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 第1159章接连发难,杀疯了的高阳!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第1159章接连发难,杀疯了的高阳!

簡繁轉換
作者:星星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2 04:43:42 来源:源1

第1159章接连发难,杀疯了的高阳!(第1/2页)

王邈心中一紧,暗叫不好。

他感觉高阳的话像一张无形的网,正缓缓收紧,而自己就是网中的困兽。

高阳往前凑了半步,声音不高,却带着逼人的气势。

“王公倒是说啊,何以成圣贤?”

“是荀子写了《性恶》,就成了圣?还是二程讲了格物,就成了圣?难不成朱子注了《四书》,笔尖一动,就能封圣?”

台下,先前还捂着心口的老儒,此刻气得眼睛瞪圆,手指抠着地砖,指甲都翻了起来,渗出丝丝血迹。

“竖子……竖子敢轻慢经典!”

可话没说完,又猛地咳嗽起来,胸口起伏得像破风箱,显然是被堵得说不出话。

武曌在高台上攥紧了凤袍下摆,眼底又忧又惊。

她算准高阳会反驳,但万万没想到高阳竟如此之狠!

王邈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手指死死攥着袍角,指节泛白。

但此刻,他无路可退。

他吃儒家经典这碗饭,读书读了五十载,站在了这论道台上,那就必须要撑下去!

王邈深吸一口气,出声道:“当……当然是因他们传扬孔孟之道,让圣学得以延续,若无他们注解,后世谁懂《论语》真意?那世间,谁又可以成圣?”

“哦?”

高阳挑眉,扫了王邈一眼。

接着,他忽然转身,朝着台下黑压压的学子扬声发问,“高某有一言,想问诸位,诸位可知,神农氏可曾注解过一字半句的《论语》?”

台下瞬间安静,落针可闻。

没人敢接话。

因为谁都知道,神农氏那会儿,别说《论语》,连文字都没完备。

高阳笑着又问:“既无文字,那自然没什么所谓的圣贤书,那我又问,上古大禹治水时,可曾读过二程的一物一理?”

场下。

还是死寂。

有学子下意识地摇头。

那会儿,二程还没出生。

高阳再问:“那我又想问了,仓颉造字时,可曾听过朱子的存天理灭人欲?”

这一次,更多的年轻学子下意识地摇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动摇。

高阳的话,令他们的大脑一阵嗡嗡作响。

一些寒门出身的学子更是挺直了腰杆,他们想起了家乡那些目不识丁却一生行善的老人,心中隐隐有所悟。

高阳转回头,目光重新落回王邈身上,语气里的嘲讽更浓:“王公你看,神农没注过经,却尝百草救万民于病厄,大禹没格过物,却治洪水救苍生于倒悬,仓颉没灭过人欲,却造文字开文明之先河!”

“他们没读过圣贤书,却为何天下万民,连带着孔圣等一众大儒,皆视其为圣贤?”

王邈的身子晃了晃,嘴唇哆嗦着,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竟一个字也答不上来。

他感觉自己的根基正在被动摇。

台下,程文远脸上的笑意早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慌乱。

他死死盯着高阳,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高阳不是在辱圣,是在拆他们这些靠注疏吃饭的人的根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59章接连发难,杀疯了的高阳!(第2/2页)

他环顾四周,看到不少年轻学子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警铃大作,却又有一股无力感。

眼下,谁能上去堵住高阳的嘴?

高阳盯着王邈,声音如闷雷般响起。

“孔圣人之所以被誉为圣,究竟是行走天下,自身穷苦,颠沛流离,却依旧劝君王施行仁政,著书论语,还是因为读了二程的一物一理,亦或者是朱子的存天理,灭人欲?”

“嘶!”

王邈闻言,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

台下一众大儒,也皆是倒抽一口凉气。

高阳这话,不亚于倒反天罡!

“答案,其实很清晰了。”

“何为圣人之道?”

“圣贤,从来不是注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荀子说性恶,著书立说,但高某想问,他救过多少流民?做了什么大善事?二程说格物,穷究天理,他可曾下过田地,种出几株能活人性命的粮食?让天下粟米增产几斗?”

“昔日,高某信了,对着竹子格了七天,格出了竹子有节,累倒了也不知其理何在!”

“朱子说存天理,灭人欲,道貌岸然,这就更可笑了!”

高阳眼神锐利,如天上的鹰隼,高声道,“天下五百年,贪官何时杜绝过?大乾太祖时期,那更是对贪官深恶痛绝,剥皮萱草,贪三十两则斩,可结果呢?”

“杀了上万贪官,杀的都无人可用,没有人愿意为官了,还是屡见不鲜!”

“王公,你说他们是承前启后的大儒,我高阳或可认同,但他们连圣的边都没摸到,凭什么被你尊为圣?”

轰!

此言一出,王邈眼睛都红了。

“你……你胡说!”

王邈终于嘶吼出声,拼命反驳,“他们……他们开宗立派,让圣学流传,此事,功在千秋!”

“流传?”

“哈哈哈!”

高阳大笑,笑声里满是不屑和悲凉,“那高某又问了,这流传下来的,究竟是让百姓吃饱穿暖的法子,还是你们用来争名夺利,党同伐异的注疏?是让天下太平的办法,还是你们高高在上、指责他人不合礼法的借口?”

“王公,睁大你的眼睛看看!”

高阳伸出手指,指着台下因寒风有些蜷缩的寒门学子,指着那些瘦骨嶙峋的贫苦百姓!

“王公,你看到了什么?”

“他们像不像那些在田间地头,弯着腰、驼着背,顶着烈日狂风,从土里艰难刨食的民,像不像那些在市井巷陌,起早贪黑、奔波劳碌,只为换取一日三餐温饱的民,像不像那些在边关塞外,浴血奋战、马革裹尸,为我大乾守护国门的民?!”

“他们,像不像你们天天挂在嘴边,写在书里的民!”

“他们手上有厚茧,肩头有重担,眼中有对生活的渴望,也有被岁月磨蚀的疲惫!”

“可你们这些高居庙堂、手握书卷的大儒,可曾真正低下头,弯下腰,仔细看过他们碗里究竟吃的什么,身上到底穿的什么,可曾听过他们的哀哭与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