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趙煦笑了起來,“不管他們現在的表情是什麽,最終,本王一定會讓他們哭。”
為了一己之私,不惜引入外敵,導致生靈塗炭,此乃國賊。
只有殺之方能解了他的心頭之恨。
巡視了一遍昌城,趙煦和常威回到府衙。
士兵們收拾打掃了一下,這裡成了戰時指揮室。
拿下江州和湘州,同時摧毀了勢族百萬大軍,這的確是一場階段性勝利。
不過距離全面勝利,還是差些火候。
所以,二人立刻商議接下來的行動。
“沙城南下桂州,再繞道雲州進攻巴州,這條路太過險阻,且兜了一個大圈,還有擊潰雲州的南平軍隊,方能抵近巴州,如此會浪費太多時間。”趙煦道。
不同於當代,古代的自然環境是非常好的。
這就造成到處是密林大澤,山中野獸毒蟲肆虐。
甚至一些地方還有瘴氣。
而恰恰桂州和雲州是這類地方最多。
最重要的是,這一圈下來,王府親軍要走三千裡路以上。
期間只怕因自然環境造成的非戰鬥減員要比打仗死人還有多。
所以,這條路是一定不能走的。
如此,便只剩下兩條路了。
一條是沿著長江逆流而上,這條路最直接,但也最危險。
因為當代聞名的三峽就在湘州到巴州這一段。
真可謂,山勢陡峭,兩岸猿聲啼不住。
只要在險要處架上幾門炮,下面的船便只能挨打的份。
這條路可以一試,但不可強求。
那麽他們剩下的唯一一條路便是從葭萌關進入益州,再從益州進攻巴城了。
益州一馬平川,與巴城僅有西面的數道山脈相隔。
只需打通山脈的隘口,便可直抵巴城。
再者,益州也是撬開雲州的支點。
從益州更方面進入雲州。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拿下大頌最後一塊產糧區,斷絕巴州的糧草供應。
之後,即便進攻巴城受挫,他也只需拿下雲州,將巴城團團圍住,待其糧草耗盡。
不過,他相信還是不至於走到這一步的。
江夏和昌城的勝利不僅讓他,也讓王府親軍從將領到士兵都對當下王府親軍的實力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讓他們越發自信。
打穿益州,拿下巴州和雲州對他們而言,或許不是那麽難。
“所以,為今之計,只需留下一萬人戍守沙城和昌城即可,其余人渡江北上,繞道葭萌關,與秦軍一起拿下益州。”趙煦說道。
至於從九江逆流而上進攻巴州這件事,他準備調遣部分陸戰隊士兵嘗試。
和王府親軍的訓練不同,陸戰隊士兵的日常訓練中,有一項是著重訓練的。
這就是水性。
在水中,陸戰隊是兵如同魚兒一樣靈活。
即便戰船沉了,他們活下來的幾率也比王府親軍士兵多。
“是,殿下。”常威應了聲是。
包括在東南三州留下的一萬人,已經前往越州和桂州的一萬人。
他們在江南留下了三萬人。
這三萬人足夠應對任何突發情況了。
二人正說著,這時一個士兵走了進來,將一封信交到趙煦手上。
趙煦展開信件掃了眼,露出笑容。
這封信是王崇的,信中,王崇給了他一個驚喜。
原來就在南下戰事打響的同時,負責電力試驗的李衛,打造出了第一台發電機。
之後,他又按照圖紙,在相應工坊的配合下,造出了變電器。
馬上,他們就要進行火力發電試驗。
信中王崇還詢問他,是否要親自參與。
對此事,趙煦自然要參與。
畢竟,這可是個歷史**件。
盡管這還只是一次火力發電試驗,但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革命的大門已經被撬開了。
自此,大頌將在工業從追平實現對西土的超遠。
“本王要回去一趟,你處理了俘虜,便統兵前往葭萌關吧,到時候本王再與你們匯合。”趙煦道。
這次抓的俘虜太多,需要費一番功夫處置。
否則,這些人計議引起變亂。
秦趙之戰,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不是因為白起殘忍。
而是因為白起這位優秀的將領很清楚,這些俘虜留著,給他們吃的,是對後勤的沉重負擔。
不管他們,這些沒有吃的青壯隨時能在後方造反,所以乾脆直接殺了。
只是,他自然無需學習白起的方法。
一來,夏收之後,江南的糧草充足。
二來,這麽多青壯殺了就是大頌的損失。
秦國當時只需面對六國,無需考慮中原之外的威脅,自然能這麽乾。
但他要的是,戰爭的同時,盡力保留大頌的實力。
所以,當常威處置了這些俘虜,再北上抵達葭萌關,他也基本上把下一步的電力發展安排明白了。
定下這件事,趙煦第二天便乘坐蒸汽船返回燕州。
三天的時間,他便回到了燕城。
而這時候, 江州和湘州的戰事也傳到了巴城。
聽到這個消息,梁開真如當頭響起一個炸雷,呆了一盞茶的功夫,隨即嚎啕大哭。
行宮中,無論是盧瑟還是布魯克,亦或是韓錚,王子安和謝端,俱都面如土色,如同被曬蔫了的豆芽。
尤其韓錚,王子安和謝端。
原本,他們是要去昌城督戰的,三人從山間小路向沙城而去,再從沙城前往昌城。
但沒想到半路上便得知沙城失陷的消息。
感覺大事不妙,他們便立刻返回了巴城。
可僅僅不到半個月,他們的百萬大軍竟然沒了。
這等於吳國只剩下一個小小的巴州了。
“父皇!”就在這時,梁開的哭聲突然停止,人從椅子上摔下來,已經哭的昏死過去。
梁峰見狀,立刻衝上前去。
其他也圍攏上去,扇風的扇風,掐人中的掐人中。
良久,梁開悠悠醒來,望向眾人,他悲聲道:“完了,都完了,我們什麽都沒有了,只能窩在這小小的巴州等死了。”
(s)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