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蝉动 > 第六百八十九节背阴河

蝉动 第六百八十九节背阴河

簡繁轉換
作者:江苏棹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6:2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蝉动 !

月色下,左重看着一两公里外的数道探照灯灯光,又拿出指南针和地图测量了一下方位,很快就确定自己找对了地方。

根据前期的情报调查,背阴河附近就这么一座大型建筑,关东军的细菌武器研究基地设在里面,其它的情况暂时未知。

不是外调人员不尽职,只因日本人的戒备太过森严,任何人在附近出没都会被抓捕,很多无辜百姓途径此地突然失踪。

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遭遇了什么,总之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家属找遍了哈尔滨也找不到人,警察厅对此不闻不问。

至于外围调查就更不可能了,从事建设和搬运物品的中国劳工,在进入基地前头上都被戴上了只能看得见地面的竹筐。

他们在日本人的牵领下到达某个地方,摘下竹筐进行劳动,结束后再戴上竹筐由日本人领出来到指定的地点居住生活。

连基地内的关东军士兵都禁止一切因私外出,工作人员也不能使用真实的名字,和国内的家人朋友通信只能使用化名。

而且还要经过专门的信件审核部门进行内容审查,任何有关此地的任何信息都不允许提到,工作内容更是绝对的机密。

这么严密的保密措施,

调查从何谈起。

日谍杨昌庆倒是承认自己来过此地,也交待了某些简要情况,可那是一个死间,说的话不能全信,其中或许会有陷阱。

哪怕为了取信他们,对方说的都是实话,日本人知道杨昌庆被捕也定然会做对应的改动,不亲自来这看一看他不放心。

思考片刻,左重转动望远镜看向目标,看见外围有一圈高耸的围墙,探照灯两两一组共四组,从墙上对基地内外照射。

墙下有一条长长的壕沟,周围带有倒钩的铁丝网在灯光下散发着寒光,上面还拴着一些空的马口铁罐头作为示警工具。

高墙,

探照灯,

壕沟,

铁丝网。

杨昌庆说过,基地的围墙高达三米,四角各修建了一座坚固的水泥岗楼,内部有机枪,外部安装有两盏活动式探照灯。

壕沟长宽均超过两米,配套的铁丝网不仅锋利,甚至接通了足以致命的高压电,人碰上轻则不省人事,重则直接死亡。

这与他现在观察到的情况基本吻合,也是,杨昌庆不可能在一眼就能分辨出真假的情报上做手脚,特务处又不是瞎子。

只是那四个岗楼有点棘手,平时看守人员既可以用它们居高临下观察周围的动静,遭到袭击时也可以作为防御支撑点。

这种没有射击死角的交叉火力加上精锐的关东军警卫,对进攻一方将是一场噩梦,恐怕还没接近围墙就会被打成筛子。

地下党领导下的抗联队伍便曾经两次对背阴河发动过进攻,试图营救基地里被关押的同胞,死伤异常惨重却毫无收获。

难办呐,

强攻是不用想了。

左重皱了皱眉头,将目光投向围墙内部,他大致估算了一下,整个细菌武器基地占地将两百亩,被划分成了三个区域。

第一个区域位于正中间,有十排7字形的红砖房,对内照射的探照灯光基本笼罩在这里,每排房子间还有铁丝网分割。

很显然,这是日本人关押人体试验受害者的牢房,光看房屋数量和大小就知道里面有不少人,否则戒备不会这样森严。

第二个区域是正东方的一座三层大楼,跟普通建筑不同的是,它只有大门没有窗户,从远处看上去就像一具水泥棺材。

不出意外的话,细菌实验便在那里面进行,没有窗户是为了防止泄露,结合红俄给国府的情报,证明了这么做的必要。

其实左重有点疑惑,之前此地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仅仅一山之隔的小牛角沟村民似乎什么都不知道,这非常的奇怪。

如果说他们没有感染细菌武器,是因为有山峰的阻隔,那总该听到,看到些什么吧,照片里的尸体数量绝不是个小数。

况且山村闭塞,关系网多在方圆几公里内,难道就没有村民的亲友在那场事故中遇难吗,想想也知道这个可能性很校

山顶上的左重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关东军既然如此在意背阴河,为什么不把安全范围内的村民都迁走呢,这不难做到。

可实际情况呢,不光小牛角沟村安然无恙,周边还有几个上百人的小村庄留下了,仿佛细菌泄露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留下人就等于留下了安全隐患,日本情报部门不会愚蠢到这个地步,土肥原那帮畜生们也不会在乎中国老百姓的死活。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

