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瘦子話音方落,坐在他對面的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卻搖了搖頭,口中說道:“你這話太過荒謬!先帝在位之時,寧王造反,不出兩個月便被朝廷平滅,寧王和他幾個兒子都被先帝斬殺,寧藩從此被廢。你還在這裡說什麽寧王到了蜀中,豈不是大謬之極?!”x 電腦端:/
xr>
坐在老者身邊的一個年輕漢子點頭說道:“齊老說得不錯。寧王造反,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啦。聽說正德皇帝將寧王抓到了南京,在太祖高皇帝的陵墓前挫骨揚灰。你說寧王又要謀反,此事太過無稽,不可信,不可信。”
其余幾人也隨聲附和。那瘦子臉上卻露出了鄙夷之色,不屑地看了眾人一眼,撇了撇嘴,冷笑著說道:“怪不得中原蠻子說咱們川人坐井觀天,不成大事。你們這些人如木頭一般,只能人雲亦雲,當真讓人笑掉大牙!”
他此言一出,其余幾人都有些尷尬。老者倒有些憤憤不平,對那瘦子說道:“老兄若是有什麽見識,不妨說出來給大夥兒聽聽,免得話裡話外夾槍帶棒,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那瘦子微微一笑,正色說道:“似寧王這等人物,那都是天下星宿下凡,豈能說死就死?寧王造反之事,背後極為複雜。我隻問一件事,你們可知道寧王為什麽要造反?”
眾人面面相覷,臉上都有些驚疑。那老者說道:“寧王位極人臣,他要造反,自然是想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老者說到這裡,臉色有些緊張,四處看了看,見鄰近幾桌的酒客要麽在吆五喝六地劃拳吃酒,要麽在旁若無人的大聲說笑,櫃台邊坐著一個等座兒的客人,卻也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並沒有人留意他們幾人說話。他這才壓低了聲音,對那瘦子說道:“寧王是要自己做皇帝!”
那瘦子似乎早就料到老者會說出這樣一句話來,臉上露出了輕蔑的神情,搖了搖頭,口中說道:“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任何一人造反,自然都想著要做皇帝。不過寧王造反,他不只要做皇帝,更想著要報歷代寧王的大仇!”
眾人聽他如此一說,都有些吃驚。方才說話的那個年輕漢子道:“報仇?他要找誰報仇?”
瘦子見眾人都在看著自己,心下得意,端起酒杯來啜了一口,又翹起了二郎腿,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樣,竟然賣起了關子。同桌幾人不耐煩起來,那老者說道:“你就別賣關子了,有什麽話快說給大夥兒聽聽,權當下酒菜了。”
瘦子只是微微一笑,並未說話。此時坐在他右側的一個三十多歲的胖子說道:“鄭老弟這壺酒算我請了。你就把事情給咱們說說,也讓咱們長長見識。”
那瘦子這才點了點頭,壓低了聲音對眾人說道:“要說寧王的來歷,可不簡單啊!老寧王姓朱名權,是太祖高皇帝第十七子,自幼便隨太祖皇帝東征西討,端得是足智多謀,勇武異常。後來太祖皇帝得了天下,為了防備韃子南下,便封這位朱權為寧王,與燕王一同帶兵駐守北方,節製九邊數十萬大軍,為大明朝抵擋韃子兵。”
他說到這裡,看了眾人一眼,道:“燕王是誰,你們總該知道罷?”
老者和那年輕漢子點了點頭,胖子卻是搖了搖頭,道:“我不知道。難道是一位姓燕的王爺?”
