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太平令 > 第112章 龙吟四方,英雄皆起

太平令 第112章 龙吟四方,英雄皆起

簡繁轉換
作者:阎ZK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22 09:38:0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89章龙吟四方,英雄皆起

是日,宇文烈率军自山崖之间穿过,夜色之下,八千虎蛮骑兵急行,拔陈城池三座,斩将十一人,校尉以上三十七,乃克其边,为锋锐,直指陈国。

神威大将军宇文烈,名动天下。

旋即于应国侠墨一脉支持下,迅速在占据的区域之内,构筑防线,修筑机关城池,以战养战,陈国有欲逃离者,皆被斩。

宇文烈于城池外,以陈国败兵头颅,逃亡的百姓的头,筑造了三座京观,一颗颗头颅被垒起来,目光空洞恐惧,看着阴沉的天空,暗鸦盘旋在空中,想要飞下来去逐食这些血肉。

穿着甲胄的士兵三人一组在战场上巡游,用长枪戳刺地上的每一个尸体,不管是穿着甲胄的,还是穿着薄薄一层布衣的,枪锋刺入血肉,拉出来的时候。

放得太久的尸体炸开一片的血肉。

也有些闷哼一声爬起来跑的,被箭矢直接射成了刺猬。

腥臭不可闻。

一股味道冲天灵盖,让人几乎要晕眩过去。

大片大片的苍蝇蚊虫就在这血肉上停着,战靴底下踩踏着腐烂的血肉,滑腻滑腻的,让人站不稳,觉得有些恶心起来了,不知道是见了什麽,一阵乱喊乱叫。

仔细一听,似是有个士兵看到巨人观,发现自己前几日还一起吹牛的战友,此刻却被泡涨,变成了一片青紫色的模样,皮肤鼓起来,一戳,噗一下炸开。

「呕…………」

那人忍不住乾呕,但是整个战场上却没有什麽人回应他。

一个士兵看到倒在那里四个人,一个男子被射成了个刺猬,身后有一个女子,还有一个少年人,一个少女,都已经死了,是想要偷偷从这里逃离去安全地方的百姓。

男人先被箭雨射杀,他想要挡住后面的妻儿。

妻子摔在地上,被人一刀攮死。

那两个孩子里,哥哥想要保护妹妹,被人一刀剐了半边脸,然后一枪把这两个孩子都戳死了。

士兵目光没有什麽波动,先是用枪把这几个人都戳了一遍,然后拔出腰刀,把所有人的头割下来了,没有头的尸体扔到一起,就只是一把火烧了,风吹过去的时候像是下一场雪。

然后头颅就被垒在一起。

京观。

那男人的,女人的,哥哥的,妹妹的头被放在了一个地方,垒了起来,放在一块儿,团簇成一团,亲昵昵,热烈烈的。

真好,他们还能团聚哩。

做这活儿的战士咧了咧嘴想着。

我又会死在哪里?

这些京观的头对着城门,死气沉沉的,就直视着那城,似是震慑,似是在说什麽。

天空灰沉沉的。

宇文烈克城三座,有不服者皆杀,筑京观。

却也驭下严苛,有士兵侵扰百姓的,皆为烈所斩。

甚至于有皇亲贵胄,也一样不饶,被斩了头颅送回京城,于是得了大胜的军队对于这位名将,越发敬畏,而百姓的怨气也有了口子散开。

这其中故事挣扎变化杀戮,不知道多少人的落泪,痛苦,此生遗憾,但是落于青史之上,却只是寥寥几笔。

烈克三城,筑京观,法令严明。

此地遂定,民不复叛。

——《应史·宇文烈列传》

………………

在宇文烈突然侵袭的时候,陈国内部有要求陈国大将军鲁有先调兵支援的,鲁有先不为所动,被人暗骂胆怯的老乌龟,就连自家的城池被侵占了都不去保护。

鲁有先似是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调转兵马离开了。

但是第三日的时候,忽然有大军侵袭过来。

陈国前摄政王趁应国攻陈之势,攻陈国边关,却未曾想到,鲁有先之前的离开只是做个样子,竟重新回来,还安排了两路伏兵,数万精锐一场血战。

直打了一天一夜才肯罢休。

摄政王不甘,仍旧是率军攻击着陈国西方的边境。

这个经验丰富的守将硬生生顶住朝堂的压力,死死守在了西域,总算是避免了陈国腹背受敌,短时间内就遭遇重创的可能性。

那狼王的大军浩浩荡荡过来,鲁有先拼尽全力顶住了。

鲁有先在战场之上五六日不曾下城墙,高呼大喝,维持士气,靠着兵家战阵,城池守备,以及墨家机关,硬生生顶住了萧无量的冲锋。

直到最后,这城不破,甚至于在城墙上端着酒对摄政王敬酒,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王上,许久不见,没有了太平公,您的大军兵锋,却也不如当年那样锋锐了啊。」

