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在我 > 第 41 章 郑国公子

天命在我 第 41 章 郑国公子

簡繁轉換
作者:桉柏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22 10:00:56 来源:源1

睢丘城越来越远,青黑色的城墙在雨中显得朦胧不清。

阴沉的天色,让人的心情也变得阴沉了下来。

商悯扫去心头的阴霾,缩回马车里坐着。

春日里就是雨多,官道上泥水四溅,时不时有托运货物的木车轮子陷进泥浆里,队伍时走时停,一群将士牵着拉车的马匹,另一群人配合着挖深陷淤泥的车轮。

骑马难免弄得浑身狼狈,商悯觉得自己还是安生坐马车比较好。

姜雁鸣看商悯面色郁郁,就问道:“公主是在忧心那位初寒小姐吗?”

姬初寒是王孙,不能称公主,天下各国没有“郡主”这个品阶,是以该敬称小姐。至于公子这个称呼,既可以称呼王族之后,也可以称呼普通公侯大臣的后代。

“是有些担心,但不全是因为她。”商悯道,“姬桓此人,那日之后你也算是了解了。”

姜雁鸣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些许忌惮。

“他……特别狠。这种狠已经超过了平常人许多倍。”他道,“生在权力之家,耳濡目染,可能确实要比旁人更加果断、更加狠,可是姬桓的狠……我很难找到一个人能与他相比,也许是我见识浅薄了。”

这么多天相处下来,他跟商悯已经熟稔了许多,说话不再小心翼翼有颇多顾虑。

商悯在大多数时候算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也不是那么重视形式上的礼节。毕竟评判一个人对她是否敬重,不应该看表面,而应该看内心。

表面功夫做得好,内心却对她不屑一顾,这样的人礼节再怎么到位也是无用。

“在驿馆那三日,睢丘城内没有一天是消停的。”姜雁鸣低声道。

每天都有禁军巡街搜捕,无数人被抓,很多人还没下狱就被拖到街上就地处决了,其中甚至不乏一些重臣之后。

他们每天入夜都会站在驿馆天台俯瞰睢丘,漆黑的天幕之下,本应该繁华的梁国都城夜夜火光跃动,夜夜兵戈不断。

今日他们终于得以离开睢丘,踏出城门的那一刻,姜雁鸣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这几天他甚至没怎么睡觉,梦里都是姬桓率领梁国禁军闯进来要杀人的场景。

“也不知梁国今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商悯喃喃。

姜雁鸣想了想,试探地问:“公主觉得,梁国是会继续繁荣,还是会……?”

商悯笑了一下,“这我不敢妄言,梁国繁荣与否,得看姬桓的治国才能了。”

不仅要看姬桓的才能,还要看燕皇什么意思。

梁国毕竟是燕皇豢养的猛犬,姬桓野心颇大,那么他对燕皇是否忠心?

为皇者或许不会在乎手下人的野心以及上位方式,不管是奸臣还是忠臣,只要好用就行了。不过为皇者不在乎臣子忠奸的前提,是他有自信和能力镇压臣子的一切不轨之心,要是他没能力,想必也会对姬桓这样狠毒的人无比忌惮。

连父亲、弟弟妹妹和侄子侄女都敢杀,还有什么

人是他不敢杀的?

一个没有底线没有道德廉耻的人是可怕的。

商悯想,若她是姬桓,登上王位后的第一件是就是向燕皇投诚,表达自己的忠心。

每个诸侯国国主之位发生更替时,都需要将一份金册送去燕都宿阳,待燕皇在上面盖上御印,才算得了正式的册封,国主之位方名正言顺。若无御印,那便算篡权夺位,众多诸侯国会群起而攻之。

燕皇,天下共主。

大燕建立八百年,无数诸侯国崛起,又在互相倾轧中衰落,强国并非始终不变,燕皇室对于诸侯国的掌控力也并非始终如一。

至于天下诸国对燕皇的忠诚,这就更不必说了。小小梁国内,姬桓对于自己父王尚且不能做到忠诚,天高地远王位更替,千代百代人心易变,天下诸国又如何能做到对燕皇忠诚呢?

……

十三日跋山涉水,武国车队驶入一望无际的平原。

沿途有绿油油的麦苗,农人在田间劳作,微风拂来还能闻到淡淡的草叶香气。还好这几天没有施肥,不然就该闻到冲鼻子的牲畜粪臭了。

再走两三日就能到宿阳了,今夜武国使团在官道沿途的驿馆歇息。

管事一看见武国的队伍就大开驿馆相迎,商悯被叔父领着进驿馆,听到管事说:“武国的忠顺公大人,还有大公主,方才小人接到传信,说郑国的使团就在十里之外了……”

商悯一听来了兴趣:“我们这是和郑国朝贡使团碰上了?”

“正是如此。”管事笑道,“今日郑国的十九公子和汤左相也会入住驿馆,小人将悯公主、雁鸣公子和郑国十九公子的房间安排在驿馆三楼,您和雁鸣公子的房间在东边,郑国公子的房间在西边。忠顺公大人的房间和汤左相的房间都在四楼。您二位看是否合适?”

“可以。”忠顺公略一思索道,“额外备一间茶室。”

管事躬身应是,即刻去办。

凡是遇到使团朝贡这样的大事,驿馆提前三天便会清场,不允许路过商客和旅人入住,他们只能去野外扎营露宿了。

朝贡使团中均是贵人,万一有个闪失那就是大事。各国出发时间不一致,路途远近亦有差别,像两国使团同住一家驿馆的事很少见,没想到那么巧能碰上。

商悯好奇道:“十九公子,郑王有一二十个孩子?”