瘦子臉上露出了鄙夷的神情,口中說道:“燕王,就是成祖皇帝。成祖皇帝天資聰明,勇武過人,即便與常遇春、藍玉等大明開國諸將相比,卻也不遑多讓。老寧王能與燕王齊名,可見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後來太祖高皇帝駕崩,皇太孫做了皇帝,便是建文皇帝。這位建文皇帝登基之後,便即著手削藩,最後逼反了燕王。燕王打起‘清君側’的大旗,發動了靖難之役。只不過起兵之初,燕王手下不過數千軍馬,怎麽能與朝廷大軍對抗?其時寧王手下兵多將廣,還有驍勇善戰的朵顏三衛以為羽翼。燕王便想著拉攏寧王,一起與建文皇帝拚個死活。
“不過燕王知道寧王驍勇,又足智多謀,無論鬥智鬥力,都不在自己之下。若是寧王不肯助自己起兵,輕而易舉地便可將自己拿去給建文皇帝請功。是以燕王去見寧王之時,便已起了算計寧王之心。他到了寧王大軍駐地之後,將護軍留在城外,隻帶了幾名貼身侍衛去見寧王。寧王見燕王輕騎來見自己,便起了輕視之心,並未將燕王放在心上。待燕王提出要借寧王麾下的朵顏三衛一用之時,寧王百般推拖,隻說沒有建文皇帝的兵符,他也無法調動朵顏三衛。燕王故意裝出一副失望之色,便即向寧王告辭。寧王雖然拒絕了燕王所請,卻也不想讓自己的哥哥太過尷尬,親自將燕王送到了城外。卻不料寧王與燕王一起出城之後,燕王府的護軍突然圍了上來。寧王雖然驍勇,只不過出城之時,隻帶了些太監和內侍,並無軍馬相伴,竟然被燕王裹脅而去。(¥新 速¥度最&>
“燕王雖然將寧王困住,卻並不是想要了寧王的性命,只是要拿到寧王的兵權。是以燕王與寧王徹夜長談,先是講明建文皇帝一心削藩,燕、寧二王多年駐守九邊,手握重兵,絕對逃不了這場大難。若是不奮起反擊,只能束手待斃。到時即便想做一個平民百姓,卻也是不可能之事。倒不如拚了一條性命,和建文皇帝大戰一場,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若是僥幸能夠成功,當與寧王分天下而治……”
瘦子說到這裡,年輕漢子搖頭說道:“乞丐共食一缽飯,皇臣不可分片衣。燕王雖然畫了這樣一張大餅,寧王若是信了,可就太過天真啦。”
瘦子看了年輕漢子一眼,:“馬小哥雖然年輕, 見識卻是不凡。其時寧王被燕王握在手心中,他信也好,不信也罷,除非是不想活了,否則絕對不敢拒絕燕王所請。總之後來燕王拿到了寧王的兵權,與建文皇帝的兵馬打了四年,最後攻入南京,得了天下。燕王登基,做了成祖皇帝,再也不提與寧王分治天下之事,反倒尋了個由頭,說寧王‘恃靖難之功而驕恣無禮’,裁撤了寧王身邊僅剩的幾百護兵不算,又怕寧王有樣學樣,聯絡舊部造反,再來一場‘靖難之役’,那可就大大不妙了。是以派出心腹之臣,將寧王從河北遷至江西南昌,雖然名為王爺,實與囚徒無異。
“其時老寧王不過二十五歲,知道自己這位皇帝哥哥心狠手辣,一輩子除了對太祖高皇帝心存畏懼之外,對其他人說殺就殺。是以老寧王到了南昌之後,便即閉門不出,每日裡隻談黃老,多與文人學士往來唱和。成祖皇帝不知道派了多少錦衣衛和東廠的探子,圍在老寧王身邊,隻想尋著他的錯處,將寧王一脈連根拔除。只不過老寧王韜光養晦,卻也沒給皇帝下手的機會,最後竟然得以善終。
“但是老寧王胸中這口惡氣,卻始終淤積於胸中。其後歷代寧王,背地裡都對成祖皇帝一脈極為不滿,時時想著要替老寧王出這口惡氣。不過成祖皇帝之後的諸位皇帝對寧王的子孫也是心有防備,時不時地找寧王府的麻煩。是以歷代寧王都沒有什麽好下場。待到了先帝正德皇帝在位之時,寧王朱宸濠終於得了機會,便在江西起兵造反,掀起了一場大亂。”