「当年您名动天下的时候,我只是你麾下的校尉。」

「而今你想要灭亡故国,却是我挡在你的身前了。」

摄政王大怒。

却还是率军退去。

临走的时候,摄政王注视着这大军堡垒,折断了箭矢:

「鲁有先,老乌龟!」

「总有一日,杀此老龟杀才!」

大战之后,摄政王退兵远去,鲁有先在城墙上昏厥,睡了三天三夜才醒过来,就这一次大战,鬓发就已经白了少半,问城池守住了,方才松了口气。

几乎是在西域大战的同时。

突厥大可汗铁浮屠汇聚于应国边陲。

本来会被姜万象和姜素留下的七王这个暗子拦截的一个节点,却因为某个特别的原因,没有能够将这一股恐怖的军势拦下,应国完美的战略就因为最关键的一环消失而出现坍塌。

只是让天下人震动的是,陈国夜驰骑兵竟然出现在大可汗军中,以客将身份突袭了应国。

就在前去中州之前,李观一从薛霜涛口中知道了草原之变,只知陈鼎业斩断了和突厥的商路,却不知道他暗中派遣夜驰骑兵统帅夜重道前去草原。

陈国和这草原的大汗王结成了同盟,一同对抗应国,但是同时,陈鼎业却拒绝了大汗王要求将某个宗室女子嫁过去的联盟。

「陈国和草原的联盟,只是远交近攻,为了克制应国。」

「若是大汗王想要染指中原的话,哪怕是陈国十年而亡,朕,也要把大可汗的这一只手斩下来,中原斗得再如何头破血流,道德沦丧,那是中原的事情。」

「轮不到外人来插手!」

大可汗大笑着道:「既要让我出兵,却又戒备着我,陈鼎业,天下哪里有这样好的买卖?」

陈鼎业和大可汗在盟约之地饮酒,道:

「那就让你自己也父子相残罢了。」

「姜万象仍旧维持着和你们的商路,你难道看不出他是用大势逼迫你和他成为无形中的同盟麽?」

「应国要的就是你和你的儿子打起来,这样才能让他的后方安稳下来。」

大可汗缄默许久,看着陈鼎业,想到了西域那个前太子,大可汗脸上出现一种奇异的神色来,缓声道:「父子相残,也,你难道还是将那人当做是你的儿子吗?」

陈鼎业缄默许久,冷笑道:「朕,只有一个儿子。」

「他,不是……」

「不是。」

同盟的约定当时洽谈了许久,最终大可汗道:

「中原的皇帝,你说的不错,我也不能够让草原被撕裂,成为了应国姜万象的一枚棋子,但是,我也不会成为你的棋子,要小心了,吾或许,随时会来侵袭你这中土。」

陈鼎业道:「朕,亦如此。」

夜重道破应国边关城池两座,斩将六人,占地二百里。

似乎是为了回应宇文烈的暴行。

亦斩军队,逃民,筑京观。

名墨机关术弱于其馀两脉,稍微迟缓,仍旧铸造了前线的堡垒营寨,天下大势汹涌,这应国陈国只在一瞬间就撕咬起来,如同龙虎一般疯狂撕咬着天下。

四方各处,盐铁开始控制量,不再售卖酒。

税收往上面提升了三分之一。

粮食的价格一日一日地开始上涨。

不同的城池都张贴出了榜单,要求限制百姓流动,同时要求各地的精壮男子都出去服徭役。

就在陈国,应国打起来的时候,摄政王陈辅弼却大笑道果然如此,率军回转,不复攻陈,而是汇聚了大军,在谁都没有想到的时候,朝着党项的腹心开始了最后的猛攻。

在之前,薛霜涛和李观一说天下情报的时候,提起摄政王的大军在党项国的都城附近停下来了,他只不过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恰当的机会,一个不会被陈国打断的机会。

而现在,机会来了。

所谓时机,就如同风云,而天下的英雄如同龙一般,顺势而起。

他几乎要在两年内从无到有地灭了这国家!

