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蝉动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节人事变动

蝉动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节人事变动

簡繁轉換
作者:江苏棹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2-14 19:33:3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蝉动 !

边区剿匪部队返回驻地的当天上午,山城罗家湾29号一如往常那般繁忙,进进出出的车辆络绎不绝。

宋明浩哼着小曲从停车场走向总部大楼,口中不停跟路过的小特务们打着招呼,脸上笑呵呵的,一点没有二处副处长的架子。

“宋处长好。”

“恩,好,出去执行任务啊?”

“是的,处长。”

“要注意安全,好好干,等副座回来,我为你们请功。”

闲聊了两句后,宋明浩抹了抹日渐稀少的头发,噔噔噔一口气爬到了三楼,来到古琦办公室门外抬手敲了敲,然后直接开门走了进去。

屋内,古琦正坐在办公桌前处理着文件,表情显得有些疲倦,再看看烟灰缸里堆得高高的烟头,显然是一夜未眠。

“老古,你这样可不行,身体是会垮掉的,公务不急于一时,要慢慢来。”

宋明浩拿起竹壳暖水瓶,为自己和古琦倒了杯热茶,又走到对方对面坐下推过杯子,面带关切道。

“慢慢来?有些人就等着看咱们的笑话呢,慢不了。”

古琦喝了口浓茶,捏了捏鼻梁看向宋明浩:“副座一走,李齐五这个王巴蛋就上蹿下跳,督查室天天找一处和二处的麻烦。

前几天几个弟兄在饭馆监视可疑人员,任务期间不过是多点了几道菜,他愣是揪着不放,MD,拿着鸡毛当令箭,什么东西。

全局上下谁不知道他李齐五是出了名的天高三尺,这会竟然装起青天大老爷来了,我呸,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德性。”

提到李齐五,古琦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难得说了回脏话,还用力将手中的茶杯砸在桌面上,滚烫的茶水撒得到处都是。

生气归生气,他却无能为力,李齐五是主任秘书,管辖着督查室,本就有纠正风气,整顿内部纪律的权力。

另一边,宋明浩忽然神色一动,探过头压低声音:“老古,你听说了吗,张毅夫副局长要调职了,也就是说局里空出了一个位置,你可要抓点紧呐。”

军统以及特务处时期,高层一直是一正三副的格局,局长戴春峰,主持业务工作的左重,负责后勤的郑庭炳,以及吉祥物张毅夫。

张毅夫是复兴社的老人,黄埔一期生,民国二十年起任特务员、组长、训育主任、党务指导员、南昌行营调查课课长等职务,与某人身边的红人文仪关系匪浅。

但成也萧何败萧何,南昌机场大火一案爆发,文仪失宠,行营调查科随即被撤销并整合进特务处,张毅夫搭了个顺风车,混成了副局长。

此人在局内的存在感很低,算是个老好人,不做事却也不惹事,跟左重和李齐五的关系都不错。

毕竟人家什么不抢不争,这种“好同事”哪里去找,故而方方面面愿意给其一个面子,将他当个泥塑菩萨供起来。

只是,军统的中层特务根本看不起张毅夫,还经常排挤对方,事情传到老戴那里,他表面上支持张毅夫,却从来不对那些做错事的人进行惩罚。

在这样一个工作环境中,张毅夫的精神压力非常大,经常睡不着觉,三十多岁的人看着跟个小老头似的。

忍了好几年,对方终于在今年向上峰提出要求调换工作,再如此下去,军统的无名烈┴士纪念墙上只怕又要多颗星星了。

考虑到张毅夫的资历,也考虑到他在调查课时期的功劳,某人大笔一挥,张毅夫是产房传喜讯——升了,成了侍从室的成员。

可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副局长的位置由谁来接替?

情报工作跟其它工作不同,拥有很强的专业性,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特别是在中日战争越发激烈的当下,军统副局长的人选必须慎之又慎。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副局长必然是从军统内部提拔,目前有资格竞争这个职务的只有两人。

一是李齐五。

一是古琦。

古琦也是行营调查课的老牌特务,历任调查科员、副股长、股长,后走了郑庭炳的关系进入特务处,从情报科副科长做起,一路干到了二处处长。

说起来也是有意思,古琦跟“恩主”郑庭炳的关系不怎样,反倒成了左重的左膀右臂。

这或许是老郑胃口太大的缘故,古琦经不起他的祸害,两者之间只有单纯的金钱关系。

再说李齐五,对方虽然是小字辈,没有多少一线工作经验,不过人家跟戴春峰有私人交情,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与左重的矛盾,加上职务的争夺,导致李齐五一直在针对古琦和一处、二处,近期还拉拢了一帮局内的失意者,打算趁着左重不在山城搞点事情。

古琦拿着手帕擦了擦桌上的茶水,没好气道:“行了,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抢也没用,此事的决定权在委员长,连副座也插不了手,你就不用替我着急了。”

宋明浩龇了龇牙,挑起眉毛道:“我不是为你着急,是为我自己,你当了副局长,处长的位置不就.”

