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蝉动 > 第二百四十六节审讯点(求月票)

蝉动 第二百四十六节审讯点(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江苏棹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6:2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蝉动 !

左重站在办公室窗户前,看着安静的特务处大院有些烦躁,离爆炸案已经过去了两天,特工总部的审讯地点在哪,依然没有眉目。

此外傅玲已经带人启程前往沪上待命,择机前往日本本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员好走,那么多武器和设备的运输就麻烦了。

这两件事占用了左重的所有精力,连白厅长送来的土特产都没心思把玩了,他在窗前思考了一会走回办公桌前,要通了一个电话。

“杨科长,我昨天拜托你的事情怎么样了,金陵城有什么地方的电力比较稳定,我现在住的地方动不动就停电,实在是有些不便衲。”

“哦,金陵最近改造电路?除了几个重要机关,连你们内政部都要临时停电?原来是这样,好吧,那就多谢了,行,有机会聚一聚。”

左重挂断了电话,心中确定了一件事,特工总部的审讯地点一定有独立的供电系统,因为脆弱的市政供电根本无法支持审讯工作。

自从有了电椅,所有情报机构就像是找到了一种审问灵药,不开口的上电椅,不确定的上电椅,徐恩增会放着这样的捷径不走吗?

不会,他一定会用。

那么一处审问地点需要充足稳定的供电,否则审讯到关键时刻遇到停电,难道还要等着电来?到时黄花菜都凉了,一处没那么蠢。

独立的供电系统无非是独立保障的线路,有发电机发电两种,前者多为重要机构,比如军委会,后者一般是长官私宅和普通机构。

重要机构,徐恩增怕是没那么大的脸可以借到场所,总不能这边长官在商量国家大事,隔壁一处的特务在那里审讯谢久文和顾兰。

长官私宅也不可能,除非陈局长愿意把自己的私宅贡献出来,党国长官哪个愿意搭理特务,还想用他们的家审问犯人,想都别想。

那就只剩下普通机构了,像一处和特务处本部,就是用发电机保障电力,不会耽误重要公务,可每天烧掉的油钱就不是个小数目。

果党这些人一个个嘴上说得义薄云天的,一旦涉及到利益,就是亲娘老子来了也不行,徐恩增能借用到地方,双方关系应当很好。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审讯地点是借的,发电机和燃料是一处自己购买的,不过考虑到高昂的费用和时间,基本可以排除这种可能。

左重脑中推测了一番,徐恩增乃至陈局长相关的机构?好像也不少,各地党部机关,组织部门和教育系统都算是对方的势力范围。

党部?有些太显眼了,组织部门?位高权重怕是不会掺和,教育系统?他们总不能在教室里审讯地下党,进步学生还不得闹翻天。

想着想着,左重眼睛一亮,他好像忘记了一种地方,那里虽然人员众多可地方很大,隐藏一个审讯室绰绰有余,而且有独立供电。

他连忙走到金陵地图边,手指在不停上面滑动,嘴中念念有词寻找着什么,没多久一个地点进入了他的视线,这个地方有点意思。

能被一处作为审讯点,除了有电力上的条件限制,那里还要同时满足隐蔽、安全和交通便利这三点要求,金陵城这样的地方不多。

隐蔽不用说了,在遇到了劫囚事件后,徐恩增不可能不防着地下党救人,审讯室周围必须拥有足够的警备力量,离一处还不能远。

如果遇到大股敌人来袭,需要支援和撤退时,便利的交通很是重要,而在左重的怀疑地点中,有且只有一个地方符合这三个条件。

中央政治学校!

民国十六年,光头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实施果党的一党专政,防范地下党的渗透,对果党的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十分关心。

为了打击汪院长等其他党内势力,试图集中党权,组织之精密,纪律之森严,信仰之统一,总之要加强对果党各级干部的思想控制。

陈局长跟他的兄长积极为光头出谋划策,陈氏兄弟认为要推行果党的一党**的政治,必须培养高级党务人才,嫡系的党务人才。

建议在党政训练所基础上创办中央政治学校,与黄埔军校成为一文一武两个专门学校,光头对此十分赞赏,并指令尽快付诸实践。

中央政治学校就此成立,作为首倡者,陈局长兄弟在学校里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后来更是轮流担任过教育长,二人联手把持学校。

