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大臣俱都神態恭順,昭示著趙煦的無上權威。
滿意地點點頭,趙煦給了小桂子一個眼神。
小桂子會意,立刻叫過一側侍奉的兩個小宦官,令小二人抱著厚厚的兩摞文書跟他走。
來到文武大臣面前,小桂子將一本本文書發下。
這些文書的內容都是一樣的,關乎的便是趙煦登基之後,對大頌自上而下的一次徹底改製。
“自今日起,撤去宰相之職位,由內閣取而代之,內閣大臣暫定為九位,選一內閣首輔主持內閣事務。”趙煦緩緩說道,“今後大頌政務俱都由內閣大臣議定,再呈交於朕批閱。”
對趙煦來說,這次改製要深入,但又要適當保守,要符合大頌自身的歷史文化的特性,以及當前歷史發展階段。
他不會拾人牙慧,去玩西土的一套。
對他而言,任何制度的根本只在於執行的人。
人爛了,無論什麽制度最終都是狗屁,也得一塊爛掉。
譬如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立國之初建立的三軍六卿製是最古老的民主制度。
當時晉國的國君被稱為虛君,權利受到限制。
國家政務由中軍將輪流執掌,相當於首相,六卿輔佐。
這個制度在當時可謂先進又強勢,但終究是鬧了個三家分晉,黯然退場。
而大秦自建立中央集權的郡縣製之後,便一騎絕塵,最終一統六國,然而也是亡了。
但至少大秦曾經創造了輝煌的歷史,為萬世立下不朽之功業。
正是有這些前車之鑒,所以他決定大頌依舊是由他這個帝王主導的中央集權國度。
畢竟現在去玩西土那相互扯皮,拖後腿的一套,大頌還要不要發展了?
他可不想為了要不要修一座橋,吵個三年五年的。
若是如此,西土人真是求之不得,要笑死了。
再者,他最根本的目的是通過改製掃除技術,教育,工業,商業,農業等行業發展的障礙,而不是為了給自己套上緊箍咒。
想到這,他繼續道,“內閣建立之後,將取消禮部,戶部,工部,兵部,吏部,刑部,其中禮部直接裁撤,戶部更名為財政司,戶部尚書更名為財政大臣,工部更名建設司,尚書更名建設大臣,吏部更名為人事司,尚書更名人事大臣,刑部更名法務司,尚書更名法務大臣。”趙煦緩緩說道,他沒有提兵部,因為兵部將會與軍隊事務一起論述。
如此改製之後,以前地位非常高的六部地位將和楊賀執掌的商務司,陳序執掌的工業司,董安執掌的外務司地位差不多了。
當然,楊賀等人主事職名在這次改製中也變了,分別是工業大臣,商務大臣和外務大臣。
宣布了朝廷核心機構的改製之後,趙煦又說起了州郡縣的改製,“此外,自今日起,大頌各州更名為行省,州牧更名省督,依舊保留郡守,縣令職名。”
行省這個詞是由唐朝的中央機構中書省演化而來。
他取消州而設行省是為了進一步抹除曾經州牧製天下的陋俗。
頓了下,他繼續道,“同時,深化縣令,郡守,省督隻執掌政務,刑責判定由各級監察院執掌,盜賊緝拿和治安由各級武侯執行的制度,強化六曹職能,對其更名……”
大殿上文武大臣俱都屏氣凝神,唯有趙煦響亮的聲音。
關於省郡縣的改製內容很多,就像裁撤禮部一樣,他對多余的機構也進行了裁撤,譬如六曹中的禮曹。
不過相對也進行了部分添加,比如針對農業,工業,商業的機構。
其實基本上是將朝堂機構縮減搬到各省郡縣。
這叫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這也是各國的通用方法。
關於政務的部分,趙煦念了半個時辰左右,喝了三次茶。
但即便如此,說的也只是簡略的內容,具體的內容還是在厚厚的文書上。
“這些改製關乎國體,不過朕也想對大頌人的習俗進行一些改製。”趙煦笑道,“比如,今後天下百姓見官不跪,只需作揖行禮即可,當然見到朕也無需跪。”趙煦道。
作揖就是相對拱手行禮,他覺得這個行禮的法子不錯,沒必要改為握手之類的現代禮儀,還能避免皮膚接觸,傳染疾病。
而不跪則是為了模糊尊卑這一嚴苛的陋俗。
政務方面的事了,趙煦清了清嗓子,望向常威等武將。
沉吟了一下,他說道,“對於軍隊,朕決定正式確立陸軍,海軍,空軍三軍,陸軍和海軍就不必說了,空軍暫時就由熱氣球和即將入列的飛艇組成,今後空軍會進一步發展的。”
“在三軍基礎上,設立防務司統領三軍,防務司大臣暫且由朕兼任,同時,防務司內設總參謀司,由兵部直接改製而成。”
參謀的職能包括戰場後勤,制定作戰計劃等等事務,與兵部以前的職責相合。
所以,趙煦乾脆將兵部改製為總參謀司。
“防務大臣下設三軍大將軍,大將軍之下設都尉(軍長),指揮使(師長),校尉(旅長),營長,都長(團長),總旗(連長),小旗(排長),隊正(班長)。”趙煦又一一說道,這基本上和以前差不多。
又說了一會兒,趙煦把大概的東西都倒了出來。
深吸一口氣,他對眾人道,“朕沒有說的都在你們手中的文書上了,今天朕先確立內閣人選,再由內閣推動改製。”
說罷,他望向群臣,“劉福原是宰相,今後便擔任內閣首輔一職,其他八人中的六人由原六部尚書充任,這便是七人了,還有兩人朕也有了人選,一是糜衍,二是馬源,如何?”
“皇上英明,糜衍執掌寧錦都司期間,兢兢業業,政績卓著,的確有進入內閣的資格,至於馬源,為殿下執掌晉州期間,也是深得民心,讓一個荒蕪的晉州如今又變得生機勃勃。”劉福笑道。
其實這內閣人選不是趙煦一時決定的, 而是他和趙煦商議過的結果。
現在,他說的只是場面話,其實選擇糜衍和馬源還有其他原因。
這糜家皇親國戚,正可以製衡楊家這個皇親國戚。
而馬源三朝老臣,又剛正不阿,正可以充當趙煦手中敲打其他人棍子。
再者,由於燕州官員不夠,他吸收了不少以前的大頌官員進入官場,推馬源出來,也能凝聚人心。
當然,也能一方面掣肘燕州一脈的官員。
他很清楚,當皇帝就像大自然一樣,維持生態的平衡。
任何一個物種過度擴充,都是對大自然的毀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