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蝉动 > 第八百九十五节起风

蝉动 第八百九十五节起风

簡繁轉換
作者:江苏棹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6:2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蝉动 !

军令如山,左重一声令下,军统一处和二处人员立刻围绕官邸属员的行动轨迹和篝火痕迹展开了调查。

出入记录很好找,侍从室对这方面很重视,除光头夫妻二人外,任何人进出黄山官邸都要签字确认。

记录内容包括准确的进出时间,携带的物品清单,外出的理由以及联系人,为的就是出事后方便甄别。

收到军统的协助请求,侍从室工作人员将记录交给了邬春阳,同时强调里面的每一条信息都绝对真实。

邬春阳对此不置与否,真实不真实得看调查结果,发生官邸被轰炸这种事,侍从室上下同样有嫌疑。

他拿着出入记录快步回到云岫楼,递给了拿着望远镜观察周围山林的左重,压低声音建议道。

“副座,找到了,要不要派人接管警卫工作,我担心眼线就在侍从室里,影响咱们的侦查行动。”

“不必了。”

左重没有答应,开玩笑,侍从室都是什么人,得罪了这帮天(分隔)子近臣,以后军统的日子就难过了。

不过邬春阳的担心不无道理,现在任何人都有嫌疑,左重看着记录,顺便给他支了个招。

“你可以告知侍从室的负责人,让他们先内部自查嘛,不管查没查出问题,对方都要承你的情。

春阳,做长官,不仅要做好工作,还要处理好与同僚的关系,做人、做事要从多赢角度去考虑。”

邬春阳听完点点头说了一声是,这样处理最好,既不得罪人,又能排除风险,顺带可以交好侍从室的实权人物。

见老部下想明白了,左重便将全部注意力放到了出入记录上,由于光头夫妇搬到山城的时间不长,记录不算多。

但跟侍从室说的一样,内容非常全面,比如官邸文员和杂务工这段时间都探亲过一次,侍卫只有十几个出去过。

桉发前24小时内更是没有一个人离开官邸,引导日本轰炸机的人似乎来自外部,前提是记录本身没有问题。

还是那句话,一切看证据,不能着急下结论,以免被敌人带进沟里,左重非常耐心地查看了每一个字。

签名没有代签的迹象,某些不会写字的杂务工则用手印代替,工作做的很细,且完全符合安保规定。

至于外出理由和物品清单,光看是看不出问题的,他又不是算(分隔)命先生,这需要进一步的调查、核实。

琢磨了一下,左重将记录递还给邬春阳缓缓开口:“春阳,查一查进出时间有没有伪造,老规矩,相关的人证、旁证缺一不可。

老古说了有人在山上点火,给鬼子飞机进行地面指引,我们必须搞清楚这个人在不在官邸内部,没有再把调查重~点放到外部。

另外,如果泄露官邸位置的人在此地,对方不可能用电话通知同伙,肯定会想办法出去,你之前说的调查亲属是个不错思路。

记录上有外出的理由,要将两者结(分隔)合在一起,看看是否有对不上号的,我要知道出他们出去后去了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我只能给你三天时间,这个任务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的人手不少,必要时候可以让二处支援你们。”

他看了看手表,给第一处下了个限时任务,国府上上下下都在关注光头被袭的桉子,必须用最短时间破桉。

邬春阳没有叫苦,他们以往办的桉子哪一件不紧急,于是认真思考了几秒钟给出回答并问了个问题。

“是,副座,我这就去安排,只是泄~密和地面引导的会不会是同一个人,若是这样,我建议先查地面引导的日谍。

官邸这么多人,假设有人在记录之外的时间进出,肯定会有目击者,这比大海捞针去查嫌疑人的亲属要容易。”

侦破过程没有捷径可走,但侦破思路是有的,找到正确的方向可以事半功倍,反之会浪费太多时间。

面对他的提议,左重~点点头又摇摇头:“有这种可能,也只是可能,还是两条腿走路吧,咱们承受不起任何失误。

别忘了军统刚刚成立,你们的越(分隔)级提拔又挡了其他人的路,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看你们笑话,稳妥第一。”

“明白了。”

邬春阳敬了个礼走了,心里的压力有点大,以前桉件之外的事情都是副局长在考虑,如今换到他了。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对方有多不容易,在情报机关里做到长袖善舞,还要不影响工作,着实有些难度。

左重望着心事重重的邬春阳笑了,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想往上走,都会有这么一天的。

想完他再次举起望远镜看向远方的山林,一队队二处特务正在里面搜寻篝火,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山城位于长江、嘉陵江、扬子江的交汇处,空气异常潮湿,全年相对湿度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加上处于川省盆地的东部,受地形影响,地面风力比较小,这就导致山城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更容易形成雾气。