刚刚,左重觉得审讯室不可能在学校,原因是容易被发现,可很快又反应过来为什么不能,只要够隐蔽,只要这个学校足够可靠。

中央政治学校距离一处直线距离不到3公里,周围有88师的一个团驻地,光头的首都计划中,附近的新式水泥马路线路最为密集。

学校里的学生,多是果党的主义信徒,入学时的背景甄别非常严格,思想动态纳入日常的管理,谁让他们有个特务头子教育长呢。

左重走到自己的文件柜前,在一堆文件中找到了关于中央政治学校的情报资料,拿回办公桌仔细翻阅起来,想要从中找出些线索。

由于涉及党务和陈局长,特务处对中央政治学校的情报搜集很宽泛,只是简单的记录了一下学校的规模,主要人员的资料和背景。

但等他当看过这些,依然很有收获,首先陈局长兄弟得了光头的尚方宝剑,在学校里大兴土木,建造了很多大而无用的巨大建筑。

比如可以容纳数倍师生的超级礼堂、没有书的图书馆等,有很多建筑并未投入实际使用,同时与教学生活区相隔甚远,非常隐秘。

这些地方都是水泥建筑,结实隔音,结构复杂,搞一个小型审讯室轻而易举,若是做好外围警戒工作,完全不用担心被学生发现。

其次,为了给党国未来公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央政治学校拥有一台大型柴油发电机,只要市政供电停止,便可以自己发电。

作为政治黄埔军校,其他机关求爷爷告奶奶都难求的燃料,对中央政治学校不是什么稀缺资源,每个月行政院都会调拨固定份额。

这所有一切结合,似乎一处的审讯地点可以确定了,左重沉默了一会,将资料的折痕捋平放回了文件柜,他靠着椅子闭上了眼睛。

如何确定猜测呢,中央政治学校是陈局长的地盘,自己公开去那里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引起其他人的怀疑,这条路不行。

公开的不行,那偷偷的呢,可惜铜锁和沈东新不在,否则可以找个借口让他们去探探底,现在只能想想其他办法,混进去看一看。

左重一直呆坐到天黑,直到前来请示工作的古琦敲响房门,古琦一进来就把情报科花名册递给了过来。

“科长,关于人员补充的报告你得尽快交上去,少了傅玲和三十个老弟兄,一遇到大案子,我怕咱们的人手不够用啊,这事拖不得。”

左重心不在焉道:“恩,等杭州特训班结业,会有一些新人来处里报道,除了沈东新和铜锁,你再挑三四十人,注意分寸别挑太多。

咱们已经是最大的科室,总要给其他科室留点汤汤水水,否则枪打出头鸟,挑人时就一个原则,宁缺毋滥,情报科只要精兵强将。”

古琦点点头,说起了件事:“科长你听说一处的事了吗,一些牺牲的特务家属跑去局里静坐了,就是刚刚发生的,听说陈局长震怒。”

“喔?”听说一处又出事了,左重立马来了精神:“详细说说,咱们的徐处长又搞出什么事了,陈局长真够倒霉的,摊上这么个表弟。”

古琦放下花名册,同样眉开眼笑道:“徐恩增搞了个联谊会,自任会长,一处人员都是会员,在支领月薪时强制扣发其薪金一部分。

这笔钱作为什么事业基金,特工总部从上到下都得交,薪金高的多扣,最高的一月薪金要扣掉百分之十,钱用来抚恤一处的孤寡。”

........

左重说:“剩下在(作者的话)里,就在文章结尾处,白天更换,字数一样,不会多扣钱。”

........

我以为从生物学的观点看起来,人生读来几乎是像一首诗。它有其自己的韵律和拍子,也有其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

它的开始就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候,接着便是粗拙的青春时期,粗拙地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具有青年的热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

后来达到一个活动很剧烈的成年时期,由经验获得利益,又由社会及人类天性上得到更多的经验;

到中年的时候,紧张才稍微减轻,性格圆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那样地圆熟了,对于人生渐渐抱了一种较宽容,较玩世,同时也较慈和的态度;

以后便到了衰老的时候,内分泌腺减少它们的活动,如果我们对老年有着一种真正的哲学观念,去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