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全军列阵 > 第八百八十七章那段黑暗

全军列阵 第八百八十七章那段黑暗

簡繁轉換
作者:知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全军列阵 !

臻元宫,御书房。

辛言缺仔仔细细的听了宁未末关于这次南疆之事的推断,不得不说,要说大局观,宁未末还在辛言缺之上。

细节上的那些分析,包括对刘廷盛和郭戈鸣这两人性格上的推断,可能比林叶还要精细。

“所以你推断。”

辛言缺问宁未末道:“这次林叶南下,打起来的可能有多大,打不起来的可能又有多大。”

宁未末道:“臣以为有两种可能,其一若萧锦蓉跟随,打起来的可能是四成,若萧锦蓉不跟随,打起来的可能是七成以上。”

“其二,若萧锦蓉不跟随,打起来的可能为四成,萧锦蓉跟随,打起来的可能是七成以上。”

辛言缺笑了笑道:“其一,他妈的你真的能说废话,其二你的意思是,咱们那位大将军是奔着打仗去的。”

宁未末道:“大将军,毕竟是大将军。”

这话听起来像还是一句废话,可实际上这句确实不是。

大将军是大将军,当然更喜欢用比较直接也更为彻底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你不要把林叶当一个单纯的武夫来看。”

辛言缺道:“如果能用计谋把问题解决,他也不是必须要去打仗。”

宁未末道:“以臣对大将军的了解,就算他用计策解决了主要的问题,这一仗大将军还是会打,他会把南疆扫一遍。”

辛言缺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原来他以为自己最起码比宁未末要了解林叶,但现在看来,宁未末比他要了解,再想想,那是因为宁未末必须要比皇帝做更多事,了解更多人。

“萧锦蓉......”

辛言缺道:“这个人有些过往,是不是不怎么光彩?”

宁未末道:“谈不上光彩不光彩,在武院院长这个位子上,萧锦蓉没有一个选择是错的,只能说他在当时做的都对。”

辛言缺问:“宁海棠在武院里,是不是有些不愉快的经历?”

宁未末回答:“宁大将军在武院里哪有什么不愉快,她如果不愉快,那武院里谁还想愉快?”

说到这,宁未末看了看辛言缺:“陛下该知道,太上圣君那会儿,是宁大将军的后台。”

辛言缺笑了笑。

宁家兄妹能出头,和他皇兄自然关系巨大。

那两个人性格高傲倔强又都惊才绝艳,如果没有人在后边护着他们,他们再出色,也会被那个漩涡吞进去,最后连个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因为那个漩涡,是不会等到他们兄妹二人得势才去接近。

当初宁海棠在武院里搅的天翻地覆,当时连萧锦蓉都不知道她背后有天子在,所以那时候,萧锦蓉当然是站在刘廷盛和郭戈鸣那边。

陛下不派人过去,宁海棠可能当时就会被漩涡吸进去。

“封秀呢?”

辛言缺又问到了一个人。

宁未末道:“封将军在武院,其实不管从各科成绩到实战演训都是一等一的优秀,只是......”

辛言缺道:“只是因为没人?”

宁未末俯身:“是。”

回答的很干脆。

辛言缺忍不住叹了口气。

大玉啊......

想想以前,哪怕是辛言缺现在已成帝王,他还是心有余悸。

虽然他未经历过,那些阴暗和狠毒都被他皇兄一个人挡住了,可他知道那些事,每每回想起来听皇兄提及的时候,他还是觉得怕。

他们的父亲谢怜被选中做皇帝之前,谢焕康也曾被人看做是大玉中兴之主。

谢焕康不顾朝廷上千方百计的阻拦,强势要求整改科举制度。

在这之前,大玉虽有科举,可大部分官员的启用,还是多来自于那些所谓权贵的举荐。

朝权被套牢了一样,一层一层,一圈一圈,盘根错节,纠缠不清。

谢焕康明白,如果不把吏治问题先解决掉,那大玉的其他问题就永远没法解决。

他开始强势干预,亲自挑选了一批官员,定下了更为严谨和一定能行之有效的制度。

可就在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突然间就病倒了。

那时候,谢焕康正值壮年,不管是精力还是体力都在巅峰,而且,他自身还是修行者,虽然不能把时间都用在修行上,以至于境界在他登基之后便再未提升,可实力还摆在那呢。

这样一个人,突然就病倒了,而且是病来如山倒的那样病倒了,一病不起。

谢焕康这一倒下,原本已经要执行的科举制度改革,只能暂时搁置下来。

紧跟着,当时被谢焕康重用的一位朝廷重臣,在出行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就因为车辆翻倒而死,那匹给他拉了六七年车的老马,不知道怎么就惊了,直接冲下了高坡。

又几天之后,另一位参与制定科举改革的官员被查出来贪墨,在他一座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宅子里,搜出来至少二十万两现银,除此之外,还有三个娇滴滴的美人儿。

这位官员连伸冤都没来得及,就迅速被定罪,然后拉到城中繁华处满门抄斩。

那时候,谢焕康已经病的人事不省,处置这样一位朝廷大员,他完全不知情。

这位原本想要为大玉改革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大人,满门被杀的时候,围观的百姓们还在拍手叫好,不知道有多少人朝着他们一家砸过去乱七八糟的东西。