都是知根知底的老弟兄,说起话来没必要遮遮掩掩,他痛快承认盯上了二处处长的宝座,就等着古琦给他挪位子呢。

“行了,行了,先说正事吧。“古琦摆摆手,正色问道:“印刷厂的反谍工作有没有疏漏,那里不能出任何问题,不然局里的工作会立刻瘫痪。”

谈到正事,宋明浩也恢复严肃,坐直了身子保证道:“放心吧,我检查了数遍,印刷厂的防卫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首先,印刷厂在深山之中,实行封闭化管理,对外的电话线都没装,只有两部大功率电台负责通讯,接收生产任务和调度信息。

为了万无一失,报务员操作电台的时候,必须有机务员、印刷厂负责人、警卫负责人四方在场,以防消息泄露。

出于安全考虑,山城这边的电台也保存在秘密安全屋内,同样有人24小时值守,消息传递全程使用人力方式。”

将电台放在外面,这个安排看似有点画蛇添足,甚至有安全隐患,给了敌人偷袭的机会。

但现实是,情报机关向来没有秘密可言,如果不这么做,或许一天都不用,印刷厂的事情就会搞得人尽皆知。

故而,宋明浩宁愿在外面重起炉灶,说完了通讯方面,他又继续介绍运输流程和人员情况。

“此外,印刷厂用到的原材料、生活物资,每次都是由我和一处的吴景忠亲自押运到中转点,再由印刷厂自行运走。

货物出厂时流程正好相反,印刷厂会先将货物随机放置在某处,随后才会将坐标用电台发给山城,等待总部的接应。

所有执行任务的行动人员,我也让技术科室做了监听,长达一年多的监听中,他们从未发现有人对外谈论过此事。”

古琦满意的点点头,切断对外联络,物资中转运输,监控行动人员,独立通讯,四管齐下,确实能最大程度保证印刷厂的位置不被外人知晓,同时稳定出产日元。

他看了看一旁堆积如山的报销报告,叹了口气:“如今国府哪个部门不缺钱,侍从室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只有咱们的情况好些。

这多亏了印刷厂,不然不用日谍破坏,情报网的运营,武器装备的采购,人员的工资、奖金、抚恤就能让局里破产,没办法,国家穷啊!”

宋明浩听到这里,小声念叨了一句国家穷,上峰可不穷,但看到古琦瞪了他一眼,立刻换了个话题。

“老古,外海情报站又来电报了,尤其是美国那边一天三封电文,催着让总部拨付今年的活动经费,这事你跟副座汇报过了吗?”

经费,经费,又是经费。

古琦听到这两个字就头痛,一脸痛苦地靠在椅背上,看着天花板生无可恋地回了句。

“没有,副座临走时将局里的情报工作交给我,我总不能事事都要汇报,那还要我做什么。

算了,你给印刷厂去封电报吧,让他们这个月多印刷一批,你接手货物后通过意大利的渠道拨给美国站。

日本人已经在追查此事了,手尾必须处理干净,资金在掩护公司账上多走几圈,千万不要怕麻烦。”

日本政府和银行业不是傻┴子,日元的总额是有数的,现在多出这么一大笔钱在世界范围内流通,想想都知道是伪钞。

印刷伪钞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有能力干出这种事的势力不多,军统绝对算一个。

日本情报机关现在肯定在满世界调查,山城是调查的重点区域,稍有不慎,军统的印刷厂便会暴露。

虽然印制敌国钞票这事大家都在干,但传出去好说不好听,还是闷声发大财为好。

何况委员长是个体面人,万一造成外交争端,引起友邦惊诧,军统上上下下都要挨板子。

宋明浩知道事情轻重,应了一声连忙走了,保险起见,他准备在城内绕上半天再去放有电台的安全屋。

等他走后,古琦返回家中跟妻子聊了几句,接着疲倦地倒在了床上,一觉就睡到了傍晚,直到被一声沉闷的巨响惊醒。

感觉到床体的微微颤动,古琦瞬间跳下床抓起枪贴在窗边,反应迅速,动作灵活,一点不像个中年人。

此时窗外的夜空已经被冲天火光染红,尖锐的防空警报声和警笛声此起彼伏,一队队警员、卫戍部队士兵、特务,宪兵冲向事发地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