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蝉动 > 第二百四十一节惊变3(求月票)

蝉动 第二百四十一节惊变3(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江苏棹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6:2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蝉动 !

晚上下班前,左重拿着自己的配枪走到枪库,跟值守的总务科小特务说道:“让人看一看我这枪,膛线磨损的厉害,打得不是太准。”

小特务双手接过:“是,这批ppk也用了一年多了,坚持到现在说明德国货的质量不错,要是美国货早就不行了,左科长您签字。”

说完递上枪支存取的记录,左重随意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慢悠悠走出特务处大楼,开上自己的配车就往朝天宫住所方向开去。

路上,他用了几个不是很明显的反跟踪动作检查身后,确定无人跟踪这才将车开回住所,老戴的疑心病越来越严重,万事得小心。

回到家中,左重合上大门走进了卧室中,从空间里取出一把半新的勃朗宁手枪,这是他从地下工厂偷偷留下的,现在派上用场了。

他去找谢顾二人,很可能会遇上危险,危险来源也许是地下党方面,或是一处方面,总之带上枪有备无患,但不能携带自己配枪。

民国四年,美国地方警察就开始使用现代验枪技术破案,虽然其中有很多疏漏,可随着时间和科学技术发展,这项技术很快成熟。

民国十四年,美国人怀特找到了医生、显微镜专家及照相员、机械设计专家组成了一个实验室,并发表了几篇弹丸指纹术的文章。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枪弹痕迹检验技术,这项技术一面世,各国警方和情报机关就相继引入,民国自然也不例外,一处和二处都有。

左重一旦用配枪开了枪,就意味着暴露,他一遍遍检查武器,并在子弹顶部画了十字,如果今晚发生了交火,必须确保不留活口。

最后发送了一遍电文,地下党方面仍然没有回复,左重下定了决心,换上一套不常用的衣服,从后墙翻了出去,向着谢顾家走去。

此时是晚饭时间,金陵城非常热闹,街道两边各种小吃摊子,来往的行人很多,容易掩护行踪,他不紧不慢的穿梭在大街小巷中。

左重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可能存在的跟踪者,所以当到达谢久文家附近时,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左右,外面行人渐渐变得稀少。

他没有去贸然接触对方,而是找到当时监视谢久文的那个制高点观察起来,这一观察,左重的心凉了半截,谢久文可能已经暴露。

那座小院里一片狼藉,屋内的家具和被褥都被扔了出来,并被开膛破肚,这是在检查夹层,这种细致手段只有情报机关才会使用。

金陵城除了特务处,也就特工总部这一个情报机构,这里会是他们的杰作吗?左重保持着冷静,利用手机和淡淡的月光继续观察。

院子和正房的大门歪歪扭扭靠在墙上,一看就知道是被暴力撞开的,对方行动速度很快,破开门口后没给谢顾二人任何反应时间。

左重似乎看到,在某个夜晚时分,一队人员撞开大门,在没有任何光线照明的情况下,准确找到正房并再次破门,果断冲了进去。

谢久文这个职业军人和特工甚至没机会打开正房门,直接被堵在了房内,不管他有没有武器,在这么小的空间被围,结局不会好。

一处有这样的行动人才?左重放下手机想了想,他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情报,可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相信,这件事得搞清楚。

这种级别的行动队伍,就算情报科也就能凑出十几二十个人,这不光要求人员要跑的快,更要有一往无前的拼命精神,不怕牺牲。

左重心里记下了这事,慢慢举起手机,屋内情况看不见,可院中的物品能说明一些问题,比如院中没有任务衣物,这点值得注意。

衣服去哪了,情报机关需要的是情报,要衣服没用,如果这里是特工总部的行动,他们会让谢久文和顾兰收拾衣服吗,这不可能。

一处和地下党是对手,双方之间有着血海深仇,没有任何情面可讲,碰上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徐恩增的狗腿子绝不会那么好心。

