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軒目光掃視,在那些儒學思想的大臣臉上掃過。
宣布了那些被挑選進入編撰組的人選。
那些因為沒有被皇帝冊封博士而逃過一劫,卻又支持扶蘇的人都被挑選了出來。
這些人聽到能夠參與編撰一部如此巨著,臉上露出了亢奮之色。
壓根沒有留意到上面很婉轉的表示了他們今後不需要再因為其他事務而分心,安安心心的在指定的殿裡完成抄寫工作。
如此一來,他們等於是被剝奪了上朝的權力!
自然也不會再給某人添堵了。
這些大儒都還沉浸在可以參與編寫一部傳承千古的巨著中而興奮不已。
根本就沒有察覺到背後真正的意圖。
如此一部巨著編寫可不是三五個月就能完成的。
等過上幾年,將他們徹底邊緣化就變得順其自然了。
可惜,這些人滿腦子想的都是能夠留下署名權,將來可以名傳千古。
誰也沒有注意到背後潛在的手段!
畢竟,秦軒在前一刻對於收拾士族的手段,那是很直接蠻橫的。
很多人壓根就沒有反應過來。
更多的,是想到這位太子恐怕沽名釣譽,想要在繼位之前為自己造勢,以穩固太子的地位。
不少人的腦海中不由浮現出一個名字:呂不韋!
立刻,士族一方的人交換眼色,臉上露出狠辣之色。
太子都已經擺明陣仗要對他們下刀了,和撕破臉皮無異。
已經沒有什麽再顧忌的了。
以太子睚眥必報的性格,他們除了絕地反擊將其拉下位,再無第二條路可言。
哪怕現在辭官歸老,太子也不會放過他們。
因為,立場的不同已經決定了矛盾無法化解。
除非,他們願意解散士族,把族人都分散在全國各郡中,並主動上繳部分良田。
如此,才有不再被針對的可能。
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對削弱士族勢力,是勢在必行!
可惜,如果是換成後世景帝時期,諸王聯合起來施壓還有翻盤的可能。
讓皇帝忌憚,將這個太子給廢掉。
甚至回到秦惠文王時期,以士族的力量聯合起來施壓,同樣能讓秦王妥協。
但現在卻不行了。
始皇帝在一統六國後對皇權的鞏固日漸加強。
士族根本不敢和皇帝對抗,更不敢施壓。
而皇帝實行中央集權製,自然是樂與看到太子將士族削弱,以加強皇權的統治。
士族們可謂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除了把太子拉下馬以展露態度,並無第二條路可選。
論起扣帽子來,這些人都是高手。
立刻,幾名士族之人站了出來。
昂頭看向上方年輕的太子,沉聲詢問道:“太子殿下此舉難道是想學呂不韋嗎?”
另一人也立刻附和道:“當年的呂氏春秋一字千金,可謂是盛極一時!”
“……”
立刻,幾名士族大臣紛紛開口,看起來好像是在稱讚如此巨著的宏偉。
在卻在暗語太子的野心!
其實,當初年輕的秦王嬴政對於呂氏春秋,還是頗為欣賞的。
只是站在不同的立場,有不一樣的看法罷了。
如果呂氏春秋真的流傳下去,恐怕天下人就隻知大秦有呂相,卻不知道有大王了!
站在文臣之首的李斯抬起頭看了看。
這一次並沒有出言呵斥那幾個站出來反對的士族大臣。
因為從心底裡,他也並不讚同。
只是身為太子的人,無論殿下做了什麽決定,他都不可以拆台。
即便有疑問,也只能私底下提。
敢當面拆台,這個丞相之位怕是就要坐冷板凳了。
李斯當年在相府做門客的時候,可是親自參與了呂氏春秋編撰的。
清楚知道,呂不韋之所以編寫《呂氏春秋》,不僅僅想要給自己塑造一個聖人的形象。
而且他還想要通過《呂氏春秋》傳播他的思想,他的主張,從而能更好的控制秦國的百姓,鞏固他的權力。
太子作為大秦儲君,未來的大秦皇帝,想要為將來繼位打基礎無可厚非。
但是卻太早了!
畢竟,皇帝正值春秋鼎盛之際。
如果太子的聲望過高,會引來皇帝忌憚打壓的!
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只是他不知道,其實秦軒並沒有要學呂不韋的想法。
說到底,只是送一份禮物給老頭子開心吧了。
因為最後這本巨著完成,後世之人都會記得始皇帝的功績。
連總編撰也不是自己,而是有自己扶持起來的報社蔡總編擔任總編輯!
至少就目前來說,功勞都是歸老頭子的。
等到將來自己登基,再把推動此事的功勞補上就是了。
要說私心的話,那也的確有的。
依照慣例,皇帝的衣食住行,說過的話都會有記錄官記錄下來。
而皇帝是沒有權利要求查看記錄的。
根據記載,連始皇帝曾經要求查看記錄都被拒絕了。
雖然後世皇帝中有劉邦和劉徹強硬的查看過並進行修改,但這到底不和規矩。
他們動用權利進行了修改,卻依舊沒有逃過強行動用權利的記錄。
而秦軒就從中發現了漏洞。
皇帝不能看,並沒有說太子也不能看啊。
雖然按照慣例,太子更無權查看。
但並沒有明文規定。
因為連皇帝都不能查看的東西,太子就更沒資格了。
這是慣例,流傳了兩千年的封建王朝皇帝默認的慣例。
秦軒知道老頭子對記錄好奇,更不想留下什麽汙點。
所以借著著書的機會,把這些記錄都翻看了, 也可以趁機修改。
想來,老頭子肯定會很高興的。
而且將來自己也會當皇帝,也會按照慣例不得查看記錄官的記錄。
那就由自己的兒子來修改好了。
反正都是慣例,那就現在趁著發現漏洞的時候加以利用,同樣也能形成慣例。
而且始皇帝權威無上,正是可以利用的好時機!
秦軒和下方的大儒們各區所需,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
傍晚時分,勞作的百姓都扛著農具回城了。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個三十來歲文士打扮的男子跟在人群中進入了鹹陽城。
此人正是被通緝的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