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蝉动 > 第六百八十一节人心向背定成败

蝉动 第六百八十一节人心向背定成败

簡繁轉換
作者:江苏棹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6:2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蝉动 !

“春阳,下船后记得不要再说长春了,要说新京,这里到处都是日本关东军以及伪满的眼线,稍有不慎就会有性命之忧。”

当金露丸号即将停靠在吕顺口码头时,已经收拾好行李的郑庭炳站在船尾对邬春阳小声叮嘱,脸上满是笑呵呵的表情。

这是他特意挑选的谈话地点,整艘船也只有这里可以放心说话,在巨大的螺旋桨声下,任何窃听设备都发挥不了作用。

“明白,老王,从现在起还是用化名吧,你是王曰文,我是王颂武,咱们两个是父子,从马来西亚槟城来这里开办旅馆。”

听到郑庭炳熟络的称呼,邬春阳微笑着回了一句,两人在两年前的六国饭店任务打过交道,这对任务来说是一件好事。

在日本人的地盘上,没有其它机关帮助,没有支援,他们只能互相扶持,能依靠的唯有对方,熟人自然要比陌生人强。

“不错,小心无大错呐。”

王曰文,哦不,郑庭炳看着不断蔓延的航行轨迹赞同道,此时无数海鸥围绕白色浪花上下翻飞,紧紧地跟着邮轮飞翔。

他知道这些海鸥的主要食物是鱼类,当船只在航行时,船尾激起的那一朵朵浪花,很容易把海中的小鱼小虾打出水面。

海鸥只要紧紧跟在船后面,就能轻轻松松地捕到鱼,而且轮船航行时,会使后面的空气产生流动,出现一股向上的力。

这样,海鸥既不用扇动翅膀也能在空中飞翔,还有食物可吃,看上去似乎非常美好,只可惜高收益通常伴随着高风险。

在如此飞行姿态下,海鸥随时都有可能撞上船只,这就跟他所要面临的情况一样,东北之行可以立下大功却非常危险。

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

郑庭炳念叨了两句,发现邮轮已经开始停靠,于是转身指着地上的行李箱:“颂武啊,咱们赶紧下船,等会还得赶火车。”

“好的,父亲,我托船上的电报房定了亚细亚号的二等座,咱们下船坐火车去连城站换乘。”邬春阳拎起皮箱说出安排。

“恩。”

郑庭炳握着拐杖扶了扶脸上的眼镜,迈步向船舷走去,作为一等舱乘客,他们可以先离开邮轮,不必与其他乘客争抢。

不多时金露丸号系好缆绳,舷梯便架完毕,两人将船票递给水手随即踏上了吕顺口,这块中国人丢失了数十年的土地。

还来不及欣赏一下这座著名的亚洲不冻港,一群手持三八式步枪的日军士兵便突然冲了上来,将乘客赶向一座建筑物。

他们将在那接受反谍人员的检查,只要有可疑就会被逮捕甚至枪决,不需要审判,不需要证据,不需要任何法律程序。

“快快的,不准偷看。”

一名日军少佐举着指挥刀,凶神恶煞的喊道,此人身后不远处有十几艘军舰正在缓缓入港,巨大的炮口显得分外狰狞。

吕顺口地处黄渤海要冲,为平津重要门户,与鲁省庙岛,登州共扼渤海海峡咽喉,是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的天然屏障。

此地四周群山环抱,港口东有黄金山,西有老虎尾半岛,其间有狭长水道与外海相通,港口内的隐蔽性与防风性良好。

加上港内水深,设备完好,可以向船只提供油水并有暖气辅助设施,又终年不冻,历来为东亚最重要的军事要港之一。

吕顺口在甲午被日军侵占,白俄联合德、法等列强佯作干涉,日本人被迫退还,继而被白俄强行“租借”达七年之久。

后来日俄战争白俄败北,日军再次侵占此地,将其设为海军补给港口,同时作为钳制中国及发动侵略战争的前进基地。

“夏子,不要看那里。”

舷梯上的左重看到这幕让何逸君转头,自己手上握紧手机,镜头稳稳的对准了军港内部和军港附近山头上的防御阵地。

那里许多隐蔽火力点,交叉成网、互相支援,很难靠近,所以无论是甲午还是日俄战争,日军都没能从海上攻进港口。

特务处以前也想过探听一下此地虚实,可日本人很重视反间谍,军港周边的居民一律迁走,眼线根本没有办法混进来。

而且随着连城民用港建成,将来这里只能停靠军用船只,到时再想进来看一看千难万难,必须趁此机会多搜集些情报。

这么做有点冒险,

但问题不是太大。

日本人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么小巧的摄影机,至于间谍相机倒是足够小,问题是必须近距离拍摄,移动中也无法拍摄。