这事背后不止一股势力,左重脑中有了判断,对方行动如此坚决迅速,又让谢顾二人带上衣服,除了军中精锐,他想不到其他人。

破门抓捕用的是陆军的战术进攻,允许带着衣物是同袍之情,事实和逻辑上都讲得通,能执行这种任务,肯定是可靠的精锐部队。

左重心里把金城城驻军过了一遍,似乎只有88师符合条件,国—军一等一的精锐之师,里面从士兵到军官都是果民党的坚定信徒。

88师作为金陵卫戍核心,人员调动很敏感,一处找来对方帮手,徐恩增估计花了大力气,这也说明他们肯定谢久文的身份存在问题。

问题出在哪了呢,当时一处排除谢久文的嫌疑,是因为地下党给他安排的证人证明了他的话,这次暴露,问题很可能出在这上面。

西南连连大战,让很多不坚定者和投机分子看到了机会,有人出卖了谢久文一点都不奇怪,不过一处这次保密工作做非常的到位。

行动没露出风声,连特务处安插在一处的内线都没察觉,再结合宋明浩说的,一处食堂用餐人数变少,外带食物变多,恐怕审讯工作也放在外面进行,这是学乖了。

以前一处存不住秘密,徐恩增这次干脆放弃老窝,在其他地方另起炉灶,既能迷惑别人,也能缩小知情者的数量,方便保密工作。

左重揉了揉眼睛,将谢久文家的情况再次思考一遍,慢慢退出制高点,绕了大一圈走回住所,路上在小摊点上买了一大堆的商品。

如果晚上有人找过他,他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出门理由,喝酒显然不行,很容易找到证人,客流量很大的摊点很适合用来混肴视听。

将这些东西放在显眼处,左重开始综合分析得到的所有情报,首先要将济世药房爆炸案、顾谢二人疑似被捕案、电台失踪排个序。

左重写个三张纸条,把济世药房爆炸案放在第一位,然后是顾谢被捕和电台失踪,但是看了一会他摇了摇头,这有点不符合逻辑。

如果爆炸案第一个发生,顾谢就有跑掉的可能,一处不可能承担这样的风险,或者两者是同步进行的,一队抓人,一队搜查药店。

于是他把电台失踪放在了第一位,可同样有走漏风声的风险,自己给地下党的电台,一定是对方非常在意的资源,不会随意安置。

这种重要机关,人员和反制措施不会少,有任何疏漏,一处就会面临鸡飞蛋打的局面,如果让他选择的话,电台要放在最后进行。

左重将写有电台的纸条放在最后,把顾谢二人放在第一,又把爆炸案放在中间位置,这样的排序似乎能说得通,他陷入了思考中。

特工总部先发觉了谢久文的身份疑点,顺藤摸瓜找到了济世药房的张安仁,再找到了电台?左重迟疑了一下,地下党会这么大意?

从以往的观察和情报,地下党的接头与活动十分谨慎,一处找到这两个关键节点还不被发现,除非是金陵地下党的的人都昏了头。

可能性不大。

会是谢久文和顾兰被捕后叛变交代了济世药房和电台吗,就算不考虑两人的信仰坚定程度,这种情况也很难发生,因为单线联系下他们不可能知道这么多重要情报。

左重坐在那发了会呆,抬起右手把爆炸案和电台失踪两张纸条滑到了一起,这两件事是一件事,只有这样才符合逻辑,张安仁就是他的接头人,电台就在济世药房!

左重直接站了起来,脑海里回忆着张安仁的模样,此人就是跟自己联络了一年多的伙伴吗,爆炸是不是他保护自己的最后手段。

........

左重说:“剩下在(作者的话)里,就在文章结尾处,白天更换,字数一样,不会多扣钱。”

........

一个人有童年、壮年和老年,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是不美满的。一天有上午、中午、日落,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这办法再好没有。

人生没有什么好坏,只有“在那一季里什么东西是好的”的问题。

如果我们抱着这种生物学的人生观念,循着季节去生活,那么除自大的呆子和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之外,没有人会否认人生确是像一首诗那样地生活过去的。

莎士比亚曾在他的人生七阶段的那节文章里,把这个观念极明显地表达出来,许多中国作家也曾说过与此相似的话。

莎士比亚没有变成富于宗教观念的人,也不曾对宗教表示很大的关怀,这是很可怪的。我想这便是他所以伟大的地方;

他把人生当做成是人生来看,他不打扰世间一切事物的配置和组织,正如他从不打扰他的戏剧中的人物一样。

一种是卖臭豆腐干的,每日下午五六点钟,弄堂有臭豆腐干担歇着或是走着叫卖,担子的一头是油锅,油锅里现炸着臭豆腐干,卖的人大叫臭豆腐干!臭豆腐干!态度自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