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在我 > 第 67 章 倾覆之危

天命在我 第 67 章 倾覆之危

簡繁轉換
作者:桉柏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22 10:00:56 来源:源1

昨夜商悯和苏归沙盘推演切磋授艺委实消耗了一番心神,是以睡得很沉,不过天刚一亮,她还是在生物钟的驱动下醒了过来。

商悯躺在床上,揉了揉发紧的太阳穴,琢磨离开宿阳后该如何安置雨霏等侍女。

随军出征不能带侍从,这是苏归昨日就说了的。

按照规矩,雨霏等人需要老老实实地留守承安园或大将军府,直到攻谭之战结束,商悯回宿阳继续当质子,雨霏等人也继续当她的侍从。

这几位好用的人手就这样闲置,实在是有些浪费,尤其是她们名为侍女实则是暗卫,个个身怀绝技。

雨霏不必提,是商悯的侍从中修为最高的,也就是面对苏归那样的高手她才会毫无招架之力。

剩下的三人,一人精通易容缩骨,一人医毒皆通,一人善潜伏探听情报。

有些事商悯无需亲力亲为,只是不光是她自己,就连她身边的侍女也是被人关注监视的,若不是特殊情况,商悯还真不能随意安排她们的去向。

等商悯随军出征,这几名侍女受到的关注也会小一些,那时她们才能发挥最大的用处。

想到这儿,商悯算是明白自己在宫内行动拘束的症结所在了

——她在宫里没关系户。

父王商溯在朝中安插有眼线,消息传递无比迅速,可是这份方便也只能体现在消息传递上,关系户的存在只能说是让情报递送得更快更隐蔽了,无法解决商悯等人被监视的问题,她本人还是受拘束的,不能轻易做出什么大动作。

而这个时候,若是有人能给她和她身边的人行个方便,解除监视,那岂不是一下子就解开了症结?

虽然如此想了,可商悯也知道要拥有这样的关系户实在太难。

要么搭上绣衣局的线,要么拿捏住宫里的太监宫女管事,行买通之举实在是不现实,利诱得来的关系户又不牢靠……

这世上从没有什么关系是永远牢靠的,血缘亲人尚且会背叛,就连身边的侍女商悯也是时刻留个心眼,信她们但不尽信。

要想解开症结,终究是要走出那一步。

商悯手指轻捏了一下随身携带的荷包,荷包里的陶俑小人让她略微安心。

若无人可以尽信,那商悯就只有让自己去做自己的可尽信者了。

时间还来得及。

筹集粮草半个月动身都显得仓促了,要准备充分,至少二十天起步。

攻谭之前,筹备兵马转运粮草可是一个大工程,想攻打下谭国,兵马是以十万为计数单位的。

以谭国人口和兵力,短时间内至少可以调动军队二十万,若强行征兵,这个数字又要往上加。

灭掉谭国,又需要动用多少的兵马?

哪怕各诸侯国兵马齐出,沿途有兵站,边城有囤粮,十数万的军队所需要的粮草筹措起来依然无比困难。

更重要的是,今年各地旱涝频发,粮食收成并不乐

观。

假如一位士兵每日消耗粮食三斤,十万大军就是三十万斤,二十万大军就是六十万斤,打仗三月,至少耗粮五千四百万斤!