就这样一边走一边拍,左重与何逸君跟着人流来到检查点,被佩戴黑色领章的日本宪兵盘问了一会,顺利离开了港口。

一出大门,两人直奔火车站而去,想去哈尔滨得先从吕顺口去连城,两地间有列车班次很多,随发随走倒是非常方便。

不多时到了售票窗口,左重拿出证件买了两张车票,不禁感叹通过长谷良介搞来的“假证”果然好用,就是数量太少。

确认了东北行动后,这个不靠谱的王巴蛋再次出现,据其说在东京结识了不少大人物,也送出去不少沉甸甸的土特产。

为了回血,此人极力推销起在沪上提过的证件生意,可惜时间紧急,又要替换其它部门的底档,他最终只弄到了两份。

这种有日本人居留民委员会存档,沪上领事馆特高课审核的证件安全性非常高,关东军的宪兵看了一眼便将他们放行。

看来回头得多预备些。

反正长谷卖的不贵。

左重坐到火车上拿着证件拍了拍大腿,以后敌后任务越来越多,身份的伪造很重要,这玩意比狗屁良民证要管用多了。

正想着,火车发出几声汽笛随即开动,几十公里的路程很近,四十分钟后列车驶入连城火车站,乘客们将从这里换乘。

下车后在拥挤的候车大厅里,左重、何逸君与郑庭炳、邬春阳擦肩而过,双方没有做任何多余动作,各自找座位坐下。

期间一队队日军士兵、警察来回穿梭,不时检查证件,直到从连城前往新京的火车进站,这种高密度排查才算是结束。

或许是着急赶路,又或是不耐军警的无端骚扰,很多乘客不约而同的提着行李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准备接受检票登车。

“伟大的亚细亚号啊。”

队伍中一个日本人看着候车室外的列车,以夸张的口吻大声赞叹道,旁边的日本乘客纷纷点头,脸上满是骄傲和自豪。

中国乘客们要么面无表情,要么低头发愣,自然也有认贼作父的二鬼子与有荣焉,挺着胸膛仿佛自己也是日本人一般。

左重瞄了一眼人群,将目光放在了这辆拥有流线型外形的火车上,亚细亚号特快,一辆为侵略者涂脂抹粉的宣传工具。

此车整体为深蓝色,六编组,机车后为一节行李车厢、两节三等车厢、一节餐车、一节二等车厢和一节头等豪华车厢。

从连城到新京四百公里的路程仅仅需要四个小时,连城的日伪部门为了讨好上级经常随车运送海鲜,由此又名海鲜车。

左重想到这笑了笑,在嘈杂声中和何逸君上了三等车厢,即使是三等车厢也非常豪华,内部都是软椅,4人对面而坐。

伸手将行李放到头顶的架子上,他在座位上动了动身体,不错,挺舒服,再摸一摸座椅的两侧,竟然有电动调节按钮。

这不意外,日本人为了造出这辆车,可谓煞费苦心,专门派车辆设计师前往欧洲,美国考察,参观了很多家铁路公司。

列车内首次安装了空调系统,夏季可以提供冷气,冬季可以供暖,车窗全部封闭,避免了老式火车运行时的煤尘污染。

为了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减少空气阻力和重量,日本人难得大方一次,用合金钢制造车身,所有车轴采用滚珠轴承。

更夸张的是为了满足日伪当局达官显贵、富贾豪绅出行,车内许多部位用毛毡、法兰绒、压榨木棉板进行了隔音处理。

夸张吗,

夸张。

先进吗,

先进。

后世有很多人以此作为证据,叫嚣是日本人建设和开发了东北,似乎没有日本人的侵略,东北就成不了重工业基地了。

还有人拿出伪满的首都新京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煤气管道的城市等等例子。

但千万不要漏掉前缀—这些东西仅限于日本人居住的新区,日本人就是用中国人的钱修建各种现代化设施让自己享受。

为东北做贡献从何谈起?

此时车辆缓缓滑动,左重看着窗外目光淡然,这帮人的逻辑很简单,日本人用上煤气和自来水了,那就等于是普及了。

至于东北的中国人?连人不算人,本来就不配享有现代科技,完全没必要算进去,可悲的是这种说法在此时就已出现。

他摩挲着光滑的沙发扶手,觉得这次真是来对了,人心向背定成败呐,不能让日本人安安稳稳的殖民,得搞出点动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