鲁有先慎重沉稳,未曾顺势攻掠陈辅弼后军。

陈辅弼破西域党项国三城。

屠城三日。

兵士所为,皆不违法,陈文冕劝告,未果。

陈辅弼凶威大盛。

天下动荡,风云变化。

这样的变化,不会有任何的徵兆。

说来说去,翻遍了青史书卷,也只叹息一声。

忽然而已。

中州的皇宫里面,姬子昌看着这天下各处的变化,怔怔失神,彻底有一种风云四起,而自己无能为力的痛苦,他却有些明白了,为什麽青史之上许多的英雄豪杰到了后面都颓唐如此。

因为天下并不只是一个英雄。

因为所有的豪雄都在等待着时机。

大势汹涌,回天无力。

姬子昌忽然想起来了和李观一初次相见时候,李观一说的那所谓英雄,此刻手掌按着桌子,低声道: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之时,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方今之时,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姬子昌忽然泪流满面。

各处风云四起,陈鼎业,姜万象在中州再不曾见面了,应国和陈国的使臣团,一一地离开了中州,就这样奔赴了天下去,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只是睡了一晚,天就变了。

而且这一次和以往不一样,每一天事情的严重程度都会提高。到了最后,人心惶惶,今天听说这里的城池被攻破了,那里听说周围有个村镇被军队征了军粮,人都被杀。

还有的说,城破之日,军队的刀不归鞘,劫掠三日。

这些消息传来传去,谁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不知道是有几分真,有几分假,只知道这种似真似假的消息,才更是扰乱人心,搅得百姓都恐惧仓惶。

李观一所部也要离开这里了。

文灵均没有因为李观一的权臣所为而震怒,他是忠诚于赤帝天下,不是忠诚于权贵世家,反倒是因为李观一给了赤帝一脉最后的体面,倒是有了些归属感。

「主公,中州皇城虽然繁华,但是却不是争夺天下的地方,那些宗室皇族子弟说的再如何的好,却也有一些是对的,这个地方,能够吹灭了豪杰胸中的英雄气。」

文灵均道:「我们该回去了。」

李观一点头:「好。」

「一切事项,有劳先生了。」

麒麟军天策府很快开始动员起来了,李观一去学宫拜见老师王通夫子,去和老师辞别,那位夫子只温和笑着和他说了几句话,就亲自起来,把李观一送出了学宫。

最后他站在已经空旷,甚至于荒凉的学宫里,看着李观一远去,神色温和宁静,公羊素王的声音传来道:「怎麽,你身体不好,也不去江南养一养?」

「秦武侯,天策上将军的老师,怎麽样也比学宫里舒服。」

王通笑了笑,转过身去慢慢走远,道:「二十年前,北风大作,白日飘雪,我从家乡来到这里;今日秋风萧瑟,红叶漫天,我送我的弟子们离开。」

「读书人读了一辈子有始有终,就不走了。」

公羊素王转过身来,目送着那年纪不大的儒生走远了,王通的身子有些消瘦,脊背还是挺得笔直的,走路的时候一步一步,很是坚定。

公羊素王大笑:「哈哈哈,好一个有始有终。」

「好一个龙门王通。」

他大步走上前去,陪着这年轻儒生慢行。

这是李观一最后一次见到王通。

《史传·文中子世家》——天启十一年冬,子有疾,乃语素王:梦颜子称夫子之命曰:归休乎?殆夫子召我也。何必永厥龄?吾不起矣。」寝疾七日而终。

《易》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谥曰文中子。

陪侍文庙。

生有二子,皆隐遁于世,清贫度日。

…………………………

麒麟军整备行装时耗费的时间,比起预料的时候更长许多,这自然也是有其原因的,这天下人心惶惶,麒麟军之前这麽长的时间里面,不断都在施粥给百姓,很多家中贫苦的百姓,索性就住在了麒麟军附近。