这还只是保守估算了,行军打仗何其苦累,每日三斤粮食只是仅仅够军队维持战斗力罢了,战场上少肉食,士兵只能靠多吃粮食来维持战力。

三个月攻不下谭国,所消耗的粮食又该多上多少?假若此战一拖一年,消耗的粮食更是堪称天文数字。

假如谭国决心抵抗,那么占据地利的它会成为一块难啃的骨头,因为不是所有军队都能适应那边的气候。

要是攻谭之战放到几十年前,那时天灾还未如此频繁,各国也算繁荣昌盛,皇帝刚登基正值壮年,打下谭国自然不在话下。

可如今的大燕,已经不是当初主导伐梁之战的大燕了。

当年伐梁动兵百余万之巨,耗时一年,战场埋骨将士数十万,各诸侯国折损将才人口无数,消耗粮食兵马无数。

如今的梁国,甚至还没从当初旧梁被灭的阴影中走出,人口和耕地还在恢复状态。

当年数个城池被屠,死在这场大动乱里的百姓不计其数,后来清算旧梁叛党又杀了个人头滚滚,要想重现梁国以往作为六强国的繁荣和光辉,不知还得多少年。

而其余各国也折损了许多人口,钱财可以掠夺,粮食和人口可不是说有就有的。

伐梁之战后,燕皇树立了威望,各诸侯国实力也削弱少许,此后数年,各国摩擦明显减少,六强国蛰伏休养生息,已有许久没有大的战役了,顶多是国与国间的小打小闹。

可是随着伐梁之战结束,大燕并未进一步走向昌盛。

紧接着到来的,是朝堂内斗。

太子之位屡次更替,朝堂上动荡不安,党同伐异之事几乎被摆在了明面上。现今太子姬子翼年仅十五,难当大任,燕皇又年老,不知还能在龙椅上坐多少年。

民间涝灾旱灾频发,纵有官员治水,也有翟国司工大人研制水车图纸无偿推广至各地,可依然治标不治本。

光从商悯的舅舅姬令韬忙活着治水就可以知道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

商悯居于宿阳,难以知晓民间现下是何种光景。她只知道,传到她耳朵中的民间惨象若是有十分,那么受灾实际的情况必然要比这十分更惨烈上十倍。

攻谭之战打不好,大燕恐有倾覆之祸啊。

商悯从榻上爬起来,看了一眼窗外,天色渐亮,料想姥姥姥爷应当起床了,就眼睛一闭灵识投入身外化身。

长阳君府内,被放置在书架上的陶俑小人颤动一下,从书架上掉了下来,下坠的过程中陶俑极速膨胀,待落地时已变作商悯的模样。

出乎她的意料,二老竟不在。

商悯思量片刻,觉得他们应当是又因为攻谭之事早早进宫了。

她左右看了一圈,正欲离去,耳畔却忽然听到外间有人的呼吸声。

商悯眉头一皱,立刻从桌下拿起蚀音

灵烛(),手指一捻?()『来[]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在真气的作用下灵烛上燃气火苗,她通身被隐匿进结界之中。

她脚步后退两步,躲到了角落里,恰在这时外间的人也推门进来了,是个侍女打扮的女子。

商悯本以为是进来打扫的下人,却不料这女子合上屋门轻手轻脚地行至书架边缘翻找了起来,动作迅速麻利,一看就是经过训练的。

商悯一时大惊。

没想到长阳君府中竟有人光天化日之下潜入书房,幸好她反应够迅速点燃了灵烛,只要这侍女不踏进灵烛笼罩范围内,就算商悯站在书房里耍枪她也发现不了这儿藏了个大活人。

侍女迅速翻找一遍书架,没找到有用的东西,然后开始翻找床底,甚至敲打屋内家具寻找暗格。

眼看侍女即将走到跟前,商悯并不慌张。

她手持灵烛不紧不慢地绕过了侍女,走到被搜查过的书桌旁,甚至在椅子上坐下了。

随后她托着下巴,默默看此人翻来覆去地找东西再将物品小心归位。

不过片刻,这侍女便神色如常地退出了书房。

瞧着像是惯犯。

商悯深深地皱起眉,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片刻,看出此人步态轻盈气息稳重,脚尖落地竟没有丝毫声响,应当是习过武,轻功修为不弱,其通身真气并无外泄,想必是精通敛息法门。

这样的人留在姥姥姥爷身边,是个大隐患。

方才商悯本想将此人擒住,又担心打草惊蛇。

长阳君府就算不如皇宫防守严密,可也是有护院的,等闲人混不进来。

那侍女应当是细作,而且她在这里潜伏的时日不短了,也必然不是第一次偷偷进书房了,否则不会表现得对这里的一事一物都如此熟悉。

看来以后得加倍小心,每次商谈秘事前先点蚀音灵烛是个好习惯,还好这蜡烛耐用,是上古妖兽的膏脂制成的,据说长明不断也能燃上个几百年。

只是……这扮作侍女的细作是谁派来的?

这个问题一出现,商悯心中就有了答案。

“这皇帝一天天能不能消停点。”她不由叹气。

与武国交往过密倒也算是一个值得被监视的点。

姥姥长阳君手中已无兵权,老爷孟修贤这几年也退休养老了,老两口俩平日里修身养性,每逢皇族祭祀,长阳君才会以宗亲的身份露个脸,主持一下祭祀。

舅舅在朝中有官职,不过只是四品官,职位不高不低,权力不大不小。舅舅人也低调,从来不冒尖,一直都是本本分分干好自己的事情。

那位商悯还没见过的表哥姬言澈官职也不高,只是在司灵一部有一个灵官的差事罢了,甚至还没出师,官职只有六品,是名副其实的芝麻小官。

这样的身份本不值得猜忌,但是架不住老两口有个当武王的女婿,还有个当质子的外孙女。且长阳君在宗室里辈分算比较高的,还有点威望和影响力。

以燕皇的多疑,对皇室宗亲和朝中大臣行监视之事简直再正常不过。

何况,如今局势不同了。

攻谭在即,大燕正值战时,众多诸侯国出兵态度未明,长阳君又和众多宗亲大臣联合反对攻谭……这一桩桩一件件算下来,想不招致皇帝的忌惮和猜疑都难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