这也是国府将此地设为大后方的原因,没有足够的防空火力和战斗机,只能依靠大自然的力量阻挡日本人了。

可这给搜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此时太阳初升,山体的表面雾瘴丛生,能见度非常低,稍不留神就会掉落山涧。

即使能看清路,初冬时节在密不通风又湿又冷的山林里跋涉,同样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体力消耗很大。

“来人,让官邸的厨房煮些姜茶送到山脚下,看着点,煮好后让厨师先喝,防止有人下(分隔)毒。”

担心手下们在这种环境中着凉,左重让一个小特务去准备,打仗就打后勤工作嘛,不能桉子没破,行动人员先倒下了。

很快一锅锅热气腾腾的姜茶被挑到了几处搜寻点,特务们分批下山喝点茶暖暖~身子,原本有些低落的士气开始恢复。

士气一高涨,事情果然顺利起来,上午十点左右,第一处篝火痕迹被发现,位于黄山官邸东南一里外一座小山的半山腰处。

收到消息,左重带了几个警卫亲赴现场,天知道林子里有没有藏着日谍,还是小心为妙,大意,是干这行的大忌。

一路无事来到小山,在山下留守特务的带路下,众人走进浓浓的雾气里爬到山腰,顺利跟古琦等人汇合。

“副座,您来了,这就是现场。”

古琦指着一块有大火焚烧痕迹的坪地说道,此时有几个身穿白衣的技术人员正围着现场进行拍照和取证。

不过看着被烧得黝黑,已经板结的泥土,左重觉得火场估计找不到什么有用的线索,但外(分隔)围有希望。

不管是谁放的火,除非会飞,否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山下爬上来,沿途的脚印、移动痕迹少不了。

只要找到这些线索就可以通过它们回朔对方的行动轨迹,不要怀疑,国(分隔)家机器全力发动下的力量是巨大的。

果然,古琦又拿来一块足印石膏拓板介绍道:“发现现场后,我立即让人在附近搜索,于不远处找到了一串成年人脚印。

由于我们的人穿的都是布鞋和皮鞋,对方穿的是军靴,两者很好分辨,而且足迹非常新鲜,基本可以确定是敌人留下。”

军靴?

左重望着不太清晰的拓印入了神,放火的人是军人,还是敌人试图误导他们,那么能不能通过脚印找出线索呢?

足迹鉴定在后世是刑事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分支,是痕迹鉴定中的一类痕迹,在刑事侦查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研究足迹,首先可以帮助侦察人员搞清楚足迹遗留者脚部、所穿鞋袜的结构,以便展开后期的追查。

其次能掌握足迹遗留者的步伐特征,要知道人的行走是有刁惯的,这些刁惯在生活中反复形成并固定。

由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步行姿~势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每个人所反映出的步伐特征也不相同。

针对足迹的分析鉴定,可以判断人的身高、年龄、体重、走路姿势等,还可以分析遗留的时间、行走的方向。

在足迹保存情况较好时,也能循迹追踪,或以足迹作为警犬嗅源,直接抓获、认定犯罪嫌疑人。

不过这门学科现阶段处于萌芽状态,前几年沪上租界巡捕房有人做了些研究,但是不太精深,无法实际应用。

无数信息在左重脑中一闪而过,他抬手敲了敲拓板:“把这玩意给凌三坪送过去,让那家伙找些年龄,身高体重不同的脚印样本。

试试能不能总结出某些规律,目的是可以从脚印看出目标的基本信息,此事不易,告诉凌医生不用着急,当成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古琦听完挠了挠头,这事怎么听上去那么玄呢,一个脚印怎么可能看出人的基本信息,不过还是痛快应下了。

毕竟副局长经常有类似的奇思妙想,最后结果也证明了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是有效的,于是当即派人将拓板送下山。

见足印被送走,左重走到篝火痕迹旁蹲下观察许久,可惜没有任何发现,只得无奈放弃,起身站在山崖边向着前方看去。

远处云雾缭绕中的黄山官邸时隐时现,彷若一座仙宫,随后他又昂起脖子望了望头顶厚重的灰色云层,慢慢抿紧了嘴巴。

看上去要下雨了,这一场大雨下来,原本就少的可怜的证据和线索又要消失不少,想到这他勐的转身对古琦沉声下令。

“派警犬跟~踪日谍脚印,现在距离桉发不过几个小时,有嗅闻条件,尽量复原敌人的轨迹,我想知道对方从哪里来的。

再让所有人员都上山,务必在今天中午前找到所有篝火痕迹,你与我也不例外,咱们要跟老天爷抢时间,快些去通知。”

恰好此时一声沉闷的雷声轰然响起,原本不算明亮的天空变得灰蒙蒙,紧接着狂风骤起,左重的风衣被吹得猎猎作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