而现在麒麟军开始大张旗鼓地要离开了。

最后几天的时候,中州城里面的米价,一天比一天高,世家里的人总算是看得出来了麒麟军的名堂,他们心里慌乱起来了,也开始做什麽施粥。

「李观一,是打算要把这些泥腿子带走!」

「不行,不行,且给他们些好处!」

「泥腿子没了,人人皆穿华服,我等还怎样说是世家?没了服侍的人,难道要我们自己去穿衣,沐浴吗?且拿出钱来,去做些粥铺子。」

世家家主拨了一大笔钱,他们是能看得出人心和大势的,虽然是后知后觉了些,可是也知道自己的根本在那里,这一笔钱,只是高家,就出了足足五十万两银。

去做粥铺,能喂不知多少人吃足足两月。

如果只管高家名下那良田土地上耕种的贫苦农夫。

可以让他们一日两餐,每一顿饭都可以吃鸡子,有一点荤腥,能吃到两块肉,隔三差五还可来个大荤味道,这是真的看到自己要死了,才一发狠,真正大方起来了。

钱款下去的时候,却不巧,二夫人和三夫人吵闹起来,知道给了这样多的钱,这两位天姿国色,指头都白皙得没有一丝丝老茧的大美人都觉得可惜起来。

便是要了十万两银,去买西域传来的一种胭脂。

听闻涂抹嘴唇,灿烂如霞光一样,还带着些许的香味。

高家家主的幕僚惹不得这两位美人儿。

只好认下来。

于是这钱成了四十万两银。

四十万两银,也已经很多了。

能够让高家名下那些土地原本的主人,现在在高家土地上耕种的农夫们吃米饭,能五日吃些荤腥,但是荤腥虽然少了些,米饭和蔬菜却是能管饱的。

百姓都恋家,留恋故土,吃饱就不会走了。

然后要往外传的时候,遇到了大管家。

大管家是家主夫人的哥哥,看了这帐本,摇了摇头,用手指头砸了砸那名贵的桌子,道:「四十万两银,给这些泥腿子吃,岂不是太多了些,实在是太过于浪费了啊。」

高家家主的心腹道:「但是,家主担心,这些泥腿子被麒麟军蛊惑,离了咱们中州,转而投了麒麟军。」

大管家嗤笑起来:「老爷还是心善了些。」

「却不知道那些百姓,泥腿子嘛,就和狗一样。」

「饿了,自然会回来的。」

「来,这些钱我来为那妹夫老爷管着,你就不要乱说,知不知道,那些个百姓,不能给他们吃得太饱了,就得是不上不下的那样,才好给你干活儿。」

于是这四十万两,一下子就成了个二十万两。

二十万两,虽然一下少去了好多,但是却也实在不算是少了,就算是以高家那辽阔良田上的百姓,够他们每日吃饱饭,每日两餐,每个月稍微吃些荤腥。

然后他往外走,遇到了二夫人的弟弟,二管家。

遇到了家中的少爷,远方的表哥。

遇到了前院的管事,最后把钱交了上去,可是管粥的管事拿了一点,却是想着,我拿一点不要紧,不要紧;管厨子的胖老大拿了一点,说着,我拿一点不要紧,百姓可吃的饱。

最后厨子再拿一点,搬粥的力士再拿一点。

终于施粥了。

高家主去看,第一日的时候,果然是可以让人吃饱的粥饭,人人分了个蛋,还有蔬菜许多,人们都称赞着高家主的慈悲。

高家主心满意足离开,后来几日却不来看了。

直到高家的那位公子高应举察觉到了舆论的不对,换上了破旧的衣裳,捂着脸,私下去看,却发现了真相,惊怒地回来踢开了家主的门,大骂一顿。

世家的高层才知道,给出了的几十万两银子,就只给了百姓一种粥。

那粥稀溜溜的,光可鉴人,里面的米不但稀少,还掺了沙子哩!

就这,也不是谁人都能吃的。

想要吃的,得要卑躬屈膝,说好多好多好话的。

然后那施粥的人拿起施粥的大勺子,舀了一勺子凌空倒下,大笑:「嗟,来食!」

高家主面色大变:「那第一日!」

高应举道:「那第一日只是给您做戏的,就连那些来吃饭的百姓,都是家里面人的亲戚!」他还是年轻人,此刻却声音有些悲愤,他抬起头来,看着这富丽堂皇的世家。

就是在这大变化的时候,他才发现了,原来这世家之破败,并不是因为一个两个人,这是八百年来绵延下来的,上上下下,所有人围绕着世家,早就形成了一个汲取苍生之血的烂肉。

而在这个时候,麒麟军要走了,但是百姓们发现,世家给的粥饭一日比一日淡薄,而麒麟军一边收拾,一边给的粥饭,一日比一日丰盛!

最后一日的时候,竟然打来了好多好多的猪,熬煮炖肉,那味道,香喷喷的,传遍了周围许多地方,那位被世家说是个权臣,不是个好人的秦武侯,最近其实都是和百姓一块吃饭的。

这一段时间里,施粥的世家都在说自己的仁慈。

麒麟军没有说什麽,只是这一天比一天丰盛的饭菜,却莫名地让所有人心底里一片不安,而最后这一日的时候,那位文鹤先生拿着饭菜,道:「大家,今日可要吃好啊。」

百姓们心中的不安终于到了极处,有人忍不住道:

「这,这样好的吃的,实在是太浪费了。」

「我们不能吃啊。」

在百姓眼里面是个大好人的文鹤先生笑着安慰他们道:

「没事,尽管吃,这就是麒麟军最后的款待了。」

「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他带着遗憾,说出了那句话:「毕竟……」

「我们要走了。」

于是此地刹那之间一片死寂。

安静得可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