給他寫。李二陛下寫完信,重看一遍,覺得沒毛病,就是這個理!
李二陛下叫人把這封厚厚的回信送去滕州,特別叮囑送信的人讓李元嬰好好看看,好好反省反省!
被李元嬰這麼一鬧騰,李二陛下倒是想見見玄奘了,他叫人去弘福寺傳令讓玄奘明天過來一趟。
李二陛下雖然不信佛,但是對玄奘從西域帶回來的東西還是很感興趣的,他還想親自勸勸玄奘,讓玄奘還俗為官。
玄奘沒有獲得朝廷的支持,就能歷經西域百餘個國家,本領著實不小,這樣的能人不能為朝廷所用,李二陛下覺得很遺憾!
第二天一早,李二陛下和魏征他們討論完政務,玄奘就來了。
比起上次和李承乾見面,玄奘現在對長安如今的現狀已經有了清晰的認知,對李元嬰這個人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他能夠判斷出來李元嬰和李二陛下一樣並不是信奉讓佛理的人,他們隻準備把佛教當作一種工具。
對此,玄奘感到很難過。
又不是為了翻譯真經、傳播真經,他寧願沒有這份朝見天子的殊榮。他對入朝為官沒有限制,對於受萬人景仰也沒有興趣,他只想把真心傳給更多的佛門弟子。可惜哪怕是佛門弟子,很多也不願意誠心的研讀經書!
芸芸眾生之中,誠信向佛的人少,打著佛的名義謀私利的人多,連佛門清靜地也不清靜。
玄奘在心裡歎息著,入內朝見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果然又舊話重提,表示希望玄奘還俗。
玄奘再次拒絕。
李二陛下並不意外,邀玄奘邊吃茶邊說說他的西域之行。
許是受李元嬰的影響,李二陛下現在也挺愛聽人講故事。至於故事的真實性如何,李二陛下沒去在意,只要將來多派些人去西域走走,自然能探明真假!
兩人聊得挺不錯,李二陛下又大方地給玄奘撥了批人,都是剛從吐蕃回來的,有幫他麼弟編寫《吐蕃行記》的經驗,挺適合參與翻譯真經和編寫《大唐西域記》。
玄奘感激地應下。
李二陛下又賞玄奘一個西瓜,讓玄奘帶回去嘗嘗,說這是他麼弟讓人從吐蕃往西的地方找回來的,著實是消暑解渴佳品。
李二陛下左一句麼弟右一句麼弟,玄奘很快聽明白了,從善如流地誇了李元嬰幾句。
李二陛下很滿意,欣然放他離開。
玄奘抱著個又大又圓的西瓜出了翠微宮,在心裡默道:隔二十年前,誰能想像李二陛下會把弟弟當兒子養?養就養了,還要明示暗示別人誇他養得好!什麼臭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