义愤填膺的样子,总是那么激烈。

之后没过多久,在那些朝廷重臣们

的关心之下,本雄心壮志的谢焕康就没了。

天子驾崩,满朝欢腾。

他们马不停蹄的挑选下一个做皇帝的人,马不停蹄的赶去把这个适合做皇帝的人从偏野之地接到歌陵。

谢怜那时候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也没见识过什么阴谋诡计,更不知道歌陵城里是什么样的水深火热,可他坐在龙椅上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可能比上一任天子还要惨。

所以他选择无为,听他儿子的话,做好一个傀儡该做的本分事。

他什么都不做,任由摆布,这还是谢拂为为他想出来的办法。

以他们这一脉的根基,如果到了歌陵城就想反抗,那谢怜这位帝王,也许连那把椅子都没坐热呢,也会莫名其妙的一病不起然后一命呜呼。

当时谢怜问谢拂为,我们该怎么做?

谢拂为说.....交给我吧,父亲只管忍,一直忍。

谢怜抚摸着儿子的头发,一脸的悲戚,他说......你这身子,还要扛起来这么大的事,会多辛苦?

谢拂为回答,总得有人扛,我若抗不起来,那咱们这一脉以后就是任人宰割,更可怕的是,百姓也会如此。

再后来,谢拂为与万贵妃聊起过那段过往。

天子在那时候感慨道,我从小就知道要多学,哪怕自己身子骨弱,该学的也一样都不能落下。

年少时候跟在父母身边,种田的那些事谁也没我学得好,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除草,什么时候间苗,什么时候施肥......

天子说,可惜了,一样都没用上。

至于其他的,都是他到了歌陵城后才开始学,他像是一个口袋,拼了命的自己去吞东西,有用的没用的,全都往里吞。

此时此刻,坐在这御书房里,回忆起大哥说过的那些事,辛言缺还是心有余悸。

别说宁海棠,别说封秀,如果他大哥没有赢的话,连他现在都可能随时都被那漩涡吸进去,绞碎,然后消散于无形。

“谁对谁错呢......”

辛言缺轻叹道:“朕理解你说的没错是什么意思,萧锦蓉那时候是武院院长,他选择人,当然不只是选择能力,还要选择人脉。”

宁未末道:“实际上,萧锦蓉对于用人极有理解,当初太上圣君知道刘廷盛这个人品行上有问题,但还是把刘廷盛派去南疆,就是因为,没人比他更合适。”

辛言缺点了点头。

刘廷盛这个人,有远见,也有远谋,远谋和远见其实是两码事。

是看得见所以去提前准备和看得见但视而不见的区别。

他大概在很早之前就知道,以他的根基在歌陵城里不可能爬到多高的位子上去。

所以他用尽办法,通过萧锦蓉的关系,娶了一位退隐老臣的孙女。

这位退隐老臣,曾经在南疆做过二十年官,从府治到州治,不知道给多少人带去了方便。

有了这一层关系,刘廷盛就开始更为认真的为自己能去江南做官而准备。

天子能不知道?

天子知道,可那时候南疆乱了,所以必须从中央朝廷调去一个人把这乱子控制一下。

如果不是从朝廷调人过去,地方上那些人谁也不服谁,就会造成混乱,甚至割据,进而混战。

这个调去的人,如果不合适,那到了南疆就会被人家玩死。

所以,有着极深厚背景的刘廷盛,一下子就成了最合适的那个人。

地方上的人当然不会在乎一个刘廷盛,可要在乎刘廷盛岳父。

他岳父在南疆二十年,几乎所有四品以上官员都和他岳父有关系,这样一个人就算去了之后会成为隐患,天子也必须让他去。

不出意外的,有那层关系在,刘廷盛迅速就把混乱的江南重建秩序。

这个秩序到底是什么暂且不论,最起码南疆安定下来了,那些地方官,又变得很恭俭温良起来。

再加上有萧锦蓉位刘廷盛制定的平南策,以远交近攻之法,培养起来了白蛮和绿蛮两个小国,南疆之外也变得安稳。

刘廷盛在南疆,只短短几年便做大做强。

他不是武将,虽是地方州治,是封疆大吏,可边军按理说不归他调遣。

刘廷盛去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不听话的边军将军骗过来,一杯毒酒毒死了,然后迅速提拔了军中二把手上位。

几年之后,在那位上位的副将越发跋扈起来后,又是一杯毒酒把这个人也送去西天。

有江南整个势力集团的支持,他安抚边军的手段也极为简单,就是给钱,不停的给钱。

边军将士得了他好处,当然也就越来越听话。

如此一来,刘廷盛便逐渐成了南疆的土皇帝,成了南疆之外那些小国的带头大哥。

这些事,宁未末早已详细的和辛言缺说过。

所以宁未末很清楚,大将军为什么要带着萧锦蓉。

四年前就归隐的这位武院院长大人,真的和那位封疆大吏一点关系都没了?

谁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