这些村庄有问题。

左重心头一跳,脑海里闪过一个猜测,只是这个猜测未免太可怕了,而且日本人的组织和保密能力会高到这个地步吗。

思考了半晌,他摇了摇头脑袋继续观察基地,基地的第三区域在西方,那里有一栋不起眼的平房以及一座巨大的烟囱。

这种东西他在后世资料里看到过很多次,那是关东军给水防疫部队用来毁灭证据的焚化炉,燃料就是无辜的中国百姓。

此时烟囱上空正在冒着丝丝黑烟,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无比醒目,左重咬着牙默默看着这幕,死死捏着手中的望远镜。

此仇不报,

难消我恨。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他真想把后世某些叫嚣原谅日本的人扔进焚化炉享受一番,让他们看看所谓的文明种族到底干了多少罄竹难书的恶行。

强行忍住满腔的怒火,左重快速记忆着基地周边的情况,首先围墙南方有一条数百米长的跑道,这是个简易的飞机常

此外北方有一个小型火车站台,两条铁轨向着哈尔滨方向延伸,应该是专用铁路,关东军在这个地方真是下了血本了。

而在站台旁边是一条马路,马路上有多道哨卡,除了火车,进出基地只有这么一条陆路通道,将此地与外界彻底隔绝。

想要偷偷进入背阴河,必须越过哨卡、铁丝网、探照灯和高墙,还有内部警卫,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得想其它办法。

左重抬手看了看手表,距离出来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是时候回去了,不然白俄人托列塔一旦清醒,他的麻烦就大了。

他将望远镜收回空间,清理了刚刚停留的痕迹,转身往山下走,这一次没有遇到巡逻队,看来老虎的粪便真的很管用。

不过也不是没有麻烦,当经过绥满线时,一辆怪模怪样的车辆飞快的从北向南开过,车头的大灯差点照到了他的身上。

“哐当哐当”

轨道摩擦声不断接近,这把左重惊出了一声冷汗,双脚一用力跃进树林里,贴着地面辨认出这是辆九一式铁路装甲车。

别看只是一辆小型铁路装甲车,但是上面装备了3挺6.5毫米机枪,在缺乏单兵反装甲武器的年代,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更危险的是,这是辆公路、铁路两用车辆,由铁路转换成公路模式时,只需要通过千斤顶把装甲车顶起换上车轮即可。

这一过程不用太多体力,一个训练有素的小队十多分钟便能完成上述操作对目标展开追击,速度能达到40公里每小时。

面对这种打不过,跑不赢的铁甲豺狼,抗联等抵抗组织由于缺少重火力,无法有效击穿装甲车的装甲,吃了很大的亏。

这就是他要求凤雏小组搞到火车时刻表的原因,只要有客运火车在铁路线行驶,对方就不会出来,他们才能安全行动。

等到对方彻底消失在眼前,左重记了一下时间,然后手脚并用爬过铁轨,钻进来时的土沟,原路返回了村长家的后院。

“嘎吱”

就在他翻进院子清理痕迹时,主屋房门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接着又传来了几声咳嗽,一个脚步声慢慢的向客房走来。

自从猜到小牛角沟村可能有问题,他就提高了警惕,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左重没有丝毫慌乱,在窗外加快了清理速度。

衣服上的尘土,

鞋底的泥土,

头发里的树叶,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东西都会泄露他的行踪,想要骗过别人,细节决定着成败,况且房门反插着,他有充足的反应时间。

轻轻将全身拍打一遍,左重推开翻窗灵活的跳进屋里,手上慢慢关上窗户,脱掉衣服和鞋子,悄无声息钻入了被窝中。

他还来不及喘口气,有人敲响了房门:“冈本先生,托列塔先生,山里后半夜越来越冷了,要不要给你们的炕添点柴火。”

是村长,

果然有问题。

左重眼神一凝掐了掐托列塔的人中,待到对方的眼皮微动后猛的抽回手,装作迷迷糊糊的样子爬了起来,沙哑着说道。

“是村长先生吗,多谢关心,我们很暖和,请您稍等我来开门。”

说完他抹着黑下炕走向门口,路上刻意将凳子撞倒在地上,跌跌撞撞中拔掉门栓把房门拉开,见到了手持油灯的村长。

“唉呀妈呀,您没撞疼吧,打搅您休息了,实在是山里头比城里冷得厉害,我是怕冻着二位贵客,托列塔先生你醒了吗?”

此人满脸堆笑的看着左重,侧身伸头瞅了瞅屋内,正好见到托列塔疲倦的起身,原本有些紧张的表情迅速的放松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