忠顺公无奈点点头。

商悯咂咂嘴,多问了一句:“那顺利活到成年的有多少人?”

“不多。”忠顺公意味深长道,“那郑国公子也是十一岁,生辰小你几天,名叫郑留。”

商悯懂了。子嗣多,继承人多,往往也意味着夺权激烈,更别说这么多孩子他们出生时间的跨度肯定非常长,说不定会出现长子长女比幺子幺女大二三十岁的情况。

“我当年成婚时与郑国汤左相有一面之缘,待她来了我会摆茶招待,与她商讨些事,你可以与那郑国公子接触一番。”忠顺公额外交代道,“我武国在北疆,

他郑国在东南,与我武国相隔甚远,是以两国关系尚可。”

距离远,也就意味着两国之间相隔无数小国,少有摩擦,没什么世仇。

“我知道,显华婶婶就是郑国人嘛,那郑国公子还算我一表十八里的表亲呢。”商悯笑道。

去宿阳,除了保住小命什么最重要?当然是拉拢人脉最重要。

商悯想知道,郑国十九公子郑留是个什么样的人。

十里路不算近,商悯先回了房中打盹。

待过了一个时辰,外头的天色有些暗了,一阵颇为嘈杂的马蹄声将商悯惊醒。

她凑到卧房的琉璃窗旁边向下望,楼下不远处就是马厩,正有几个穿着郑国服饰的随侍往马厩牵马。

设在此处的马厩中只放重要将领和使节大臣的马,有专人伺候,普通拉货的马和众多将士的马是在另一处放着的。

郑国人已经到了。

郑国公子的房间就在商悯隔壁,这会儿还没动静,不然商悯会听到的。

她起身整理了一番衣服,打算在驿馆内逛一逛,最好和郑国公子来个偶遇再趁机攀谈结交,这样才不显刻意。她犹豫了一下,没带雨霏和姜雁鸣,独自出了门。

走到楼梯口时,商悯正好遇见忠顺公引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上楼,她脸上布满皱纹,但精气神很好,腰杆挺的笔直。此人衣着朴素,没有穿戴官服,有些花白的头发就扎着一根木簪。

现在没有到宿阳,自然可以穿得随意些,商悯也是一身常服。

商悯看出她的身份,上前拜道:“晚辈见过汤左相。”

汤左相避开商悯这一礼,微笑着躬身行礼:“拜见悯公主。”她打量商悯一番,似乎不经意道,“悯公主与我家公子年岁相仿,真是有缘。”

忠顺公适时道:“悯儿,我与汤左相有事相商,你若嫌闷就随便走走吧。”

“是,叔父。”商悯麻溜地下了楼。

汤左相也想让郑国公子与她结交,二者皆有意,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走出驿馆大门,郑国将士正在外头卸货,商悯看了一会儿,没在其中看到郑国公子的身影,她沉吟片刻,索性转身去马厩看看自己的枣红马。

这郑国公子就住她隔壁,人又不会长翅膀飞了,不急于这一时。

马厩内现下已经没了人,商悯抓起一袋草料,熟门熟路地走到枣红马跟前给它添了一把干草。马打了个响鼻,蹄子刨了两下地,不紧不慢地嚼起了草料。

细微的脚步声响起,有什么人踩断了地上散落的干草,发出“咔嚓”一声轻响。

商悯若有所觉地回头,看见一位身着青衣的男孩目不斜视地与她擦肩而过,径直走向马厩里间,好像也要去看马。

他的侧脸在商悯的眼角余光中一闪而过,熟悉的感觉骤然从心中升起。

哪怕只是惊鸿一瞥,商悯也认出了这张脸属于谁,她心神震动,惊讶之下脱口而出二字——

“师兄

这张脸属于商悯前世同门师兄!

武林世家多广开武馆招收门徒,商悯小时候她父母便收了许多徒弟,家中总是很热闹,她被众多师兄师姐逗弄着长大。同门数载,幼时相伴,他们的脸商悯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

她魂穿异世,见到了与前世父母长相一模一样的父亲,现在她又看到了与师兄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那股熟悉感促使她喊出了“师兄”。

但……他真的是她的师兄吗?

男孩听到商悯的喊声后身体一顿,回头冷漠地与她对视,用简直像含了一块冰的语气反问:“谁是你师兄?”

商悯怔住,内心的激荡瞬间平息,她上上下下打量这个男孩,目光尤其在他的脸上多停留了几秒。

像,真像。五官相似,但是神态气质没有一丁点相似之处……确实不是她那位师兄。

她心下微微失落,很快就整理好情绪,拱手致歉:“抱歉。在下商悯,武国大公主。我在武国小学宫求学时有位师兄和你长得很像,异国他乡还以为遇到了故人,原是我思乡心切,认错了人……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那穿青衣的男孩沉默下来,嘴唇都抿到了一起,紧紧盯着商悯的脸,一双黑漆漆的眼睛中翻腾着叫人读不懂的古怪情绪。

商悯被他看得摸不着头脑。

许是她认错人,他误以为她在侮辱他?

她正要再次道歉,却听男孩低下头,用还算平缓的语调道:“在下郑王之子,行十九……名郑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