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宋檀记事 > 870.盖大棚

宋檀记事 870.盖大棚

簡繁轉換
作者:荆棘之歌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22 09:37:54 来源:源1

宋三成的车又没戏了,因为家里压根没时间给他挑车,而是一门心思找人买材料干大棚了。

这是个大工程,因为镇上没人干这个,还是辗转找的市区的公司,人家来看一看实况,当即提出建议:

「要不门口这一片落差不大的田,挑个两亩搭棚子吧。」

一来离家近,方便照看。

二来山上都是缓坡,不好搭建,而这里虽然田与田有落差梯度,但搭建大棚只需要调整基桩,反而影响不大。

但只一点,门口田地里稀稀拉拉的那些个菜,至此可以结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行将就木的生命了。

「拔掉!犁田!养地!重新填沟起垄!」

安装大棚的回去定尺寸搞图纸,这边田地里已经轰轰烈烈又忙起来了。刚闲下来的周毛柱等人才琢磨着要不要也去摘菜挣个一晚上一百块钱,这就又来工作了。

「你别说!」他帮忙翻着地此刻美滋滋的:「这干两天歇两天,又挣钱还不耽误休息,滋味儿还怪好的嘞。」

旁人就说他:「你想休息,我可不想休——你们听说没,那修路队的快修到咱们这里了,正招工呢!150一天,我打算去。」

「啥?一百五?」

大伙儿来了精神:「管饭不?一天干啥时候啊?都干啥工作的?」

「那不清楚——问问支书吧,她消息多。」

这话倒没说错,支书的消息是挺多的,此刻捧着油炸南瓜饼——早上煮猪食还剩下两个南瓜,蒋师傅怕大家喝南瓜汤喝厌了,干脆就拿来油炸南瓜饼了。

这不,专门儿送了一盆子到老宋家。他手艺是真的好,这南瓜饼做的外酥里嫩,香甜可口还不腻,咬起来微微粘牙——

哎呀!好吃!

总之,支书就这么捧着俩南瓜饼溜达到路上,听到了大伙儿的问题。

「修路啊,修路没什么需要下大力气的活儿,现在都是压路机来平整路基了。」

「你们就是修整一下边边角角的……不过没听说要招人啊?这也要不了几个人,没必要一条路来回请人。」

「我亲戚跟我说的,」村里人有点不好意思:「说是那里伙食太差了,别村的人闹哄哄的,不干了。」

啊?

伙食太差不干了?

小祝支书想象不出来,毕竟她每天吃的……

咳。

她八卦起来:「都怎么个差法儿啊?」

说八卦谁不爱啊!大伙儿凑在一起蹲成个圈圈,眉飞色舞神情激动:「前面那个陈村的路不是已经修好了吗?轮到咱们这夯平做水稳垫层了,来往的人就多了。」

一多起来啊,那能有什么秘密?

就那伙食——

大伙儿问小祝支书:「知道那边的大厨是谁不?」

「是谁?」小祝支书咬了一口南瓜饼,有点凉,但没关系,一样好吃。

「就是那个隔壁村的姓翟的啊!就那个,那个山上翟小凤她亲戚!」

嚯哟!这可真是巧了!小祝支书对山上那个藏肉又不洗菜的两天工翟小娥那是印象深刻极了,此刻两眼都在闪光:

「怎么又是她?」

「她是人家拐弯抹角的亲戚呢,又一副老实相……实际上啊,听我亲戚说,天天吃的土豆皮都不削的,那肉啊,一锅捞不出三片。」

大家聊着聊着,周毛柱首先退却了:「那要是这样的,我不去。」

「你傻啊!吃不饱回家吃呗,干咱们村这路,离家多近呢!」

周毛柱沉默一会儿,突然又哼哧道:「我家里现在也不好吃了。」

原因很简单,李兰花每天晚上在山上摘菜,摘菜之前他们吃厨房留的饭菜,等到摘菜结束四点多钟,刚好给厨房搭把手,再混一顿早饭。

反正白天没工作了,她们现在下午开始睡觉,上午除了家里的杂活儿,根本没事儿干。

既然如此,吃现成的,大厨做的饭,咋不比自己回去现烧好啊?

可这么一来,中午那顿饭就敷衍许多,周毛柱已经连续三天中午吃的酸菜肉沫了,这会儿再下饭也吃不进了。

他哼哧哼哧:「反正修路我不去,我就去干老宋家的活儿——他们要搭大棚,还要整地播种呢,也挺忙的。」

两亩地,他一个人慢慢干,也能吃上几天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修路也干不了多久吧?」

小祝支书算了算:「路基平整二十天了,马上咱们村也要夯平做水稳了,回头混凝土一浇,等干了铺沥青,柏油垫层……」

「后期需要人工的地方不多,你们想干到过年,没戏。」

她琢磨着:「最多十二月中,路就能通了!」

啊呀!这可比有没有活儿更让大伙开心了!柏油路一铺,汽车平平稳稳顺顺当当开到家门口,孩子们逢年过节回来也安全快速……

也不怕路坏了伤底盘了!

……

村子里的人畅想未来,宋檀也在家里盯着本子一团乱麻:

「宋教授怎么还不回来啊!」

她那个大棚里要种什么才能又合理又能出挑,这个度很难把握啊!

「还有这个什么交流会,怎么非要冬天啊!春夏秋不行吗?」

春夏秋地里有什么扯什么,那就不用思考了啊!可现如今,地里除了萝卜青菜没别的了,总不能年底拎两条鱼带俩猪蹄儿过去吧!

辛君却是查了资料的:「交流会一年四季都有,各行各业大大小小都不少,咱们之前不了解,才觉得很冷门。不过宋教授说的这个,规格比较高。」

当然了,冷门也还是冷门——搞农业的,谁关注啊?

而辛君则补充道:

「我查了一下资料,好像一般春秋的交流会都是要面向大众的。」

「但冬季这个,可能专业性更强,更倾向于发展某一特色,交给评委审核——比如某家的萝卜生吃清甜不辣口,这也是一项培育重点。」

「之所以挑在冬天,也是交流会的特性所在,因为夏秋的交流会早就结束了,有些晚秋或者冬季作物来不及,就只能跟上冬天这一次。考虑到的就是尽量高效不影响明年种植发展……」

毕竟农作物误了天时,很可能就要耽误一年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