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謙也沒說話,看到牆角那三個瑟瑟發抖的女子,朝她們招了招手。
“你們三個去給我舀兩碗粥過來,有鹹菜沒有,有的話也來一碟。”
三個女子也不傻,連忙應是,這才敢在譚文三人輕佻的眼神裡抱團走了出來,給楊謙舀了兩碗粥,又上了一碟鹹菜。
“謝謝這位大人。”剛才擋在前面的清秀女子放下鹹菜碟子跟楊謙道了謝,之後就回到自己學友一邊。這間粥鋪本就是吉州府書院設的,沒想到遭了無妄之災。
譚文三人見楊謙還是不搭理他們,那種無視的態度讓他們再一次怒火中燒。
對於這些本就無望繼承家業的紈絝而言,對於別的人“表面功夫”那是病態一般的在乎,即便背後罵死他們,他們也要你當面的時候給他們足夠的面子。
而楊謙就犯了這些紈絝最大的忌諱。
“楊謙,你很好!咱們走著瞧!”譚文三人氣得臉色鐵青,但這裡是吉州府,再大的氣也只能先咽下去。但心裡已經決定了要跟這姓楊的好好掰扯掰扯了。
你不是目中無人嗎?那行,老子們回去就把你轉手巨額錢財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告到刑部去。你不是修為高實力強嗎?那就說你狗曰的勾結仙門意圖干擾國朝公門。
就算扳不倒也要惡心你!
譚文三人心裡一邊惡狠狠的琢磨,一邊起身往外走。
但剛起身沒走兩步,就突然感覺到肩上如同壓了一座大山下來,瞬間雙腿一軟,撲通一聲就一起跪在了地上,接著更是五體投地趴下動彈不得。
“誰讓伱們走的?”楊謙這時候才喝了半碗粥。瞥了趴在地上的三人一眼,一邊繼續用氣血壓著對方不能說話不能動彈,甚至呼吸都很勉強。一邊繼續喝粥,不急不緩。
等兩碗粥喝完,門外巡案司的馬大原帶著幾個衙役趕了過來。他們聽到城衛軍給的消息,跑著就來了。
“大人。”
“來啦?地上這三人全部帶回去,強暴民女逼其自縊身亡。可能還有同夥。另外讓外面那一老一殘給你們帶路找到屍體帶回捕房讓仵作看看屍體身上還有什麽。”
“是大人!”
馬大原可不管什麽皇城來的公子哥,他只聽自家大人的話。一揮手,便給地上的譚文等人上了鎖,還堵了嘴巴,牽狗一樣拖著就往城裡走。
“青天大老爺呀!”
“楊大人威武!”
從粥鋪裡出來,外面那些難民好多都鼓掌叫好。他們或許在惡勢力當道的時候缺乏反抗意識,也缺乏反抗能力。但卻分辨是非,看得明白眼前發生了什麽。
楊謙笑了笑,第一次被人這麽喊他還覺得有些好笑。擺了擺手,跟在後面離開了這邊大營。心裡想著後面如何應付這些公子哥背後的責難。
而在楊謙走後,留下的便是熱火朝天的話題。就連粥鋪裡面的那些書院學生們也不例外。
“方媛,你怎麽了?你不會是在擔心楊大人吧?放心吧楊大人實力高強肯定不會怕那些壞蛋的!”
方媛,也就是一開始擋在前面的那個女子,搖頭說:“你們不知道的,那幾個壞蛋都是皇城裡大世家的子弟,背後能耐大得很,楊大人的事情還遠沒完。”
“啊?”
楊謙的麻煩大了?
不小,但也還談不上大。若是尋常的一個總捕頭職務的人敢這麽乾,還真有可能面對大麻煩,殺身之禍都未可知。可楊謙不一樣,他立足的根基從來不只有自己的官袍,也不是投靠誰的人脈和派系,他靠的是自己手裡的刀子。
結丹境修為,砍同境界的邪道修士跟砍瓜切菜一樣。這放眼整個洪武朝自己的力量體系,那也是相當駭人的實力了,更關鍵是楊謙的年紀,以及深耕在洪武朝公門裡的意願。
所以只要楊謙自己屁股乾淨,想要跟他走盤外招,他還真不怕什麽。
剛回到巡案司,譚文三人就被看押起來了。馬大原按照楊謙的吩咐開始給那瘸腿的男子和老婦人錄口供,還管了他們一頓飯。並且讓他們暫時就住在捕房裡,免得出去在外面死得不明不白。
那個自縊身亡的女子屍體也帶了回來,仵作正在查驗。但是還沒等查驗結果出來,楊謙就被劉川一道手令給叫到了城衛軍大營。
用腳後跟想,楊謙也知道劉川突然叫他過去的原因。
等看到劉川的時候,大帳裡還有戶部右侍郎周亭,以及兵衙目前的暫代大將哥叔尼。
這幾位都是忙得腳不沾地的人物,如今還抽出時間齊聚,便能看得出譚文三人背後的能量有多大了,居然能讓這些算得上是封疆大吏的人物如此咬牙抽出時間來。
“楊謙見過諸位大人!”楊謙拱手行禮。腰上五雷宮正式弟子的身份讓他不再需要給在座的人行大禮了。
劉川擺了擺手,讓楊謙坐下。
“周大人火急火燎的把哥叔尼大人找到,一起來我這裡要個說法,說你將他麾下的三名郎官無故扣下,可有此事?“
簡單的一句話劉川就把自己給摘了出去。同時把問題扔到了哥叔尼和周亭身上。
劉川話音剛落,哥叔尼緊跟著就擺了擺手,說:“來之前也不曉得是什麽事情,周侍郎也沒給我說,到了才曉得楊謙你抓了戶部的人。嘖,周侍郎估計也是急著想要知道緣由對吧?”
哥叔尼動作也不慢,立馬也表明自己的態度。順道還拉了一把周亭,把這件事全撇到周亭身上。
周亭呢?都是官面上的老油條了,見吉州府目前官衙和兵衙的頭頭直接跟他撇清關系,哪裡還不清楚這楊謙不好惹?他本以為拉上哥叔尼一起,劉川應該要給面子的,如此一來再壓一壓楊謙應該是手到擒來才對。誰知道劉川和哥叔尼會撇得這麽乾脆。
周亭見狀也不得不重新調整心態和言語,好一會兒才看向楊謙,說:“楊大人,我也不跟你說什麽場面話了。譚文三人背後是皇城三個大世家,官面、軍伍都有盤根錯節的關系。
特別是譚文所在的譚家,乃是當今右相譚同舉的親孫。
我這麽說只是希望楊大人明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需要硬頂著跟這些世家子過不去。熬個幾年,他們分家之後也就消停了,那時候就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